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0408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乡市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桐乡市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桐乡市医疗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桐 乡 市 医 疗 中 心设计方案说明第一章 概况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医院,随着桐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提高,现有的医院规模和就医条件根本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经市委市府同意,规划在桐乡市新区中心区新建桐乡市医疗中心。医院规模按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设计,能满足三乙医院科研、教学和临床的需要,共计800张床位(分二期实施,首期600床),占地300亩,总面积控制在80000平方米左右。现基地为农田,东侧内有一条河流穿过,地势平坦,环境优越,四周临城市干道交通方便,适合建设医院。第二章 设计依据1、桐乡规划局:桐乡市医疗中心规划红线图。2、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筑设计投标文件。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及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规范。4、高层建筑设计规范。5、人民防空设计规范。第三章 设计原则1、以新的医院建筑设计理念和一定的超前意识为设计指导思想,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设计。2、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既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同时吸取今年突发SARS病留给我们医院建筑设计的教训,也应重视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诊疗工作条件。3、力求内部功能布局合理,方便病人就诊。4、建筑外部型体简洁大方,创造具有现代感的设计风格。5、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严格区分洁污通道,通过水平垂直的交通,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6、保持建筑良好朝向和采光通风,并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第四章 总平面布置一、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根据基地周围环境情况及医院的功能要求,将医院分为四个功能区:医疗区(包括门急诊、医技楼、病房楼等),行政办公区,科研培训区(包括办公楼、科研楼、培训楼、公寓等);后勤中心(包括食堂、动力中心、洗衣房等)。医疗区位于基地东南部。门急诊、医技楼、病房等主要医疗用房均为正南向布置,通过医疗街将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门急诊楼后退校场东路85米,门诊前设置了大型停车场,入口广场,东侧布置了集中绿地与城市中心广场连成一片,同时在门急诊医技楼布置了屋顶花园,以保证了病房楼的景观优美,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活动环境。西南角为传染病房门诊及发热门诊,周边距离其他建筑25米以上。科研、培训中心位于基地西北侧相对独立,行政办公区位于病房大楼北侧,靠近住院部出口,方便内部医务人员和外来人员联系。后勤服务区位于基地中部西侧,西临环城东路,集中布置设备用房及洗衣房等,使后勤服务靠近负荷中心,供应路线便捷。东北角沿街边予留发展区。院内有自然河流通过,环境优美。二、污净分区明确结合地形将医院分为污、净两个分区,传染病房、后勤服务作为污染区布置在基地西侧,以绿化隔离,尽可能减少对医院其余部门的影响。三、交通组织便捷,动静分区明确结合基地周围道路环境和医院内部功能的布置在设计中力求便捷,就近出入,避免交叉感染。1、出入口设置医院主入口布置在基地南侧,经过广场可到达门诊、急诊,小儿门诊和传染、发热门诊。基地东侧在利民南路上布置住院部出入口,供探视人员及医务人员、后勤物流出入口。污物及尸体出入口布置在基地西侧,定时开放减少污物对医院环境的影响。2、道路网络布置和交通组织:院内以中部南北向干道(9m)和流畅的环状道路(6cm)系统将医院出入口,广场,绿化联系起来,又将四个功能区自然的分区,使医院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医院内的交通组织上做到动静分区,所有机动车(除必须进入内部的救护车,院内服务车外)在入口附近的停车场内就近停车。后勤服务车辆由住院部入口出入。3、停车场地门诊广场、住院部广场设机动车停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医技楼地下室设内部工作人员自行车库,各主要建筑结合道路绿化灵活设置机动车位和自行车位。