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一.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19966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训练(一)一、拯救滨海湿地 美国科学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52美元,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热带雨林的2倍,或其他森林的13倍,或草地的17倍,或农田的44倍!然而,对于滨海湿地的功能与价值及其被破坏的严重性,大部分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却知之甚少,甚至毫无认识,以至于把它们统统视为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荒地”。 滨海湿地系统指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河口、滩涂、盐沼、海湾、海峡、红树林与珊瑚礁等等,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种类。中国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有1.8万多公里,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在中国的海域沿岸约有1500条大小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河口湾、海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海岛等6大生态系统30多个种类,其中不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湿地。 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入海泥沙急剧减少,如近几年黄河由于来水减少和断流,河口来沙仅及50年代的1/60,导致黄河三角洲遭受海水侵蚀;二是入海污染物显著增加,全国河流长度的70.6%受到污染,农田化肥施用量近20年增加4倍多,大量工业与城市污水排放,造成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发,每年仅此一项就以10亿元计。 被誉为“海上森林”和“海洋生物伊甸园”的红树林,处于海洋和陆地的动态交界面,是一种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护功能,而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知全球红树林有23科30属81种,中国有16科20属29种,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区的沿海。由于围海造地和砍伐,使以上省区的天然红树林仅存二三万公顷,不及历史上的十分之一。 中国沿海地区占陆域国土13%的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0%的国民经济产值。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使滨海湿地承受着沉重的环境压力。在滨海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建造港口码头、飞机场、游乐场、度假村、酒店和工业园区,修建海堤、高速公路和垃圾填场等以及直接填海造陆和进行围垦,造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和丧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滨海湿地219万公顷,竟占去了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 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要使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则必须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1下列对“滨海湿地系统”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是指在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B是指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种类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C是指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在4052美元以上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D是指拥有5000种植物,3200种动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2下列不属于中国滨海湿地现状的一项是 ( ) A具有6大生态系统30多个种类,其中不少湿地具有世界意义 B天然红树林的面积已经不到历史上的十分之一。 C我国现有的滨海湿地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 D现在还有许多人不清楚滨海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3下列属于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挑战的一项是 ( ) A在河口海岸进行的任意的房地产开发活动。 B由于断流等原因导致的入海泥沙的急剧减少。 C为了围海造地而进行的任意砍伐红树林的行为。 D在河口海岸进行的垃圾填埋场和飞机场的修建。 4根据文章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保护好滨海湿地,就应加强对“滨海湿地的功能和价值”的宣传力度。 B只有把发展经济和保护湿地协调统一起来,才能将这两个工作同时做好。 C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创造的价值远高于热带雨林、森林、草地、农田。 D如果无止境地对滨海湿地进行任意无序的开发,滨海湿地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丧失殆尽。 二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家受天然湿地净水功能的启发而发明的一项技术。在天然湿地中,丰富的野生植被及大量的生物对水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水分和气候,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在我国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有多种形式的自然湿地,各类繁多的动植物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结果。