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8844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音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音版七年级上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彩色的中国(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词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调式、3/4拍的创作手法。作品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巧妙的运用休止符,并加入了齐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在歌曲演唱的处理上就形成了一种“断”与“连”的综合,这样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二、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了学生对这首歌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采用了音乐综合教学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从介绍中国地图引入教学,接着使学生充分聆听、体验歌曲。让学生尝试二声部的合唱练习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运用反复的唱与生生、师生合作,让学生体验合唱学习的轻松与快乐。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情感。2、能积极主动参与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3、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奏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符,能按照歌唱的基本要求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二声部合唱练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练习(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生观察中国地势地形图接入主题(PPT课间展示)提问:你能看到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绿平原,森林 黄沙漠 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彩色的中国二、聆听感受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交流音乐情绪。2、再次聆听。思考:歌曲的速度、力度怎么样?是什么演唱形式?三、体验模仿1、聆听音乐片段,用“lu”模唱,感受歌曲的节奏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有什么样的强弱规律?2、随音乐划拍,朗读歌词,共同找出节奏中的难点并解决(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发现休止符的出现)3、小声哼唱 并划拍3、跟琴演唱,解决难点。预设的难点:休止符(如:运用声断气不断的方法,亲切的唱出“轻轻”和“打开”,体会休止符的作用;弱位的休止符可用惊奇的感觉控制力度、短促、轻快地演唱)音色(在这里可以可以进行简短的声音练习,统一音色。)四、合作表现1、用“La”模唱歌曲副歌部分的第二声部跟钢琴演唱老师与学生合唱(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2、合唱(用“啦 噜”)练习分组:高低声部各练一遍(提示学生小声演唱,在听的到自己声音的同时还要聆听和自己不同声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能使合唱成为一个整体)模唱合唱 3、加唱词演唱4、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歌曲的特点,寻找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的强、弱、弱三拍子音乐感觉,从而用美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绪。五、评价小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孙金园 供稿)四、教学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走向复兴(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聆听走向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一首G大调的音乐作品,2/4拍子,进行曲的速度,一段体多乐句结构,由六个长短不一的乐句组成,歌词生动、有力、口语化,极其富有号召性,乐句与乐句衔接紧密,节奏铿锵有力,旋律跌宕起伏,浑然一体。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休止符、附点节奏和三连音,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积蓄和爆发,这一旋律的音型贯穿全曲,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势。走向复兴作品为降E大调,4/4拍,进行曲风格,单二部曲式,混声合唱,旋律大气宏伟、节奏铿锵有力,将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决心、以及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二、教学设计理念:这首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很熟悉,大多数同学能唱,但唱不准确。因此,能够用准确的节奏、旋律,自然、坚定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演唱国歌,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课堂上用了聆听、模唱、划拍跟唱、跟琴演唱、对比聆听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音乐时间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情感。2、能在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3、能够用准确的节奏、旋律,自然、坚定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背唱国歌,了解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过程以及确定为国歌的历史背景。能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的相关音乐知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用准确的节奏、旋律,自然、坚定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背唱国歌。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节拍、节奏、节奏型的相关音乐知识。(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播放课件)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揭示课题 二、聆听感受1.