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寒假预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1018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寒假预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寒假预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生物寒假预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 础 知 识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1.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六大营养成分分别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三大有机物指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麦芽糖,主要是淀粉。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脂肪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2. 鸡蛋的蛋清部分、瘦肉、鱼、奶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鸡蛋的蛋黄部分、肥肉、花生等主要成分是脂肪,谷类食物、马铃薯、红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3. 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其中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新陈代谢等的物质基础,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每天的食物中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人体生病不思饮食体重的减轻主要是脂肪的减少。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4. 既不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需要量很少但作用很大的有机物指的是维生素。(1) 维生素A:缺乏时易患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疾病,食疗方法:多吃一些鱼肝油、动物的肝脏、黄玉米等,其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其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会转变成维生素A。(2) 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脚气病,多吃一些谷类食物,例如:面粉选择标准粉,不选择精白面粉,精白面粉中含维生素B1很少。脚气是真菌感染足部引起的和脚气病不是一个病因。(3) 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坏血病,食疗方法: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4) 维生素D:缺乏时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食疗方法:多吃一些动物的肝脏和鱼肝油。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1. 六大营养成分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2.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课本彩图P8页认识消化道和消化腺。其中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最长的结构是小肠,最大的消化腺都是肝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淀粉的消化:消化部位分别是口腔和小肠,其中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属于化学性消化,在小肠中被肠腺和胰腺分泌的肠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淀粉实验:37摄氏度接近人体温度,消化酶的催化能力最强。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细嚼慢咽的好处是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利于消化,同时减轻胃肠的负担。4. 蛋白质的消化:消化部位分别是胃和小肠,在胃中,胃腺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被消化成多肽,在小肠中,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胃液呈强酸性,胃液不能消化胃是因为胃黏膜和黏液的保护作用。5. 脂肪的消化:消化部位是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首先,脂肪的消化离不开的一种消化液是胆汁,胆汁的作用是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意义是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脂肪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胆汁不含消化酶,所以胆汁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6.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其中适于消化的特点是(1)小肠很长,(2)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有多种消化液。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是:(1)小肠很长,(2)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以上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7. 具有消化功能的是:口腔、胃和小肠,口腔消化的营养成分是淀粉,胃消化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小肠消化的营养成分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具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小肠和大肠,其中胃吸收的营养成分是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的营养成分是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各种营养成分。既不消化也不吸收的是咽、食道和肛门。8. 肝脏有病的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肝脏分泌胆汁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第三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1. 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是早:中:晚=3:4:3.2. 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图见课本。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鼻腔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感冒时闭塞呼吸不畅的原因是鼻黏膜充血肿胀的结果。既属于呼吸系统有属于消化系统的是咽。2.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有(1)肺泡数目多,意义是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2)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毛细血管。(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以上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 吸气和呼气合起来指的是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骨和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左右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2)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骨和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左右径、上下径减小,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4. 人体呼吸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均占79%,原因是氮气不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指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其中,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变化是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的变化是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经小肠后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5. 含氧最多的结构是肺泡,含二氧化碳最多的是组织细胞,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组织细胞,氧气的最终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第二节1. 糖类的热价:17.15千焦每克,蛋白质的惹价是17.15千焦每克,脂肪得热价是38.91千焦每克。2. 能量的去向是保持体温和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所以每天消耗能量最多。第三节1. 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 世界无烟日是指每年的5月31日。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焦油、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1. 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出现分层现象,不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凝固现象。2. 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指: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红细胞主要运输氧气,贫血的原因是: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或红细胞含量过少,食疗方法是: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白细胞: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发病部位吞噬细菌,所以白细胞的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3)血小板: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3. 输血:一个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如果输血出现问题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所以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为原则,法定义务献血年龄是18-55周岁。4. 如果一个A型血的人失血过多,献血时首先考虑的是A型血,如果没有A型血,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5. 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血涂片时不容易观察到白细胞和血小板,原因是白细胞数量过少,血小板数量过少。脓是指死亡的白细胞。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实验中经常用是湿棉花向鱼体擦拭水分,目的是保证正常的呼吸。观察时选用低倍物镜,实验结束后对小鱼的处理是放回它适于生活的环境。2. (1)从血液流动情况角度来看,动脉是指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或将心脏的血液运往全身的血管,静脉是指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或将全身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指的是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它连通最小的静脉和动脉。(2)从血液流动速度来看,血液流速较快的是动脉,较慢的是静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3)从管壁厚薄角度来看,管壁较厚的是动脉,较薄的静脉,最薄的是毛细血管。(4)从管腔角度来看,官腔较大的是静脉,较小的是动脉,最小的是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5)在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处毛细血管,原因是毛细血管具有四大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流动速度慢,以上几点保证了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的场所。3.较大静脉中有静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4.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原因是左心室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远或体循环路线长。判断心室壁厚薄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捏一捏。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1.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2. 血压指的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测量部位是肱动脉,切脉的部位是桡动脉。3.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正常变动范围是60-100次每分钟。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包括肾小囊和肾小球组成,肾小体在皮质内,肾小管既位于皮质又位于髓质。肾小球是入球小动脉分支而形成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这三种血管中均流动脉血。泌尿系统的组成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4、设计实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实验材料:成年小白鼠若干,加入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未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电子称。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小白鼠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第二步:甲组小白鼠喂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乙组喂不加入甲状腺激素的饲料。第三步: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分别称重。实验现象:甲组小白鼠体重减轻,乙组小白鼠体重增加。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5、据图回答问题:(1)、某同学的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为 。然后感到疼痛,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的传导路线是 。(2)、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是 , 的作用(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低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前者神经中枢在 。6、在尿液形成过程中,两端均连通动脉的血管是 ,两端均连通毛细血管的是 。7、同学们上体育课,大汗淋漓,此时应补充的是 ,汗液流到嘴里咸咸的,是因为汗液中有 ,经常不洗澡有酸臭味,说明汗液中含有 。8、感冒时鼻塞呼吸不畅原因是 ,哭泣时鼻涕增多是因为 。人呼出气和吸入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9、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口,那么窗口上的玻璃指的是 ,眼球能灵活转动是 的作用。10、手被针刺了一下而发生缩手反射,此反射的感受器是在 内,效应器是指 。11、在脊髓内,神经元胞体密集的部位是 ,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密集的部位叫 。12、注射的抗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上属于 ,其他情况,在免疫学上,均属于 。13、传染病要流行起来必须具备 、 、 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只要对其中 环节采取措施,传染病就不会流行起来。 14、艾滋病的全称是 ,简称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它能破坏人体的 , 系统,艾滋病患者属于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有 、 、 三种。预防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 。15、青霉素属于 药。购买时 。16、免疫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抵抗病原体的侵入,属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清除和识别体内产生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清除和识别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例如:器官移植时,外来器官相当于 ,免疫系统对其产生排斥反应导致手术失败,属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在起作用。17、某同学患流感,流感病毒是引起传染病的 ,在免疫学上属于 ,流感患者属于 ,对患者打针治疗的措施属于 。 时候传染性最强。18、某地区食物中缺碘,导致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的现象,请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