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汇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59755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汇总四年级上册复习汇总(1)语文园地内容总汇(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1、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二)花名歌谣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三)成语故事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2、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四)诗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五)风景名胜区对联 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2、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3、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4、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六)古诗1、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过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七)古代名句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2、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八)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小常识和小练笔(常考的内容)小常识: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使句子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书信格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3、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5、地名(1)、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出自题西林壁(2)、山西村村庄名,在浙江绍兴。出自游山西村(3)、黄鹤楼楼名,在湖北武汉。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渭城 - 指秦时的咸阳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汉代改为渭城。(5)、阳关 - 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6、古诗名句(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置身在此山之中。(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小练笔1、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抚养我成长,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2、感恩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以及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3、感恩老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4、感恩朋友,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鼓励与帮助。5、我想对鸟儿说:“你真是一个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小鸟啊!”6、我想对台湾青年说:“你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四年级上册复习(2)第一单元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的响声,好像()。现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再近些,犹如()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3、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米以上。4、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米,最深处达()米。5、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另簇上面,不留一点儿()。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着我们的眼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6、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小的,(),(),有的站在(),有的(),有的在()。第二单元、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爬山虎的脚()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细丝原先是()的,现在()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使它()在墙上。、大体上,住所是很()的,()、(),很()。()我们想到蟋蟀用来()的工具是那样(),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了。(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三、四单元、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要靠(),要靠很好地(),做出对人们()。、鹅的步调(),()的,颇像()里的()出场。它常()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说它()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它什么(),可是它又那么()。、它()、()、()、(),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必定就是一位()。第五单元、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之间()。、多少劳动人民的()和()才()成这()、()的万里长城。、截至年月,我国已有()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处,自然遗产()处,自然文化遗产共()处。、正前面,昆明湖()像一面(),()像一块()。()、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几乎不留一点儿()。第六单元、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是那(),前面的(),后面的()上去,()的声音,像()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那(),如同(),必将()传下去。(人教版)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七单元、周恩来站了起来,()地回答道:“()!”、我非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与()都堪称()的大作家。、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去比别人的(),那么他不但会(),还会(),十分();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不断()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越来越()。第八单元、世纪是一个()的世纪。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物兰罗素说:“(),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都们()。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涂上了“()”之笔。、太空作物普遍具有()、()、()等优点。课内阅读练习(一)古诗两首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2)、诗中“缘”是()的意思。(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来表示。(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2、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宋朝爱国诗人()所写。(2)、这首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你觉得从哪两句诗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3)、“疑”在诗中的意思是()。(4)、在()情况下,人们会经常使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课内阅读练习(二)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2、从划“ ”的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很( ),描写得很( )。3、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一、形状,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二、动作,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三、颜色,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4、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 ”划出来。课内阅读练习(三)蟋蟀的住宅、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安静( ) 简朴( ) 简单( )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3、这段话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的。4、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我觉得蟋蟀真( )!课内阅读练习(四)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 )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2)、“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2、请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4、我能照样子写象声词。咕噜咕噜:()、()、()。5、“古怪”的意思是( ),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又();既()又();既()又()。表面看起来作者是( )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 )之情。课内阅读练习(五)颐和园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1、从划“ ”的句子中,我知道这篇课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 )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看到的楼台亭阁;再写登上(),站在()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2、葱郁的“郁”字,音序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查( )画。在字典里有3种意思,请在正确的序号后打“”。香气浓厚;(草木)茂盛;(忧愁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3、文中“慢慢地滑过”,我觉得“( )”字用得贴切,因为从中能让人体会到(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1)、天上的星星多得像();亮得像()。(2)、我们学校美得像();舒适得像()。课内阅读练习(六)搭石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我也来写一句俗语。( )。2、照样子写词语:清波漾漾:()、()、()。