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地理上册调研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4879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地理上册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届高三地理上册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届高三地理上册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地 理 试 题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o第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读图完成13题1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美洲板块、大西洋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成因与该岛国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能源是( ) A煤炭 B天然气C水能 D地热3甲城市距离R火山约为( ) A420千米 B340千米C120千米D60千米图2为天气网中太原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45题。4该图所示的日期最可能是( ) A1月12日 B5月1日 C9月1日 D, 12月1 3日5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原则。图3a是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图3b是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结合相关知识,完成67题。6图3b中四条虚线最可能有古长城经过的是( ) A B C D7若对长城进行考察,利用GPS信号接收机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 A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 B测量古长城的海拔高度C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D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它51320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回答89题。8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完成1011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量盈余率1.311.211.00.930.710.630.780.891.01.181.291.410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C9月 D12月11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 A南非 B东南亚C南欧 D中亚 图4是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B C D13图示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但是,不到一百公里光辉渐淡,终于一片昏昏沉沉大雾不知从何升起,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摘编自余秋雨文集)。根据材料,完成1415题。14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发生在( ) A12月份的开普敦B7月份的漠河 C12月份的瑞典D7月份的重庆15该地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5完成1617题。16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C下垫面D大气环流17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D间冰期物种锐减 读图6,完成1819题。18图示区域的自然景观( ) A以东西方向变化为主B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 C以热带荒漠植被为主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19图中陆地东部海域( ) A有寒流经过 B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C洋流自北向南流动 D等温线向北凸图7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图8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2021题。20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21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 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图9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2224题。22沿线路I、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D暖温带草原23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 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 AI线路 B线路 C线路 D线路24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 ) 植树造林种草自然恢复 退田还湿 A B C D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完成2526题。25导致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B地壳运动 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D海浪的侵蚀作用26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地质作用及其对应的判断依据是( ) 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 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 C海水的沉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图11中数字为纬度,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读图回答2728题。27图11中甲地此时( ) A地方时可能为19时B正值日落 C地方时可能为7时D正值日出28在图示月份中( )A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B北半球海洋、陆地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C上海日出时刻早于6点 D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图12中a为北半球的一段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A、B两点为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M、P为经线与晨昏线、纬线的交点。据图回答2930题。29如果M、P两点重合,且离北极点距离最大,c为东经120,则( ) A北京刚好日出 B上海市正处在上班高峰期 CM点的夜长0小时 DP点昼长12小时30若一年之内,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 ) A地轴与晨昏线之间的夹角最大 B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C太原市可能秋高气爽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卷(非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图13)图13 材料二 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的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增加融雪量,以利于农业灌溉。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米65米的速度升高。预计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会基本消失。(1)简要分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6分)(2)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12分)32(19分)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最低点1340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 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材料三 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14)(1)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2)分析说明造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3分)33(12分)图15甲、乙分别是黄河与尼罗河的干流纵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河下游均几乎无支流汇入,试分析原因。(4分)(2)乙河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建成后,给所在地区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8分)34(14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 瓦汗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付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 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图16)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图17)(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8分)(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的原因。(6分)根据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年较差()日较差()年平均1月4月7月10月昆明12.111.113.914.87.28.8贵阳19.18.06.99.38.07.5材料二 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114月510月降水量(mm)降水日数(天)相对湿度(%)降水量(mm)降水日数(天)相对湿度(%)昆明116.331.066918.1103.679贵阳278.580.977849.895.076(1)根据资料一,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4分)(2)冬春季节,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较夏秋季节明显。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关系,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30 BDCDD BDCAC CBCCA BAACD BBBBB ABCCC第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75分。)31(18分) (1)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2分)干旱加剧(降水减少)导致山体顶部积雪量减少,(2分) 人工融冰导致冰川量减少。(2分) (2)河西走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2分)风沙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2分)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主要水源,(2分)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使河西 走廊的荒漠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分)水资源和耕地减少、(2分)农作物减产。(2分)32(19分) (1)地势东北高西南低(2分)相对高差大。(2分)沟谷强烈侵蚀下切,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2分) (2)自然原因:高山峡谷地貌,(树枝状)水系发育,落差大、汇水速度快;(2分) 岩体破碎,风化慢蚀强烈,地表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堆积;(2分) 强降雨天气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爆发,(2分)滑坡和崩塌进一步集聚了岩土物 质。(2分) 人为原因:人口的增长使得泥石流危险区被不断地开发利用,(2分)防灾减灾意识薄 弱增强了灾害的损失;(2分) 多道人工拦挡坝依次被暴雨冲毁,加剧了泥石流灾害。(1分)33(12分) (1)甲:下游为地上河;(2分)乙:下游流经干旱的沙漠地区。(2分) (2)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淤泥,土壤肥力下降;(2分)河口处海域的鱼类因失去饵料而大量减少;(2分)入海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三角洲盐渍化加重,(2分)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2分)34(14分) (1)总体降水少;(2分)分布上表现为东西两侧少,中间多。(2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小;(2分)中部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2分) (2)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2分)植被少;(1分)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2分)革类茂盛,适合放牧。(1分)35(12分) (1)昆明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2分)贵阳的年较差大,日较差小。(2分) (2)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则气温日较差小;降水日数少,降水量小,则气温日较差大。(4分)昆明和贵阳在冬春季节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差异明显大于夏秋季节,(4分)因而气温日较差的差异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