源潭一中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0991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源潭一中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源潭一中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源潭一中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源潭一中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姓名: 班级: 座号: 得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一)填空18分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作者发出了 的呼喊。2、小石潭记中有八个字不仅概括了潭中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忧伤,这八个字是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写出路途中山间水畔的优美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哲理的诗句是 。4、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清幽恬静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5、律诗共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 、 、 、 。6、渔家傲一诗中描写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诗句是 它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名。7、浣溪沙中强调了诗人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诗句是 。8、“唐宋八大家”有“三苏”、曾巩, 、韩愈、 、欧阳修。(二)口语交际4分班级征集校运会主题语(口号),要求是一句简洁、形象的话,你写的是什么? (三)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用直线连起来。(6分)(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互文(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比喻(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借代(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偶(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夸张(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对比(四)名著阅读,依示例填空6分。示例:书名: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二文段阅读72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怀民亦未寝( )(3)盖竹柏影也(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 (2)水中藻荇交横3、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分) 4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 “ (2分)5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 。(3分)6、按“叙事、写景、抒情”三个内容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用“|”标示)。(3分) 7、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二)小石潭记阅读4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8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悄怆幽邃( )(3)不可久居( ) (4)隶而从者( )2写出下列加粗词语所指代的内容。8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 ) (2)不可知其源( )(3)以其境过清( ) (4)乃记之而去( )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扣住文中描写水、鱼、溪流的句子去填。)8分(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4翻译。6分(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6分6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用课文中一句话回答。2分_7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6分_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_第六单元参考答案:一、(一)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5首联、颔联、颈联、尾联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8、王安石、柳宗元(二)如“创造激情,激发活力; 一班一班,共创佳绩!”“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三)(1)对偶(2)夸张(3)比喻(4)对比(5)借代(6)互文(四)如水浒传,吴用,智取生辰纲。二文段阅读(一)1、(1)于是 (2)睡觉 (3)表示猜测 (4)只是2、(1)庭下/如积水空明 (2)水中/藻荇交横3、我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 / /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1(1)大约 (2)深 (3)停留(4)跟随2(1)那,溪岸的 (2)它的,溪水的 (3)这里的,小石潭周围 (4)小石潭的景物3(1)如鸣佩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1)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5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6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7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8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八年级备课组2007-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