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23283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学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中学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中学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学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B . 检查气密性C .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D . 滴加少量液体2. (2分)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 . 酒精挥发B . 海市蜃楼C . 面包发霉D . 制作雪雕3. (2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用石灰水对鸡蛋进行保鲜B . 油锅着火,立刻用锅盖熄灭C . 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 . 被蚁虫叮咬后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涂一些含NH3H2O的药水减轻痛痒4. (2分)下列化学仪器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 试管B . 烧杯C . 燃烧匙D . 蒸发皿5.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氮C . 一氧化碳D . PM2.57.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A . 木炭B . 铁丝C . 氢气D . 红磷8. (2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超市和商城等对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 倡导公共大交通,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在太湖流域的每个城市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露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A . B . C . D . 9. (2分)如图是小科完成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B . 添加试剂C . 制取并收集气体D . 气体验满10. (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红磷改成木炭实验也可以成功B . 为了节约试剂,红磷的量越少越好C . 此实验还能推知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D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让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11. (2分)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可以利用明矾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过程是物理变化;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12. (2分)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选项事实观点A冬天人们讲话时出现“白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氧化汞分解可得到汞和氧气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变C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微粒间有间隔A . AB . BC . CD . D13. (2分)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 . 金刚石 干冰B . 熟石灰 碘酒C . 澄清的石灰水 稀硫酸D . 空气 苛性钠14. (2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 . B . C . D . 15. (2分)物质的变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下列做法是为了控制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 A . 用较浓的食醋除水垢B . 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C . 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D . 煤燃烧时向煤炉中不断地鼓入空气16. (2分)下列图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 . 制取氧气B . 干燥氧气C . 收集氧气D . 检验氧气17. (2分)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生石灰B . 海水C . 高锰酸钾D . 酒精18. (2分)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gB . 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C . m=35,n=7D . 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19. (2分)将4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54克水和88克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由下列判断:一定含C、H;一定不含O;可能含O;一定含O;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4:1;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2H5OH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0. (2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氧气B . 氩气C . 氯化钠D . 二氧化碳21. (2分)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22. (2分)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A . 干冰B . 氯化氢气体C . 金刚石D . 氯化钾23. (2分)指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铜;加水B . 木炭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 . 空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 . 酒精和白醋;闻气味2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B .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C . 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D . 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25. (2分)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 .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 无法确定26. (2分)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ABCDM碱溶液金 属化合物分解反应N碱性溶液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A . AB . BC . CD . D27.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B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 .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 .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28. (2分)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 . O2B . 2OC . 2O2D . 2O2-29. (2分)2016年4月6日,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的制造材料是钛铝合金,发射的燃料是C2H8N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钛铝合金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B . C2H8N2属于有机物C . 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 . C2H8N2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30. (2分)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 .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C .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 .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31. (2分)乐山是一座亲水城市,水是乐山的灵魂,我们应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 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C .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D . 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3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 加热液体B . 检查气密性C . 滴加液体D . 过滤浊液33. (2分)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 . 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 . 乙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34. (2分)下列应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 用赤铁矿高炉炼铁 Fe2O3+3CO高温2Fe+3CO2 置换反应B . 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H2SO4+Ca(OH)2=CaSO4+H2O 复分解反应C .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分解反应D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P+5O2点燃2P2O5 氧化反应35. (2分)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 .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B . 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C . 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D . 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二、 填空与实验 (共6题;共47分)36. (11分)请按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氖气_,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 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碳酸根离子_(2)“H2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_, “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_(3)在菜刀、铜导线、铝箔、铁锤几种生活用品中,_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菜刀因为与空气中的_共同作用而会生锈,可以采取_防止锈蚀 (4)小明同学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5)发现锅里的油刚开始着火,应采取的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_(不得超过四个字) 37. (5分)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性或有_的因此,在使用时,不能用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_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_任何药品的味道 38. (3分)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_(物理、化学)变化; (2)“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_ 39. (4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 (2)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_个电子层; (3)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_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4)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的递变规律是_ 40. (10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我们常用: (1)写出B装置中指定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要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则应选的收集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用 B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 (4)用这些装置还可以进行实验探究例如: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易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其中固态氧化物是_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与_(填装置编号)组合可以验证另外两种氧化物中常温下为气态的氧化物,该装置中的现象是:_反应方程式为_: 41. (14分)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1)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性;(2)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x(OH)yCO3小明和小丽为了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他们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2.2克“铜绿”,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把产生的气体全部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的溶液,发现浓硫酸增重1.8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克根据以上实验他们推断出:x=_,y=_;铜与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性;(4)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0克氧化铜,用CO还原制铜,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他们质疑: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查阅资料: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Cu2O+H2SO4(稀)Cu+CuSO4+H2O他们分析推断:一致认为_(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没有Cu2O;用CO还原a克Cuo得到红色固体b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则a与b的数量关系是_;还可以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是否有Cu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_(5)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x(OH)yCO3小明和小丽为了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他们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2.2克“铜绿”,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把产生的气体全部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的溶液,发现浓硫酸增重1.8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克根据以上实验他们推断出:x=_,y=_;铜与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是_;(6)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0克氧化铜,用CO还原制铜,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他们质疑: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查阅资料: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Cu2O+H2SO4(稀)Cu+CuSO4+H2O他们分析推断:一致认为_(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没有Cu2O;用CO还原a克Cuo得到红色固体b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则a与b的数量关系是_;还可以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是否有Cu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_三、 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42. (10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C15H22O5)荣获 2015年诺贝尔奖请计算: (1)青蒿素(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 (2)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第 22 页 共 2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二、 填空与实验 (共6题;共47分)36-1、36-2、36-3、36-4、36-5、37-1、38-1、38-2、38-3、39-1、39-2、39-3、39-4、40-1、40-2、40-3、40-4、41-1、41-2、41-3、41-4、41-5、41-6、三、 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42-1、4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