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起净化作用的主要是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基质由砂和石构成,是湿地中最基础的物质。植物栽种在砂石上,与砂石共同创造一个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产生的微生物能将污水净化。 人工湿地净水技术的原理:当污水流入净化池后,首先接触的是植物,污水中颗粒比较大的污染物会被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基质表层阻挡,形成厚厚的像泥巴一样的污垢。污水继续向下渗透,由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可将大量的氧气导入污水中,使好氧菌大量繁殖,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氧气被好氧菌消耗完后水流继续向下渗透,当到达深度近1米的净化池底层时,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极少,厌氧菌便能在无氧的环境中,以污水中剩下的有机质为营养进行大量繁殖。污水经过系统中的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吸收、降解后,最终变成干净水排出池外。 在生活中,湿地净化水质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个荒芜的小水塘,门前的一条小水沟,它们天生就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系统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原理,大大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目前国外已广泛地采用了人工湿地技术,根据居民居住的地理条件设计小户型人工湿地。福罗瑞恩是奥地利的一名环境工程师。他说:“奥地利人工湿地技术一般应用在偏远的山村、村庄和家庭。他们将房子后院的一处低洼地改造成人工湿地,建好后根本不用怎么管理就可以把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十分方便。” 也许不久的将来,人工湿地系统只是我们农舍旁的一条小水沟,社区里、别墅边的一个小水塘,但是它比天然的小水沟、小水塘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出上百倍,到那时我们每个人所消耗的废水都将会无污染地回归大自然。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由于它具有投入小、因地制宜等特点,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湿地已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能够降低因自然湿地的缺损而造成的环境危害,在不知不觉中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了环境。 摘自走近科学2002年10期 5下列对“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是污水流入净化池,经过植物、基质的净化,然后被好氧菌和厌氧菌吸收、降解后,最终变成净水排出的一项技术。 B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家受天然湿地净水功能的启发而发明的一项技术。 C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就是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基质的降解作用和微生物的吸收作用,将污水净化的技术。 D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是既能净化水质,又能美化环境,降低因自然湿地的缺损而造成的环境危害的一项环保技术。 6从全文所提供的信息看,下列对“人工湿地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结果”,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工湿地不仅具有自然湿地的功能,而且还有比自然湿地更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 B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一样,能对水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水分和气候。 C在生活中,湿地净化水质的现象随处可见,但规模同等的自然湿地其净水功能不及人工湿地。 D人工湿地中微生物能大量繁殖,从而能更好地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和降解,因此人工湿地有比自然湿地更强的净水功能。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它具有投入小,因地制宜等特点。 B我国的自然湿地都分布在青藏高原、黑龙江,它们由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C当污水流入净化池后,颗粒比较大的污染物会被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基质阻挡,形成厚厚的污垢。 D国外已广泛采用了人工湿地技术,建好的人工湿地,有的不用怎么管理就能将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目前,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已能将我们每个人所消耗的废水无污染地送回大自然。 B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天然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可以通过建造人工湿地,来弥补自然湿地的缺损。 C要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最关键的是要有调节水分和气候的天然湿地“地球之肾”。因此,保护天然湿地已刻不容缓。 D将来,人工湿地系统可能走向小型化,但它们比天然湿地净化水质的效果好不了太多。 三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退化中,已经进步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而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17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对其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成为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一个面积20多公顷的林区,这里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地生存着。