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14459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汪子伟 (接2006年第四期)一、临床免疫学检验(一)免疫功能检验:1、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包括IgG、IgA、IgM、C3、C4等,用于体液免疫功能,肾功能,感染的治疗及预后观察,免疫球蛋白增高见于感染、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自身免疫病;免疫球蛋白减低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补体成分C3和C4增高见于急性炎症,减低见于自身免疫反应后;其缺乏可与反复感染有关。2、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绝对值和百分比):也称为T、B、NK淋巴细胞亚群流式分析,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4细胞/CD8细胞比值等项。T细胞系在胸腺成熟的一群淋巴细胞包括CD4和CD8细胞,代表细胞免疫功能。B细胞系在骨髓成熟的一群淋巴细胞,代表体液免疫功能,其增加见于淋巴组织增生失调即病毒感染早期,B细胞缺如见于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NK细胞即天然杀伤细胞,其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早期患者,其减少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后或肿瘤晚期。CD4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其减少见于免疫机能障碍或缺陷(尤其是艾滋病患者都低于200/mm3),而其增多系细胞免疫反应增强。CD8细胞即抑制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增多见于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及肿瘤的免疫反应,减少见于免疫缺陷、肿瘤晚期或严重免疫系统损伤。3、活化淋巴细胞亚群:活化CD4细胞%、活化CD8细胞%、活化B细胞%和活化NK细胞%等。它们代表了免疫活性动员的状态。有些人容易感染病原体,可能是某些亚群活化细胞比例降低所致。使用免疫抑制及化疗和放疗,就需要以此监控,防止继发化脓性感染。处于活动期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亚群往往会增高。4、细胞因子:临床常用的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8等TNF增高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自身免疫病和各种恶性肿瘤,降低见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IL-6增高见于各种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时增高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相关,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脑梗急性期、大面积烧伤、急性感染和移植排斥等急性损伤可在数小时升高23倍。IL-8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一)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TM)系存在或产生于肿瘤本身、抑或宿主对肿瘤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在肿瘤患者中的浓度常会高于飞肿瘤患者。但是,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能检出阳性的TM,而阳性的TM也并非一定是肿瘤。一般只有出现明显或进行性增高的TM、或存在相关的临床症状时才予以考虑。目前主要用于疗效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复发或转移的监测。肿瘤患者治疗前务必确定一项用于日后疗效评估和监测的TM。一般手术或其他治疗后,每两周测定一次该TM,直至正常人水平或稳定水平。以后两年内,每3个月测一次。第34年内,每半年测一次。第5年开始每年测一次。期间若有一次高于累计“基线”25%,则要间隔两周测定,若呈进行增高,提示复发和转移的可能。1、甲胎蛋白(AFP):8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升高,常以400g/L作为诊断肿瘤的临界值。2、癌胚抗原(CEA):较广谱的肿瘤标志,常用于大肠癌和消化道肿瘤治疗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提高了灵敏度,10g/L为诊断肿瘤的临界值,510g/L为可疑值。3、CA19-9(癌抗原19-9或糖类抗原19-9):消化道肿瘤(尤其胰腺癌)敏感的血清标志。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还有CA242、CA50、CA724。4、CA125:卵巢癌的标志,建议5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测定,以便早期发现恶性病灶。良性病变(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增高,但一般不超过100g/L。其他妇科肿瘤亦可增高。5、CA15-3:乳腺癌治疗检测标志,若与CEA同时测定可提高阳性率。6、角蛋白19片断(CYF21-1):主要用于非小细胞性肺癌鉴别和治疗监测的标志。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用于小细胞性肺癌鉴别和治疗监测的标志。8、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PSA%(fPSA%):前列腺癌活检前筛查的标志。有人建议5069岁的男性每年做PSA测定和前列腺指检;若PSA10g/L建议活检,410g/L须测定fPSA%,后者25%阴性。9、铁蛋白(Fer):增高见于AFP不增高的肝癌和部分乳腺癌等患者,现在有人认为对于肝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高,尤其当AFP不增高时。10、VCA-IgA和EA-IgA:系鼻咽癌的血清标志,前者灵敏度高而特异性差,但滴度高于1:40一般已可确定该病。后者特异性强,若1:10阳性即可认定已患有鼻咽癌。11、磷状细胞癌抗原(SCCA):系鳞状细胞癌的血清标志,可在宫颈癌、消化道鳞癌和皮肤癌患者中检出。(三)肝炎病毒学清标志1、甲肝病毒IgM抗体anti-HAV阳性提示患者处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期。2、乙肝三系:俗称“乙肝两对半”,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的组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提示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表面抗体(HBsAb)阳性提示患者曾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获免疫力;e抗原(HBeAg)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在复制,传染性强;e抗体(HBeAb)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弱;核心抗体(HBcAb)可在乙肝病毒感染后长期存在;核心抗体-IgM (HBcAbIgM)阳性指示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期、有较强的传染性。3、乙肝病毒前S2(pS2)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4、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阳性提示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5、丁肝病毒抗体(anti-HDV)阳性提示患者丁型肝炎病毒感染。6、戊肝病毒抗体(anti-HEV)阳性提示患者戊肝病毒感染。(四)自身抗体:风湿病有关的自身抗体有ANA(抗核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谱等;还有许多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1、抗核抗体(ANA):针对细胞核成分的抗体的总称,呈现阳性的疾病包括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代表的风湿病,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2、SM抗体:SLE的特异性标志抗体,阳性率达95%。3、双链DNA(dsDNA)抗体:仅能在SLE患者中发现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0%90。是SLE的重要诊断依据。若健康人血清中检到此抗体,其中85会在今后5年内发生SLE。4、核小体抗体:SLE的更为特异性自身抗体。