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165142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专题二)知识细梳理陈情表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义:不可以 古义:_(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至于今义:表示另外提起一件事 古义:_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 古义:_(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古义:_(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今义:给马洗澡 古义:_(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义:向上级报告 古义:_(6)则告诉不许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古义:_(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义:数量少或事情不重要 古义:_(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义:身心劳苦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以但以刘日薄西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 既自以心为形役()引壶觞以自酌() 园日涉以成趣()木欣欣以向荣()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则刘病日笃()(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4)谨拜表以闻()(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6)猥以微贱()(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愿陛下矜愍愚诚()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_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译文:_ (3)今臣亡国贱俘。()译文:_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译文:_ (5)而刘夙婴疾病。()译文:_项脊轩志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今义:寺院的住持 古义:_(2)往往而是今义:每每,常常 古义:_(3)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今义:学习读书 古义: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余稍为修葺()(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内外多置小门墙()沛公则置车骑()(4)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比去,以手阖门()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江表英豪咸归附之()(6)过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前辟四窗() (2)内外多置小门墙()(3)东犬西吠()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5)客逾庖而宴() (6)乳二世()(7)此吾执此以朝() (8)亦遂增胜()(9)雨泽下注() (10)使不上漏()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译文:_(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译文:_(3)家有老妪,尝居于此。()译文:_(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译文:_(5)使不上漏。()译文:_(6)读书轩中。()译文:_素材巧链接 链接篇目:陈情表【素材点金】1百善孝为先。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在父母垂暮之年,倘能尽力关照,让他们少受一些痛苦,虽不足以报答养育之恩,但至少问心无愧。李密竭尽孝道,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也让我们从中汲取生命营养,传承了“孝”之传统美德。2感恩。陈情表中的李密,在为官则飞黄腾达和报恩则平淡为生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不忘自己自幼失去父母,是祖母的温暖让自己从一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名扬四海。虽然十年寒窗苦读,就是梦想有朝一日为官,而当机会降临了,李密却毅然放弃,向世人展示了可贵的品质感恩亲情。感恩将李密树为一面旗帜,流芳百世!【素材运用】示例1:自古以来,圣人就提出忠孝为一个人的做人准则,对待国家要忠心,对待长辈要尽孝道。忠是对一个人的高标准要求,而孝则为做人的基本标准。俗话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可三国时的李密却让忠孝之花开在自己一人身上。当祖母刘氏卧病在床时,他“侍汤药,未尝废离”。当李密不能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时,他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这样“忠孝之花”齐放,仿佛盛开的并蒂莲!示例2: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链接篇目:项脊轩志【素材点金】描写秋天月夜之景色。今夜,月亮很大,很美,我在院子中漫步,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一文中的句子:“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素材运用】示例:有了阴影与光明的对比,人才显得更加真实,人生也才更加深刻丰富。永远铭记归有光的美丽,在他的阴影里,失母、丧妻。闻母旧事,他虔诚如婴,心心念念的都是缠绕如丝的感恩怀恋;妻子手植的枇杷如今亭亭如盖,他怅然若失,萦绕于心的全为生死两茫茫的相思悼念。他的光明是信念,执著扃牖而居;他焚膏继晷,只为实现持象笏以朝的荣光;八次会试,他屡屡名落孙山,却仍怀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希望。当他垂垂老矣,光明的馈赠,让他站上了梦想的高台。 归有光的美丽,在光与影中持久绽放。他所经历的阴影与光明,塑造了他永恒的血肉,使百年之后的我们仍为这份美丽而震撼。 (2010年山东卷满分作文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专题三)知识细梳理报任安书(节选)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其次关木索() (2)其次诎体受辱()(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罪至罔加()(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8)则仆偿前辱之责()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灌夫受辱于居室 今义:居住的地方 古义:_(2)审矣,何足怪乎 今义:审查,审问 古义:_(3)念父母,顾妻子 今义:专指男人的配偶 古义:_(4)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今义:很,副词 古义:_(5)下流多谤议 今义:卑鄙龌龊 古义:_(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今义:说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 古义:_(7)意气勤勤恳恳 今义:意志和气概 古义:_(8)意气勤勤恳恳 今义:勤劳而踏实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务推贤进士为务() 内立法度,务耕织()唯陈言之务去() 是故知不务多()(2)穷日暮途穷() 智穷罪极()穷则独善其身() 人穷则反本()(3)闻声闻邻国() 以勇气闻于诸侯()朝闻道,夕死可矣()(4)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重为乡党所笑()权,然后知轻重() 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5)以及以至是()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以稍陵迟()(6)为为十表,本纪十二() 季布为朱家钳奴()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然此可为智者道()重为乡党所笑()(7)于或重于泰山() 幽于圜墙之中()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无益,于俗不信()(8)乃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然后是非乃定() 乃有所不得已也()(9)然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然此可为智者道()阙然久不报()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2)流俗之所轻也()(3)衣赭衣() (4)乃赋离骚()(5)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6)审矣,何足怪乎()(7)太上不辱先() (8)倡优所畜()(9)声闻邻国() (10)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译文:_(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译文:_(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译文:_(4)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戮笑。()译文:_(5)教以慎于接物。()译文:_(6)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译文:_渔父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渔父()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颜色憔悴 今义:色彩古义:_(2)形容枯槁。 今义:动词,描述 古义:_(3)新沐者必弹冠 今义:一般与“浴”连用,指洗澡 古义:_(4)深思高举 今义:高高地举起 古义:_(5)何故至于斯 今义:连词,表示另起一个话题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安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能以皓皓之白()(2)行行吟泽畔() 遵彼微行()天行有常() 陆逊陈其素行()(3)故何故深思高举() 中原遂多故 (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广故数言欲亡 ()微君言,臣故将谒之()(4)见是以见放()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敢陈愚见() 冀君实或见恕也 ( )(5)举千钧之重,人不轻举() 何故深思高举 ()兴举义兵() 君举不信群臣乎 ()(6)遂夫间有遂,遂上有径() 四者无一遂()遂去() 上遂不纳()(7)为自令放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之渔父见而问之() 安能以身之察察()沧浪之水浊兮()(9)于圣人不凝滞于物() 游于江潭()何故至于斯()(10)而渔父见而问之() 而能与世推移()渔父莞尔而笑()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鼓枻而去() (2)举世皆浊我独清()(3)安能以皓皓之白()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圣人不凝滞于物。()译文:_(2)不复与言。()译文:_(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_素材巧链接 链接篇目:报任安书【素材点金】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适用范围:价值取向决定生死的价值。2A.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适用范围:人才多磨难,英雄苦人多;屈辱自古有之;“隐忍”还要有所“行”。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适用范围:忍常人之不能忍者,方能为常人之不能为;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人生要有理想和目标。【素材运用】示例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千年前,你在狱中身心受辱,千年后,你的史书万古流传。你轻轻拂去创痛,只在史册中沉淀着自己的灵魂。写屈原,写他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向敌人屈服;写项羽,写他不愿苟活于世,乌江自刎。在一场场生与死的对话、一次次善与恶的对决中,你从笔锋上超越了苦楚,沉淀了愁苦,于是,没有彷徨和苦闷,有的只是潇洒和解脱。 示例2: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耀。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就如同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链接篇目:渔父【素材点金】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适用范围:直面现实、百折不回者才可称“精神贵族”;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2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谄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适用范围:爱国;探索真理;追求理想;高洁之志;心系民生。