聆听管乐国歌,感受激昂的音乐旋律 。提问:(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的过程以及确定为国歌的历史背景。(PPT展示) 3、聆听齐唱,熟悉旋律。提问:在什么样的场合会演唱此曲?当国歌声奏响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4、交流三、体验模仿1、聆听音乐,开口模唱,感受音乐节奏。交流:2/4拍的强弱规律和指挥图示,2、随音乐划拍,小声哼唱(寻找自己演唱中习惯性错误)3、跟琴演唱,解决难点。(引导学生讨论不能唱对、唱好国歌的原因,并分析解决)节奏休止符、附点、三连音(如:用短促呼吸的办法,解决弱拍起唱的准确、整齐的进入问题)呼吸与力度(可采用朗读歌词,标记呼吸记号、力度记号的方法解决。)4、完整演唱歌曲5、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节奏、旋律,自然、坚定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背唱歌曲。四、拓展探究 1、对比聆听走向复兴,感受充满自豪、刚劲、威武雄壮的感情和气势。并寻找与国歌相同的特点。(进行曲风格、附点)2、讲解4/4拍的指挥图示及强弱规律,并模仿。3、随乐划拍,轻声哼唱主旋律五、评价小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孙金园 供稿)四、教学反思: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择了两首欣赏曲目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多情的土地这首作品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写的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歌曲采用e小调,2/4拍,用完善的前奏+A+B+尾声两段体结构携程,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装饰音和不同类型的节奏形式,使旋律和歌词水乳交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眷恋的感情。爱我中华,4/4拍,两段体结构,七声宫调式。极具民族特色和浓郁的舞蹈风格特点。词是由乔羽,曲徐沛东。两段体中的A段,结构方正,节奏活泼,表现主题:爱我中华,情绪欢快活泼、兴高采烈。B段是全曲的高潮,情绪兴奋、热烈。表现人们团结一致,要通过行动建设自己国家的豪情壮志和决心。在A和B之间用了大量的衬词,富有鲜明的语言特色。二、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引导学生欣赏的时候,采用跟唱法让学生对于作品加以熟悉和了解以后,再引导学生对于其中的音乐形象加以分析,演唱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对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徐沛东等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在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情感。2、能在聆听、模仿、探究、表现等课堂活动中感受作品独特的音乐魅力。3、能认识和分辨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等),巩固练习二拍、三拍、四拍的指挥,感受体验节拍特点;并了解相关词曲作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聆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和分辨常见的演唱形式。教学难点:理解其深厚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情感。(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唱彩色的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提问:这两首歌的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齐唱)2、探讨出“齐唱、合唱”的音乐概念。引出独唱曲多情的土地二、感受体验(一)、聆听多情的土地1、完整聆听歌曲。提问:音乐的演唱形式引出“独唱”的概念2、了解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PPT展示)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提问: 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歌曲的节奏是激烈的还是平缓的?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小声随乐哼唱歌曲,感受男中音的音色特点,并随乐用手划旋律线。5、了解常见的其他演唱形式(独唱、轮唱、领唱等 )(二)、聆听爱我中华1、聆听歌曲,体会其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声音特点,探讨蕴含于歌声中的情感和文化。2、了解歌曲背景。3、哼唱音乐,学会用声音表达情感。4、加入自己喜爱的民族舞蹈,体验歌曲情绪,感受音乐中各民族载歌载舞表达爱我中华的强烈情感。三、单元复习总结1、学生总结谈收获2、结合“学习与评价”第一、二题对学生进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星级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参考标准能同大家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能背唱歌曲,吐字较清晰能独立正确背唱歌曲,吐字清晰,情感真挚恰当标出下列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名称演唱形式彩色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四、评价小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孙金园 供稿)四、教学反思:青年友谊圆舞曲(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二、教学设计理念:教学中,学生通过跟学简单的圆舞曲舞步,来感受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引导学生用甜美的歌声,带着由衷的自豪来歌唱美好的青春。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对舞曲音乐感兴趣,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2、能积极主动参与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3、学习演唱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难点:了解三拍子指挥图式,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圆舞曲”舞步,同学们欣赏并回答问题。学生跟学简单的圆舞曲舞步,引出课题: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二、聆听感受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交流音乐情绪。2、再次聆听。思考:你觉得这首歌曲最令人激动的乐句是哪句?3、作品介绍三、体验模仿1、播放音乐,学生感受歌曲情绪。2、教师范唱:在老师范唱同时,请学生们给老师用四三拍的指挥图示打节奏,学生边听边晃动身体表现歌曲节奏。3、跟音乐张口默唱,把你感兴趣的哪句唱出来4、跟音乐哼唱,解决难点5、学唱歌词。第一遍轻声慢速代入歌词。