汽车泊位共600辆,自行车位共2400辆(地下自行车库停车 350辆)。四、环境设计结合东侧河流穿过的地形特点在院区的东南侧设集中绿化地布置景观水池和建筑小品,和城市中心广场景色相呼应,与城市绿化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创造江南水乡气氛,精心布置庭院绿化和门诊急诊楼屋顶绿化,在门诊广场、住院广场、后勤广场等布置喷泉灯光、雕塑人工景点。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景色宜人的医疗康复环境。五、分期建设一次规划保持医院持续发展一、二期总建筑面积83279平方米。病房楼、门急诊医技楼等一期工程集中布置一次建成。行政楼、二线值班公寓、专家楼、传染病区为二期工程。在基地东北角和病房楼北侧予留发展用地,同时病房楼9、10层予留改造为护理单元和门诊预留加层的可能。第五章 建筑设计设计宗旨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采用半集中式布置,建筑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建筑层数以低层、多层为主(除病房楼为高层外)。一、平面布置建筑以简单的几何平面构成,通过连廊、庭院组合空间,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医疗区建筑群以一条贯穿南北的连线进行组合。平面功能的组织是以点(门诊中庭)为中心,以线(中心医疗街联廊)为纽带,使门急诊医技楼和病房楼组成一个功能齐全、联系便捷、空间丰富的医院中心建筑。1、门诊楼门诊楼位于该组建筑群的南端,为三层庭院式建筑。由东向西分别设儿科出入口、门诊出入口、急诊出入口和急救中心出入口,各出入口相互独立互不干扰。门诊楼以三层高的门诊厅为中心,医疗街贯穿南北,提供了各种服务功能和明确导向性,方便病人使用。门诊楼平面布置成树枝状单元式门诊,利用庭院采光通风。大厅内主要布置门诊导医、挂号、收费、中西药房等。大厅内布置三个公共楼梯及两台自动扶梯、两台医梯。各个单元式诊疗区块环绕门诊大厅四周布置,功能相对独立。每一单元为一个门诊单位,采用二次候诊和医护专用通道相结合的形式,医护人员由专用入口进入诊室,创造出一个医患流线分离的宁静舒适的就诊场所。诊室以 1215平方米一间为主。每层设茶座和挂号收费站,方便病人就诊。庭院内作园林绿化,改善门诊候诊环境。三层屋面设屋顶花园,尽力改善病房楼的景观。2、急诊部急诊部位于门急楼西南角,与门诊医技楼相通。急诊病人通过急诊门厅进入各科室就诊。内设抢救室、手术室、诊查室、120值班室,二楼布置输液厅、观察室(30床)等,急诊布置绿色通道,病人可直接穿过医技楼走廊、医疗街和联廊方便地进入病房楼,以满足急救病人的方便、灵活、快速要求。3、医技楼医技楼与门急楼相连层数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医技楼在门诊楼后部中心医疗街西侧一层为影像中心,设置CT、X光室等用房。二层为功能诊断部,设有B超室、内窥镜室、心电室、脑电室等。三层为中心血库和病理科,四层为病理科。地下室为放疗中心,布置加速器、钴60和核磁共振等。4、病房楼病房楼为十层建筑(地下一层),520张病床(备用病区2个未计二期可改建为680病床),平面呈一字形,由两个护理单元组成,为了缩短长度又有较好的采光通风,局部布置了复廊,使医生、病人流线分开,以利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互不干扰。标准护理单元按40床布置,每室以2床为主,少数1床3床,病室形式采用两病室之间布置卫生间,使病室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医护人员可方便的探视和护理病人。虽然护理单元略有增长,但到达病人床边的总护理服务距离与旅馆式布置相当,面积并略有节约,由于电视机壁龛和壁柜与卫生间组合在一起,病室内整洁光亮。为了使病人能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和康复活动、方便的晾晒衣服,又不影响建筑美观,每个病室设置了阳光室。手术部布置在病房楼二层东翼,设医护人员专用入口和通过式卫生间、辅助用房。布置16间手术室,平面采用三条线外围回收型布置,洁净手术机械敷料用品由专用洁净电梯,从地下层中心供应供给,在库内暂存或送至分娩室,手术后由外侧污物廊运出,洁污流线分清,确保手术室洁净要求。手术病人将由中部电梯间进手术室,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及休息。底层东翼为分娩部,西翼为产科护理单元。洁净手术机械,辅料用品由专用洁净电梯从地下层中心供应供给,在库内暂存或送至手术室。产科病房紧临中心庭院绿化,给产妇提供优美、安静的环境氛围。地下室设两个人防单元,平时东翼作中心供应,西翼作药库房,战时拆除。并布置污物通道,使尸体污物由地下运至西面出口,避免污染环境和给病人有恶性刺激。病房楼空间布置楼 层西 翼东 翼地下室中西药库、设备中心供应一层产科护理单元分娩部二层血透手术部三层儿科护理单元标准护理单元四八层标准护理单元标准护理单元九层二线值班办公十层科研阅览行政办公屋顶层水箱间、电梯机房、设备垂直交通布置:两个护理单元共用中间交通枢钮点,两个主楼梯,4台电梯(其中一台为办公人员专用电梯)每个护理单元尾部设一疏散楼梯和一台污物电梯,兼消防梯。5、传染病房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大于20床的传染病房须单独建造,传染病房和发热门诊自成一区,位于基地西南侧。