长白山的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结构最佳参照模式。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中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9第一自然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C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获得发展。 D人类怎样搞经济建设才能与环境相适应。10对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自然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B人类怎样开发利用自然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C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众多的物种生存的最佳环境D哪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借鉴。11对“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具体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B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实地科研项目,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C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D参照生态系统典范,弄清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是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匮乏的产物。B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人类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C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提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D人与生物圈计划将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四、从长安出发 从长安出发,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出四塞,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长安出发,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入历史的长河,或溯源而上,或顺流直下,去寻找今之西安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一种饱满的思想感情。 我曾躲开罗马威严而阴冷的废墟,绕过喧哗的街市,像一位当地的平民百姓,徘徊在一座地下商场的普通厨具货档间,想购置一件两件美观又实用的瓷碗。一件是敝口的碗,一件像盆儿,肉色的白釉,饰有黄或蓝的色块,点缀着一些简练明朗的小花图案。我用不多的人民币兑换来的挺吓人的多少万里拉,买了它作为纪念品。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买了它回去,显然是舍不得用来盛玉米糁吃的,我是在寻找这异域的CHINA对我这么个从长安出发的旅人来说,究竟在意味着什么?老家的耀州瓷,有我与生俱来的思维的资源,它在我幼年玩瓷瓦片的时候,就把一粒坚硬的种子埋进了我的体内。连老家一字不识的老汉,也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话,当然他们并不完全明白罗马的准确含义,但知道这个词语所能表达的寓意。 从长安出发,我们很容易走到汉朝。我们汉朝的先人,很大气,也朴素得可爱,当他们第一次极模糊地得知有关罗马的信息时,马上想到的是,罗马可能类似于我们的神州,便不无友好地说,那就叫它“大秦”吧!这是一个极具中国化的命名。我的乡党张骞尚不知罗马,班超的二次西行,认识了这个西方大帝国。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土地上长出的茂盛的桑叶喂肥的蚕儿吐出来的。无疑,精美的瓷器连同丝绸、漆器、铁器等一起,是从这里出发,从西域经中亚的中路,或从北方经匈奴传中亚入西亚的北路,以及从南海经印度入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抵达遥远的罗马的。 是的,罗马的商团第一次来到洛阳的时间是公元前100年左右。而这更早,旧约中便以“西尼”一语称中国了。怎么去考证长安与罗马究竟是谁先认识了谁,似乎并不十分要紧。我们所面对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从长安出发,我们走到了哪里?走出了多远?为什么走?获得的又是什么?一个是柔软的丝绸,一个是坚硬的瓷器,在漫长漫长的历史风尘中,它们在大漠的驼背上,在沧海的帆船上,是以长安的名义、长安的标签、长安的品牌远行的。 我曾留意过海底打捞瓷器商船的消息,那被海水湮没了若干岁月的瓷器是不会变质的,它的破碎应该说是期待和梦想的破碎。打捞上来的也许是瓷的尸骨,也许是旅人的灵魂,我尽管弄不明白它是出自定窑、钧窑、景德镇,还是出自龙泉或我的老家耀州,它在重见日月后所发出的光芒,却使我为之炫目。我会在还乡时去问侯故土上的古窑址和依然生生不息的炉火,打听新瓷品的工艺创新和销路行情,并向他们说说有关在罗马购置瓷具的琐事。它肯定已不是我们的泥土和炭火烧制的,它的釉色也没有一方水土的亲切感,但这的确很美,很可爱,让人一样感觉温和。前不久的丝路之行,我在大漠中的玉门关遗址旁捡到了一小块古瓷片,有黄褐色的釉饰。它又该是谁丢下的,又有多少让人思忖和念想的事情呢? 当今从长安出发的路已似乎不再曲里拐弯,它有形也可以无形,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通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通向众多的人群和无数斑驳而丰饶的心灵。每一次的出发,总让我们感动不已。 (选自2003.3散文) 13第二段“我是在寻找这异域的CHINA对我这么个从长安出发的旅人来说,究竟在意味着什么”一句中“CHINA”一词有哪些意思?请根据文章简要回答。(4分) 答: 14为什么说“我们汉朝的先人,很大气,也朴素得可爱”?请根据第三段内容回答。(4分) 答: 15结合全文,分条回答文末一句“每一次的出发,总让我们感动不已”的具体内涵。(6分) 答: 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围绕“从长安出发”这一话题展开,有对历史的回溯,也有对现实的关照,更重在对未来的期盼;在行文中处处点题,中心突出,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B本文沿用“长安”这一旧称,却不使用“西安”的今称,自有其特定意味,因为长安是汉唐都城,可作为中国历史上强盛开放的象征,使用该词既有浓郁的文化韵味,也能引发人们产生联想。 