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五).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27802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五)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缱绻/派遣 拾级/拾掇 纾难/别出机杼 B. 编纂/赚钱 颤栗/颤抖 稽首/滑稽可笑 C. 尊敬/谆谆 下载/载客辱没/繁文缛节 D. 秤杆/称心 玩弄/里弄 虎踞/前倨后恭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005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评点红楼梦,使得红楼梦炙手可热,现在它又淡出了很多人的视线,令人侧目而视,不懂红楼梦也不会贻笑大方。而对于热爱红楼梦的读者来说,当他们面对林黛玉披肝沥胆的痛苦,面对贾宝玉真诚执着的守候时,会深深感到每一次阅读都是含英咀华的享受过程。 A炙手可热 B.侧目而视 C. 披肝沥胆 D. 含英咀华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首批甲流疫苗于10月底运抵深圳,它的注射对象主要是面向公安、海关、交通、卫生和教育部门的公共服务人员。 B大陆同胞一方面一直怀有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心愿,另一方面台湾同胞也期望能够在台湾目睹大熊猫的风采。 C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封书信,都应该收集成书,以便中外学者阅读。 D如果人类不迅速转变既有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大片2012中出现的末世场景绝不是夸张。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 B、 C、 D、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虞美人 梳楼 (南宋) 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从军行七首(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无那:无奈。5 请简析虞美人和从军行七首(其一)中的“愁”的内涵。(4分)6 有人认为虞美人 梳楼中首句的“丝丝”重复出现,显得累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韩愈师说)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8、请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出“粉丝”的三个主要特点,概括三个特点所用的总字数不超过20个字。(6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9、从下面两则广告中挑选一则,分析其语言表达技巧和作用。(6分) 长城电扇: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答:选 分析: 二、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暴殄天物(tin) 奴婢(b) 粳米(jng) 鞭挞(d)B怙恶不悛(qn) 饿殍(pio) 关卡(k) 鞑靼(d)C呼天抢地(qing) 觐见(jn) 菲薄(fi) 愤懑(mn)D未雨绸缪(mi) 觊觎(j) 成绩(j) 裨益(b)2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大家对此评价并不高,认为实在是差强人意,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B此次,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古志鑫,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C由于这家企业管理松散,工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积极性,上班迟到早退现在已经蔚然成风。D高三期间,适当记忆一些典型例题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解题时就可以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运动向前发展。B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需要重新抓牢夯实。C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达到顶峰,实现了对生命极限的又一次挑战。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这也就是和谐。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A.B.C.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错常数请间言事 数:多次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C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D吾亦恨之 恨:痛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其辩得幸太子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C削其地,收其枝郡 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D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导致晁错死亡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错父)遂饮药死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当时许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位后,采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意孤行,晁父因伤心而自杀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汉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9断句与翻译。(10分)(1)用“ / ”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太 史 公 曰 晁 错 为 家 令 时 数 言 事 不 用 后 擅 权 多 所变 更 诸 侯发 难 不 急 匡 救 欲 报 私 仇 反 以亡 躯。(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3分)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3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白居易琵琶行)(3)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三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狩猎(shu) 荼毒(t) 哽咽(y) 长歌当哭(dng)B.盛器(chng) 哨卡(k) 讣告(b) 博闻强识(zh)C.秕谷(b) 画帖(ti)徇私(xn) 呼天抢地(qing)D.应允(yng) 哺育(b) 荷载(h) 稳操胜券(qun)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A. 望其项背 B. 飞来横祸 C. 危若累卵 D. 动辄得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银行18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C. 