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198121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 (1分)我国人民币的票面上常有盲文面额标记。盲人能利用皮肤的哪一感觉迅速而准确地辨别人民币面值的大小( )A . 触觉B . 味觉C . 嗅觉D . 热觉2. (1分)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 .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 . 人的听觉是在耳蜗上形成的D .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骨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咽骨管两侧大气压平衡3. (1分)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频率4. (1分)合唱时“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中的“低”和“高”是指( )A . 音色B . 响度C . 音调D . 振幅5. (1分)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 .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 .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6.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a中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图b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 . 图c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图d中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7. (1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穿的红色衣服能吸收除红光外的其他色光B . 乙同学接通电话,一听就不是妈妈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音色判断的C . 丙同学推不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此时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D . 丁同学用手背感受额头的温度高低,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8. (1分)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B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9. (1分)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蓝藻看上去呈蓝绿色,是因为蓝藻能( ) A . 发出蓝光和绿光B . 透过蓝光和绿光C . 吸收蓝光和绿光D . 反射蓝光和绿光10. (1分)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不但可以拍照,还能扫描黑色二维码登录网页、网上支付或加微信好友,如图所示是手机扫描广告纸上二维码时的情形,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维码是光源B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能反射光线C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D . 手机的厚度小于摄像头透镜的焦距11. (1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 . 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 .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12. (1分)“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 .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 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3. (1分)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 . 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 . 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 . 目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 . 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14. (1分)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 .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平面内”C .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D . 验证“反射角等于人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15. (1分)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16. (1分)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 ) A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B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C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D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17. (1分)“西湖龙井”为古代的贡茶,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中的香气分子扩散的结果B . 泡茶时,部分茶叶沉下去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由于吹出的气带走了大量的热D .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18. (1分)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音提示:您需要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B . 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C . 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D . 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19. (1分)小石利用单反相机给他的几位好朋友拍了一张集体照,他的朋友们看了照片后都不满意,特别是站在前排最右边的小华、只看到半张脸,如图所示。他们希望小石重新拍照,那么小明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照相机镜头往外伸一些照相机镜头往里缩一些A . B . C . D . 20. (1分)近段时间的学习很紧张,小科发现自己看近处书本上的字很清楚,看远处的景物却变得模糊,下列透镜能矫正小科视力上出现的这种问题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21. (1分)在17世纪,有多位科学家在几何光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改变了光学世界。 (1)1666年,英国科学家_在暗室中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图中仅标出红光和紫光光路)。 (2)图乙画出了平行的紫光经凸透镜后的光路,请你在图乙上画出平行的红光经凸透镜后大致的光路(请画在所示图上)。 22. (2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若杆在 2 秒内匀速右移 1 米,则杆移动的速度是_米/秒,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了_米;移动时,杆的像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 (4分)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煤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科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光斑位置;接着做如图乙所示实验,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煤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实验时,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实验记录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煤油时,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4. (3分)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为_,折射角为_(填度数),MN右方的物质是_. 25. (1分)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开讲。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很多同学对太空中的特殊环境提出了猜想,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1)如图,王亚平太空中制作了一个“水球”,利用图中所示水球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如图)。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_重力(选“大于”、“等于”或“小于”)。(3)如果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装备的总体积为0.1米3 , 则其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4)在天宫一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 。 A . 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B . 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相对湿度C . 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D . 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26. (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透镜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米,它的焦度就是:1/0.52米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米1 , 它的焦距是0.25米。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所示为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视力缺陷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 A . 近视、凸透镜B . 近视、凹透镜C . 远视、凸透镜D . 远视、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米,则该镜片的焦度为_米1 , 度数为_度。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8分)27. (3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小金应选择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 (2)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_,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28. (4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进镜A的焦距_凸透镜B的焦距;(2)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了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根据你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_。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cm像距/cm1158172103031260(4)若小明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_cm的凸透镜。29. (1分)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科学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中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21-1、21-2、22-1、23-1、23-2、24-1、25-1、25-2、25-3、25-4、26-1、26-2、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8分)27-1、27-2、27-3、28-1、28-2、28-3、28-4、2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