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1271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 文言文两则课型新授课课时21五、小结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态度的重要性。(小组合作交流后发言):“通过这篇古文,你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学生结合实际谈道理)2、学生自创警示语:态度决定结果/态度是最好的老师(例子)学生在理解本文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说了说态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六、课外拓展阅读。(配乐学生自读自悟)七、作业设计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2、课后读一读、背一背老师推荐的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内容。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解。3、理解重点词语,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重点难点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法指导教具、学具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导入 回忆归纳以前学习古文的方法步骤(课件出示):1、熟读成诵,2、理解文意,3、明白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教师板书学弈,学生通过预习讲解课题。二、朗读要点说出朗读时需注意的要点(课件出示):1、注意朗读的节奏;2、读准字音(特别是翘舌音,本文“之”字较多,强调学生一定读好六个“之”字;3、放慢点速度。三、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文意。1、组长组织组员借助书下注解,理解文章大概意思。2、写一写(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3、小组交流。(练习说意思)4、小组选代表汇报。四、分析课文、明白道理师:从课文中找一找反映两人学习结果的句子。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课堂检测一、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二、理解句子的意思、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教学反思课题1 文言文两则 课型新授课课时2-2以:认为。去:距离。日中:正午,中午。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是啊,读书有千百种滋味。让我们回到林海音的时代,回到她窃读书的书店,一起来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决:裁决,判断。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汝:你。知:同“智”,智慧。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再读课文,体会辩斗过程。五、明理启智,引导探究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教学目标1、学会“盂、孰、汝”3个字,会写“盂、孰”2个字。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我们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有着无数的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勇于创造的古代科学家、发明家。我们的古人是有着无穷的聪明智慧的。你听,有两个古代的小孩儿,他们在为太阳争论起来了。二、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指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3、再读课文,读正确流利。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学生自学。2、全班交流,理解大意。3、教师点拨。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课堂检测l、比一比,再组词。辩( ) 盂( ) 孰( )辨( ) 孟( )熟( 2、背诵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教学反思课题2 匆匆课型新授课课时2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1)学生汇报。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2、学习表达方法。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4、仿说。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揭示课题,理解“匆匆”。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2、画出中心句。(二)反馈检查: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课堂检测 句中破折号和冒号的作用是: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A提示下文;注释 。 B注释;提示下文。 C转折;注释。 D提示下文;转折。教学反思课题2 匆匆课型新授课课时2-2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一)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二)出示汉乐府民歌的长歌行,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三)小练笔:写读后感受。四、回归整体,加深感受。今天学习了匆匆这篇课文,我想大家对时间一定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假如现在时光老人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老师扮演时光老人的角色。)教学目标1、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合作 交流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齐读课题,1、感受对生命的追问:精读第四、五自然段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3、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4、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二、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对你有什么启示?课堂检测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燕子去了,有( )的时候,( )枯了,有( )的时候,桃花( )了,有(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 )呢?二、背诵课文。教学反思课题3 桃花心木课型新授课课时2-1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课堂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萎( )秧( )番( ) 锻( ) 勃( )委( )殃( ) 翻( ) 段( ) 脖( )2、照样子写词语。从从容容(AABB) 无缘无故(ABAC) 教学反思课题3 桃花心木课型新授课课时2-2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8、教师小结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重点难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课堂检测一、 填空并答题。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会()。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就能(),努力生长。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二、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课题4*顶碗少年课型新授课课时1-1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5、有感情朗读全文。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课堂检测 1、“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2、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否打动了你?写写你读后的感受 教学反思课题5*手指课型新授课课时11四、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1、作者对于五根手指的态度是怎样的?(课文最后一句话,比第一次感受更深)2、放手影戏片段谈体会。(精彩。五根手指协调一致,才这样精彩。再一次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五、拓展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能够使描写更生动,更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请同学们再读大拇指一段,认真体会。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找出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在写作中也能应用。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自觉运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同学们,认识手指吗?伸出你的手,告诉老师这五根手指分别叫什么?2、对于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认真地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意外的发现。丰子恺就是这样一位作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二、明确自学目标,边读边思考出示阅读要求1、反复阅读,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可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点评;还有哪些内容你读不懂或有疑问,做上标记。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三、交流自学收获 1、每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2、作者的语言特点3、读着这些话你想到了什么?课堂检测小练笔:你能描写一下春天的景色吗?注意,请运用拟人的写法。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课型口语交际课课时3-1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互相交流。2、叙述者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织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教学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2、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重点难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学法指导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课堂检测用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课型习作指导课课时3-2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学生各自习作。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2、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重点难点文章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学法指导范文引路,讨论交流写法,完成习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1)可以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课堂检测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课型讲评课课时3-3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教学目标1、明确讲评作文的目的,都积极参与评议作文。2、评议的过程中要积极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找出优缺点。3、评议后继续写作,充实作文内容。重点难点找出优缺点,能准确的给文章以评议。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互相交流。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课堂检测 1、每人写一份评议意见。2、充实作文内容,将作文更完善。教学反思课题回顾 . 拓展一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3、全班交流,对这5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4、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5、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三、成语故事1、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2、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3、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4、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教学目标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重点难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互相交流。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通 案个 案一、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2、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3、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4、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写作方法。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课堂检测名言补充:1、人非生而知之者, 。2、 ,天下物无全美。3、种树者必培其根 ,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