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7506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学科 教学大纲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开课学期:1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经济学原理基础之上继续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学会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该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掌握微积分的知识,线性代数的知识和一定的数理统计学知识。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稀缺性和机会成本 第二节 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第三节 经济模型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 需求函数 第四节 收入与闲暇 第五节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六节 n个变量的一般化问题第七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进展第三章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第一节 预期效用与主观概率第二节 两个悖论第三节 风险测定第四节 风险防范第五节 风险规避度量第六节 资产需求理论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二节 企业最优化行为第三节 投入需求第四节 成本函数第五节 联合产品第六节 m个变量的一般化问题第七节 企业行为理论的新进展第五章 市场均衡第一节 完全竞争假定第二节 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第三节 商品市场均衡第四节 要素市场均衡第五节 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第六节 均衡的稳定性第七节 间歇调整的动态均衡第六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一节 市场结构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与产出第七章 垄断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一节 垄断及其形成的原因第二节 垄断市场的定价与产出第八章 垄断竞争与寡占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一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二节 寡占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第三节 市场失灵(二)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1第三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41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41第五章市场均衡41第六章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21第七章垄断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2第八章垄断竞争与寡占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2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41合 计32266三、教材美 Pindyck, Rubinfeld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四、参考文献1、Varian, Hal R.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6th. Ed.W.W.Norton.2003. (中文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Gravelle and Rees.Microeconomics,3th.ed .FT-Prentice Hall,2004.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英文影印版.2005) 3、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 Whinston and Jerry R.Green. Microeconomic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5、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6、邹薇.高级微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7、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8、Fudenberg D and Tirole J. Game Theory. MIT Press9、Myerson,Roger. B. Game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会计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理论研究 英文译名:Accounting Theory 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开课学期:1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思考就是比较”,通过比较,抓住特点,了解异同。还应进行历史的分析,弄清其环境背景和产生根源,才能为正确选择打下基础。这正是研究中的难题。 在比较的基础上,要把不同观点的优缺点归纳成几项,并提到理论高度进行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掌握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树立指导会计理论研究、指导会计实践的思想,为有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修养和基本素质,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会计理论前后一贯的思想及理论体系;2、掌握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3、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理论体系(职能、动因、属性、目标、理论框架、基本假设与质量特征、对象要素规范理论、复式簿记理论及财务会计报告理论);4、撰写有水平的高质量课程论文。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着重介绍并研究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体系,包括近代会计理论的演变和新领域、会计基础理论体系、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体系等。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会计、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理论,会计职能、动因和起点理论,会计属性理论,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包括框架结构理论,前提条件与质量特征,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确认、计量理论。 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体系包括会计规范理论,复式记账理论,账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2、学时分配 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导 论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体系22第1-2章现代会计的演变、会计新领域第3章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2第4章会计、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4第5章会计职能、动因及起点理论第6章会计属性理论44第7章会计目标理论第8章会计准则理论框架2第9章会计基本假设与质量特征4第10章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确认、计量理论第11章会计规范理论46第12章复式记账理论第13章会计账户理论第14章财务会计报告理论合 计322210三、教材李孝林,孙芳城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四、参考文献 1、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3、(加)司可脱.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美)瓦茨(Watts,R.L.).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6、易庭源.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新战略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会计基础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吴水澎著.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9、吴水澎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0、(美)FASB.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11、(美)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12、(美)阿贝克奥伊.会计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13、(美)AC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14、(英)Glautier,M.W.E. .会计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5、劳秦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6、于玉林.现代会计方法学.立信行会计出版社. 199817、美国会计学会.基本会计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18、李孝林等.