传染病房共四层80床,医护、探视、患者三条线互不交叉,建筑远离道路和病房楼2030米,四周绿化隔离。二、立面造型设计根据地形特点,医院的平面功能布置和现代医院发展趋向,在立面造型设计上追求一种现代、高雅大方的风格。在大体块变化的建筑立面基础上,格片架适当的装饰、细部处理,将大体量、长面宽的建筑划分为亲切宜人的尺度,创造出一种有光影效果、充满雕塑感、现代大功能和小尺度相映互衬、充满活力的轻盈的建筑形象。三、高程设计整个医院建筑室内地坪高差0.45米,无障碍设计均用坡道出入。病房楼地下室层高为4.2米,一、二层层高4.5米,三层以上均为3.6米,医技楼地下室层高为4.8米,一层为4.5米,二四层为3.6米,门诊楼一层为4.5米,二、三层为3.6米。四、建筑用料用法楼地面:门诊一三层大厅、中庭走廊、急诊大厅、病房楼大厅、中心医疗街均为磨光花岗石面,其余医疗用房为现磨彩色水磨石地胶板面。卫生间、备餐间为地砖地面,机房设备层为细石混凝土面。X光机房、核磁共振等医技用房为硬木楼地面。内墙面:进口防霉可清洗乳胶漆面。天 棚:除病房、机房为板底抹灰、乳胶洒涂料外,其余均为无石棉水泥压力板轻钢龙骨吊顶。人防地下室不粉刷。外 墙:高级外墙涂料,火烧板花岗岩,花饰面砖。外 门:无框铝合金弹簧玻璃门。外 窗:银灰色铝合金框,蓝灰色玻璃。内 门:硬木三原单位板门、硬木筒子板、贴脸板装修、木质防水门。踢脚板:随地、楼面材料高120。窗台板:预制水磨石或硬木窗台板。窗帘箱:硬木窗帘箱,高200,宽180。楼 梯:30厚磨光花岗石踏步板,5厚双铜防滑条。第六章 建筑面积分配总建筑面积83279其中地上面积78059地下面积52201、门诊、急诊医技楼31740其中地下室 25122、病房楼28740其中地下室27223、传染病房及门诊56004、职工食堂、营养厨房19285、行政办公28006、科研、培训中心44537、后勤、动力中心25008、其它300第七章 经济技术指标1、总用地面积2103372、建筑面积83279其中地上面积78059地下面积52203、建筑占地面积257914、建筑密度12.26%5、容积率0.376、绿地面积1232577、绿地率58.6%8、停车泊位机动车600辆(其中120辆结合二期工程布置)自行车位2400辆其中地上2050,地下350辆第八章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本工程主要采用下列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2、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0.45KN/m2(2)、基本雪压:0.45KN/m23、设计荷载办公、宿舍、病房2.0 KN/m2医院门诊部2.0 KN/m2食堂2.5 KN/m2书库、档案室5 KN/m2多功能厅4.0 KN/m2挑出阳台2.5 KN/m2上人屋面1.5 KN/m2不上人屋面0.7 KN/m2其他用房使用荷载均按规范取值,有特殊或重大设备按实重另加。4、结构设计(1)抗震设计: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2)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待定(4)上部结构选型:病房楼采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其余单体采用框架结构。5、材料本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对于梁、柱、板和墙的主要受力钢筋用HRB335,对分布构造筋或箍筋一般采用HPB235。本工程用砼强度等级C25至C35。本工程内发隔墙采用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外墙采用多孔粘土砖。6、人防工程抗力等级:按六级设计。第九章给排水说明一、给排水系统本工程的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道,从环城东路和振兴东路各引入一条DN200的市政给水管,在基地内的形成生活、消防共用的环形管。进水总管在用地红线范围内设总水表。在病房楼下层设生活水池,(独立结构)及变频调整水泵房一座,生活水池容量为150m3。本工程地下层、门诊楼、医技楼及其他多建筑及室外绿化等的用水点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病房楼用水点由变频调整速水泵供水。生活水泵由两路电源供电,生活水泵为四台,三用一备,另外还设有一台小泵及稳压罐。最高日用水量一览表类别最高日用水量定额最高日用水量(米3)用水时间(小时)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米3)住院部用水500升/人日400242.542.0门诊部用水15升/人日22.5122.54.7冷却塔补水1.5%37510137.5其它10%8018.4合计87892.6二、热水系统锅炉房内热交换器机房设节能型容积式热交换器2台,每台容量5m3,热交换器由变频调速水泵供水,其热媒为燃油锅炉的蒸汽。热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方式,与冷水系统的压力基本相衡。热水系统还设有循环水泵。最高日热水用水量览表(60)类别最高日用水量定额最高日用水量(米3)用水时间(小时)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米3)住院部用水100升/人日80243.511.7门诊部用水5升/人日61231.5其它10%8.6242.50.9合计94.613.1三、排水系统各建筑物室内废水、污水、雨水分流。