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2657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围绕“美好品质”。一共选入四篇文章: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人不怕危险,大胆研究,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天火之谜讲的是富兰克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分段概括段意,弄清思路,再深入文本,体会的人文思想是富兰克林的敢于发现的精神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个故事颇为震撼人的内心,领会作者通过列数字的形式表达的方法。这篇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关键词语的意思,比如课后作业第二题。诺贝尔讲述的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滴水穿石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文章通过例举了一些人的事例来证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样文章的写法。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学习本组课文,不仅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还要学会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应组织学生充分阅读,再思考,引导学生在具体事例中抓住细节来感悟,还要充分不知搜集材料,借助资料来拓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感悟品质。单元教学目标: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精神。2、训练学生掌握形声字的造字特点,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落大意。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时,语言要简洁。3、继续训练复述课文,抓住要点。4、联系上下文领会句子和词语的意思。5、了解作者正反说明,前后照应的方法。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精神。3、联系上下文领会句子和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1、训练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落大意。2、学习通过语言片段感悟人物精神的方法。3、了解作者正反说明,前后照应的方法。教学准备:材料,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12课时19天火之谜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学会生字,词语,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学习文章第一段。一、揭题导入。1、揭题天火之谜2、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出示自学题。2、检查自学情况。3、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三、理清脉络。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四、学习第一节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实验的经过,体会富兰克林的实践精神。一、复习导入。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二、学习第二段。1、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讨论交流三、作业设计:复述实验经过。第三课时教学目的:学习第六节,总结全文。一、复习导入。复述实验经过。二、学习第三段。三、总结课文。四、导复述全文。五、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利用课后词语展开积累。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起因)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经过) 解开“雷暴之谜” 风筝实验震惊世界 (结果) 发明避雷针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语。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每个自然段大概意思。3、指导分段 四、解决提出的问题。(1)“厄运”指什么? 是谁遭到了厄运? 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什么是“信念”,有着什么样的信念。五、指导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过渡: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语句。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谈迁遭遇了什么样的厄运。谁来说说板书:书稿被偷2、教师:对于谈迁来说,书稿被偷不仅是一个天大的厄运,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为什么呢?板书:致命打击3、交流: 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名读齐读4、谈迁在遭受到如此的厄运之后,他的表现如何?5、教师: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一个疑问:谈迁遭受了如此致命的打击,为什么能很快站起来了呢?再次快速浏览一、二自然段,仔细想一想。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谈迁用打不垮的信念与厄运抗争,结果如何呢?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教师:谈迁的成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同学们,今天这个故事让你想起了哪些人,他们也与谈迁一样在厄运面前不低头?3、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遭遇了厄运,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4、交流。作业设计:读名人故事。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书稿被偷 谈迁 致命打击 有信念,就有希望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21诺贝尔【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朗读第1-2小节。五、作业布置:读抄词语。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2.上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还学习了第一段。回忆一下: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这一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3.过渡:为什么诺贝尔受到人们如此的怀念,如此的敬重呢?我们这节课将继续走进诺贝尔,学习课文的39小节。二、读悟课文第二段1、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2、默读课文思考,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画下来,并写上打动你的理由。3、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三、拓展升华同学们,在古今中外,就有很多人,他们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他们都有些谁呢,谁能介绍?老师介绍几位给你们认识。司马迁 袁隆平 徐霞客 (投影打出)指名读相关内容。(配乐真心英雄)四、留下悬念同学们,诺贝尔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与敬佩,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许多的发明,不仅仅因为他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还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诺贝尔。五、作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发明炸药热爱科学诺贝尔 热爱人类设立诺贝尔奖无私奉献22.滴水穿古的启示【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词语教学。3、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三、指导写字四、作业: 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读课题。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现在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向我们说一说“滴水穿石”的字面意思。“滴水穿石”是一种罕见的奇特的现象,同学们看到过吗?其实课文的作者也没见到过。但是作者却凭着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一奇特的现象。哪位同学能把作者的描写读一读。二、品读感悟 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品读“名人”一部分3.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清楚。4.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三、质疑探究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引导质疑:课文结尾所写的启示和教师出示的有差异,到底哪一句表达更好?只要每个同学铭记它,并化作你的行动,那么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题把收集的一个事例写下来,说明“滴水石穿”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课外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教师、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作业设计: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习作6【教学目标】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重点难点】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六、评讲作文 指名读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修改。板书设计:理解图意,合理想象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练习6【教学目标】理解人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读背浪花和礁石,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读。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当健康小顾问。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中的知识点。 (2)学生说出读后所获。 (3)指名读哥哥的一句话演说,提出问题。 (4)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是否同意哥哥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5)师生小结“怎样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仔细看图和文字,将图和名称连线,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2)师生归纳:这些都是航天器。 (3)要求学生回忆出:你们在哪见过?是实物还是影像图片? (4)学生回忆并回答。(5)教师提问:在这些航天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谈谈对它的了解。 (6)教师鼓励学生课外多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 二、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审题。 浪花和礁石(1)指名读题。 (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3练习。 4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指导。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的。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结构。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行中的位置。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反馈。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健康小顾问”作启发谈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回忆并整理出来。 (2)要求学生介绍时要针对本班同学的情况,表达要清楚,回答咨询时要有针对性。 3练习。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台做健康小顾问,介绍健康小常识。 (2)同学提问题,“小顾问”接受咨询。 (3)教师引导学生对“小顾问”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练习。板书设计:健康小顾问1、 搜集健康知识2、 表述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