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22225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讨论稿)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131”发展战略和“四步走”的发展思路,现就实施“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的全面发展” 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贯彻实施“131”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努力培养“能够扎根中小城镇及山区,有修养、能敬业、擅教学、会科研的优秀师资”和“能够投身区域经济建设,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能力突出、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总体目标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全面推动学科专业结构转型,推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团学工作两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建立和完善适合校情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加强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效益。学校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应用型综合性本科院校。三、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的两个创新。以应用为主导,兼顾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机制,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储备,更关注学生适应当前与未来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培养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实用型、技能型、职业性的人才。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 + 实践教育”的“1+2+1”基本培养模式;各专业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特质,结合本学科专业发展要求,探索和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修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辅修模式及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导师制模式。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思路,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点立项建设机制,支持院系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能力为本,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打好坚实基础。建成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程分段的“拉通培养+分流培养”方式,学生在第一学年按一级学科大类拉通培养,第一学年结束时,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好的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第二学年结束时,所有学生实现分流培养,把学习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形成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分流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学分制的试点研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规模较大或艺体类等学生个性特长差异明显的专业试点学分制,待取得一定经验后逐步在全校推广实施。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师生双向选择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依托学校现有优势特色专业设置辅修专业,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专业建设工程主动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全面推动学科专业转型,跟踪、研究、服务地方产业的业态变化和企业的人才战略,实现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构建起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重庆市城乡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实施新专业立项建设制度、专业建设评估制度、特色专业建设制度等,提高各专业的教学质量,使各专业成为优质人才输出的高效生产线。1.优化专业结构通过紧密的校地互动,把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在人才数量、人才规格上的需求情况,根据地方的人才需求、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基础,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力扶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研究方向明确、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大的专业。对布点比较集中且办学水平不高、社会需求趋于饱和乃至下降的专业,实行限制、撤并或调整培养侧重点。支持院系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围绕重庆支柱产业和产业群调整专业结构;鼓励理、工、经、管等学科专业通过学科交叉、课程资源整合,培育新专业生长点,积极申办新专业。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校地联合办学,有条件的专业争取实现“订单式培养”。2.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实施新专业立项建设制度,大力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以及地方支柱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专业,既要把握市场脉搏又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校情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加大对现有专业的建设指导力度,建立专业分级认证机制。通过强有力的专业评估杠杆,保证各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适应学校发展新的要求,建立应用型专业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已有国家级、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力度,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更上台阶。继续开展校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工作,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发展急需且目前高校培养数量明显不足的专业建设成校级特色专业,重点打造与地方产业结构对接良好的应用型专业,给予经费资助和政策倾斜,尽力培育成市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三)课程建设工程学校加大对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就业的系列实用性课程的建设管理力度,构建起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制度规范化、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化,初步建立起有用、适用、好用,能满足学生需要、质量较高的“课程超市”。1.构建科学课程体系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体系的主要价值取向,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知识重组,紧随地方产业发展步伐构建强调行业适用性和较强现实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体现应用型创新特色。突出与地方产业相联系的应用能力、开发能力,理论课程以及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均要着意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体现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组建由企业代表、学科、专业专家代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组成课程设置委员会,充分调查分析不断变化的市场、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要求,结合现代企业人才的“职业元素”需求和本学科专业的具体学术要求灵活地制定和修改课程体系方案。2.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以“应用性、实用性、地方性”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准则。为了满足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地方产业不断变动的职业和岗位需求构建课程,突出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用性。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开发一批有助于学生考取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研究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课程,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围绕学校与涪陵区共同打造科技、产业、文化的局面,紧密结合地方科学研究、产业调整,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现课程的地方性。不但注重课程内容的广度,还要强调一定的深度,既注重“够用、实用”,又注重“基础扎实、后劲充足”,既注重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又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3.课程建设制度规范化继续完善课程合格评估和各类课程建设制度,确保课程开出质量。