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2560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二)(一)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就做在加点的这个词下)。2.翻译下面的句子。 渔人甚异之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遂无问津者3.本文以渔人 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 访问桃花源 4.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至少写出桃花源的三个美.5、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是 ;表现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句子是 。6、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实现?为什么?7、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浓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意思。(二)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词(就做在词的下面)2、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3、文章中心句是 ;描写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 4.文中为什么要写到诸葛庐和子云亭?用孔子的话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你觉得有什么言外之意?|(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4.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文章作者借 来表达自己 7、“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四)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东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舟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逢,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 解释加点的词,就做在这个词的下面。2、 翻译下面的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东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嘻,技亦灵怪矣哉! 3、本文的作者是明末嘉善人 ,选自清代时 编辑的 。本文的中心词是 。从全文看,作者抓住了核舟的 、 、 这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说明,从而赞美了我国古代艺人 。4、文中细致描写了苏东坡、佛印、黄庭坚三人的不同神情,请你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五)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 解释加点的词。2、 翻译句子。(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男有分,女有归。(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3、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 。有两个成语出自本文,它们分别是 。4、本文描写了大同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六)杜甫诗三首1、杜甫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 的变化过程,号称“ ”。2、望岳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的 ,最能表现作者的这种情感的诗句是 。3、 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 , ;表达作者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的句子 ,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5、分别写出杜甫这三首诗中的一组对偶句 , ; , ; ,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造化钟神秀( )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家书抵万金( ) 浑欲不胜簪 ( )老翁愈墙走( ) 吏呼一何怒 ( )存者且偷生 ( ) 室中更无人 ( )出入无完裙 ( )7、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是在吏的步步紧逼下逼出来,请你具体写出这个过程。(七)诗四首1、默写(1)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 , 。(2)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诗人想要按照自己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句子是: , 。(3)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从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诗句是 , 。(4)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具体的路程和时间来表现诗人漂泊不定、背井离乡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2、下列诗句中运用对仗的是(多项选择)(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B、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酒来万象新( )(2)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3)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4、怎样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6、登岳阳楼(其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