【素材运用】示例1:当柔白的月光洒满江面,寂静的湘江温润如一块墨玉。微风轻轻地吹拂着你宽大的衣衫,寒意一点一点渗入你的心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初的你,是多么意气风发,可渐渐地,平你的名字,却变得和当时的环境多么不相称。奸佞小人张牙舞爪,大王大笔一挥,你以三闾大夫之尊被放逐。此刻,你在江边想些什么?抑或是等待着什么?等待着楚王突然醒悟,将你重新召回?缥缈的等待,到失望的等待,再到绝望的等待。你终于无法忍受,宁赴清流,以保清白之身。风,卷起水雾,似在低吟:这样的等待太悲凉示例2:我仿佛看见屈原,一位优秀的哲人站在茫茫的江畔,他无比痛恨,痛恨当时的社会腐朽黑暗,痛恨自己的怀才不遇。他心系楚王,但卒不得志;终日为国思索,但统治腐败,岂能同流合污?终日惶惶不安,留下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纵身投江而死。 示例3:屈原一生眷顾楚国,心系怀王,有着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所作离骚感人肺腑,实乃其人生的写照。当是时,众人皆醉,举世混浊,然屈原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终不肯“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抱石投江而死。赴清流而保全自己的清白,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示例4:苦彻的水拍打着苍凉的三千楚地,屈原徘徊于汨罗江畔,低吟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求索什么?求索着楚地众多生灵的安泰,求索着楚国万世基业的牢固。但楚王亲小人,远贤臣,贤臣之言又怎么能被采纳呢?结果屈原被放逐于汨罗江畔,江水时时泛起的波涛也洗不尽屈原心中的那份伤痛。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屈原呆了,竟将自己的身躯交给了江水。您为什么不苟且活着?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余力为楚国再造一个太平盛世?意想不到的死亡,给后代带来了端午的龙舟竞发,给后人带来了不朽的离骚绝唱,难道无数个意料之外,会创造无数个情理之中的创举?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专题四)知识细梳理逍遥游(节选)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1)其翼若垂天() (2)三餐而反()(3)故夫知效一官() (4)此小大之辩也()(5)其正色邪()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7)而御六气之辩()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今义:海洋上的运输 古义:_(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古义:_(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义:指与事实相符 古义:_(4)蟪蛄不知春秋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古义:_(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今义:大家,许多人 古义:_(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义:羊的犄角 古义:_(7)虽然,犹有未树也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_(8)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义:没有功劳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图 而后乃今将图南() 图穷匕首见()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2)置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郑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3)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请息交以绝游() 长太息以掩涕兮()晚有儿息()(4)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齐谐者,志怪者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5)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鹏之徙于南冥也()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3)齐谐者,志怪者也() (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齐谐者,志怪者也。()译文:_(2)彼且奚适也?()译文:_(3)之二虫又何知!()译文:_(4)翱翔蓬蒿之间。()译文:_(5)而莫之夭阏者。()译文:_(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_兰亭集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2)趣舍万殊()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列坐其次今义:居于次一等的古义:_(2)俯察品类之盛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_(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今义:低头抬头 古义:_(4)所以游目骋怀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5)信可乐也今义:指书信 古义:_(6)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不期而遇() 良马期乎千里()(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家贫,无从致书以观()(4)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初一交战,操军引次江北()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4)足以极视听之娱()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_(2)当其欣于所遇。()译文:_(3)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_(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文:_(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译文:_素材巧链接 链接篇目:逍遥游(节选)【素材点金】1为志倾情。庄子之所以能够拒绝官位,是因为他有崇尚自由、不愿意被尘世的名缰利锁所羁绊的志向。为志倾情,所以他能够像一只蝴蝶一样,能悟自然之道,借助思想的翅膀自由飞舞,成为后世仰慕的大思想家。2自由。在楚威王许以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庄子无欲无望,用委婉的方式拒绝了出仕。