室外污水、雨水分流;污水排出室外后经化粪池与废水一起排入基地内的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处理,其水质符合医污水综合排入标准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道,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四、循环冷却水系统每台冷冻机配一台循环冷却水泵及一套冷却塔,循环冷却水泵设在冷冻机房,冷却塔设在病房楼屋顶。冷却水经冷冻机组使用后送至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再经水泵送至冷冻机组。在靠近冷冻机处的循环冷却水管道上设有电子水处理仪。第十章 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设计招标书要求2、建筑等各工种提供的设计资料3、JC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GBS0052-95供配电设计规范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7、GB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8、GB50045-95(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GB50116-9B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规范10、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1、GB/TS0314-2000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二、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本工程的变配电系统,照明(应急照明)、动力配电系统。三、供电电源本工程为一所综合性医院,供电设计为一级负荷,要求由环城东路引入二路10KV独立高压供电电源,另设二台500KW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以保证手术用电、重要医疗设备用电、监护室用电、所有消防设备用电以及其他重要设备用电的供电可靠性。四、用电负荷估算按每平方米70W计用电负荷约为58300KW。选用变压器为四台SGZ10-1600/10/0.4。五、变配电系统1、本工程设有独立10KV变配电所,内设高配室、低配室、值班室、控制室、柴油发电机房等用房。2、10KV高压设备选用SM6高压开关柜,继电保护采用定时限过电流速断保护方式,采用直流弹储能操作机构,二路10KV高压电源进线单位母线分段设联络开关,高供高计,混合计量。3、变压器选用环氧树脂浇注薄绝缘干式变压器,共四台SGE10-1600/10/0.4变压器。4、低压配柜是采用ArAu开关柜,母线分段设联络开关,低压侧设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后10KV高压侧功率因数应在0.9以上。5、本工程病房楼地下室设医院应急柴油发电机房,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约1000KW,机组为自启动式,应在15秒内自动投入接至应急供电系统、各设备,在市电恢复时,所有负荷自动转接至市电供电系统,而柴油发电机组则停止运转,机组应保证手术用电,重要医疗设备用电,监护病房用电,所有消防设备用电以及其他重要设备用电的供电可靠性。6、低压配电系统(1)主楼照明配电为树干式,主干线采用预分支电缆,其余照明、动力配电采用阻燃型电力电缆在电缆沟或桥架内敷设。(2)根据建筑平面布置,每层平面设有配电间及竖向电缆井。(3)室内配电支线采用ZR-BV-500型阻燃型绝缘铜线在金属线槽内敷设或穿铁管暗敷。7、照明设计(1)本工程照明标准选用国家民用建筑照明标准为基准,并参照有关国外照明标准进行设计。(2)照明光源,根据国家节能要求特殊装修要求外,均选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日光灯和节能筒灯为主。(3)本工程设有普通照明、事故照明、疏散照明、手术照明、紫外线灭菌照明、道路照明、建筑立面照明等照明方式,事故照明灯、疏散照明灯均采用自带镉镍电池型应急灯具。8、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1)本工程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建筑,屋顶设有避雷针作接闪器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结构主筋,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梁内二根主筋环形焊接而成,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外露屋面金属物体与避雷装置连通,外墙面金属物体与防侧击避雷带连通。(2)本工程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极合用,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3)低压配电保护采用TN-S系统。