第二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四、舞动青春形式:围成两队圆圈,手拉手进行舞蹈。音乐:播放建国60周年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一共同舞的视频,让学生一同来感受与国家领导人共舞的心情五、小结 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创我们这和平、美好、富饶的家园吧!(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冯瑶 供稿)四、教学反思:溜冰圆舞曲(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原名溜冰的人,作于1882年。是一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乐曲的结构包括序奏及四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乐曲的旋律优美流畅,三拍子的音乐,第一拍为强拍,速度较快。二、 教学设计理念:乐曲的每个段落都像一幕冰上芭蕾,所以我采用整分整的方式来欣赏。在分段欣赏时,运用对比的手法,听赏、感知、分析、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掌握圆舞曲的三拍子感觉。同时,加上学生的亲身体验,肢体的表演动作加深学生对三拍子的律动。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对舞曲音乐感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2、能在聆听、模仿、探究、表现等课堂活动中感受作品独特的音乐魅力。3、能感受体验圆舞曲的情绪、音乐风格及典型节奏,了解变化音记号。(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节奏特点。难点:聆听作品,掌握圆舞曲的风格及特点。(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圆舞曲的知识二、聆听感受 1、完整的欣赏,感受音乐速度、情绪2、复听,根据音乐的速度手指作出相应的提示,音乐演奏得慢时请伸出一根手指,中速请伸出两根手指,快速请伸出三根手指。3、作品简介三、探究体验 1、师生讨论:这首圆舞曲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可稍做引导。) 2、分段听: 序曲:聆听音乐,思考:速度是怎样的?使用了什么乐器?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徐缓的;圆号;冬天的景色) 第一圆舞曲:分主题A和B两个主题,速度形成对比。让我们来唱一唱,并体会两个主题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主题A:宽广平稳,流畅明快,使人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主题B:运用了八分音符并强调起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快活泼的情绪。) 第二圆舞曲:聆听音乐,讨论:每个主题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第三圆舞曲:欣赏聆听,说说它有几个主题,主奏乐器是什么?(分两个主题,主题A主要有弦乐奏出,具有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的特点,而主题B轻巧活泼,与主题A形成了生动的情绪对比。 ) 第四圆舞曲:由整个乐队演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旋律,后面还有一段表现溜冰运动员在冰上作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动作的华彩乐段。 结尾:欢乐的华彩段落之后,音乐进入结尾部分,再现开头的第一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四、拓展体验 1、游戏:我们来个接力赛,这首曲子有四个小圆舞曲,第一圆舞曲代表第一组如此类推,序曲和结尾我和大家一起来。现在给5分钟的时间为你们代表的圆舞曲中的主题添上简单的动作。(教师在旁进行指导) 2、师生一起进行律动五、课堂总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冯瑶 供稿)四、教学反思:雷鸣电闪波尔卡(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三课时)一、 教材分析: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子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二、 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通过实践,体验感受表现大鼓和大镲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通过共同体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对舞曲音乐感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2、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实践活动。3、能表现大鼓和大镲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感受波尔卡音乐特点,音乐风格及典型节奏。初步了解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难点:掌握波尔卡典型节奏和基本舞步。(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A段,对比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学习的“圆舞曲”有什么不同呢?2、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简介三、感受体验(一)完整欣赏整部音乐作品会使我们想到怎样的情境呢?(学生自由发挥)师:作曲家要表现的是在节日里,人们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跳舞,虽然外面雷鸣电闪,但是大家却依然沉浸在欢乐的舞蹈之中!(二)分段欣赏1聆听A段师:作品中哪里出现了雷声呢?一起来听一听,如果听到雷声,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生边听边做)乐曲中轰隆隆的雷声是用哪种乐器表现出来的呢?(生讨论)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就是大鼓。在这部作品中,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谁能试着用它给大家表现一下打雷的声音?(生尝试体验)师:我们再来一起来听听乐曲中大鼓的表现吧!生再次欣赏A段)2聆听B段师:接下来音乐中还有雷鸣和闪电,你能听出闪电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吗?师:要想把闪电的效果在旋律中体验的准确,首先就要熟悉这部分的旋律,一起来唱一唱。生分组唱合作表现闪电3聆听A段师:接下来欣赏的是第三部分音乐,听听你熟悉吗?(播放再现部分)师:第三部分就是A段的变化再现我们用A表示(板书ABA)这样一种结构,叫它“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三)、完整欣赏,学生总结 “波尔卡”舞曲特点刚才我们用分段欣赏的参与方式再一次聆听体验这部作品,接下来再来看一看这首作品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的演出效果?四、实践表现让我们随着波尔卡音乐跳出你最喜欢的动作吧!