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28011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策略,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打造美丽江南水乡。下列措施与“五水共治”精神不符的是( ) A . 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B . 家庭中洗完的淘米水用于浇花C . 水源地附近禁止禽畜养殖D .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后排放2. (3分)小甜假期里与同学们一起到海拔近4000米的九寨沟旅游,小甜猜想高原上可能会出现很多科学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真空包装的火腿肠包装袋会胀得很厉害B . 山下盖好的喝了大半瓶的矿泉水到山顶,瓶子变矮了C . 旅客们走路都比较缓慢,因为剧烈运动容易引起高原反应D . 高原上大都采用高压锅烧饭,因为用高压锅煮饭比普通锅更节约燃料3. (3分)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 )A . 能进行,此人无感觉B . 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C . 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D . 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4. (3分)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 A 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 S 后,并使电路中电流增大,则电磁铁 A 端的磁极及烧杯水面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S极,水面上升B . S极,水面下降C . N极,水面上升D . N极,水面下降5. (3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A . 脑神经和脊神经B . 脑和脊神经C . 脊髓和脑神经D . 脊神经和脊髓6. (3分)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了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分析出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 )U/V3.02.52.01.81.51.3I/A0.200.300.400.440.500.54A . B . C . D . 7. (3分)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 ) A . 根水平生长,茎水平生长B . 根水平生长,茎向光源一侧弯曲C . 根向下弯曲,茎水平生长D . 根向下弯曲,茎向光源一侧弯曲8. (3分)在“覆杯实验”中,为了证明硬纸片不掉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小明利用如图装置对“覆杯实验”进行改进,为达成实验目的,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 . 换用更大的硬纸片B . 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C . 往钟罩内充入空气D . 抽去钟罩内空气9. (3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在于( ) A . 导体中有电子,绝缘体中没有电子B . 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C . 导体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D . 导体中有自由电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10. (3分)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B . 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C .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D . 大脑受到损伤后就会危及生命11. (3分)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B .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C .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D .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12. (3分)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A . 纬度位置B . 海陆位置C . 地形的影响D . 河流影响13. (3分)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食用油B . 白醋C . 白糖D . 食盐14. (3分)学校科技节上开展电路设计活动,要求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电路包含电源、开关、导线、两个电阻;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小明设计的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只有甲符合B . 只有乙符合C . 甲、乙都符合D . 甲、乙都不符合15. (3分)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B . 降低温度后,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会增加C .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D . 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6. (3分)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B .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C .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D .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共7题;共34分)17. (4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氯化铵29.437.245.855.265.077.3(1)8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 50g 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 100g 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溶液,将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 (2)若要把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的物质全部结晶出来,应采用_法结晶。 18. (6分)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_组成的。19. (4分)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_,毛皮_。(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2)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你认为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 A . 摩擦创造了电荷B . 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C . 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根悬挂着的塑料棒,发现相互吸引,则塑料棒_。 A . 一定不带电B . 一定带正电C . 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D .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20. (6分)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_。 21. (6分)给小狗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狗处于休克状态要使其尽快苏醒,可适量注射的溶液是_。22. (4分)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1)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 、更新的环节是 。 A . B-F-CB . E-A-GC . A-D-GD . A-G(2)“南水北调”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环节(填字母),来达到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3. (4分)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沉淀a是_ (2)操作I是_ 冷却热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 , 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共5题;共34分)24. (8.0分)小江探究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后。小江还认为:溶剂的多少也会影响物质溶解性。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要求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为A、B;向两烧杯中分别倒入25克粗细相同的食盐。