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例析及高分冲刺强化训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04185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例析及高分冲刺强化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例析及高分冲刺强化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例析及高分冲刺强化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例析及高分冲刺强化训练【考点解析】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1. 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例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清原子中各种离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以推导出:中子数=236-92=144 电子数=92 中子数-电子数=144-92=52 答案52例2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答案A 解析:由题给条件,该技术能观测到,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即化学反应时,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都能观测得到。但不能看到原子内部的秘密。例3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答案 B 解析:首先要明确一个氢原子是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构成的,那么,一个反氢原子就是由一个反电子和一个反质子构成的。反电子带正电,反质子带负电,故答案选B。Na11钠23.0例4(2008年安徽肇庆)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答案11 23.0 +1例5(2008年重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氯离子失去电子后变成氯原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答案D 解析:钠原子(Na)的做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失去后变为钠离子(Na+),故A对;氯原子(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变为氯离子(Cl-),氯离子再失去这个电子又变为氯原子(Cl),故B对;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对;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故D错。点评:本题易错选B ,以为离子不能失去电子,其实原子就可以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离子也可以再失去或得到电子变回原子。例6已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则磷原子的核内有 个中子,核外有 个电子。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磷原子内中子数为311516.又由于原子不显电性,电子数质子数,所以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5. 16 15例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下图所示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 ;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有正电 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 。答案(1)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分割;没有发现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2)D (3)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解析:该题以不同时期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所做出的不同猜想为材料,考查对所给材料阅读、分析、提炼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正确科学素养的养成有一定帮助,即: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科学家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甚至是几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高分冲刺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2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A16克B16C千克D千克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4下列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5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分子又可分成原子,原子又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这些微粒中,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水分子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C中子和质子D电子6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是否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种类的变化D是否能构成单质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C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A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9下列各种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10下列各式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BCD 11碳的原子量是()A12克B12C千克D1/12克12在原子中()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B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C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三者都相等D原子核所带电量跟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1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填空题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32,质子数是16,则中子数是_,电子数是_,核电荷数是_。2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N表示_;表示_;2N表示_;表示_;中“2”的意义_。3英国科学家_于19世纪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的科学家_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英国科学家_发现了电子,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4铁是由_构成;碳由_构成;水由_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_构成;3个氧分子由_构成;氩气由_构成。5判断:任何一种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简答题1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2一个铁原子质量是千克,一个碳12原子质量是千克,问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四、创新题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观上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有()ABCD2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恰好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铱原子是金属原子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中子)质量的倍。通过下表的内容,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总结出:(1)_(2)_(3)_(4)_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铁26302656钠11121123参考答案:一、1A;2C;3B;4C5A6答案:C点拨:由于原子和分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当然也都可以构成单质,如金属单质铁、非金属单质氧气,所以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7答案:B D点拨:A为原子的定义正确。B还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原子中,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故C正确。D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等。8答案:A点拨: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1个电子的质量仅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A正确。9答案:C点拨:每种原子的个数都由该元素的质量除以其原子的实际质量求得。那么在等质量的前提下,谁的原子质量小,即相对原子质量小,谁所含的原子个数就多。10答案:A点拨:B表示1个氢分子;C表示2个氢分子;D表示2个氢离子。11答案:B点拨:碳的原子量为。原子量的单位为“1”,所以A不正确。12答案:B D点拨: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氢原子有1个质子而无中子,所以A、C不正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就是由于质子数电子数。所以B、D正确。13答案:D点拨:物质不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也由分子直接构成,A不正确。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而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组成,也可以说原子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组成,故B、C不对。二、1答案:16,16,16点拨:由于原子质量主要由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且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近似为1,所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又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两个等式即可求解。2答案:氮元素和一个氮原子;l个氮分子;2个氮原子;2个氮分子;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3答案:道尔顿,阿佛加德罗,汤姆生点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4答案:铁原子,碳原子,水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6个氧原子,氩原子点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以上三种外物质是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当分子前出现个数时,原子也要讲个数。5答案:点拨:不一定含中子加氢有1个质子,无中子,1个核外电子。三、1答案;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受热后,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氧气分子,许多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而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即化学变化中,分子破坏,变成原子,而原子再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从而进一步明确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2答案: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点拨:本题可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四、1答案:D点拨:三个观点都不确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还可以分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并非是实心,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2答案:C D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此题巧妙的将给予信息和原子知识相结合。3答案:(1)个别种类原子核里没有中子。如氢。(2)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3)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4)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原子的知识,善于发现规律的能力,答案不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