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黄埔区初中毕业调研测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8118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广州黄埔区初中毕业调研测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广州黄埔区初中毕业调研测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广州黄埔区初中毕业调研测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黄埔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分)一、(6小题,共19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 荒谬(mio) 尴尬(kn) B.污秽(si) 佝偻(u) 地窖(jio)C.繁衍(yn) 衔接(xin) 奔丧(sng) D.挑衅(xn) 谰语(ln) 阴霾(mi)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慰藉 懊恼 苍海桑田 如坐针毡 B砭骨 诀别 人情练达 断壁残垣C缄默 伫立 恼羞成怒 万恶不郝 D预兆 憔粹 味同嚼蜡 迫不及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B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污染。 C春酒中提到的“八宝酒”,望文生义,就是八样东西泡的酒。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7.23”动车追尾事故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 C看到全班同学的毕业合影,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我们嬉笑打闹、同桌共读的情景。 D凉茶是岭南人根据本地气候、水土特性,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出的一类饮料总称。5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3分)据新华社纽约6月2日电 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的中国跨栏名将刘翔2日在这里“一跨冲天”。在锐步田径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他以12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并创造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赛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对记者说,中国田径正在爬坡,刘翔的好成绩将带动中国田径继续前行。6根据下面几位家长的说话内容,完成下面各题。(4分)甲:现在,真正不打孩子的家长不多。乙:是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才。”丙:那可不行,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丁:本来嘛,孩子是不该打,可一时气急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那天,我那小子摔破了邻居家的两个瓷玩具,就挨了一顿揍。丙:克制自己嘛。我认为父母和孩子应多沟通交流,绝不能动拳头!甲:孩子上小学时,应该打,上中学就不要打了。乙:我认为,为了孩子的明天,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巴掌!丙:话不能这样说嘛,要尊重孩子,好好说服教育,孩子会听你的。甲:嗯(1)家长们谈话的焦点是 。(2)认为“孩子该打”并且态度坚决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3)认为“孩子不该打”的家长是 ,他的理由是 。(4)假如你当时在场,你将如何对家长们说?(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场合)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宅里寻常见。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B泉水激石,嘤嘤成韵;好鸟相鸣,泠泠作响。C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悠哉悠哉,寤寐思服。D疑怪昨霄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E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F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云隔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说明:题为必答题,2分;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诗人心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里表示“ ,西北望,射天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坦言“报君黄金台上意, ”。“酒”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 ,独酌无相亲”,这是李白在月下独酌里借酒抒发的孤寂之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里借酒抒发的满腹乡愁。8.根据课本,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2)属引凄异。 (三峡)(3)援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5)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56分)三、(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时时而间进 邹忌修八尺有余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吾与徐公孰美 皆以美于徐公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讽、刺、谏、谤、讥”几个词在这里都是中性词,没有贬义。B“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门庭若市”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表明了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D本文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是写臣子委婉规劝君主纳谏除弊的典范篇章。阅读刘桢的赠从弟,完成12题。(7分)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2.(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松柏的本性是什么?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何在?(4分)来源:学,科,网Z,X,X,K四、(10小题,3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4题(2小题,6分)神话:人类最早的故事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一个民族渐渐发展了,就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解答。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荒诞不经的神话。可是,远古时代的人类信之不疑,不断地进行不自觉地阐释和发挥,并代代相传。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类的宇宙观,是用来解释天地形成、人类万物产生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这一类的神话,甚至还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中国、希伯来民族和古希腊的造人神话,均认为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的产生,做了很美丽的解释。数量最多的是“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就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的神农、黄帝、尧、舜、禹、后稷等。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现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其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早为人熟知。淮南子列子风俗通述异记和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西方的神话则更加丰富了。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古罗马神话多是承袭希腊神话的,只改了人名。