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英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23777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机械英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程机械英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程机械英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英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工程机械类英语与一般文体有很大的不同。在此行业中,专业术语及句子的逻辑往往自成体系,这对不熟悉这种特点的译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译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对翻译内容所属的行业和门类有深入的了解,对相关的专业术语及基本工作原理要清楚明白,这样才能翻译得专业、准确和规范。另外,这些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译者也要随时掌握最新动态,才能更好地胜任工程机械类英语的翻译任务。 就整体语言特点而言,工程机械文件的翻译要求简洁严谨。就翻译原则而言,工程机械本身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译文对“雅”的要求不高,但要绝对遵从“信”与“达”,需将这两个要求放在首位,译文要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译者在翻译时应尽量做到语言严谨,行文简练,逻辑严密,避免使用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甚至错误的词句。否则,即使一点点细微的翻译错误都会给公司或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翻译的关键和技巧 以下所举的例子是一篇关于翻车机安装要求的文件,笔者将针对这份文件两次不同译文的差异,择其要进行分析和比较。 1.对专业术语的理解须准确无误,避免“想当然” 专业术语多而复杂,这是工程机械英语最大的特点。尤其有的词或短语有其特殊含义,很难准确地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只是参照常见的意思进行翻译,这种“想当然”有时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为求准确,必须查阅相关的专业辞典。例如,在这一文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The beam shall be arranged that the discharge of the content of the wagons is not impeded to any appreciable extent. ” 译文1将其译为“横梁的设计要保证翻车卸货时不会被可预知的宽度所阻挡。”这种完全按照句子的表面意思译出来的文字,看似通顺,但这样的句子会让技术人员在设计时感到莫名其妙,无从下手。问题何在呢?原来,查阅专业字典或是询问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就会知道这里的“not impeded to any appreciable extent”是“存料量小”的意思,于是,译文2便将原文译为“横梁的设计要保证翻车卸货时存料量小”,这才是买方对横梁真正的设计要求。 2.需了解操作过程,避免望文生义 有时,弄清专业术语的含义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完全准确地译出原文,译者还需弄清机械中常用设备的一些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具体到这篇翻车机文件,关键在于对翻车机的工作原理和作业过程及步骤要有一个清楚的理解。譬如,文件中有两句是:“If locomotives are required to run over the tippler,”,“Where a locomotive is required to pass over or stand on the tippler, the tippler should be able to bear the load of the locomotive. ”若翻译时不知道翻车机是什么构造,操作时如何作业,那就会译成:“如果要安装车头”,以及“当翻车机上需要安装车头或停靠车头时,翻车机要能承受住车头的压力。”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被专业技术人员看到难免会闹笑话。须知,翻车机是一个中空的C形可翻转装置,车皮在这个C形的区域内被翻卸。文中的车头指的是需要被翻卸车皮的车头,与翻车机这个装置本身没有关系。了解了这个最基本的操作程序,这两句话的翻译就可以迎刃而解。可将其译为:“车若要通过翻车机平台”和“当机车车头通过或停靠在翻车机范围内时,翻车机必须能承受车头的压力”,这才是准确和规范的译法。 3.抓住中心内容,译文灵活变通,避免词不达意 科技英文的一大特点就是长句多,这篇翻车机的技术说明亦不例外。长句中从句、定语很多,一层层修饰句子的中心词。若直接按原句的顺序来翻译,很多情况下读者会觉得译文混乱且难以理解。长句的翻译本来对译者的准确表达能力就是一个考验,再加上工程机械英语的一些特殊性,更是加大了翻译这类长句时的难度。例如,此文件中有一句: “Adequate compensating measures shall be taken in top and side bolster to cope with manufacturing imperfection within the permissible limits in the top coping and side stanchions of the wagons.”译文1将其译为:“顶垫及侧垫应有足够的补偿测量,以便在顶盖和侧面支撑允许的范围内应付施工时的不足。”译者在这里没有弄清定语“within the permissible limits”所修饰的是什么,结果造成译文含混不清。