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新时代.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8276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新时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新时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新时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新时代由学习中小学教师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所想到的根据清远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教育科研课题有关工作要求,我们从网上下载了一系列的学习材料,作为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材料,主要有:人教网网刊师说(第121期),唐山师范学院教科所所长、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系书记彭贤智同志的中小学教师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专题讲座讲稿,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教师专业发展专题,教师的20项修炼,等等。在这里,谈谈我们通过学习中小教师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专题讲座所形成的学习心得:一、培养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正其时当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全面贯彻,一个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倍增器,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看到:我们不少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科研意识淡薄;缺乏理论学习,科研水平偏低;工作负担繁重,无暇顾及科研;信息严重闭塞,科研条件极差;缺乏评价机制,无心从事科研。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与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是创建卓越课堂、品牌学校的主体。强校之本在教师,教师的成长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为此,可以说培养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正是恰逢其时。二、培养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路径1注重学习积累与思考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形成的前提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学习积累向书本学习,广览多读,善于阅读,爱好阅读,从而打下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专业功底;广交流,善于虚心向同事和领导尤其是向专家请教各种教育问题,吸纳、借鉴他人经验,把从书刊、报纸上看到的教学小技巧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想出的好点子做成卡片的形式,按教材内容顺序分类存档,成就个人丰富的思想智库,以供进行教学设计、教育研究时查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形成的“加速器”是思考善于开动脑子,及时反思,注重总结,将会不断突破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瓶颈,突破僵化陈旧教育观念的束缚,摒弃不合理的教育陈规陋习,不断跨越个人职业成长“高原”极限,重塑全新的教育人生,走向至善。2增强问题意识,寻找和发现课题爱因斯坦曾有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是凭空形成的,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积累慢工出细活,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强的思维能力,更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广泛的教育科研实践中培养。广大中小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观察教育,善于观察自身和周围教育实践,从中发现各种问题,成为教育科研课题来源之一。中小学教师要善于用质疑的眼光去阅读,从中发现教育中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将其引向深入,用创造性的办法(或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成为教育科研课题另一来源。3增强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需要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有研究教育的灵气首先是通过教育科研学习培训,完成思想武装和理论准备(前已述及,毋庸多言);其次是我们中小学教师要积极投身各种教育科研实践,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群众性科研活动(较低层次,易于参与。),专题式的科研活动(有一定要求,可提高水平。),课题式的专项研究(具有较高要求,比较能成长锻炼。),等等教育科研行为成为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动;再次是为避免形成隧道视野,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形成比较宽广的研究眼光,从而在更高、更广的角度上观察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教育。总之,中小学教师要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培养起教育科研能力,由不会做教育科研到学会做教育科研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会写教育科研论文。4增强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要有所体现,即有载体呈现,这就是表达能力。综观不少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可是他们缺乏表达的习惯,加之缺乏相应的表达能力,无法把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让教育同仁分享他们的思想成果,故难以推而广之(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的一点遗憾(或者是不足)吧。为此建议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要养成注意记录自己思想火花的良好习惯,撰写自己的教育日志、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并进而长期坚持下去,必有所斩获,毕成大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在日积月累之后,注意加以归纳整理,进行思想提炼升华,一定形成具有各种联系又完整统一的教育思想体系。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的几点看法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工作时间中,深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心、信心与耐心,更需要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艰辛付出,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为此,对中小学在培养造就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或称之为几点看法):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从经费安排使用上创造教育科研条件,营造科研环境;加强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当前教育还只能说是应试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几乎只是看他的考试成绩,以此论英雄狗熊、论成功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无所作为呢?显然不是,这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需要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尽快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创造好的教育科研条件,从而营造出好教育科研环境。中小学教师身处基础教育最前沿,他们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学校特色教育的形成,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后劲,在于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而为此,教育界各级领导,特别基础教育的广大中小学领导务必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形成优胜劣汰的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成为中小学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小学教师在思想上要克服畏难情绪,以正确的科研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切切实实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前已述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与形成,需要长期的努力,艰苦努力过程,其历程非常类似于矿工。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为了名利,学习敷衍,工作马虎,不是积极动脑子,想办法,而总是想着走捷径考试命题网上下载,撰写论文百度搜索,诸如此类,这种种不良行为,严重地助长了自己的懒惰习惯,很不利于形成好学深思、刻苦钻研的社会风尚,严重损害教师形象和声誉,影响文风、学风,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可能成为守着互联网的“当代猿人”。固然中小学教师走上科研之路充满艰辛,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明白:没有教育科研人生痛苦磨砺的过程体验,何来教育科研累累硕果丰收后的喜悦?因此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消除对教育科研无用和抵触情绪,由不愿做教育科研到自觉进行教育科研。另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抄袭也越来越受法律的规制,为规避法律风险计,端正我们的文风,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观,并坚持不懈地实践之,已成为时代给教育工作者的历史性庄严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教育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学工作是教师生存之本,教育科研是教师提升之本。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因此中小学教师要牢固树立使自己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的思想观念通过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检验科研,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优良的教学效益,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赢。实施中小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要在制度,重在管理,实在实践,魂在创新。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有较强科研能力并善于用之于教育实践的教师,一定是追求卓越并必将创造出卓越业绩的人民教师;一个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并进而不断优化教育教师队伍的学校,一定是所充满生机与活力、勇于开拓创新的品牌学校;一个重视科研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必将是个走向兴旺发达、真正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优秀民族!那就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我们广大中学教师的长期努力,一定走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新时代!说明:本论文荣获广东省清远市2013年论文评比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