藏戏形成、发展于民间,孕育、成长于雪域高原,具有群众基础广泛、乡土气息浓郁、强烈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高原特色。D.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是接受了西方语言学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4.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词也是交际手段。一,不失身份;二,大家都可以参与;三,带有一些竞技性,有助于活跃气氛。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诗词。文人士大夫们搞社交活动,聊什么呢? 最好的话题要符合以下的标准:A. B. C. D.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回答59题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原取吴王或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原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馀,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驰还,走入汉壁 壁:军营B故徙夫为淮阳太守 徙:贬官C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交通:结交D士亦以此多之 多:称赞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夫以千人与父俱独与一骑归B. 诸士在己之左以报父之仇C. 募军中壮士所善原从者数十人所杀伤数十人D. 灌夫以此名闻天下上以夫为中郎将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原取吴王或将军头A. 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 B. 于是灌夫被甲持戟C.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 D. 后家居长安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A. 灌夫本姓张,后因其父受到灌婴的重用,才做上了大官,并改姓为灌。B. 灌夫为报父仇,带领几十名手下勇闯吴营,最后只有一人和他回来,他自己也身受重伤。C. 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而窦甫又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D. 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并且给他们很多钱财,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9.翻译和断句。(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於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10.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途经秦始皇墓 (唐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焚书坑(唐章 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1)这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诗,吟咏的对象都是秦始皇,但议论的针对点却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2)许诗“势入浮云亦是崩”句中“崩”极富表现力,请作分析。(3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桃花源记)(2)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参考答案1、BA.缱绻/派遣qin 拾级sh/拾掇sh 纾难sh/别出机杼zhB.编纂zun /赚钱zun 颤栗zhn/颤抖chn 稽首q/滑稽可笑jC.尊敬zn/谆谆zhn 下载/载客zi 辱没r/繁文缛节rD.秤杆chng/称心 chn 玩弄nng/里弄lng 虎踞/前倨后恭jD.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用对象不合。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意义不合。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语境不合。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3CA句式杂糅,或说“它的注射对象,主要是”,或说“此次注射活动主要是面向”。B语序不当 应改为“一方面大陆同胞-另一方面台湾同胞-”D宾语中心语残缺,在“生活”后加“方式”4C(解析:个句子中,句最为重要,可以成为排序的突破口。其中的“反过来说”暗示我们,和在一块,说的是文学对建筑的影响。其他几句则说的是建筑对文学的影响,句是总起的句子,适合放在段首。句中的“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恰与中的“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形成照应,由中的“这种形象”上承,中的“这些建筑形象”上承,可推知应是。至此,答案可确定为C。因此正确排序应是)5(3分)虞美人写的是作者(或“游子”)羁旅他乡,凭栏伤怀,思归念远的愁情。(1分)从军行七首(其一)中写了征人思念亲人(1分)、怀恋乡土(1分)的感情(如果只答“征人思乡”的得1分,答出“征人思妇互相思念”的得1分)注意:不能只回答“思妇思念戍边的丈夫”。(原诗最后一句“以宾托主”,不直接写“思念亲人”,而从征人想象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6(4分)“丝丝”这一叠词看似平常,其实并不累赘,反而颇见巧妙: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1分),也生动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1分),暗衬倚栏人愁绪的万缕千丝(1分)。从音调上,这两个叠词协畅自然,念来琅琅上口,突出了韵律美(1分)。只答“不累赘”,理由未讲到点子上的不给分。答“累赘”但能自圆其说的可酌情给分。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2)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8、(6分)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每点各2分)超过字数每个字0.5分,超出5个字计0分。9、(6分)选哪个并不计分 这则广告利用“长城”的双重(双关)意义(2分),既强调了品牌名称(2分),又表现了企业生产的规模(1分)、暗示了产品质量(1分)。(能答出“回文”形式,加1分,但最后得分不能超过6分)这则广告利用“联想”的双重(双关)意义(2分),表明联想电脑(l分)和联想的思维方式(1分)一样,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字句中透出自信(2分,答“联想电脑对人类生活很重要”可得1分)。(答出“采用疑问句式,启人思考,令人回味”,加1分,但最后得分不能超过6分二1C (A鞭挞t B怙恶不悛qun 关卡qi D绸缪mu)2D(A差强人意,大体还算让人满意。B“举重若轻”一直某人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完成艰巨的任务,用在此句中显然不妥,可以换成“无足轻重”;C,蔚然成风,指好的事情已广泛流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3 A (B,缺少主语;C,“塑造”不能和“人格力量”搭配;D,“不管”后面的词是不确定的,或者是选择性的,常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而“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4.B.