比较会计史学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9、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等期刊。五、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1、本课程重点是培育研究生的研究思想,因此其教学方法是以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并重模式进行,教师在学生掌握理论体系基础上,重点深入,要求每人都着重研究一、两个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初步取得成果。2、讲课着重讲难点、争论点和背景。报告、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人应就一个主题发言,要求有一得之见,然后相互补充、相互质疑。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计量经济学 英文译名:Intermediate Econometr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48 学 分:3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的核心课程,是经管类研究生的必修课。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综合性科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用测定经济关系的方法分析和研究经济现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计量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上,在经济理论指导下测定、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研究目的有三:分析和检验经济理论;制定经济政策,分析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深远后果;预测未来的变化。计量经济学按照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中级计量经济学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从定性上分析经济现象,还能从定量上深入研究和测定经济关系。作为新一代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实用课程。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计量经济学的意义,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和要点,计量经济模的应用。第二章 经典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型 主要内容: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它们的参数估计方法;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性质和应用;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R2检验;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常用非线性回归模型介绍。第三章 回归假设的二级检验 主要内容:异方差、误差项一阶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和随机解释变量等的概念、特点、检验方法及补救措施。第四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专题主要内容:虚拟变量的回归:虚拟变量的实质,截距变动模型、斜率变动模型以及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模型的建立,折线回归模型。滞后变量模型:滞后变量模型的概念,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第五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联立方程模型的变量类型、方程类型及模型类型的介绍,模型的识别问题,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第六章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 主要内容:生产函数模型及案例分析,需求函数模型及案例分析,消费函数模型及案例分析。第七章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内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及其检验,常用的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绪 论2第二章经典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型82第三章回归假设的二级检验622第四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专题42第五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4第六章计量经济学的应用422第七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44合 计4832412三、教材李子奈,潘文卿编著.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四、参考文献1、孙敬水编著.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贺铿主编.经济计量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古扎拉蒂(美).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李子奈,叶阿忠编著.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会计研究方法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研究方法论 英文译名: Research Methods in Accounting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计量经济学 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会计研究实践过程,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介绍文献资料的检索来源与方法,掌握会计研究中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方法、程序,掌握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方法,介绍会计研究前沿问题和研究主题的形成。把研究工作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及其各个环节规范化、结构化、清晰化,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研究工作的方法论体系与基本技能。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会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会计研究基本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会计研究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主题的形成、文献检索、假设提出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常用实证变量与模型;规范研究方法与数理模型;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与实地研究;最后落实到研究论文的撰写与研究成果的发表。要求基于文献阅读基础,自选一个论题,进行研究设计,并撰写研究报告。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课程导论与研究传统2第二讲研究步骤与思想形成2第三讲文献检索与写作范式2第四讲数据收集与分析42第五讲档案研究4第六讲常用实证变量与模型专题4第七讲规范研究与数理模型专题4第八讲试验研究、调查研究2第九讲经典论文研读与讨论24合 计322642三、教材马尔科姆史密斯著,钱逢胜,王晶,杨静梅译. 会计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四、参考文献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蔡春,谭洪涛.会计实证模型与方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英)瑞安等著,阎达五等译. 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美)罗斯L.瓦茨等著,陈少华等译. 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薛薇编著.统计分析与SPSS的分析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李孝林,孙芳城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第三章.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7、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9、许国志.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0、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刘大椿主编.科学哲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会计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专业英语 英文译名:Accounting Englis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研究生英语开课学期:3 课内总学时:30学 分:1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文章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教学要求:1、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词及词组。2、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速度每分钟80100词,理解正确。3、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英译汉速度每小时不低于350个英文词。要求理解正确,译文通顺;汉译英一般难度的材料,速度每小时为250个左右汉字。要求正确表达思想,无重大语言错误。