而在译文2中,译者注意到了这个定语所修饰的是“manufacturing imperfection”,而非“top and side bolster”,并在语序和措辞上作了相应调整,将这句译为:“因制造时的缺陷,车皮顶盖和侧支撑有一定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这就要靠顶垫和侧垫足够的补偿措施来弥补。”这样的译文就比译文1通顺得多,也容易理解得多,避免了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因不完全理解译文而可能造成的损失或事故。 类似的长句在工程机械的文件中还有很多,主要就是定语多,从句多,翻译时不易处理。要做到译文准确,首先要弄清楚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即找出句子的骨架,抓住最重要的主体成分,再将每一层意思分清,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再将这些血和肉融合在骨骼上。中文表述时,译者还要考虑到一些机械上的规范说法和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同时也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在必要的地方,可将大串的修饰成分用短语的形式分开来译,这样技术人员看起来会比较清楚,内容、要求,一目了然,避免了直译可能造成的意思混乱或词不达意。 4.译文需严谨精细,避免漏译 工程机械的一些文件、合同等等都关乎公司或集团利益,所以在翻译时,如果不注意以上几点,便很可能出现错译,这必然会对公司造成极大的损失。另外,如果出现了漏译或跳译的情况,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还以此文为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All starting and stopping devices shall be painted or printed as a standard pattern. ”译者对句中的“painted or printed”若稍不留意,就会将其译成“漆为”,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完整的说法,其实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是“漆为或喷成”。这一小小的细节看似简单,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引起工程上的纠纷。 讲求严谨与精细是技术类翻译最大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须抱着认真负责、小心谨慎的态度,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词,也要全部翻译出来,以求完整准确。若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请教或咨询有关技术人员,以确保译文准确,丝毫不差。 5.译文措辞须严谨,避免歧义 工程机械的英语翻译不仅要讲求严谨,还体现在,即使已经清楚准确地知道了句子的意思,在措辞上还要仔细斟酌。中文里有些字、词放在一起经常会引起歧义,这在译文中是要坚决避免的。如,在文件中有这样一串短语:“a 4 axled bogie wagon with an axle load of 25 tons ”看似很简单的一行文字,译文1为了强调“load”负载的意思,将它译为:“四轴台车每个轴承重25吨。”这样的译文就会让人产生误解:到底是“每个轴所能承受的重量是25吨”?还是“每个轴承的重量是25吨”?可以有两种理解,意思不易分清。为了防止误解,译者对译文的措辞一定要仔细斟酌,避免出现“歧义句”。很多时候只要稍微改动一个字或词就可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译文2就注意到了这样的细节,将此句译成:“四轴台车的车皮,其每个车轴负荷为25吨。”这样的译文,意思就清晰明了,不会引起任何误解。 6.变被动句为主动句,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英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很广。在科技类英语文件中更是频繁出现,比比皆是。在这篇文件中经常会有这种类型的句子,如:“The wagon should be so designed that”有的人将其译成:“车皮应该这样设计,以确保,”在符合原文这点上好像没问题,读起来却很别扭。对这样的句子,译者需要跳出英语被动语态的模式,尽量用汉语的说话方式来表达。比如,将其译为“车皮的设计要保证”,这样就比较简练,也很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在英译中时,尽量将“被动语态”的句子翻译为中文的“主动句”,这样译文会比较流畅自然,通俗易懂。英文中被动语态用得很多,这一点本身就与中文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如何将这些汉语中不常出现的被动语态翻译得通顺而自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是每个译者要经常考虑和多加训练的。 三、结语 工程机械英语的翻译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过程。通过对同一篇文件两种译文的认真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工程机械英语乃至于整个科技英语的翻译,需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从语法分析入手,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充分、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还要根据语法结构,结合习惯用法和工程机械文体的特点,尽可能完整、无误、地道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信息。同时,译者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英文功底,补充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经验,这样在许多复杂而又精细的技术类翻译中,才能更加熟练,更加准确无误,更加游刃有余和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