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与对策.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689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分析与对策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定势有许多主客观原因克服学生心理定势是作文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只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难对症下药。如何转化学生的惰性心理,克服心理定势呢?我想从教师施教的角度谈几点看法。所谓心理定势,即写作主体建立在一定状态和模式上,由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反复作用所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准备状态,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思路。学生在观察、体悟、思考及写作的整个认识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形成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思维心理程序或模式,以引导外部信息按固有的思维轨道转,完全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心理状态,受意志等的支配;既对未来的写作心理活动所需的动力、情感及意志等有预先的规定,又是新的心理流程变动的以往的经验的铺垫,较难逾越。初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把自己接触的社会生活、人生感受、阅读时所摄取的丰富繁杂的写作素材,通过自己的筛选、提炼、加工后纳入自己的这种思路和心理流程加以取舍,加以审美创造,来设置写作格局,把握素材,刻画人物形象等等。可见,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定势”在某种意义上,是导发写作动机,产生写作冲动,形成写作特色的直接动力。但这种定势如果“稳定”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它完全不同于写作个性),就无法对广博的社会生活知识加 以摄取吸收,无法适应各种文体、各种写作方法的灵活多变的状况。 一、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立意定势。对一个写作对象,习惯于拿老眼光、老角度去表达,主题落入窠臼,人物个性不鲜活。如写一个好同学,不外乎学习勤奋成绩好,助人为乐品行好、吃苦在前风尚高等等,各写上一桩事迹,立意简单,模式化。 2、选材定势。学生很少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普遍拘泥于自身的生活圈子。命题作文也罢,自命题作文也罢,最终所写的对象不外乎父母、老师、同学、邻居小妹妹等,要么是自家或邻居家养的小狗小猫。所选材料往往是被沿用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陈旧事例,如雨中送伞、风中拾物、送小孩回家、拾到钱交还失主等,选材范围相当狭窄。 3、结构定势。多数记叙文,往往是总分总结构,而且开头多用倒叙手法,中间写人叙事,结尾谈感受,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产品。如写春游,从早晨出发到傍晚归来,虽然活动过程全写了,但往往没有主心骨、血肉不饱满,像写日记一般,罗列情节,平铺直叙。二、心理定势的成因 导致学生心理定势有许多主客观原因。从主观分析,主要受到三种心理的影响: 1、从众心理的影响。在学生看来,作文便是作业。其实,作文和其他作业有很大区别。一般作业的特点趋向共性,作文的特点趋向个性。两者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比如证明几何题,运用一定的规则来求得一致的结果,而作文则在合乎一定规律的基础上求得个性的发扬。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作文和作业的这种区别,忽视了作文的个性问题,抱着从众心理写作文,看大体随大流,人云亦云,抄大路货。 2、被动心理的影响。从某种角度讲,教与学的关系好比是主动轮与被动轮的关系,“教”是主动的,“学”是被动的。学生正因为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被动心理,教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但作文教学与一般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完全成为主动作为。但由于学生主动意识淡薄,写作时不肯动脑筋,因而难得在“新”字上做文章,而习惯于走熟路,炒冷饭了。 3、敷衍心理的影响。目前,多数作文在课外完成,认真不认真,随意性很大。有的学生基础较差,或无兴趣,这些因素容易造成敷衍心理。作文或三言两语,或东拼西抄,应付了事,自己极少投入心血。三、心理定势的突破对策 克服学生心理定势是作文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只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难对症下药。如何转化学生的惰性心理,克服心理定势呢?我想从教师施教的角度谈几点看法。一、创新作文教学模式以往的作文训练主要是:教师先讲述这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及步骤,再命题,让学生在这个圈子里完成写作任务。随后是教师的精心批改,如有半点越轨,便视为不合格。这样大大约束了学生作文的发展和拓宽,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设计新作文训练模式。一是紧密联系单元教学内容。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仔细研读,模仿训练,边看边练,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二是结合课外资料,吸取精华,模仿其新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来谋篇布局;三是教师提供范文,让学生有一个可借鉴的模式。这样,各种课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起到互补与调节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拓宽作文训练天地1、加强作文训练内容与课文教学的联系。针对语文教学与作文训练脱节的现象,提出语文教学要把作文训练作为单元教学重点目标之一,贯穿教学始终。一是要发挥重点单元、重点篇目的写作范例作用,进行仿写训练;二是做好课后片段练习;三是根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加强语言教学,改变只注重内容和写法进行分析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加强作文训练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训练只有与学生生活联系,才会找到源头活水。为加强这种联系,我们要求作文命题必须紧扣学生的生活,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观察指导。观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要从初一开始,就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加观察活动,让观察活动从室内到室外,从物到人,从现象到本质,从不自觉到自觉,并引导学生始终以对人的观察为重点,通过对人的了解来了解社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写观察日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必要的条件。阅读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素材,借鉴美文,把别人的东西与自身经历结合起来,才会写出好文章。3、加强作文训练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初中“思品”课本中有“勇于开拓进取”等篇目,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文训练中可以借助于这些内容,以这些课题为文题,进行小议论文训练。还可将数、理、化、生物课中的某些知识点引进来进行说明文训练。这样就有利于拓宽命题范围,增强写作兴趣。写作训练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拓宽了写作材料的来源,使学生感到写作材料无处不在,作文训练无处不在。三、训练学生的写作心理能力。写作心理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指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兴趣、意志、情感、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它是影响写作的基础条件;而兴趣、意志、情感、注意力等是非智力因素,它是写作主体的动力系统,二者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作文过程实际是写作主体由感知到内容,进而达到外化的过程。感知的过程,就是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个人情感、意志等因素对感受对象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文源;内孕是文章构思于脑际的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主观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个人的兴趣、创作的激情,推动着写作过程。可见,写作训练有素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主要指用经验套用新事物,而产生一些误解,影响对这些事物的正确认识。由于这种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们把观察景物当成是“老一套”而走马观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一切事物的变化,做生活的主人,让其萌发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总之,我们对初中学生作文中的“心理定势”问题要有一个清醒而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作文教育中能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予以引导催化,使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使学生走出“框子”,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