5、组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在药物性狼疮,阳性率为90%。6、Jo-1抗体: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的标志抗体。7、Scl-70抗体:系统性硬化症的标志抗体。8、RNP(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阳性率95%100%,且滴度极高(1:1000)。9、SS-A抗体和SS-B抗体:干燥综合症(SS)标志抗体,SS-A阳性率为50%65%,SS-B阳性率为30%50%,在SLE中的阳性率为20-30%。10、着丝点(CEN)抗体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局限型患者中特异性高。11、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主要有胞质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两种,cANCA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 pANCA的靶抗原以抗髓过氧化物酶为主。cANCA是活动性Wegener肉芽肿和多发性微动脉炎的标志; pANCA阳性多与显微镜型多血管炎、肾小球肾炎、肺毛细血管炎相关。ANCA还见于变应性肉芽肿性脉管炎、炎症性肠病和系统性风湿病(如RA、SLE、SS、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12、类风湿因子(RF):即变性免疫球蛋白G的自身抗体,阳性见于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特异性不高。13、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合:自身免疫性肝炎(抗核抗体、平滑肌抗体、肝肾微粒体抗体、肝细胞质抗体和可溶性肝抗原抗体/肝胰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线粒体抗体及M2抗体),以及硬化性胆管炎(ANCA)。14、与不孕不育有关的自身抗体:精子抗体(SPA)、卵巢(OVA)及其透明带抗体都与不孕有关,而心磷脂抗体则与习惯性流产有关。15、其他常用的自身抗体还有:子宫内膜抗体(EMA,子宫内膜异位症)、肾上腺皮质抗体(Addison病)、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ab,Goodpasture综合征)、心肌抗体(AHA)、心磷脂抗体(ACA,血栓形成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小板相关抗体(P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胃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PCA和EF,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等)。(五)常用激素分析1、甲状腺功能:该测定组合包括垂体前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总)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一般情况下,测定TSH、fT4和fT3足够。TSH降低时,若fT4(或fT3)增高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若fT4和fT3正常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若fT4降低则为继发性(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TSH增高时,若fT4降低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若fT4正常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若fT4增高则为继发性(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fT3和fT4比T3和T4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干扰小,结果更为可靠。从以上判断规律可见,若垂体前叶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fT4和fT3等)的变化不一致时,病变在甲状腺;若一致的话,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大约80%的甲状腺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是这类疾病的标志,若桥本氏病此抗体滴度较高。fT4能准确监测治疗过程的转化,TSH则准确指示甲状腺功能的状况。2、性激素:测定性激素主要用于闭经和其他性激素分泌失调的病因诊断,该组合包括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和促乳素(PRL),主要由卵巢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以及主要由睾丸分泌的睾酮(T)组成。应注意这些激素的性别差异及在女性体内的经期变化。从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判读获得的规律可以推广到所有下丘脑-垂体调节的激素:垂体激素的异常与内分泌腺激素的异常一致时,病变在垂体;内分泌腺激素的异常与垂体激素的异常不一致时,病变在内分泌腺。比如,某女性患者,FSH和LH升高,E2降低,可判断是卵巢功能降低,若年轻为卵巢早衰,若年龄大则考虑更年期。又比如,FSH、LH和E2都降低,则要考虑垂体的病变(席汉综合征)。3、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是垂体前叶激素,其对应的内分泌腺体是肾上腺皮质,后者分泌皮质醇。测定皮质醇是为了确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皮质醇没有昼夜节律的增高)或减退(Addison病)。ACTH用于原发性和垂体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的鉴别,皮质醇与ACTH的异常若不一致的话是肾上腺原发病变,若一致的话则可能是垂体继发性病变。4、胰岛素(INS)和C肽:INS增高见于胰岛细胞瘤、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降低见于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分型,肥胖症。C肽用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胰岛功能评价。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诊断糖尿病前期有价值。(六)变态反应的诊断1、IgE:血清IgE的半寿期只有23天(而IgG却有21天),但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就可以存在几个月。2、变应原:实验室通过体外测定血清中的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推断出患者可能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原)敏感七、血液黏度测定:高切黏度增高提示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常与血管壁脆性增加或血管硬化有关;低切黏度增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常与血栓形成及血栓前状态有关。相对黏度值便于不同仪器间比较结果。八、临床细菌学检验1、细菌培养:报告实际培养鉴定到的细菌(可以是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分枝杆菌或细菌L型等)。2、耐药性试验包括:抗生素敏感试验,根据分离鉴定的细菌,进行敏感性试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客观证据;超广谱b-内酰胺酶试验(ESBLS)阳性的G(革兰染色阴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均耐药;b-内酰胺酶试验阳性的淋病奈瑟菌、嗜血杆菌属和卡他布拉汉菌等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均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头孢类及其他b-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九、临床分子诊断1、主要的测定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bDNA和DNA杂交等。2、常用于测定乙肝病毒和其他肝炎病毒、结核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核酸,以及乙肝病毒基因YMDD突变(检出对拉米呋叮耐药性的毒株)和某些遗传病的基因等。临床试验室的测定项目非常多,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有些测定项目不是经常使用,有些项目已经被其他特异性和灵敏度更有优势的项目取代了。以上仅仅收录了一部分经常使用的、临床价值较大的诊断项目及其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