其中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如宙斯的残暴,很像人间的君王。古希伯来神话源于圣经旧约。世界最初的七天亚当与夏娃和诺亚方舟故事,都取自其第一篇创世记,内容都与希伯来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有关。上述神话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根据有关资料编写)13. 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神话,现代人认为都是荒诞不经的,远古人类却信之不疑,并不断地自觉阐释和发挥,代代相传。B.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神话含义和神话内容也随着不同的文明或民族而各不相同。C. 英雄神话的产生表明,这时的人类已经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不再对自然界有任何的恐惧心理。D. 古希腊神话与古罗马神话都是成体系的,神之间的关系复杂、完整,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14. 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介绍了神话的产生原因与特点,清晰勾勒出神话的发展历史。B. 文章列举中外的造人神话,是为了说明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C. 文章将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作比较,强调说明西方神话的丰富。D. 文章结尾表明,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有意识的艺术创作成果。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6题。(2小题,8分) 请敬畏规则罗西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拽,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一车人气势汹汹的,我可不吃眼前亏。可悲的是,觉得最拽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1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说“不遵循规则”的人“其实很苦很累”,表明作者对这类人的否定和鄙夷之情。B第段用成语“一地鸡毛”形容美国公司做决策时混乱局面,表达出作者的反感。C哈佛校长的做法印证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D本文告诉我们: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16概括第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5分)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4小题,24分) 为自己减刑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得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是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来源:学&科&网17文中那位公共汽车售票员在作者看来是什么样的人?文中还例举了哪些这样的人?(6分) 18“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4分)19“减刑”在本文中既有实指又有虚指,其实指、虚指的意义各是什么?(4分)20 这篇文章的结尾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21.“为自己减刑”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4分)22从下列课文中选出作家茨威格的作品(2分)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B.变色龙C列夫托尔斯泰 D.热爱生命来源:Zxxk.Com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60分)23. 题目:面对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2012模拟参考答案1(3分)D 2(3分)B 3(3分)C 4.(3分)B5(3分)刘翔创今年世界跨栏最好成绩评分细则:刘翔(谁)(1分)(赛事名称或时间或地点)(1分)一跨冲天(干什么事)(1分)例如:(1)刘翔创今年世界跨栏最好成绩(3分)或刘翔以12秒92创造今年世界最好成绩(3分)刘翔在锐步田径大赛上荣获冠军(3分)(2)刘翔夺冠,引领中国体育走到世界前列(2分)或刘翔在百米栏比赛中取得第一名(2分)(3)刘翔带动中国田径继续前行。(1分)(4)中国田径前行(0分)或据电报显示刘翔参加比赛(0分)6(4分)(1)孩子该不该打;(2)乙 不打不成才;(3)丙 尊重孩子,说服教育(只答尊重孩子或说服教育均可);(4)示例:在你们大人的眼里,也许我们有该打的时候,但我们更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和教育。(考查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7古诗文默写答案(1)(E F)(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雪拥蓝关马不前万钟于我何加焉门前流水尚能西已是黄昏独自愁曲径通幽处(3)会挽雕弓如满月 / 提携玉龙为君死花间一壶酒 / 浊酒一杯家万里8. (5分)(1)以为宾客,把当做宾客;(2)连接,连续,连绵;(译成“连接不断”不得分)(3)询问,请教;(译成“质问”不得分)(4)痛心遗憾;(如果译成惋惜怨恨或叹息痛恨不得分)(5)通“御”防守,抵御。(不写出通假字不得分)9. (3分)B都有“长,身长”的意思(A.偶或,偶尔;夹杂。C.谁,哪一个;通“熟”,仔细,细致。D.比,表比较的介词;在,表处所的介词。)10. (5分)(1)我妻子认为我俊美,是(因为)她偏爱我。(采分点:美、私,判断句式。本句翻译2分)(2)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使我的耳朵听的(人),可得到下等奖赏。(采分点:谤讥、闻、寡人,本句翻译3分)11. (3分)D(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是直言规劝,不像邹忌那样委婉讽谏)来源:学#科#网12(3分)(1)(直接/正面)描写。(1分)(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挺立风中的松柏的赞美之情。(2分)(4分)(2)松柏本性是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2分)诗人以松柏为喻劝勉堂弟。(2分)13.(3分)D 14.(3分)C 15(3分)B16写了澳大利亚车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事,阐明人们能自觉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3分)作用:作为事实论据,与上文形成对比(2分),17(6分)标准答案:(1)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的人。(3分)补充答案:如果只涉及到公共汽车售票员的品性或职业道德:例如懒洋洋、爱理不理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等可以给一分,只有有以职业为禁锢(监狱)的含义可以给2分。(2)还有以仇人为牢、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和画地为牢的人。(3分)补充答案:只简单提到有仇人的人和嫉妒的人可给1分,只答“窃贼”不给分。18(4分)标准答案:不矛盾,虽然在客观时间上没有缩短刑期,但从他带出来的六十万字的译稿可想而知,他在监狱时间是很紧张,很快的,甚至忘了牢狱之灾。(意思对亦可)答案说明:不矛盾(1分)虽然在客观时间上没有缩短刑期(1分)但从他带出来的六十万字的译稿可想而知,他在监狱时间是很紧张,很快的,甚至忘了牢狱之灾(意思相同即可)(2分)。19(4分)标准答案:(1)实指:那种有形的铁窗,荷枪实弹的严密监管下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劳改期限的减缩。(2)虚指:为自己的精神、思想获得自由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成为了作者蕴涵人生体悟的“减刑”。答案说明:(1)能说到在监牢的刑期的缩减意思即可。 (2)有争取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从而感觉时间快速的流逝的意思即可。20(4分)标准答案:(1)结尾采用呼告和反问的修辞手法。(2)使人感到作者真诚的劝告,并强调了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减刑。来源:学,科,网补充答案:(1)呼告和反问能答中一种即可等2分,或答语言口语化或用了第二人称手法等也可以给1分。(2)呼告使人感到真诚的劝告(2分)或反问强调了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减刑(2分)。答口语化语言或第二人称使人感到亲切给1分。21(4分)开放题,结合自己的生活(1分)为自己的精神、思想的自由而寻求积极的途径。(3分)22(2分)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