(师生共舞)五、小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冯瑶 供稿)四、教学反思:银杯(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草原牧歌”是初中阶段重点学习和介绍中国民歌的单元。选择银杯作为演唱歌曲,不只因为它在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中,凡喜庆婚宴、迎宾送客时人人要唱、人人会唱,还因为这首歌曲有多种歌名,如:金杯、银杯、金杯银杯及多种传唱版本,几乎每个蒙古人在每次歌唱时都有自己的“艺术处理”。因而它可以真实的印证、解释民歌是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口头流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经过“人民的筛选、加工、提炼而日臻完美的”艺术瑰宝。二、教学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学习银杯不能只是孤立的演唱,而应该从蒙古的音乐文化出发,创设意境把学生带入蒙古族,体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一段体、短调、前倚音、下滑音这些知识点,要通过感受、演唱、体验等方式理解,而不是概念性的讲解。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 教学目标1、能够对本单元的蒙古族民歌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了解蒙古族音乐及相关文化的艺术特点 2、能积极主动参与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3、能学习演唱银杯,了解一段体、短调的知识。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的特点,体验蒙古民歌的韵味。(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演唱银杯,在演唱中体验衬词的作用,感受前倚音、下滑音的韵味。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演银杯。难点:一段体、短调的理解。(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脑、屏幕、投影仪、课件光盘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置悬念:我们到一个神秘的地方探索音乐,在老师的歌声中寻找答案(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蒙古族。二、蒙古民歌银杯(一)、初听银杯,了解酒歌。1、蒙古包里真热闹,人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2、蒙古人欢聚一堂、喝酒吃肉、载歌载舞、心情是怎样的?3、介绍酒歌。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蒙古族关于酒的礼仪。4、情景体验师生体验托哈达敬酒,学生用动作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的礼仪。(二)、学唱银杯,感受蒙古民歌特点。1、复听银杯,找出体现蒙古特色和独特韵味的地方。在演唱“赛勒日外咚赛 ”的过程中,体验衬词的作用: 表达呼唤,烘托气氛,增强民族韵味。演唱前倚音、下滑音,感受装饰音对增强民族韵味起的作用。2、演唱两乐句,理解一段体。单独演唱两个乐句,感受乐曲结构的工整。同时通过唱第一句停下来,感受情感表达的不完整和不可分割的特点,理解“一段体”。3、画旋律线演唱,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用右手画旋律线演唱,有没有哪些地方高低起伏很大的,怎样把这些地方唱得更有感染力?(力度处理)4、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用声音把强弱和旋律起伏表达出来。5、总结短调:我们把像银杯这类旋律起伏大而且优美,节奏整齐,结构工整,多表现人们宴会、习俗性的一类歌曲称为蒙古短调。(三)、对比欣赏,了解民歌。1、欣赏金杯银杯,找出歌曲与银杯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曲调基本相同,歌名和歌词不太一样。2、总结民歌的特点。三、文化体验走进蒙古包1、观看视频喜宴茶,找出感兴趣的地方。2、体验蒙古舞、学生跟随老师模仿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在银杯的音乐中随意的做舞蹈动作四、草原盛会蒙古包欢宴学生分组准备蒙古包宴会,并编排表演。五、总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方红梅 供稿)四、教学反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边(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的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悠扬起伏的旋律把人们带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中,使人们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绿色、热情的美。天边是一首具有浓郁蒙古族音风格的创作歌曲,其旋律从蒙古长调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虽然用情歌的方式在倾诉,但它的意蕴应该比情歌更深远。二、教学设计理念:学生对大草原绿色和广阔的美十分喜爱,所以在这节课中,要充分抓住这一兴趣特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2、能在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3、能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认识,拓宽其文化视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培养对蒙古族民族舞蹈动作的感受能力。(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演唱歌曲银杯二、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介绍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曲作者:阿拉腾奥勒,内蒙古通辽市人,1968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原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原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演唱者:德德玛,内蒙古额济纳旗人,中国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现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院长。被誉为“草原上的夜莺”。1979年,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使她红遍大江南北。2、欣赏歌曲,感受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的音色和演唱风格。3、朗诵歌词,体会歌词中的美。4、再一次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三、欣赏天边 1、介绍天边天边是一首具有浓郁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创作歌曲,其旋律从蒙古族长调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歌曲虽然用情歌的方式在倾诉,但它的意蕴要比情歌更深远。