学校坚持合格课程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课程评估标准,使其真正发挥对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坚持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每年立项810门校级精品课程,着力加强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教材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强化优势,凝练特色。在此基础上培育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积极推进双语课程建设,鼓励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采取切实措施,在师资、双语课程建设立项、教改观摩活动开展等方面有明显提升,确保立项的双语课程达到建设标准与要求。学校支持教师结合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教师教育类教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乌江流域经济文化和民间艺术教材等校本特色教材,体现学校的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以专项立项的形式,支持院系着力开发基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能帮助学生就业的系列实用课程。4.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化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络,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捷的互动平台,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教师应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不断充实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广泛搜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为学生的知识延伸与拓展提供条件;鼓励师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程答疑与讨论、作业布置与批改等交互活动。学校将网络教学课程建设使用情况作为该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立项的基本条件,并每年评选奖励一次优秀网络教学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应当充分体现应用性,在课程网页中呈现相关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呈现基础理论与行业知识。(四)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人才的质量。实践教学改革要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来源于实践,着力推进实践教学的三项改革;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以深化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构建适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改革实践教学体制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现有实验室相关资源,组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负责全校实验室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与研究等工作,提高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将非师范生实习基地建设纳入学校统筹,由各院系分学科类别与企业合作,探索校企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途径。紧密结合涪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寻求与川东造船厂、重庆建峰化工有限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太极集团以及涪陵各星级酒店、旅游景区开展战略合作。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科学核定专职实验技术岗位;通过政策导向,吸引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工作。建立学生创新性实验立项培育机制,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结合教师课题或自行拟定与地方产业发展接轨的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研究课题,参与学校实践教学改革。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各院系结合专业办学情况和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体系要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当前形势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要求,突出“两性”(多元性、开放性)“两化”(一体化、模块化)“两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结合)。顺应现代产业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以及帮助学生树立经济、法律、质量、管理、市场、环保、安全等意识,综合起来纳入实践教学。理工类专业还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整合实验课程,重组优化实验内容,建立由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根据学生个人就业志向、专业知识及教师技能水平,推行“1+X”实习、顶岗实习、探究式实习等多种实习模式。3.完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保障,构建完善的学科竞赛体系。加大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力度,支持院系承办、主办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参与面广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挑战杯、计算机技能、大学英语等相关竞赛,目前没有市级以上相关学科竞赛的专业必须以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设计一项结合自身特点的校级学科竞赛。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技竞赛活动,对参加市级、国家级学科竞赛活动获奖的学生予以奖励;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指导,指导学生获得奖励者给予物质奖励和职称评聘等政策倾斜。院系应不断总结经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将学科竞赛的内容与要求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学科竞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五)教育教学研究工程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要重孵化、重品牌、重氛围。学校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激励广大教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方法,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重孵化,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校级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要成为优秀教学成果的孵化器。学校每年以立项指南的形式发布校级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引导教师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产学研一体化、城乡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区域文化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校本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管理、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研究,大力支持对突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及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重大价值和主要影响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推出一批原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要进一步加强对校级教研项目的立项引导和研究过程管理,争取产出一批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形成申报市级教改项目和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良好竞争力。2.重品牌,擦亮学术论坛名片呼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学校定期开设学术论坛,将其作为学术前沿热点报告、研究成果展示、文化素质教育渗透、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以及学术交流的平台,形成我校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一张名片。着力打造以“钩深讲堂”为代表的一批学术论坛品牌。鼓励院系组织立项开设诸如“博士论坛”、“教授论坛”、“教育家论坛”、“创业者论坛”、“基础教育论坛”、“地方经济发展论坛”、 “地方宏观发展战略论坛”以及关乎学科前沿、社会民生等各方面的论坛活动,以激发广大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进而带动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3.重氛围,激活基层教学委员会功能充分发挥基层教学委员会的引导及组织功能,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院系教学委员会应大力引导和组织本单位成员从事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创新教学途径,把握本领域、本课程的现状及前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开阔的思路,加强方法引导。