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向A烧杯倒入20克水,向B烧杯倒入60克水。设置对照实验都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到A、B两烧杯底部的食盐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干燥剩余食盐。控制实验条件 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和记录【问题交流】(1)请你从控制变量角度优化步骤_。 (2)完善步骤:_。 (3)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江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_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 25. (8.0分)1880年,达尔文用燕麦胚芽做了一个向光性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胚芽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受单侧光影响,导致胚芽中_分布不均匀。(2)比较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促使胚芽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的_产生的。(3)在C、D两组实验中,D组实验起_作用。26. (6分)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电流表A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V,选用为03V量程,电压表V.选用为015V量程(三个电表均完好),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 1A”的字样。 (1)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1的示数不为零,则电路只存在一处的故障是_。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乙图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电流表A与电压表V1 , 的关系图。 (3)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_W。 27. (6分)实验兴趣小组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首先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将一个重力为G且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下F1和F2的值。 (1)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从下往上数),其目的是_。 (2)实验小组发现:_(填实验现象),于是他们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相等。根据实验现象,小组得出正确的结论。 (3)实验兴趣小组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在实验中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小组同学认为可以将如乙图所示装置改装成一个能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的密度秤,把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改装成密度秤的刻度盘,将如何操作?_28. (6分)在学习“大气的压强”这节内容时,科学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老师让学生观察甲乙瓶中水的沸腾情况: (1)你预测的实验结果是:甲_乙_。 (2)你认为老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 液体沸腾要达到沸点B . 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C .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加而升高D . 液体沸腾跟容器是否密闭有关四、 解答题(29题5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9分,33 (共7题;共44分)29. (5分)小柯将轻质塑料挂钩(质量不计)的吸盘压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厘米2 , 同时将盛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如图所示。 (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_和_。 (2)若当时大气压强为1.0105帕,则吸盘最多能挂多重的盛水塑料桶? (3)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重为40牛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_。 30. (4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6V,S为单刀双掷开关,小灯泡L的电阻RL=10,R为某种压敏电阻,其阻值R与压力F成反比关系,(如图乙所示),R的正上方装有一电磁铁P,其线圈电阻不计(1)在R上水平放置质量为1kg的铁制品,开关接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多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2)在R上水平放置质量为2kg的铁制品,开关接b,电压表稳定后的示数为4V,则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多少欧?电磁铁P对铁制品的吸引力为多少牛?31. (8.0分)请与小林同学一起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烧杯、_、_。 (2)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g,量取水最好选择_的量筒(填序10mL50mL100mL)。(水的密度为1g/cm3) (3)下图是该同学实验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指出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 _、_。 32. (9分)如图是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的电路,其中电阻R为100欧姆,它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通过电阻的电流可在10毫安100毫安范围内调节。 (1)选用电源的电压应为多大? (2)变阻器的总电阻为多大? (3)上述电路能否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调为零?请说明理由。 33. (6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悬挂两个相同的金属圆柱体,圆柱体的质量为0.5kg,向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加人水和另外一种未知液体。当加入液体达到一定量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都为3N,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烧杯内的液体逐渐增加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求此时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 (3)若浸人的深度h甲:h乙=5:2,求另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4)试比较两圆柱体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1_F2(填“”或“=”)。 34. (6分)如图是反射弧与应答性反应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指出反射弧各部分的名称:A_;B_;C_;D_;E_。(2)_能感受内外环境变化并产生神经冲动;_是反射弧中实现反射效应的部分。(填字母)(3)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顺序是_ _。(填字母)(4)当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会(_ )A先缩手后感觉到痛 B先感觉到痛后缩手(5)在缩手反射中,有时手不缩回,如在打针时,虽痛但可忍住不缩手。这说明_ 。35. (6分)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料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请你说明采用的方法和其中的理由 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共7题;共34分)17-1、17-2、18-1、19-1、19-2、19-3、20-1、21-1、22-1、22-2、23-1、23-2、23-3、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共5题;共34分)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27-1、27-2、27-3、28-1、28-2、四、 解答题(29题5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9分,33 (共7题;共44分)29-1、29-2、29-3、30-1、30-2、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33-4、34-1、34-2、34-3、34-4、34-5、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