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6840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1.书香校园 引领阅读 书,是文化的标志,也是文化的载体,它积聚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丰厚的精神营养。读书,是经受文化洗礼,为人类文化精华打下精神底色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因此逐步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独立自主的精神,生成智慧,养成德行。要想让孩子从小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和浸染,除了家庭和师长的影响之外,学校的文化氛围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被动地接收很多文字信息,以一个相对方便快捷的渠道接触语言文字。为了让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和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有效地融合、交汇,我以“书香校园”的建设引领、拉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方向。 2.唤起兴趣 驱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积极性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班级定期举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评选班级的“读书小博士”和“阅读之星”,授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褒奖,此项活动成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授之以渔 学会阅读 教师传授学业要授之以渔,首先必须让学生识别何为鱼。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而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的限制又缺乏一定的识别能力,很多家长也是以为看的书越多越好,贪多求量。我指导学生低龄学段可以多看童话、神话故事和一些拼音读物,中高年级可以涉及小说、散文、历史人物传记、诗歌等多种体裁。尽量只看那些漫画和笑话,因为这些对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没有多大作用。看多了,反而会让语言直白干涩。在选书时,要带领学生读多个人多种题材的书,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等等。其次,我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五个步骤:读、查、思、注、摘。拿到一篇读物,要认真的读一遍,可以是默读或朗读。在读的过程要专注其中,感受情节,捕捉文章信息。通过工具书解决难懂字词的意思,思考重点语句的含义,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感悟文章传达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动动笔墨,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做一些批注。最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平时多诵读积累,把这些语言文字的精华融入到写作实践中。 3.多种活动 评价阅读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交流等功能。由于课外阅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效果的内隐性等特点,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操作,比较困难。因此,把它与平时的常规要求和开展活动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每学期开展一次“诵中华经典 做文明少年”的活动,通过对古诗文的朗诵,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得到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领悟得以内化,把语文与思想教育有机地整合。以每年省市开展的读书讲故事活动为契机,我让学生在校内开展读书演讲或读书讲故事比赛,评选出优秀选手再进行角逐,最后推荐前两名参加市级比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评价手段。我还间隔进行课外剧目表演,编写手抄报,词语(成语)接龙、作文竞赛活动,某些活动邀请家长和学生的好友参加,寓教于乐,多主体参与评价,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四个层面进行。我定期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课外阅读反馈卡”,对所读书目、作者、每天阅读时间、是否主动阅读及读的效果作出评价。同时,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 4.去芜存菁 优化阅读 少年儿童求知欲望强,可是却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内容的书籍,这些书籍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延伸向学生介绍优秀读物,带领学生选择书籍。可以根据年龄段、性别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书刊,可以推荐学生订阅一些物美价廉的少儿读物,如中国儿童报、小学生学习报、少儿画王、小学生导读等,也可以自行订阅课标推荐的同步阅读文库。在读书过程中,我注意教会学生根据作品内容的实际选择精读、略读、速读等读书方法,并把所读所感与语文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写作需要结合起来,与口语表达结合起来,去芜存菁,取长补短,真正做到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如何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复兴。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以为社会输送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少年为己任,让孩子们树立终身读书的理念,接过华夏祖先传下来的文明的接力棒,凭借丰厚的学识和睿智的大脑叩响新世纪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