(4)设备专用接地根据工艺要求单独设置。六、弱电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设计招标书要求(2)建筑等工程提供的设计资料(3)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设计范围本工程弱电设计包括:电话通讯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病房呼叫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医疗业务管理电脑系统。(1)电话通讯系统电话总机房设在医技楼,拟设1200门数字程控交换总机一套,本工程所需直通电话和分机电话匀由总机房本线箱引来,楼内配线电缆在弱电管笼竖向桥内敷,各层分线箱设在弱电间内,各功能房间根据其使用性质设置电话终端。(2)闭路电视系统本工程闭路电视系统,节目源为开路电视信号和自办节目,机房设在医技楼顶层,采用分配,分支传输系统,病房各层设楼层电视接线箱安装分配器、分支器、放大器等,各病房设置电视终端用户出线盒,另手术室等设置教学用闭路电视系统。(3)公共广播系统本工程设计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机房与闭路电视机房合用,系统采有有线定压传输方式,系统扬声顺在消防时均能强切作消防广播用。(4)病房呼叫系统病房每个护理单元设一套呼叫系统,主机设在护士站,每病床和卫生间设一只呼叫按钮,护士站和走廊设呼叫显示装置。(5)本工程设置黑白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机房(与消防中心合用)设在一层,在大楼门厅、电梯桥厢、贵重物品用房、主要出入口、汽车库、室外主要道路设置监控摄像机、个别地方设云台合变焦镜头。(6)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本工程设大楼自动化管理系统一套,对大楼内供电、空调、新风机、给水等主要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系统。(7)医疗业务管理电脑系统为提高医院服务,业务管理现代化发展需要,本工程拟设医疗业务管理电脑系统,系统主机房暂定医技楼,在各护士站、医办、出住院管理、财务,主要管理用房处设置电脑终端。(财务管理电脑系统在住院处另设备份系统)建议电话、电脑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第十一章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内容1、空调设计2、地下汽车库及设备用房等的通风设计3、消防设计4、地下人防设计5、锅炉房及动力管理设计二、设计依据1、依据(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4)GB50098-98人民防控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GB50041-92锅炉房设计规范(6)甲方的设计要求及各工种的技术资料2、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参照杭州地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31.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7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5夏季大气压力 1000.5mbar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7%冬季大气压力 1020.9mbar3、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场所夏 季冬 季新风量M3/P.H备注温度湿度%温度湿度%诊 室2665193530病 房2665203530(特需病房为50)活动室2665183520手术室2565223560净化办公室2665193530中 庭2765183518其 他2765183520三、空调形式本工程大厅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低速送风集中空调方式。分别设独立空调机房,设柜式空气处理机,经处理后的空气由风管送到吊顶,经铝合金方形散流器(带调节阀)或其他形式风口下送,回风经铝合金百叶风口集中回风至空调机房。本工程诊室、病房、办公室及其它小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末端形式,新风经过滤、冷热交换后送入室内。冬季特需病房新风设加湿系统。本工程手术室、ICU、计算机房等重要房间分别加设小型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全年空调的运行。产科内、婴儿室空调设置电动控制开关。部分重要资料库采用除湿机。消控中心、电梯机房及网络中心等另设分体空调。四、空调水系统本工程空调循环水路为冷暖兼用二管制闭式系统。夏季空调循环水温度为712,冬季为6050。水系统设计为基本同程,局部异程,按不同部门分区供水,便于调节。循环水泵均采用离心泵。循环泵与空调主机一对一配置,满足机组侧循环水量的要求。膨胀水箱置于楼层屋顶,浮球控制进水量。五、空调冷热源及负荷根据各项参数,经计算得本工程(病房楼、门急诊医技楼、传染病等)夏季、冬季总冷热负荷分别为8500KW(730Kcal/h)和5980KW(510万Kcal/h)。