【本语段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形象到理论,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是总结句,与“这也就是和谐”相连】二、本大题7小题,共34分。5D【恨:遗憾、悔恨】6C【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表领属,他们的;A以:介词,因为 /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B之:助词,的 / 代词,这件事;D为:动词,认为 / 动词,担任、做官】7D【错父“饮药死”不是导致错死亡的原因,是错死时状况,不是原因】8C【极力劝阻的目的不仅是担心儿子,而且是整个晁氏家族的安危,也怕祸及自身】9(1)太史公曰 / 晁错为家令时 / 数言事不用 / 后擅权 / 多所变更 / 诸侯发难 / 不急匡救 / 欲报私仇 / 反以亡躯。【共4分。错1处不扣分,每错漏2处扣1分,扣完为止】(2) 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用事:掌权,1分;疏:使动用法,使疏远,1分;大意,1分】 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卒:通“猝”,突然,1分;杜:堵塞,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他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多次向皇帝上书,在孝文帝时,又论述要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可以更改确定的一些法令,奏疏一共有三十篇。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个奇才,提升他做中大夫。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在秘密处听取他说的事情,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归他们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件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很多人都责备怨恨你,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家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造反,以诛杀(乱臣)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劝说皇帝斩晁错时,皇帝很久都不说话。后来,皇帝就下令中尉去叫晁错。晁错当时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两地的叛乱停止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几十年来都想谋反,(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只是)借诛杀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在于朝廷)。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无能控制,所以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太史公说:晁错在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10(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11.(6分)【(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三 1、 B. qi f C. ti qing D. yng h 2、C. “危若累卵”指危险的情形,不能和人搭配使用,可用“人人自危”。 3、A.“目的是”和“旨在”重复。C.“具有群众基础广泛、乡土气息浓郁”后宾语成分残缺。D.“形成、完善和发展”语序颠倒。 4、文段是总分结构,谈的是诗词的交际功能。 5、徙:调任。 6、A.介词,和。B.助词,的。C.代词,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D.介词,因为,由于。 7、B.例句加点词的用法是通假字。A.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C. 名词作状语。D.名词活用为动词。 8、D.“并且给他们很多钱财”有误,原文“与鈞”的含义是“和他们平等相待”。 9.(10分) (1)(4分)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於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每两处1分。) (2)(6分) 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译出“按照”1分,“与丧”译成“可以护送灵柩”1分。大意1分。共3分。) 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表示尊敬,反而一定去凌辱他们。(译出“右”为“尊贵”或“在之上”给1分,陵:通“凌”,译为侮辱,凌辱给1分。大意对给1分。共3分。)参考译文 灌将军夫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 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敌人的坚强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敌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有他一人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回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周亚夫报告,太尉坚决地阻止他。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皇上汇报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担任中郎将。过了几个月,因为犯法而丢了官。后来到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汉景帝时,灌夫官至代国国相。景帝去世,当今皇上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二年(前139),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他家中积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几十,多则近百。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10、(7分)(1)许诗是针对秦始皇为自己修筑高大豪华的陵墓的事发表看法(进行议论),(1分);表达了对不顾人民死活(实行暴政)的秦始皇批判与蔑视,(1分);而章诗则是针对秦始皇焚书的愚民政策而发表看法,(1分);表达了对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的秦始皇的批判与嘲讽。(1分) (2)“崩”表面上是写秦始皇陵即使修得再高大也会有“崩塌”的时候(或“修筑得这么高大豪华的陵墓也“崩塌”了)(1分);还暗指始皇权势再大也要死亡,(1分);秦王朝再强大也很快就灭亡,(1分);还可理解为秦始皇生前显赫、不可一世的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1分),(4点答出3点即可)所以说极富表现力。 11、(6分)(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2)山重水复疑无路 衣冠简朴古风存(3)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