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解析广东文综-董增强.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165739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解析广东文综-董增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高考解析广东文综-董增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高考解析广东文综-董增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题写解析(政治)科目: 政治 试卷名称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文综 董增强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题目及解析101(2013广东文综T24)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C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 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本题的主旨在于说明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我国代加工企业面临着实际困难,应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解析】选C。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某跨国公司与我国部分企业解除合同,既不能体现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也不属于经济安全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且回答启示类题目应侧重措施排除C材料显示,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于越南等较高,导致代加工合作模式遇到困难,所以我们应改变经营方式,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入选D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该项错误排除102(2013广东文综T25)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A B C 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具体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材料强调的是改造农田,而非改革土地制度;二是明确供给增加未必导致产品降价。【解析】选A。改造农田,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符合题意;待改造的中低产田等均为耕地,改造中低产田的作用在于提质而非增量,且农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农田改造未必能降低农产品价格,排除;农田改造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符合题意;改造中低产田没有直接涉及土地制度等生产关系问题,与材料无关。83(2013广东文综T26)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 BC 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一要明确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扩大财政支出,二要明确财政支出会形成社会需求,三要清楚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解析】选C。扩张性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支出增加,从而导致;而这些财政支出会形成一部分社会需求,即;部分社会需求的满足需要靠进口满足,即;而需求的增加往往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即。24(2013广东文综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外贸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意明确两点:一是进口品牌化妆品价格飙升会导致其需求量减少,即D1会变小;受此影响,国产中低档品牌需求量会增加,即D2会变大。二是由被进口品牌垄断到转而消费国产中低档品牌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国产品牌在价格和需求上都应低于进口品牌。【解析】选D。A图表明D1变小,D2变大,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高于进口品牌,应排除;B图表明D1变大,D2变小,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高于进口品牌,应排除;C图表明D1变大,D2变小,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低于进口品牌,应排除;D图表明D1变小,D2变大,且国产中低档品牌在价格和需求量上均低于进口品牌,符合题意。205(2013广东文综T28)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中国支持巴西代表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中国支持南非和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作用ABCD【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及中国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材料中“发展中国家”这一主体限定。【解析】选A。支持巴西代表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有利于使巴西在世界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符合题意;支持南非和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提高其在联合国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符合题意;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不是发展中国家,不符合题意。136(2013广东文综T29)李某是广东省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其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该村村民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提议罢免其职务。按照公民政治参与的类型划分,与本案例同类的是( )A市人大代表联名向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负责人提出质询 B村民依法选举王某为县人大代表C市民向信访部门举报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D市民应邀参加市政府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并发表意见【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公民民主参与政治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参与政治生活的主体的身份是普通公民,二是政治参与的类型是监督。【解析】选C。A项中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与材料主体不符;B项中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但参与的类型是民主选举,不符合题意;C项中政治参与的身份是普通公民,但参与类型是民主监督,符合题意;D项中政治参与的身份是普通公民,参与的类型是民主决策,应排除。127(2013广东文综T30)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D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对法律本质和依法治国等知识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卢梭观点的精髓,即认为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就强调了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对法制社会的重要性。【解析】选B。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法可依错误B材料中,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说明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入选C材料强调法律产生作用的方式,而非法律的产生和形成排除D材料强调法律产生作用的方式,而该项强调公民法律意识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排除228(2013广东文综T31)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代替。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BC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本题宜用排除法,观点是错误的,直接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析】选D。选项具体分析结论该项夸大了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错误实践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角度说明了读书的文化意义入选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说明了读书的文化意义入选249(2013广东文综T32)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BC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一要明确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而非传统文化;二要明确书法对提高道德素养没有直接意义。【解析】选D。选项具体分析结论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错误乙没有看到书法对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入选书法与道德素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能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入选3910(2013广东文综T33)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和尊重两制的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通的规律【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的主旨在于“有机结合”“不能偏废”,体现了全面的观点。【解析】选C。材料强调“有机结合”“不能偏废”,体现了两点论观点,但没有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决定性作用,排除A,选择C;港澳台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材料没有体现其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B不符合题意;世界观是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未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错误。3611(2013广东文综T34)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B C 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和真理的条件性等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借助漫画读懂提示语,明确门槛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解析】选B。对于同一事物,不同人、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观点和内涵,体现了认识的差异性和真理的条件性,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规律,错误;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错误。3612(2013广东文综T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深化了理论知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解答本题,一要明确题目问的是原因,二要注意通过细化对比进行最佳选择。【解析】选B。如何在A、B两项之间进行取舍,是本题的难点。由题意可知,该工程团队不迷信前人观点,在实践中利用新技术手段,做成既坚固又有韧性的材料,B符合题意,A中的深化知识与题意不符;C、D分别否认了联系和矛盾的客观性。1713(2013广东文综T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2分)【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等知识。解答本题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知识范围要求是政党的知识,二是明确问题的指向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三是切入角度为原因。【解析】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从党的角度讲,这是由其地位、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从国家角度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从人民的角度讲,这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答案】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3分)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3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3分)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分)【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若超出答案要点,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12分。41(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解答第1小问时要注意通过材料分析党和政府所坚持的价值观的特点及作用;回答第2小问,要明确知识范围要求。【解析】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导着党和政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解答第2小问,首先应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主体地位的观点,其次通过某市政府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等看到该市政府尊重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再次通过某党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等分析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案】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3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3分)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3分)【评分说明】必须准确答出原理,且结合材料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314(2013广东文综T37)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材料三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1)图6、图7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6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收入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时既要分析两幅图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也要对两幅图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关联或差异。【解析】首先应结合柱状图看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呈增长趋势,其次应结合曲线图看到各自增速变化趋势,再次应对比分析二者增速的差异。【答案】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2分)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下滑。(2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分)【评分说明】若答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因素”可给2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6分。4(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知识范围要求,并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四个角度入手,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解析】从总体而言,消费促进生产发展,汽车消费新趋势会促进汽车产业产能扩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升级起导向作用,汽车消费新趋势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消费热点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汽车消费新趋势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汽车消费新趋势会增加就业机会。【答案】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2分)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分)【评分说明】必须准确答出原理,且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29(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时应综合检索教材基础知识,从主客观因素出发,给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收入影响文化消费,拉动文化消费,首先应发展经济;文化消费不足的原因还在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充分发展,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文化,所以,启动文化消费,应发展先进文化;文化消费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拉动文化消费,应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答案】发展经济,增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2分)发展先进文化,引领文化消费方向。(2分)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消费。(2分)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分)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育文化消费主体。(2分)【评分说明】其他解答若超出答案要点,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