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列复习小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0122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列复习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数列复习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数列复习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教师: 学生: 虞晓洋 时间:2012年 12 月_ 日 时段_至_课 题数列复习小结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3能通过前n项和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重点、难点求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考点及考试要求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能通过前n项和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高考必考)教学内容数列复习小结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1等差数列 1相关公式:(1) 定义:(2)通项公式:(3)前n项和公式:(4)通项公式推广: 2.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3)对于任意的整数,如果,那么(6)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b,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是等差数列(7)已知是等差数列,则也是等差数列(9)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则 仍成等差数列,即(10)若,则(11)若,则(12),反之也成立2等比数列1相关公式:(1)定义:(2)通项公式:(3)前n项和公式:(4)通项公式推广:2.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2)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如果,则(5)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b,也是等比数列(6)已知是等比数列,则也是等比数列(7)如果,则是等差数列(8)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是等比数列3、数列前n项和(1)重要公式:;(2)等差数列中,(3)等比数列中,(4)裂项求和:;().第二课时 (通项公式求法)类型1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利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例1. 已知数列满足,求。变式: 已知数列,且a2k=a2k1+(1)k, a2k+1=a2k+3k, 其中k=1,2,3,.(I)求a3, a5;(II)求 an的通项公式.类型2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例1:已知数列满足,求。例2:已知, ,求。变式:(2004,全国I,理15)已知数列an,满足a1=1, (n2),则an的通项 类型3 (其中p,q均为常数,)。解法(待定系数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其中,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例:已知数列中,求.变式:(2006,重庆,文,14)在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通项_变式:(2006. 福建.理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类型4 (其中p,q均为常数,)。 (或,其中p,q, r均为常数) 。解法:一般地,要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得:引入辅助数列(其中),得:再待定系数法解决。例:已知数列中,,,求。类型5 递推公式为(其中p,q均为常数)。解法一(待定系数法):先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其中s,t满足解法二(特征根法):对于由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方程,叫做数列的特征方程。若是特征方程的两个根,当时,数列的通项为,其中A,B由决定(即把和,代入,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当时,数列的通项为,其中A,B由决定(即把和,代入,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法一(待定系数迭加法):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已知数列中,,,求。2.已知数列中,,,求3.已知数列中,是其前项和,并且,类型6 递推公式为与的关系式。(或)解法:这种类型一般利用与消去 或与消去进行求解。例:已知数列前n项和.(1)求与的关系;(2)求通项公式.(2)应用类型4(其中p,q均为常数,)的方法,上式两边同乘以得:由.于是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类型7 解法:这种类型一般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即令,与已知递推式比较,解出,从而转化为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例:设数列:,求.类型8 解法:这种类型一般是等式两边取对数后转化为,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类型9 解法:这种类型一般是等式两边取倒数后换元转化为。例:已知数列an满足:,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则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已知数列满足时,求通项公式。 类型10 解法:如果数列满足下列条件:已知的值且对于,都有(其中p、q、r、h均为常数,且),那么,可作特征方程,当特征方程有且仅有一根时,则是等差数列;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时,则是等比数列。例:已知数列满足性质:对于且求的通项公式. 例:已知数列满足:对于都有(1)若求(2)若求(3)若求(4)当取哪些值时,无穷数列不存在?类型11 或解法:这种类型一般可转化为与是等差或等比数列求解。例:(I)在数列中,求 (II)在数列中,求类型12 归纳猜想法解法:数学归纳法变式:(2006,全国II,理,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求a1,a2;()an的通项公式 类型13双数列型解法:根据所给两个数列递推公式的关系,灵活采用累加、累乘、化归等方法求解。例:已知数列中,;数列中,。当时,,,求,.类型14周期型 解法:由递推式计算出前几项,寻找周期。例:若数列满足,若,则的值为_。变式:(2005,湖南,文,5)已知数列满足,则=( )A0BCD第三课时 (数列求和)数列求和教案 一、知识点归纳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3、 4、5、例1 已知,求的前n项和.解:由 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利用常用公式) 1 例2 设Sn1+2+3+n,nN*,求的最大值. 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 (利用常用公式) 当 ,即n8时,二、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 an 、 b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3 求和:解:由题可知,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的通项之积设. (设制错位)得 (错位相减)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例4 求数列前n项的和.解:由题可知,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的通项之积设 (设制错位)得 (错位相减) 三、反序相加法求和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个.例5 求证:证明: 设. 把式右边倒转过来得 (反序) 又由可得 . +得 (反序相加) 例6 求的值解:设. 将式右边反序得 . (反序) 又因为 +得 (反序相加)89 S44.5四、分组法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7 求数列的前n项和:,解:设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分组)当a1时, (分组求和)当时,例8 求数列n(n+1)(2n+1)的前n项和.解:设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Sn (分组) (分组求和) 五、裂项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1) (2)(3) (4)(5)(6) 例9 求数列的前n项和.解:设 (裂项)则 (裂项求和) 例10 在数列an中,又,求数列bn的前n项的和.解: (裂项) 数列bn的前n项和 (裂项求和) 例11 求证:解:设 (裂项) (裂项求和) 原等式成立 六、合并法求和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Sn. 例12 求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的值.解:设Sn 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 (找特殊性质项)Sn (cos1+ cos179)+( cos2+ cos178)+ (cos3+ cos177)+(cos89+ cos91)+ cos90 (合并求和) 0例13 数列an:,求S2002.解:设S2002由可得 (找特殊性质项)S2002 (合并求和) 5例14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的值.解:设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找特殊性质项)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得 (合并求和) 10七、利用数列的通项求和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及其特征,然后再利用数列的通项揭示的规律来求数列的前n项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例15 求之和.解:由于 (找通项及特征) (分组求和)例16 已知数列an:的值.解: (找通项及特征) (设制分组) (裂项) (分组、裂项求和)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高三总复习,也适用于高一“数列”一章的学习。 四、题型讲解例1:(2005年湖北第19题)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Sn=2n2,为等比数列,且 ()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Tn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本知识和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算能力.解:(1):当故an的通项公式为的等差数列.设bn的通项公式为故(II)两式相减得例2:求和:答案:第一课时反馈练习:4 反馈练习1www.jb1000.com(本题满分12分)数列中,(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2)设,证明:当时,并指出数列中最小的一项是第几项 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且第2项、第5项、第14项分别是等比数列的第2项、第3项、第4项.(I)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II)设数列对均有成立,求的值1解析:(1)证明: 3分 又,故是以3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从而得,即 6分 (2)当时, 10分 又,故由式知时,由上面的结论知当时,最小,而计算知,由此知在数列中,、两项最小 12分2解析:(I) 由已知得:, 2分,解得 4分 5分, 7分(II)由得, 9分两式相减得, 10分 12分 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