2、聆听天边,感受远离草原家乡的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怀恋之情的表达。3、对比两首歌,说说女中音和男高音音色特点以及他们在表现音乐意境、表达音乐情感方面不同的作用。四、拓展让我们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冯瑶 供稿)四、教学反思:牧 歌万马奔腾(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牧歌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万马奔腾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他的演奏音色圆润饱满、指法灵活娴熟、运弓扎实流畅;演奏风格热情奔放、雄浑沉实,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二、教学设计理念:本课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同学们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同学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愿意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2、能在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3、能学唱牧歌,了解蒙古族长调,认识马头琴音色。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换气符号、前倚音的用处。(二)教学重难点难点: 前倚音的演唱,及歌唱气息的的把握。重点: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同学们自由说。)2、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多媒体播放歌曲蒙古人)3、让我们来了解了解自己的民族吧(视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二、歌曲牧歌1、完整的欣赏歌曲,寻找歌曲特点。2、教师范唱。3、随乐哼唱、标出换气点。4、随琴哼唱。5、用缓慢的速度,深情的朗读歌词。6、学生完整演唱。三、 欣赏1.牧歌(1) 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概念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瞿希贤改变的无伴奏合唱牧歌。(2) 播放录音。(3) 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族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4) 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他没有伴奏乐器,但有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5) 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2.万马奔腾(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2)播放录音,结合图谱和乐谱欣赏。(3)分段欣赏,感受、体验、判断马头琴的音色。(4)用自制乐器和不同的方式参与音乐演奏。(四) 小结(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冯瑶 供稿)四、教学反思:桑塔.露琪亚(第四单元欧洲风情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歌曲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而成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即歌曲结构为二段体。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二、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节课,在课前做了一个合唱的发声练习,引导学生用美妙的声音表达心中的舒畅,为歌曲演唱打下声音的基础。而后运用聆听、模唱、划拍哼唱、合作等手法,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特有的热情与奔放之美。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意大利民歌感兴趣,并在演唱歌曲、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积极感受体验乐曲的艺术内容及风格特征;能享受二声部合唱的美感。2、能积极主动参与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中来,体验歌曲情绪。3、能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参与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能初步掌握“船歌”及“二段体”的音乐知识。(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参与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发生练习 高声部:1 2 3 2 |1-| Mi 低声部:1 7 6 7 |1-| Ma二、导入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意大利风光(背景音乐桑塔.露琪亚)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导语:意大利就像是“伸入地中海的一只靴子”,美丽的海滩、绽放的礼花以及唱着小夜曲的意大利人,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浪漫风情。美丽的港口和海滩就像是镶在它周围的珍珠,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意大利最美的风景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三、聆听感受1、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和所表达的意境美。2、再次聆听。感受节奏特点,引出“船歌”的概念。3、又听,用身体的律动来进一步感受“威尼斯船歌”的风格特点。四、体验模仿1、聆听音乐,用“la”模唱,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2、随音乐划拍,朗读歌词,共同找出节奏中的难点并解决(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发现附点的出现)3、小声哼唱 并划拍。4、教师范唱。5、跟琴演唱,解决难点。预设的难点:音准(升4、四度、六度音程:教师一句一句教唱或者学生跟琴唱谱)歌曲的呼吸(训练“急吸缓呼”的呼吸方法,找到呼吸点融入到歌曲中演唱。)歌曲的力度和速度(聆听不同速度的范唱,感受快和慢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结合谱面记号感受力度的变化。)6、有感情的演唱第一声部7、再次完整演唱第一声部。思考:歌曲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乐段的演唱形式引出“二段体”的概念和B段的合唱。五、合作表现1、用“Lu”模唱歌曲副歌部分的第二声部跟钢琴演唱老师与学生合唱(老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2、合唱(用“啦 噜”)练习分组:高低声部各练一遍(提示学生小声演唱,在听的到自己声音的同时还要聆听和自己不同声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能使合唱成为一个整体)模唱合唱 3、加唱词演唱4、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歌曲的特点,寻找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的强、弱、弱三拍子音乐感觉,从而用美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绪。