选用制冷量为2110KW(182万Kcal/h)离心式制冷机4台,冬季采用热交换量为182万Kcal/h的汽水热交换器4台。蒸气凝结水用泵送回锅炉房回收。蒸汽由锅炉房提供,锅炉房总蒸发量为10t/h,设蒸发量为3t/h卧式燃气锅炉2台和蒸发量为4t/h卧式燃气锅炉1台。食堂厨房、理疗、洗衣房、消毒等需全年供应蒸汽。离心式制冷机及热交换站,置于地下室。冷冻水或热水由空调循环水泵送至各空调末端装置,并不断循环。锅炉房设置在地上,与洗衣房合建。六、通风设计地下汽车库、冷冻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压缩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内厕、会议室、开水间等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分别如下:场所换气次数(次/时)备注汽车库6平时机械排风,火灾时排烟。冷冻机房8机械排风,机械进风(设火灾通风系统)内厕所10机械排风,自然进风库房3机构排风,自然进风设备用房8机构排风,机械进风(按不同功能分)水泵房6机械排风,机械进风内房间5机械排风,自然进风开水间8机械排风,自然进风会议室3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略小于新风量)其他用房5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第十二章消防设计说明一、 建筑与结构消防设计1、设计依据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本工程病房楼属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除整体布局考虑消防外,高层病房楼部分设消防通道,且保留至少一长边直接落地,设消防登高用硬地草坪。医院内设消防环通道路,病房楼底层设消防控制中心。防火间距:本工程病房楼与其他建筑间距均大于9米,多层建筑间距大于6米,满足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要求。3、防火分区:门诊楼中厅每层回廊设防火卷帘加水幕保护,并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门急诊医技楼每层设为两个防火分区,医技部分为一个,门急诊部分为一个,均设动喷淋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地下车库设两个防火分区。病房楼每层三个防火分区,设甲级防火门及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一部防烟疏散楼梯及防排烟前室(相邻防火分区设防火门),并设消防电梯兼污梯一部。人防地下室设自动喷淋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500。二、给水排水消防设计在基地的给水环网中设有室外地上式消防栓。本工程250m3消防水池设在病房楼北侧消防水泵房设在病房楼地下层。基地内各建筑物的消防用水均由该消防水泵房供水。凡设有中央空调的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由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及建筑灭火器系统组成。不设中央空调的建筑室内消防系统由消防栓系统及建筑灭火器系统组成。锅炉房设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主要消防系统的设计参数如下:室外消防栓用水量按20L/S计,室内消防栓系统用水量按2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水枪充实水柱按10m计。自动喷水系统按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呀头最低工作压力按0.05Mpa计。1、消防栓系统各建筑室内均按规范设消防栓。病房楼屋顶水箱储有18m3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栓系统的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栓口的出水压力不大于0.50Mpa。消防栓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消防栓接合器3只。2、自动喷水系统设有中央空调的建筑设自动喷水系统,厨房喷头的作用温度采用93,其余均为68。自动喷水泵设两台,一用一备。病房楼屋顶稳压机房设有气压罐及稳压泵、稳压泵设两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自动喷水接合器2只。3、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在燃油锅炉房设泡沫发生器3台,水源为主楼屋顶水箱。4、建筑灭火器系统本工程各建筑室内按规范设有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三、电气消防设计1、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组成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为二总线编码,联动控制方式。