4、能用英文书写论文摘要,正确表达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基础专业词汇部分,包括会计专业词汇、专业术语;财务会计英语部分, 包括国际会计准则、比较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等;财务管理英语部分,包括业绩的财务评价、成本控制、作用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会计信息化英语部分,包括会计软件使用、会计软件分析等;审计英语部分,包括审计程序、审计过程、审计报告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Chapter 1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1Chapter 2Financial reports2Chapter 3Comparative accounting2Chapter 4Comparative accounting2Chapter 5Reports and disclosure21Chapter 6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s analysis21Chapter 7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2Chapter 8Cost based decision making2Chapter 9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11Chapter 10The balanced scorecard2Chapter 11Financial measures of performance21Chapter 12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2Chapter 13Overview of Auditing2Chapter 14Audit Report11total30255三、教材1、王倩玉编.财务会计专业英语.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Robert S. Kaplan & Anthony A. 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3、高平阳编.实用会计英语.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四、参考文献1、常勋编.会计专业英语.立信会计出版社2、聂萍,谭久均,周兰主编.现代会计英语.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李爽编.会计英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Larson, Wild & Chiappentta, Mc Graw Hill Fundamental Accounting Principles. 5、袁淳等主编.高级英汉双解财务辞典.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6、外文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The Accounting Review7、相关网站,如 www.iasb.org、www. aicpa. org.、www. iasc.org.uk、www.acca.co.uk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筹学 英文译名:Operations Research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 开课学期:1 课内总学时:48学 分:3 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运筹学”是从系统观念出发,运用数学模型去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空间等资源)以取得最佳效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应用科学。“运筹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课程,是研究计算机最优化计算方法及应用的学科,是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和方法库的核心内容,是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经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最优化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科学决策的过程和决策分析的方法,具备数据加工与分析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要求是向学生介绍“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该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最优化分析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训练学生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定量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确立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能力;运用运筹学软件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运筹学简介了解运筹学的定义、形成和发展过程,运筹学的特点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及过程。第一章 线性规划 (1)掌握线性规划模型极其标准型;(2)掌握图解法;(3)理解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概念,了解单纯形法原理;(4)掌握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5)了解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6)理解并掌握线性规划的应用案例第二章 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1)掌握线性规划对偶问题;(2)掌握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3)掌握影子价格;(4)了解对偶单纯形法;(5)了解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第三章 运输问题(1)掌握运输问题的概念与数学模型;(2)掌握运输问题的基本原理及运算步骤第四章 整数规划(1)掌握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2)掌握分枝定界法的基本原理及运算步骤;(3)指派问题和匈牙利算法第五章 动态规划(1)理解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2)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掌握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了解动态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 网络计划(1)掌握网络图的绘制方法;(2)掌握时间参数的计算;(3)了解网络计划的优化第七章 排队论(1)掌握随机服务系统的概念;(2)了解生灭过程和Poisson过程;(3)掌握 M/M/S等待制排队模型第八章 决策论(1)了解决策分析基本问题;(2)掌握风险型决策方法;(3)掌握不确定型决策方法。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绪 论绪 论2第一章线性规划8第二章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4第三章运输问题6第四章整数规划4第五章动态规划6第六章网络计划6第七章排队论6第八章决策论6合 计4848三、教材胡运权编著.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四、参考文献1、运筹学课程组编著.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李德等编著.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3、陶谦坎编著.运筹学.西安交大出版社.19874、赵则民编著.运筹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5、方述成编著.线性优化算法及扩展.科学出版社.19946、美伊格尼乔.目标规划及其扩展.机械出版社.19887、卢开澄编著.图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8、管梅谷,郑汉鼎编著.线性规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财政金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政金融专题 英文译名:Specific Topics on Finance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金融学、公共财政学 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财政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财政金融活动是否正常而有序运行,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尤其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财政金融在防范财政金融和经济危机方面的作用凸显。通过财政金融专题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能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财政金融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主要的财政工具和金融工具,从而掌握财政金融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进而使研究生能够运用相关财政金融方法对现实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通过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有效环境的分析,从理论上掌握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及政府的财政金融职能,包括公共财政的理论发展与中国经济活动的实践贡献,金融市场的风险衡量、金融工具及其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专题一数量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62专题二金融风险及其控制42专题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2专题四公共财政的理论发展42专题五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42合 计322210三、教材自编讲义。四、参考文献1、洪银兴,刘小川.公共财政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哈维 S 罗森著,赵志耘译.