C文章第六段说“当今从长安出发的路已似乎不再曲里拐弯,它有形也可以无形”,这里的有形之路是指生活中各种具体的路,无形之路是指开放之路。 D这篇散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重点记叙作者由长安到罗马的游历见闻感受的同时,穿插了一些画龙点晴的议论。 E本文语言含蓄蕴藉,许多词句除字面意思外,还包含了深刻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如第二段的“它在我幼年玩瓷瓦片的时候,就把一粒坚硬的种子埋进了我的体内”、第三段的“从长安出发,我们很容易走到汉朝”这些句子就有丰富的含义。 五、 散 步 我喜欢散步。 据说,一些名人如甘地、卢梭、托尔斯泰也都是喜欢散步的。但是他们与我无关。我喜欢散步,决不是出于对他们的摹仿。散步完全是个人的事情。 推想起来,对空间的渴望,恐怕是最原初的动机。无论是会议大厅那貌似天空的拱圆形屋顶,还是工作室的欲坠非坠的天花板,都在时间中构成了一种潜隐的威胁,何况卫士般永远肃立的墙壁呢。 走出户外以后,世界也不是没有规范的。但是,在楼群,灯柱,梯级,斑马线,众多的缠绕中间,毕竟存在着无限、多可选择的道路。回避即选择。身外许许多多事物,本可以不同自己发生任何的关联。譬如,偶一抬头便赫然看见太阳,设想低首而行,世上的光华灿烂又于我何干呢?所以,哲学家使用了“在场”一词。我即是我,既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我行故我在。 散步时,我不带同伴,只带影子。集体行动是反散步的。说到舞蹈,我就不喜欢双人舞和多人轮舞。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约束,响应一种近于严密的节律,这种形式的艺术,纯粹是古代贵族王公及其豢养的优伶的遗传。我喜欢独舞。至于散步,则自如多了,简直没有节奏。或疾或徐,步调全没有法则。倘使路旁多出一位褴褛的瞽者,或是一株待活的蔷薇,都可以随时停下来。 行行重行行。没有行囊,没有远方的呼唤和近身的催促,无须尝旅人的苦辛。只要想散步,披一件夏威夷衬衫就足够了。风起时,再加一件大衣,随手把衣领竖起来也不失为一种风度。其实,于散步的人来说,根本不管什么风度不风度。这时,需要的只是鞋子,或穿或趿,尽凭一时的兴会。赤足也未尝不好,就怕少了草地罢了。总之,鞋与不鞋,全为了取悦自己。 按照传统的关于阴阳的说法,散步主阴;以它的柔静,实在不宜称做运动的。王维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很可以为散步写意。书本上有所谓自由,大约指的就是这样一种随意性罢?散步是没有目的的。没有目的,自然没有探寻。无须寻找的道路叫什么道路呢?其实,散步只是走,并非走路。散步不是为了通往哪一道门。门是另一种存在。 自由无所思。即便有所思,也当自行消失于一片散漫优游之中了。罗丹的思想者,以拳头支持沉重的颅脑,因为紧张,致使全身的肌肉绷到发直。状态有如此不同。柏格森说:“像思想家那样行动,像行动家那样思想。”思想是需要状态的。状态决定一切。一天,我照例作着散步,突然发现双手空空荡荡,仿佛从来没有过的空空荡荡,这才觉得:我应当握着一点什么! 然而接着想,果真有那么一种用具握在手中,还能叫做散步吗? 17下列对原文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中的“同伴”指别人的干扰,“行囊”指物质的累赘,“门”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人生道路上的阻碍。 B文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室内的约束和室外的自由对比,将个人的散步和群舞对 比,表现了作者的好恶取舍,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本文以喜欢散步开篇,以否定带着负担的散步作结,文章多角度地表达了作者对散步的理解,章法严谨,浑然一体。 D在作者看来,所谓的散步既是一种消遣,也是应在行为和思想上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 E本文以小见大,借“散步”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表现出作者物我两忘,超脱尘世的思想境界。 18纵观全文,概括写出作者喜欢散步的两个理由。(4分) 答:_ _ 19第段中“状态决定一切”中的“状态”应该怎样理解?(4分) 答: _ _ 20本文与荷塘月色都写的是散步,从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上进行比较,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答 案1B(A项是描述地域特征,C项是描述价值,D项是中国的具体情况) 2D(D项是人们对滨海湿地的认识情况) 3B(在文段的第四段中找) 4C(C项和原文比较,缺“综合价值”,而且,不是全都“远高于”,并且“滨海湿地系统”中也有“红树林”,“森林”原文为“其他森林”) 5A 6B 7B 8B 9C(“秘密”所指的内容应当在阅读全文后回答,它显然指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10C(对这句话的理解应把重点放在“人与自然”上,C项恰恰缺了“人”这一要素。)11A(A项说得过于概括,不属于具体措施。)12D(A项说的是“人与生物圈计划”产生的背景,与第一段不符,此项计划的产生应是人类认识水平提高的结果。B项说的是该计划的意义,该项计划与科技水平没有直接关系。C项说的是该项计划的作用,显然有所夸大。)13(4分)“CHINA”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瓷器(2分),二是以瓷器为代表的中国文化(2分)。14(4分)一是因为汉朝人对罗马了解不够,认为它类似于我们的神州,友好地称之为“大秦”,所以作者说“朴素得可爱”(2分);二是因为汉朝人勇于开拓,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所以作者说“很大气”(2分)。15(6分)(1)我到罗马购买瓷器(1分),引发了我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层思考,我为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而感动(1分);(2)汉朝张骞、班超的西行以及后来开通的丝绸之路(1分),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们为汉朝人的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而感动(1分);(3)前不久的丝路之行引发了我的思古之情(1分),并为如此悠远的历史沉积而感动(1分)。(4)如今中国已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1分),中国文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走向世界,我们为今日中国之进步和发展而感动(1分)。(每条2分,答对3点给满分)16(4分)AD。A错在“重在对未来的期盼”,D“重点记叙作者由长安到罗马的游历见闻感受”说法不妥。 17A E(4分)18可以无拘束的行走 可以无拘束的思考(4分)19思想者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所具有的心态。(4分)20观点有依据,言之成理即可(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