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7359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舟过安仁对应进度表周次:第 周撰写时间:2月 22 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重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准备: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课文,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流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三)再读感悟,改编故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舟过安仁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小孩子的形象,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1.布置自读要求。2.指名读,检查读音,了解朗读情况。组织小组赛读,通过评价指导,提高学生朗读的韵味和节奏感。3.组织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4.组织集体交流诗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完整地说出整首诗的意思,多请几个说,特别是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1.布置再读,想象感悟:吟诵诗句,在脑子里想象画面,想一想杨万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了解到了什么,加上天气、时间的叙述,编成一个小故事。注意环境和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开头:这是一个初夏的早晨,杨万里乘着船经过安仁2.指名全班叙述,相机点拨。3.联系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指导感情朗读。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 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流利,最有韵味。3.把课前预习时写的诗意拿出来和同桌进行交流,互相补充。4.集体交流诗意。(看图指出哪是“篙”,哪是“棹”。)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会同两个小孩会说些什么呢?2.全班交流,完整表达。3.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两个怎样的小孩。结合句子具体讲一讲。流 程(四)背诵积累(五)布置作业。1.指导练习背诵。2.指导书写“篙”、“棹”和“遮”。3.布置默写舟过安仁。把课堂上编的小故事写下了。1.自己练习背诵,同桌检查,在全班背诵,齐背。2.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篙”“棹”“遮”。3.默写舟过安仁,同桌互批,自己订正。课外把舟过安仁改写成小故事。课后反思:(第 2 个,不够请张贴)一 诗意的梳理快捷有效。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写出每句诗句的意思,所以,课堂的很快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听了别人的发言以后,也能正确完整地表达。课前的学习能提高上课的有效性,所以,今后一定要抽出时间给学生自学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以“疑”促读,以“疑”促“说”。在这首诗里,虽然没有一个问号,但从文字里,我们能读到作者心中的疑问,以及后面的豁然开朗。作者的心中到底存有什么疑问呢?读一读这首诗,找出作者心中的疑问两小童划船为什么“收篙停棹”“无雨”却“张伞”?找出了疑问,通过感情朗读,表达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我首先请了连俊博朗读,他读得有声有色,并通过脸上的表情表现出来。因为他坐在最后一排,除了我,没有人能看到他的表情。于是,我对大家说:“我们不仅要在语调上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还要从表情上表现出来。谁还愿试一试?”接着王勃翔起来朗诵。因为他坐在第一排,我请他转过身去朗诵,让同学们看着他朗诵。他以诵完,就有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但我觉得他没有连俊博表现力强,为了让所有同学能看到连俊博朗诵的表情,我请全体同学转过身去看连俊博朗读。只可惜时间紧迫,我没来得及让全班同学表情朗读,但我相信这两次的朗读已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心中有疑,到底是怎么解开的呢?有人说是仔细观察的,有人说是询问的,也有人说是仿照两小童张伞后自己发现的。这一段猜测都合情合理。我说:“假如作者是通过询问知道答案的,请具体描述一下他们对话的过程,除了语言的叙述,我们还可以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姚梓彤第一个起来,她只说了人物对话的三句话,不过把疑问和答案在对话中体现出来了。第二个起来的是郑律翔,他不仅说出了人物对话的语言,还加上了人物的动作杨万里把手拢在嘴边,大声说,小童拱手作揖等动作。我说:“还能不能把小童的语言说得俏皮一点,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没想到王奕焯起来后,他直接加上了时间、地点,描述出了杨万里看到两小童后产生的疑问,然后与他们进行对话,整个过程描述得非常完整,就像一个小故事。我顺水推舟,王奕焯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我们还可以加上哪些描写,把这个故事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呢?”“加上人的描写。”“对,把两个小孩的衣着、神态、动作具体地描述出来。”我进一步总结。“加上景物的描写。”王序说。“是的。我们可以写写当时的天气,湖面上的景物。这样,故事内容就会充实起来。课后,我们就把舟过安仁改写成一个故事,我们将评出优美语言奖、最佳创意奖和内容充实奖。”一堂课过后,原本想指导写字、默写,都没能在课堂中进行。但细细想一想,本堂课前10分钟在讲牧童,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课一得,在30分钟内解决了理解、朗读和拓展写话的过程,凸显了课文的重点,也是很有效的一堂课,不必为了得与失而产生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