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主张“无道无为”,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主张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其思想核心:一切顺乎自然。【素材运用】示例1:就拿庄子来说吧,他是个地地道道看破红尘的人,学问渊博,思想深远,有着很高的名望,就连楚王都慕名请他为相。可是,他对来使说,他宁愿一生在濮水垂钓,看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哪怕穷困潦倒,也不会去做相国。而孔子呢?恰恰相反,明明知道自己“克己复礼”的主张不会被人采纳,却还要带着一群弟子边行边乞,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去游说各国诸侯,让他们停止争战,要为民施仁术。一个崇尚自然,一个热衷政治,可他们都是人们两千多年来不可忘怀的名人,你说,这是为什么?其实,不用多想就有了答案:人各有志,为志而倾情。(2011年重庆卷满分作文人各有志,为志倾情)示例2:自由铸成了庄子千古的“情美”圣像。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为了自由,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为了自由,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自由的庄子,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自由。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自由的心态,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逍遥篇章。 链接篇目:兰亭集序【素材点金】1勤奋才能专业。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勤奋,才能取得大成就。没有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勤奋精神,很难到达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2创新。王羲之如果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字写得很好了,就不再向前迈进、超越,那么就不会有独步千古的“书圣”美名,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超越前人,成就自我,自成一体。【素材运用】示例1:勤奋铸就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千古美名。我国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兰亭阁”练字,将兰亭池的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 他用书法的杰出造诣诠释了勤奋的姿态最美。试想,如果王羲之没有染黑池水之勤,他的字何以能“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如若王羲之没有终年不辍的临帖之勤,他的传世之作兰亭集序中的二十多个“之”字,何以能无一雷同?如若王羲之没有躺在床上都在揣摩字体之勤,他何以能走出前人的窠臼,成为独创一体的书圣? 怎会成就他“天下行书第一”的美誉?所以说,是勤奋练就了他潇洒豪放的神来之笔,成就了王羲之书法大家的千古美名,也成就了他书法人生姿态的无比美丽! 示例2:挥洒如椽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之阳刚与星月的柔芒,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的光亮,他在群星璀璨中初显锋芒。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中,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枝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色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作业(江苏专版)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答案与解析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专题二)陈情表一、“闵”同“悯”。二、(1)不会走路;(2)到了;成人自立;(3)优秀的人才;(4)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5)指报答皇恩;(6)报告申诉;(7)拳拳,形容感情恳切;(8)辛酸苦楚。三、介词,因为/介词,用、拿/连词,同“而”/介词,使、让/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结果/同“而”,表修饰。四、(1)名词作状语,向上;(2)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4)动词使动用法,使闻;(5)形容词作名词,忧伤、不幸的事;(6)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7)形容词作动词,远离;(8)形容词作名词,诚心。五、(1)被动句想要姑且迁就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2)状语后置句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3)直接表判断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4)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5)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而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项脊轩志一、(1)一丈见方;(2)到处;(3)学习写字。二、 (1)回头看/反而,难道/拜访;(2)公家给的粮食/逐渐,渐渐/稍微,略微;(3)安放/设置/留下,弃置;(4)距离/离开/除掉,去掉;(5)旧时指女子出嫁/回来/归附;(6)动词,过了,偏了/动词,到/动词,经过/动词,指责,责备/名词,过失。三、(1)名词作状语,从前面;(2)名词作状语,在内外;(3)名词作状语,向西面;(4)名词作状语,亲手;(5)名词作动词,赴宴;(6)名词作动词,喂养;(7)名词作动词,上朝;(8)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9)名词作状语,朝下;(10)名词作状语,从上面。四、(1)语气词“也”,表判断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2)直接表示判断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3)于此居,介宾后置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4)“不焚”,即不被焚毁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5)省去动词宾语“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6)省去介词“于”在轩内读书。