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人和一首诗》说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75959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老人和一首诗》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位老人和一首诗》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位老人和一首诗说课稿陈波1、说教材 三位老人和一首诗是语文读本3上面的一篇文章。就读本而言,如何利用读本、讲好读本,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这涉及到课程开发的问题。读本该不该讲,讲多少为妙,是精讲还是泛讲这都是有争论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个人比较赞同有选择的讲解读本,让读本成为必修教材有益的补充。不仅是在阅读量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应该在知识能力以及审美价值观上予以拓展。就三位老人和一首诗这篇文章而言,这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极好范例。东方人大都避讳死亡,缺少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意识和死亡哲学。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呢?更多的是痛苦,是死不瞑目!而这篇文章里面的三位老人,不约而同的都喜欢上了一首坦然面对死亡的诗歌。而这三位老人都毫不意外的享受了高寿!这其中包括现在还健在的已经超过百岁的杨绛先生。这是奇迹?是偶然?还是必然?单纯的就这首诗歌而言,也是极具诗意的难得的上乘之作。总之,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本文都可以作为学生精读的蓝本。尤其是这首诗的思想性,其中折射的一种与世无争同时又积极面对生命享受生活的那种乐观豁达、通达从容、铅华洗尽、淡泊宁静的超然态度,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如秋叶之静美,令人折服!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文的目标定在解读诗歌和探讨生死上。2、说学生 就学生而言,可以谈两方面。第一,中学阶段的学生没有经历多少真正的挫折磨难,极其脆弱。面对丝毫的痛苦,动辄以生命为代价。据权威统计,中国人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其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生命怎能轻言放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第二、当今社会,什么事情都进入高速阶段。在阅读上换来的就是快餐文化、浅表阅读。我们的学生能有几个拿着书本静思默想呢?而这种局面的改变只能由语文课堂来承担。阅读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是应该真正走进文本咀嚼文字,从而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基于以上两点,我选择了教育学生深度阅读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3、说课标 就课程标准而言,诗歌鉴赏是中学生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瓶颈。如何利用手边资源对学生进行诗情的濡染、进行鉴赏方法的点拨是任何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门槛。4、 说教学流程基于上面的探讨,我执教本文时,选择了我校大力推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352课模。我把我的导学案分成四个有机的部分,四个部分循序渐进,体现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第一个板块是“知识积累”,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知人论世。在选择生平介绍时,我又做了剪裁,主要围绕本文主旨展开,侧重于三位老人的磨难和坎坷,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就能粗略感知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第二个板块是“词语解释”,我选择的词语基本上都涉及本文主旨的解读,学生在解释词语的同时本上都涉及对文本的把握。比如“不屑”“消沉”两个词。第三个板块是“课文梳理”。在这个板块我要完成的任务是让学生对整个文章有大致的把握,为下一步的探究升华做好充足的铺垫工作。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其一就是“为什么文章的标题是三位老人和一首诗”,通过这个问题我想让学生去找出三位老人的共性,从而为走进是个做准备。第二个问题是:文章结尾说,“三位老作家的译诗各臻其妙”,你最喜欢哪首译诗?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走进不同的译诗中去,品味不同的文字之间细微的差别,从而感受不同翻译者对原诗的不同把握以及对人生的不同态度。事实证明,这两个问题的设置都不难,目的还是为后面的探究服务。当然对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我期望能达到第一次交流的高潮。第四个板块是“探究升华”。同样我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生与死这首小诗一共表达了几层意思?各层间关系如何?”。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其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拒绝浅表阅读。让他们在互相讨论中形成共识,这既是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诗歌鉴赏方法的落实。第二个问题是:作者引用青年散文家徐鲁的话,说“希望更多的老人都能看这几行诗。年轻人也应该读一读。它也许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乐观,更从容,更美丽和纯洁一些”,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了哪些心灵的震撼呢?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心灵感悟。如果说前面的探究是艺术性的话,那么,本问题很明确的指向学生思想情感的生成。文以载道,是语文神圣不可推脱的责任。学生通过展示,既收获了思想,又收获了文采。 在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之下,教师几乎全部让学生自己完成,首先小组讨论然后就是小组展示,老师的作用就是评点和升华。所以我在导入上,选择了成龙演唱的生死不离,期望通过这首歌让他们回到汶川地震,回到生死的思考中。在学生结束探究的时候,我也终结了两句话:由生到死是宿命,由死到生是超脱。让他们回到当今这个喧嚣的社会,怎样具备一颗自然恬淡的心。5、 说评价就课堂评价而言,本堂课重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生命观世界观。6、 教学反思总体而言,我自己觉得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在践行352课模的路程上,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我觉得,课堂上是否也可以让学生来品读原诗,试着让他们翻译。同时,学生的准备时间可以更长,因为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准本的过程就是濡染的过程、生成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