六、评价小结星级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参考标准能在齐唱中唱准节奏和旋律能准确的背唱歌曲,能准确的有表现力的独唱(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孙金园 供稿)四、教学反思: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第四单元欧洲风情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择了两首欣赏曲目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b小调。多由男低音演唱。歌曲的多种音乐表现要素(如: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曲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哎呦呵”贯穿全曲,深刻提示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主题。整首歌曲采用了由弱逐渐到强又有强逐渐到弱的处理方法:PPffppp。正是这种处理方法,形象的描绘了伏尔加纤夫们为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他们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的远道而来,复又远去,知道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景。我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格的独唱歌曲。由卡普阿作词,卡普罗作曲,创作于1898年。歌曲为G大调,2/4拍,稍慢的速度,单二部曲式结构。是男高音歌唱家们常在音乐会上最喜爱、经常演唱的歌曲之一。二、教学设计理念: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节课把伏尔加船夫曲、我的太阳放在一起对比欣赏,意在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模仿音乐,能辨别男低音和男高音的人声类别,体验歌曲不同的音乐特点。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欧洲民歌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积极感受体验乐曲的艺术内容及风格特征。2、能在聆听、模仿、探究、表现等课堂活动中感受作品独特的音乐魅力。3、能感受、辨别男低音及男高音的人声类别,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初步认识理解其艺术内容及情感内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感受、辨别男低音及男高音的人声类别,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理解其艺术内容及情感内涵。(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如:歌唱家帕瓦罗蒂)(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感受体验(一)、赏析伏尔加船夫曲1、完整聆听乐曲,对作品的艺术整体有深刻的印象。提问:音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简介歌曲背景。3、再次聆听音乐。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力度层次的变化 劳动号子的音乐动机男低音的人声类别特点 合唱进来时的艺术效果4、体验音乐可以用拍击的方式,体验音乐力度的层次变化;也可“实践与创造”第三题,感知音乐创作手段,认识创作方式与情感表达、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5、再次聆听,参照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讨论歌曲的艺术内容及社会价值。(二)、赏析我的太阳1、聆听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引出高音之王帕瓦罗蒂。2、再次聆听、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二段体以及调式结束音)。3、哼唱音乐片段,感受体验歌唱的乐趣3、结合“实践与创造”第四题,再次体验音乐。在伏尔加船夫曲与我的太阳,歌唱家的人声分类,前者为 ,后者为 。我的太阳这首歌可分为 个乐段,当你听到乐段结束的时候,请举手示意.三、评价小结1、学生总结谈收获2、教师总结下课(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孙金园 供稿)四、教学反思:友谊地久天长云雀爱的罗曼斯(第四单元欧洲风情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独立学唱并尝试用高音竖笛演奏友谊地久天长,聆听云雀和爱的罗曼斯。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流传甚广的苏格兰民歌。歌曲的中心思想是歌唱友谊、珍重友谊,祝愿友谊地久天长。歌曲为F大调,2/4拍,二段体结构。整首歌曲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旋律优美而朴实,给人以优美抒情、民族风格鲜明的强烈感受。云雀是一首用排箫演奏罗马利亚民间乐曲,A大调,2/4拍,急板速度。爱的罗曼斯由三个乐段组成,为典型的单三部曲式(A+B+A),快板(或中板)速度。它原是一首墨西哥古老的民间曲调。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将其选为主题音乐。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依据这个音调将其改编成其他独奏曲,并亲自演奏,用于电影的配乐。此后,便广为流传,也成为吉他演奏家经常演奏的保留曲目。二、教学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音乐的特点”是本节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友谊地久天长采用了独立学唱和聆听,并适当加入了竖笛演奏,丰富了课堂内容。云雀和爱的罗曼斯放在一起,结合“实践与创造”第五题对比欣赏,让学生自主的通过对比感受音乐的美。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懂得朋友间珍贵的友情,并喜欢以歌唱或竖笛演奏的方式抒发友爱与惜别的感情。2、能在聆听、模仿、探究、表现等课堂活动中感受作品独特的音乐魅力。3、能独立学唱并尝试用高音竖笛演奏友谊地久天长,进一步巩固大调音节的音乐知识;能初步了解吉他、排箫的形制,感受其独特的音色及艺术表现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难点:尝试用高音竖笛演奏友谊地久天长(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根据前两节课所学的知识,共同探讨出“民歌”和“外国民歌”的特点,再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民间音乐。二、感受体验(一)、友谊地久天长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情感。提问:有什么感受?2、了解歌曲的发展历程(可借助PPT展示)3、随乐哼唱歌曲,引导分析歌曲特点。