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0982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一)(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一、明察秋毫(12分)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禁锢(g) 诘责(j) 文绉绉(zhu) 眼翳(y) B胡髭(z) 黝黑(yu) 一绺绺(l ) 颔首(hn) C解剖(pu) 畸形(q) 诱惑(yu) 摹画(m) D滞留(zh) 粲然(cn) 庶祖母(sh) 脊背(j)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B. 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6题。(16分)(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10选择恰当词语(A必然 B当然 C诚然 D自然)填在文中三处。(3分)11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为主,文段(乙)以_为主。(2分)12“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刺耳”的原因是_ _ _。(2分)13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_ 的思想认识。(2分)14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_ _(事件)。(2分)15画线部分作为结论,请在(甲)段中找出能证明结论正确的实例,分别用“”“”标在文段中。(2分)16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的启示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722题。(14分)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庆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17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18段主要从哪两个角度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2分) 19为什么母亲重罚我时却“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2分) 20“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中“慈母”和“严父”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21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2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二)(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一、明察秋毫(9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绯红(fi) 不逊(xn) 质问(zh) 广漠(m)B瞥见(pi) 粗糙(zo) 野蛮(mn) 广袤(mo)C诘责(ji) 尴(gn)尬 粗劣(li) 教诲(hu)D驿站(y) 甲胄(wi) 嬉戏(x) 托辞(c)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4题。(14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_的情感。“这样”指代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 1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13“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2分) 1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3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一)(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一、明察秋毫(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旸谷(yng) 璀璨(cn) 酷肖(xio) 目光灼灼(zhu)B伫立(zh) 胆怯(qi) 鞭挞(d) 彻夜不寐(mi)C皓月(ho) 炽热(ch 稽首(q) 脂粉奁(1in)D驰骋(chng) 天穹(qing) 污秽(hu) 千山万壑(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不自量力 陷阱 拖泥带水 馈赠B喜形于色 真谛 狼藉班班 睥睨C相形见拙虐待 美味佳肴 璀璨D精巧绝伦 幼稚 高深漠测 忏悔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4郭沫若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散文诗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电,但两者的象征意义不同。以下说法最恰切的一项是 ( ) (3分) A民族心理不同。俄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高尔基用雷电象征正义的力量,郭沫若则用它象征黑暗势力。 B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象征体的特征也不是单一的。作品的题材、主题、作家的写作角度不同,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便可以随之不同。C标题不同,主题也不同。高尔基歌颂的是海燕,对立面自然是雷由郭沫若则是直接歌颂雷电。 D时代不同。高尔基写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写雷由颂则是在1942年。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4题。(14分)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10选文选自散文诗集 ,作者另有散文集 。(2分)11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2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3分) 13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3分) 14揣摩语句的含义:(3分)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21题。(22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 (抱、卷、刮)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摔、抛、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 (撕、砸、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5选文的作者是 国的文学家 ,其代表作是 。(3分)16文中a、b、c处应该填入的词分别是 、 、 。(3分)17海燕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展示了暴风雨的三个画面,分别是 , , 。(3分)18写出三个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 、 。(3分)19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海鸥、海鸭和企鹅的?其目的是什么?(4分) 20品味句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苍茫”表现了大海什么气势?“卷集”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这样的环境是怎样的环境?(3分) 21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含义理解。(3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二)一、明察秋毫(18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颈项(jng) 脚镣(lio) 蜿蜒(wn) 飞翔(xing)B睥睨(p) 稽首(q) 旸谷(yng) 执拗(ni)C劈开(p) 鞭挞(d) 瞬间(shn) 深渊(yun)D忏悔(chn) 虐待(nu) 浸润(jn) 胆怯(qi2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也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D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115题。(14分)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1作者写“江南的雪”,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2分) 12在第四段的开头,作者用了“但是”一词,请你说说作者这样用的用意。(2分) 13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 (4分) 1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试分析两文的写法有何不同? (2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一)(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一、明察秋毫(16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3分)A晏如(yn ) 叱咄(du) 缥碧(pio) 弗之怠(di) B烨然(hu) 泠泠(lng) 轩邈(mio) 骈死(pin) C宫阙(qu ) 皲裂(jn) 箪瓢(shn) 辄尽(zh ) D婵娟(chn) 黔娄(qin) 汲汲(j ) 短褐(h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马/之千里者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家贫不/能常得4“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名句,你觉得与下面的哪句话含义相同。 ( )(3分)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二、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6根据要求填空(10分)默写上下句。_,_。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身世浮沉雨打萍。 , 。伤以秦汉经行处, 。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是 , 。 10才华展示。(2分)人生的一样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4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1115题。(17分)与朱元思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 千转不穷( ) 疏条交映(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3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你觉得富春江 “奇”在何处?(至少三条)(3分) 14将省略的句子补充在横线上,并说说文中所描述的山水为什么能让人们“望峰息心”“窥谷忘反”?(3分) 1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后面的题:(13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走送之 ( ) 硕师 ( )援疑质理 ( ) 卒获有所闻( )17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2分) 18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9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2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二)(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一、明察秋毫(11分)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yun( )飞l( )天 容臭( )yn( )袍敝衣 低q( )户 2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B蝉则千转不绝,猿则百叫无穷。 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为下面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与之语义相同的一项。(4分)赞不绝口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天下独绝 C.哀转久绝。负荆请罪 ( )A.负势竞上 B.负箧曳屣 C.忘恩负义。不约而同 ( )A.冲烟而飞鸣 B.而伯乐不常有 C.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自食其力 ( )A.自云称世避秦时乱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二、知识积累及运用(16分)4默写、填空。(4分)沉舟侧畔千帆过,_ _。人生自古谁无死?_ _。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5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811题。(10分)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苏轼,号 。他与父亲_,弟弟_ 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 _。(4分)9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 , 。(2分)10这首词的上阙写_,下阙写_。(2分)11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 _。(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216题。(17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4分)才美不外见 _通_ 含义: _食之不能尽其材_通_ 含义:_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4分) 16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0题。(12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晏如也( ) 造饮辄尽( ) 兹若人之俦乎(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根据课文内容填写。(2分) 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全文的中心句是: 20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