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五专题三)知识细梳理报任安书(节选)一、 (1)“关”同“贯”;(2)“诎”同“屈”;(3)“枪”同“抢”;(4)“罔”同“网”;(5)“摩”同“磨”;(6)“底”同“抵”;(7)“失”同“佚”;(8)“责”同“债”。二、(1)囚禁贵族罪犯的监狱;(2)清楚,明了;(3)妻子和子女;(4)不同寻常,超出一般;(5)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6)指说话;(7)情意;(8)诚恳的样子。三、(1)名词,紧要的事情,自己的职责/动词,致力,从事/副词,一定,务必/动词,要求;(2)名词,尽头/尽,穷尽/动词,不得志/动词,处境困难;(3)动词,远播/动词,出名/动词,听到,懂得;(4)形容词,慎重/副词,更加/形容词作名词,重的情况/形容词,高;(5)已经/连词,来/连词,以致/介词,用/连词,因而;(6)动词,写成/动词,做了/动词,当做/介词,给,替/介词,被;(7)介词,比/介词,在/介词,被/介词,对/介词,对;(8)副词,却、竟然/副词,才/副词,才/动词,是;(9)代词,这样/连词,表转折/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四、(1)名词用作动词,用朱砂写;(2)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3)名词用作动词,穿;(4)名词用作动词,创作;(5)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6)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7)使动用法,使受辱;(8)名词作状语,当做倡优;(9)使动用法,使听到;(10)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五、(1)“也”表判断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2)“于”为被动标志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3)“拘”表被动文王被拘禁时推演了周易。(4)“为所”表被动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5)“于接物”后置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6)省略介词“于”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渔父一、“父”同“甫”。二、(1)脸色;(2)形体容貌;(3)洗头;(4)指行为高出于世俗;(5)到了的地步。三、(1)安定/怎么;(2)行走/路/运行/品行;(3)原因,缘故/事故/旧/故意/通“固”;(4)表示被动,“被”/看见/见解/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成“我”;(5)举起/行为/发动/全;(6)田间水沟/顺利地做成/于是/终,竟;(7)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介词,“向”/介词,“被”;(8)代词,他,指屈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9)介词,被/介词,在/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10)表承接,连词/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四、(1)名词用作动词,敲打;(2)浊: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得浑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保持干净;(3)形容词用作名词,洁白的身体(东西)。五、(1)“于物”后置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著。(2)省略宾语“之”,代屈原不再和屈原说话。(3)定语“察察”“汶汶”后置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知识细梳理逍遥游(节选)一、(1)“垂”同“陲”;(2)“反”同“返”;(3)“知”同“智”;(4)“辩”同“辨”;(5)“邪”同“耶”;(6)“犹”同“繇”;(7)“辩”同“变”。二、(1)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2)春天山林沼泽中的游气;(3)吃饱的样子;(4)指一年;(5)一般人;(6)一种旋风;(7)虽然这样;(8)无所为,无功利。三、(1)图谋/地图/谋划、筹划/图画;(2)放/购置、添置/留下,放置/摆、设;(3)气息,这里指风/气息/停止/叹息/子;(4)志向/记载/立志;(5)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鹏”/动词,到,往/指示代词,此,这。四、(1)名词作动词,南行;(2)上、下,名词作动词,向上飞、落下;(3)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4)形容词作名词,本指郊野的颜色,引申为近郊。五、(1)判断句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书。(2)宾语前置句那大鹏将要飞到何处呢?(3)宾语前置句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4)省略介词“于”;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在蓬蒿丛中盘旋。(5)夭阏之,宾语前置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6)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为什么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兰亭集序一、(1)“悟”同“晤”;(2)“趣”同“取”。二、(1)它(曲水)岸边,是两个词;(2)物品,物类。指自然界的万物;(3)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4)用来的;(5)实在;(6)这次集会的诗文。三、(1)相同,一样/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一点,少量;(2)注定/满一年/约定/期望;(3)思想情趣/达到/招纳/得到;(4)地方/次序,按照次序/驻扎。四、(1)形容词作名词,大事;(2)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3)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年纪轻和年纪大的人;(4)副词作动词,穷尽。五、(1)省略主语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2)状语后置句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3)状语后置句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4)“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5)省略介词“于”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