(六)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建设一支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内外兼顾,采取挖潜、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鼓励现有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加强教师职业教育培养;青年教师必须有三种经历(学生教育管理、指导学科竞赛的经历;到实验室、实习基地指导实践或基层挂职锻炼经历;到985院校或海外进修深造经历)方可承担相应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申请和评定多种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构建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回归教学科研一线,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推动一批教授、副教授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 开展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合作开发产品等,实现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结合。1.引外力,优化师资结构重视校内外的人才交流合作,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念好“兼、拼、拜、请”四字经,引入校外优秀人才,形成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结构。兼,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讲授某一课程,与校内教师同等接受教学业绩考核;或聘请著名企业家和政府领导为兼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校讲授某些专题。拼,将某课程分解成若干专题,请教学水平高超的中小学教师或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事业高管多人共同完成教学。拜,聘请企业高工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借鉴传统的师徒模式,对学生的职业品德、专业技能进行面对面、手把手传授。请,邀请企业经理、总工层次的人员以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成为师资的组成部分,把行业实例、行业意识、行业文化和行业精神带到校园、带进课堂、传授给教师和学生。2.挖内潜,抓好人才培养大力实施“3P”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达标计划、高层次学术荣誉突破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晋升职称,力争5年内使学校教授博士数量双双突破100大关。鼓励教师到有关高校兼任研究生导师,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着力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专业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鼓励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具备“双师型”资格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分期、分批下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指导能力。要求文理科教师也要了解、熟悉行业,在基础和人文教学中渗透行业意识、行业精神、行业文化教育。与此同时,优先引进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企业生产、研发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为学校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推荐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校级、市级、国家级教学名师遴选奠定基础。(七)文化素质教育工程一以贯之地施行人格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爱生命、爱生活、爱学校、爱家乡、爱农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重庆市城乡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新农村建设、学校所处涪陵区及其周边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各类资源,加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基层教育事业的就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与乐于奉献的品格。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化,即全校教职员工都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既要在工作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的原则,也要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1.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启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学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项目管理机制,鼓励院系、部门以立项申报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加强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与贯通,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现有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如经典名著名片赏析、学生论坛、读书活动等,要进一步做好、做精、做强,以此为依托,逐步建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启动课外书籍阅读活动,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教育部推荐百部教育书目”、“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的课外书籍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超越狭隘的工具理性,主动构建具有较宽基础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会思考,学会欣赏真、善、美,并在充分发挥自身禀赋的基础上为繁荣学术和服务社会作出贡献。以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为载体,建立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2.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实现教学、团学工作两位一体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渗透化,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从单独的文化素质知识的传授到注重知识的内化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第二课堂(课外学习)和第三课堂(社会学习)活动在巩固学生知识、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将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建设第二课堂丰富的精品文化活动,结合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全面整合第一、二、三课堂教育资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现教学、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体化,育人机制的全面化、系统化。(八)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大力提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差异化、人性化,推动教学管理由“管”到“理”,去除刚性管制、硬性强制,强调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深化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二级教学单位科层组织变革,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院系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协调、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证教学管理的效益和效率。1.实施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院系设置和机构改革步伐,积极推进以院系为主体的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管理层次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充分调动院系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机构设置上,要遵循办学规律,体现高校特点,突出教学中心,建立与政府部门衔接便利,与社会对接畅通,规模精简,职能明确,高效低耗的有机组织体系,确保教学秩序运行良好、教学管理效益明显提高。2.启动二级教学单位科层组织变革在学科专业调整的基础上,加大教研室整合力度,推动教研室深层次变革,实现按照二级学科方向设立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实验中心)教研室(研究室)的教研科研层级结构,构建与硕士点申报协调一致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推动教研室由事物型、杂务型、行政型向教研型、科研型的转变。3.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包括行业、学校、企业、学生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体系应结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综合评价职业道德、教学、生产实践、应用性研究、学习和自我发展等各方面,在已有基础上增加对参加生产实践的时间及取得成绩、与行业结合开展科研工作量及其成果、掌握新技术证明等内容的考核;完善包括实习实训信息跟踪、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等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运作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变终点监控为过程监控,做到质量监控全方位、全过程;完善院系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体系,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定期发布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