系统中心设备安装在病房楼的一层消防控制室内,由报警控制器、事故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联动专用电话系统,联动控制系统和备用直流电源等组成。各种办公室、设备用房、诊室、手术室、库房、走廊、前室、机房等处安装感烟控测器、汽车库、厨房等处安装感温探测器,公共场所按规范要求设置手动报警开关,消火栓内安装消火栓报警开关,通过地址编码模块连接水流指示器和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同时各楼层设层报警显示器,以上设备和消防控制室内报警控制器构成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由以下主要内容组成消火栓泵控制系统,喷淋泵控制系统,防排烟控制系统、电梯控制、防火卷帘控制、消防广播、非消防电源强切等,系统能手动或自动进行联动操作并有动作反馈信号显示,各消防设备现场就近设置二张制联动控制模块。2、消防电话与消防广播火灾事故广播通讯系统,配有麦克风、磁带录放机(可自动播入),功率放大器(一用一备)和六十门总线制火警专用电话系统,在走道等公共场所设置扬声器箱,消防设备用房和配电用房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各楼层显示器旁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插座。3、消防电源及配电本工程设10KV 变电所一座,采用二路独立电源10KV高压电源供电,单母线路分段设联络开关,高压开关柜采用SM6型开关柜。变压器选用环氧树脂浇注薄绝缘干式变压器,另设500KW。柴油发电机组二套以保证消防设备用电和重要用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所有消防设备均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方式用电,电源引自变配电所低配两侧母线,消防设备配电均采用耐火电缆,阻燃电线,并按消防规范要求敷设。4、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入口设备应急疏散标志灯,消防设备用房,配电用房等设置应急事故照明灯,均采用自带镉镍电池灯具。5、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1)本工程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建筑,屋顶设有避雷针作接闪器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结构主筋,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梁内二根主筋环形焊接而成,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外露屋面金属物体与避雷装置连通,外墙面金属物体与防侧击雷带连通。(2)本工程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极合用,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3)低压配电保护采用TN-S系统。(4)设备专用接地根据工艺要求单独设置和并设防静电措施。四、采暖与通风消防设计1、本工程的汽车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平时排风)2、本工程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内走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3、本工程中庭设自然排烟窗4、本工程的通风及空调系统穿越防火分区或空调机房的风管均设置防火阀(熔点为70。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发生时温度熔断器受热至70时动作,使阀门关闭,隔断火势。5、所有空调水管道竖井每隔两层须作防火隔断。6、本工程所采用的各种材料材质必须是不燃或难燃型。7、所有防火设施均由消控中心控制。第十三章 人防设计说明一、建筑与结构人防设计1、设计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本工程人防等级为六级,位于病房楼地下一层,共设两个防护单元,建筑面积2500,平时为中心供应与药材仓库。二、给水排水人防设计本建筑地下室部分按六级人防设计,人防储水箱战时装配,储水量90吨。进、排风口部设防爆地漏,手摇泵排洗消废水,管道穿人防在人防一侧回装防爆波阀。三、电气人防设计1、本工程人防地下电气设备选用防潮性能好的电气产品。2、本工程防空地下室的电力负荷为二级负荷。本工程引接两路电气系统电源,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任一路电源均应能满足平时一级和部分二级负荷的用电需要,防空地下室单独设置配电屏(箱)。通信、防灾报警、照明、动力应各有独立回路,平时接自本配电的不同变压器,战时接自市人防电源。预留与市人防接口。3、电力线路及敷设(1)本工程人防电缆和电线均采用铜芯导线,铜芯电线芯线截面积小小于2.5mm线,线路截流量不小于其负荷计算电流,动力配电线路和照明配电干线采用YJV22型或ER-YJV型电缆,电缆和电线的穿管均采用钢管。(2)进出防空地下室的电气线路室外应采用埋地敷设的电缆经电缆防爆波井引入,并预留备用穿线管。