3、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的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再写()的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的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4、我来填一填:(轻快)的音乐:( )的宫殿 ( )的万里长城 ( )的母亲课内阅读练习(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1、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下列词语的意思。吵嚷: 衣衫褴褛: 撑腰: 2、认真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中我明白了 就叫“中华不振”。3、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当你读到这一幕时,你是怎么想的?4、周恩来还会遇上什么事,让他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请你仿照这段话,写一写。 第七册复习专项(积累运用)1、今天老师在上完数学课后,给我们布置乐一道“挑战题”。反复思考,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后来,同桌小华给我做了支点,我换了一种解题思路,很快就解出来了,这真是“ , ”。2、要和你的朋友送别了,可以引用诗句“,”表达。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美包括了 , , 。4、“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一句立志的名言。你还搜集到其他的立志名言吗?5、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_,_。6、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来形容。7、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上联:_下联:_8、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_。课外你一定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写出来几个_。9、“我们的交谈很_,仿佛我_小孩,_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_的认真,质朴之中_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_了。”这两句话中的“他”指的是_;这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 _。11、小明学习不认真,贪玩,我会用名言“”来劝他。12、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的远大志向,令人佩服。关于这样的立志名言,你肯定也收集了一些,请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下来: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是 朝诗人 写的。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表现朋友深情的千古名句。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代的 。其中常用来形容绝处逢生意外惊喜的句子是14、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夏日的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一样在上面跳跃,闪烁着的光点。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这两段话出自肖复兴的,在这一册书中我们还学过叶圣陶写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墙的爬山虎。15、在本册课文里,我们目睹了被称为()的钱塘江大潮,登上了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和()的万里长城;我们为那一块块联结着乡亲们()的搭石而感动;更被台湾青年用无私的爱心架起的()而震撼;周恩来总理小时侯那一句“()”的豪言壮语时时激励着我们;我们更想在这()的世纪里实现更多美好的梦想。16、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的诗句是游山西村里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故人西辞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还在课外学习了送别诗,知道其中的诗句 ,18、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原因是。四年级上册复习(3)(一) 阅读巨人的花园片段,完成练习。不久,北风呼啸(xio xio),隆冬来临(ln ln),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 )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 )、( )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ji xi)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 )。于是,他立刻( )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1给带点的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按课文内容填空。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热情( ) 寒冷( ) 悲伤( )4读文段后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 5我会发挥想象力,完成练习。(1)巨人推倒了围墙后,我仿佛看到 这时候,我又仿佛听见孩子们对巨人说:“ (2)我想对巨人说几句话:“ ”6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的达“”)(1)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2)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3)春天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二)阅读去年的树片段,完成练习。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你听。”鸟儿说 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 鸟儿说完 向南方飞去了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好朋友即将分离,那么在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时要读出 之情;最后,鸟儿与小姑娘的对话,应该读出鸟儿 的语气。2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发挥想象,完成练习。(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想: (2)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又想: 4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三)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又人走路,它也要(),不亚于狗的狂吠。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n cn)容,大模(m m)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o ju)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要你一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划出)2按课文内容填空。3读二至四自然段,用“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4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特点。如,用鹅的 与狗的 对比;用鸭的 与鹅 的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再细读二、三自然段,并用“ ” 划出文中具体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6鹅需要 、 、 这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 (四)阅览猫片段,完成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什么事也不过问。( ),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 )地叫唤,( ),( ),(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2按课文内容填空。3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4猫的老实,表现在 ;贪玩表现在 ;尽职又表现在 。5读句子“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这句话中“几朵小梅花”换成“几个脚印”好不好?为什么?6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 、 、 、 。(用文中的词归纳)7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课本四字成语篇昂首东望 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局促不安 毫不相让 一日三餐 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空空如也 供养不周 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气魄雄伟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理所当然 谈何容易 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帝国主义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风和日丽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 呼风唤雨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归根到底 欣喜若狂 形态各异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用武之地 美味佳肴 应接不暇 坐卧不安 消磨时光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引吭大叫 慢条斯理 趁其不备 神态自若电话号码 浩如烟海 枯枝败叶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若有所思殊死拼搏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协调有序 形单影只 和睦相处 远洋船舶患难与共 受益匪浅 年少气盛 年逾古稀 筋疲力尽 铿锵有力词语类型篇AA哗哗 呼呼 呱呱 咩咩 喔喔 叽叽ABB白花花 亮晶晶 胖乎乎 绿油油 乐呵呵 水汪汪AABB 高高兴兴 舒舒服服 来来往往 明明白白 严严实实ABAB商量商量 收拾收拾 讨论讨论 研究研究 走动走动 考虑考虑AABC心心相印 彬彬有礼 井井有条 恋恋不舍 楚楚动人 落落大方ABCC得意扬扬 空空如也 生机勃勃 可怜巴巴 无所事事 人影绰绰ABAC不闻不问 不知不觉 不紧不慢 不慌不忙 不三不四成语特点篇1、含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积少成多、左邻右舍、里应外合、黑白相间、头重脚轻2、含近义词的成语生龙活虎 胡言乱语 东奔西走 千言万语3、表示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 眼开眼笑 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 扬眉吐气4、三字俗语:红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钉子、墙头草、顺风耳、千里目5、表示性格特点的成语活泼可爱 能说会道 温柔体贴 心灵手巧 虚心好学 精明能干6、关于动物的成语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胆小如鼠7、描写四季特点的成语:春: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花香鸟语 花红柳绿 百花盛开夏:骄阳似火 暑气逼人烈日当空绿树成荫秋: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春种秋收冬: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白雪皑皑 鹅毛大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