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胡庆康,杜莉.现代公共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约翰.Y.坎贝尔等著,朱平芳等译.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 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和演变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地进行一定深度的宏观经济分析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课外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教学相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要求在对文献及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对国民经济运行规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基本模型(AE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开放条件下的IS-LM-BP模型)分析、消费理论、投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Solow模型、Ramsey模型、Dimand模型 等)、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以及开放条件下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模型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Solow模型5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Ramsey模型5第四章经济增长理论Dimand模型51第五章IS-LM-BP模型4第六章消费理论2第七章投资理论2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1第九章宏观经济管理21合 计32293三、教材萨克斯,拉雷恩著,费方域译.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四、参考文献1、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托马斯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高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斯蒂芬托洛维斯基.宏观经济动态学方法(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孔爱国.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6、袁志刚,宋铮.高级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8、周爱民.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石良平.中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www.cenet.org.cn 和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bbs/ 比较财务会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比较财务会计研究 英文译名:Comparative Financial Accounting 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理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 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中外财务会计、特殊行业会计比较研究,了解其对同类经济业务处理的异同,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产生原因和改善之道。通过研究,加深对中外财务会计理解与领悟,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1、对比较研究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并结合有关案例或中外资料完成比较研究方法的训练;2、掌握中外会计模式、成因及我国会计模式发展;3、熟练掌握我国、国际会计准则、美国、欧洲大陆等在基本要素、财务成果与财务报告等领域异同,并分析改进之道。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按照“整体个别整体”的路线,首先介绍比较会计研究方法并讨论分析会计模式比较,使学生能整体理解;然后对财务会计的六个要素分别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财务报告进行比较研究。中外比较着重与国际会计准则比,与美国、与欧洲大陆国家进行比较研究。 2、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课程论文实验上机第1章总论(重点是比较研究方法)22第2章会计模式2第3章资产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6第4章负债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2第5章所有者权益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第6章收入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2第7章费用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第8章财务成果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2第9章财务报告比较研究4合 计32248三、教材孙芳城,李孝林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四、主要参考书已颁布新会计准则(38项具体准则、解释及应用指南)是学生课外必读材料;1、(英)CW诺比斯,RH帕克.比较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王德升,白肇鲁等.国际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 3、国际会计准则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芬A泽弗.贝拉G德兰主编.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英)尼克西亚国际审计事务所.国际财务报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9、娄尔行等.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10、常勋等.西方财务会计参考资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1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12、葛家树,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13、王德升,白肇鲁等.国际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 14、王文彬等.国际会计准则导论.重庆出版社.1994 15、石人瑾,(日)根本光明.中日会计审计制度比较日本的会计审计制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16、田昆儒,(日)昆诚一.中日会计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7、张文贤主编.财务会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8、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9、常勋.现代西方财务会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20、黄伟华.西方行业会计制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1、庄瑞澄主编,余绪缨主审.行业会计比较.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2、余秉坚.企业会计准则导读.法律出版社.1993 23、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应用.立信版.2009 财务会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务会计研究 英文译名:Financial Account 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理论研究 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掌握财务会计有关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披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会计政策,并能在不同条件下熟练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及最新知识。了解财务会计发展的最新学科动态,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框架。通过教学、研究和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财务会计绪论、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资产减值会计、或有事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调整、企业集团财务会计问题(企业合并、投资:控制与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合并会计报表)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财务会计绪论2第二讲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2第三讲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22第四讲所得税会计22第五讲资产减值会计22第六讲或有事项2第七讲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2第八讲会计调整22第九讲企业集团财务会计问题62合 计322012三、教材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四、参考文献1、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会计CPA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陈美华著.