弱拍起唱(划拍演唱)每小节第一拍的附点节奏(短促)4、全班同学围圈,随乐演唱。(相邻的两人交叉的握起双手边唱边舞,体验苏格兰民间的风俗习惯)5、尝试用高音竖笛演奏乐曲(演奏前练习吹奏C大调音阶)6、集体表演(自由分组:演唱组、演奏组、舞蹈组)(二)、云雀、爱的罗曼斯师:感受了异域风情的苏格兰民歌之后,接下来一起欣赏极具特色的罗马尼亚排箫独奏曲云雀和墨西哥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斯。1、聆听云雀聆听,关注主奏乐器。提问:这首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共同探讨乐器种类、乐器音色)了解“排箫”的相关知识。(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再听,关注乐曲的旋律特点及风格特征。(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探究、发现)2、聆听爱的罗曼斯聆听,关注主奏乐器。提问:这首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音色有什么特点?了解独奏乐器“吉他”再听,关注旋律特点及乐曲的结构(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去探究、发现)3、对比感受结合“实践与创造”第五题,对比感受音乐的特点曲名爱的罗曼斯云雀演奏乐器音乐情绪三、评价小结1、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二题。音响序号人声乐器是否为船歌123452、学生总结谈收获3、教师总结下课(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孙金园 供稿)四、教学反思:军民大生产(第五单元劳动的歌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军民大生产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本节课是一课时,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结合演唱歌曲和聆听进行“编创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让学生清楚劳动号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民族音乐产生的作用,传承劳动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及艰苦奋斗的,自力更生教育,从小养成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奠基作用。二、教学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一领众和的教学,使学生在一领众和中体会劳动号子的演唱特点,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三、课例参考教案教学笔记(一)教学目标1、能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产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2、能积极主动参与聆听、演唱、探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3、能让学生较好的学唱歌曲及即兴创编,初步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了解、认识劳动号子的艺术形式。难点: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节奏,歌词创编活动。(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脑(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劳动号子” 1、设置问题,观看峡江号子视频,你看到的这些演员他们在干什么?那他们都在叫喊着什么口令?他们叫喊这些口令起到了什么作用?2、生答(略)板书:统一发力、鼓舞干劲3、简介劳动号子:刚刚欣赏的是来自咱们宜昌秭归的船工劳动号子-峡江号子,这一首表演唱曾获得全国原生民歌大赛优秀表演奖,也被纳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宜昌人的骄傲!劳动号子是广大人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自己创作出来的,在相同的节奏中加上丰富的语言以及旋律,劳动号子就成了歌曲,主要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和,是民歌体裁之一。劳动号子除了船工劳动号子还有纤夫号子、船渔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等(图片见课件)4、喊号子,老师领头,同学们一起叫喊“嘿嘿呦嗬”同学们大家好呀! (嘿嘿呦嗬)来上音乐课呀! (嘿嘿呦嗬)嘹亮的歌声啊! (嘿嘿呦嗬) 唱呀嘛唱起来呀! (嘿嘿呦嗬)二、感受体验“劳动号子”1、聆听军民大生产2、交流:歌曲的情绪怎样?(热烈激昂、坚定有力)歌曲的演唱形式怎样?(领唱、齐唱)3、简介歌曲: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军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歌曲变现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原曲有十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五段歌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防线、习武等劳动场面,歌词还以“嗬嗨”“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衬词,渲染了歌曲热闹、欢腾气氛,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4、欣赏一遍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军民大生产片段5、交流这首歌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和声音表现当时人们激动的积极地心情?三、实践表现1、师领生齐(一领众和,1、2段)讲解重音记号2、生领、生齐 (你认为最难的是那一句?)教师讲解节奏,每一段加上节奏朗读这一句,点学生试试3、女领男齐(教师钢琴伴奏,讲解容易出错的升记号以及反复记号,强调肢体语言)4、分组演唱(每组演唱一段,看哪组唱得最好)5、分组进行创编,其中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位同学负责领唱,一会儿,请我们的团队上台来展示,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组编创的又好听,又有特色。6、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唱一唱自己创编的劳动号子歌曲。 7、学生自评,结合课后学习评价一;师生互评,评出“最佳表演组”,并给与掌声激励。四、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军民大生产,感受到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体验了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创编活动,唱出我们自己劳动的歌。(五)其他选择(教师自拟) (方红梅 供稿)四、教学反思:杵歌哈腰挂(第五单元劳动的歌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杵歌也称舂米歌,是人民在舂米时所唱的劳动号子,属农事号子。为台湾高山族民歌。歌曲为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