(3)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及预留备用穿线钢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管材应选用镀锌钢管。(4)从低压配电室至每个防护单元的战时配电回路各自独立,当穿越其它防护单元时,穿越的防护单元内应有防护措施。4、电力照明(1)动力照明配电屏(箱)除因功能需要必须设在染毒区的其余均应设在清洁区,并靠近负荷中心和便于操作维护处。(2)通风信号的设置应符合人防规范要求。(3)照明光源彩和防潮型白炽灯为主。(4)人防平时和战时的照明均应有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出入口处设过渡照明。人防照明及应急照明的照度符合人防要求。(5)每个防护单元应各有独立的照明回路,并采用两回路供电。(6)照明系统的每一回路电流不超过15A,且每回路灯数一般不超过20个。(7)自防空地下室内部引至防护门以外的照明回路应在该门内侧单独设置保护装置或设置单独照明回路。5、接地(1)人防地下室接地方式采用电源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的TN-S接地系统。(2)电源插座和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宜加设漏电保护装置。(3)低压电缆进线处的中性线应设置重复接地。(4)过电压保护接地应符合规范要求。(5)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利用钢筋结构基础作接地体时应采用焊接。保证焊接牢固可靠。(6)燃油设施防静电接地应符合规范要求。四、采暖与通风人体设计本工程地下室汽车库设六级人防通风系统,设2个防护单元,平时设机械通风系统,通风分清洁式、过滤式、隔绝式三种。排风设机械排风及超压排风方式。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设计说明一、环境保护1、噪音控制所有空调设备和通风机选用低噪声型,室内通风机设消声箱,空调主机做减震基础,通风机、水泵等噪声源尽量布置专门设备用房内。空调主机及水泵进出管采用橡胶软接头连接,风机进出口与风管连接采用帆布或人造革连接,空调送、回风管上做消声器,空调机房内采取隔声措施,并用隔声门或防火隔声门。2、废气烟尘汽车库尾气于屋面排放,锅炉房烟气燃烧充分后于高空排放。3、污水处理所有含病原体的废水集中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进入三级处理,达标后排放。二、劳动保护、防疫本大楼工作人防、服务管理人员工作室冬夏设空调,并保证足够的新风和良好的通风。汽车库、设备用房等地下设施均设机械通风措施。所有水泵均采用橡胶减震及橡胶接头。水泵出口装消声止回阀。制冷机房内作消声处理。制冷机全电脑自动控制,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三、节能措施设置3台空调主机,通过台数控制使机组始终运行于高效率区域,同时每套空调主机均配电脑器,自动调节每台机组的制冷量。空调主机及水泵运行采用ASPM全电脑自动控制,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及室内负荷变化不同(空调回水温度不同)对空调负荷进行计算,按预先设定的温度对主机进行自动调节和停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单独设置空调系统,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灵活控制,节约电力。空调机设电动二通阀,能按预先设定的温度自动调节和停启。 工程投资估算总建筑面积83279地上面积78059地下面积52201、打桩工程83279105元/=8744295元2、地下结构522014701元/=7673400元3、上部结构78059525元/=40980975元4、外立面装饰83279175元/=14573825元5、建筑及附房装饰83279105元/=8744295元6、室内装修费83279350元/=29147650元7、水、消防8327970=5829530元8、强电、弱电 83279175=14573825元9、空调83279230=19154170元10、电源8327970=5829530元11、总体室外工程105万元总计:832791990元/=16573万元编制说明:本投资估算未包括以下费用:A:甲方费(征地、拆迁、开办费);B:设计费、勘察费、质监费等;C:市政增容费(水、电气、电话等)。目 录1、 总平面图2、 鸟瞰图3、 门诊楼主入口透视图4、 医疗区沿南环一路透视图5、 医疗区鸟瞰夜景图6、 病房楼南面透视图7、 病房楼北入口透视图8、 病房楼夜景图9、 功能区块分析图10、 交通流线分析图11、 绿化分析图12、 生态设计示意图13、 门急、医技、病房楼一层平面图14、 门急、医技、病房楼二层平面图15、 门急、医技、病房楼三层平面图16、 门急、医技、病房楼南立面图17、 门急、医技、病房楼东立面图18、 门急、医技、病房楼西立面图19、 门急、医技、病房楼剖面图20、 门诊、急诊楼一层平面21、 门诊、急诊楼二层平面22、 门诊、急诊楼三层平面23、 医技楼地下一层平面图24、 医技楼一层、二层平面图25、 医技楼三层、四层平面图26、 病房楼地下一层平面图27、 病房楼一层平面图28、 病房楼二层平面图29、 病房楼三八层平面图30、 病房楼九层平面图31、 病房楼十层平面图32、 传染病房楼一三层平面图33、 传染病房楼四层平面、剖立面图34、 建筑设计方案说明35、 工程投资估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