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64、国际会计准则5、会计研究等杂志有关论文 财务管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研究 英文译名:Research on Finance Management 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学 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发展轨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财务管理学框架。同时通过对财务学界各流派的观点和财务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的介绍,培养研究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能够及时地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给予解答,形成较强的分析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目标、有效市场假说、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理论等以及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财务估价的基本方法,如折现现金流量法以及投资决策理论及其运用;资本成本的计算以及资本成本在财务估价、资本预算和融资决策中的作用;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股利理论、股利政策的类型以及股利政策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案例中,主要就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包括股利决策)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成功案例的分析与失败案例的分析。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财务基本理论42第二讲资产价值估价及投资决策理论42第三讲资本结构理论与筹资决策42第四讲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22第五讲投资决策案例分析14第六讲筹资决策案例分析14合 计321616三、教材王化成主编.财务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四、参考文献1、(美)斯蒂芬 A.罗斯(Stephen A.Ross).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朱叶,王伟编著.公司财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主编.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汪平著.财务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詹姆斯.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教程.华夏出版社.20006、郭复初主编.财务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7、陆正飞主编.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宋献中,熊楚熊主编.公司理财.浙江人民出版社9、周首华,美杨济华编著.当代西方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永海编著.公司理财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税收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税收理论研究英文译名:Research of Taxation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学基础等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税收理论的基本框架,掌握税收的主要理论基础,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税收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具有运用理论工具分析税收现象和税收政策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对现行税种实际操作,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税收行为,由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两部分构成。在税收基本理论教学中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突出它的理论意义,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以及税收制度制定的理论基础;在税收制度的教学中强调实务性,重点讲解税收制度结构、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我国现行主要税种计算征收以及税收筹划基本原理。2、课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税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二讲税收的本质和课税的理论依据22第三讲税收原则理论22第四讲税收效应理论4第五讲税收负担与转嫁原理22第六讲税收筹划基本原理2第七讲我国流转税制度22第八讲我国所得税制度22第九讲税收支出与选择理论4合 计322210三、教材(美)哈维罗森.财政学.中国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四、参考文献1、(美)曼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英)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转轨时期的执着探索贾康财经文萃.中国财政预算经济出版社.20035、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张馨.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08、刘剑文,熊伟著.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财政部科研所.热点与对策2002年度财政研究报告.2000.2001.200210、经济研究、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研究参考等资料会计数据模型与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数据模型与软件开发技术英文译名:Accounting Data Model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基础开课学期:2 课内总学时:48学 分:3 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利用Power Designer建立会计数据各类模型的方法,了解会计软件的技术平台及开发过程。利用Power Designer进行会计软件模块的分析与设计,建立相关的业务处理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同时,学习一个软件开发平台,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利用开发工具开发会计软件模块。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学习Power Designer,理解会计软件中的业务处理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掌握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学习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如Power Builder等软件开发主流平台),能够分析设计开发一个会计软件的应用模块。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发展概述2第二章Power Designer概述2第三章建立业务处理模型211第四章建立概念数据模型211第五章建立物理数据模型211第六章连接数据库管理系统211第七章软件开发平台概述211第八章基本语法与常见函数422第九章实现对单表数据进行插入、修改、查询等操作的实例分析211第十章案例分析:商品进销存模块的分析设计与开发444合 计48241212三、教材赵韶平等.Power Designer系统分析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四、参考文献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巍,陈雍先.PowerBuilder 10.0 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Sysbase公司网址:http:/www.sybase.com最新资料4、与软件开发平台相关的学习网站及书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英文译名: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 分:2 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尔(Jean Tirole)说:“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如今,博弈论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博弈论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表述语言和标准的分析工具。博弈论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课程设置目的就是介绍博弈论基本概念,学习博弈论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思想,使研究生能够运用博弈论思想和方法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 包括导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纳什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以及逆向选择理论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章 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博弈论导论1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1第三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42第四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