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44003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梁寄宿制小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计划(3-1)年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姓名: 任品宪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男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2.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部分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无法适应。 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知道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想出一定的办法研究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现代科学知识、现代科学理论的学习,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和教法学法。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石梁寄宿制小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学科全册分析(3-2)年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姓名: 任品宪 一、教材分析及全册目的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共包括了七个单元32课时的内容。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本册教材强调小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本册教材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手脑结合的教学要求。本册的教学目的要求是: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概念,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并能分析问题的主次,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认真展开研究。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与测量、假设与搜集证据、解释与模型、设计与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概念的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各相关主题之下,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科学的人文精神的渗透。石梁寄宿制小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班级学情分析(3-3)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姓名: 任品宪 本册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学科,对科学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神秘感,认为科学是很高不可攀的事情。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破除学生对于科学的畏惧感,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科学当中,当好小小科学家。这一册是科学起始年级,从探究对象上看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变化的现象为主,即以“是什么”、“怎么样”为主要话题;从探究水平上看,以引导性探究为主,即教师以示范性、扶一把的方式教孩子学习探究,不可操之过急,要求过高;从过程与方法上看,以观察与测量为主,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学会使用测量工具采集数据。这是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础。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课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渗透新时期课改的有关教育理念,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做到全面发展。石梁寄宿制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1、科学是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9月4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教 学重难点知道科学的含义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 学生活动。(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学 法 指 引导入新课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分组讨论认识空气有质量的重要性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2热空气和冷空气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9月7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2、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 学重难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把书翻到P6,这课的标题是“热空气和冷空气吗”,又是个问题,先来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二、自主学习1、风的形成(1)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如果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你有什么感觉?(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我们这堂课上完了吗?有关空气流动,你还想知道什么?小组讨论体验板书流动的空气风从学生的提议中选取“空气是怎样流动的”问题 2、空气的流动(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冷空气是下沉的板书热空气演示P6实验二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适当点拨让学生自我总结板书上升板书猜想答案(下沉) 3、冷热空气的对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小组讨论实验方案(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1)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画流动图板书热气球孔明灯三、课外拓展1、制作热气球、孔明灯学 法 指 引谈话导入设疑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加深认知 自由发言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3、空气中有什么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9月18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教 学重难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空气有了一些认识,你知道空气的哪些性质?2、除了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的空气的性质外,你还了解哪些有关空气的知识?蜡烛熄灭的实验1、出示书上第九页的实验,请学生预测,哪支蜡烛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持久?并说出自己的依据。2、师演示实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3、学生根据观察,结合自己的假设进行解释。4、燃烧是不是用去了杯子里的全部空气呢? 了解学生有关空气知识的认识初步了解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话题。探索和调查 蜡烛燃烧的实验1、学生根据装置思考、回答,蜡烛点燃后,拧上瓶盖,会有什么现象?2、学生实验、观察记录3、通过实验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4、独立思考,小组交流。5、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小组的讨论在班级进行解释汇报。火柴熄灭的实验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了些什么?此时的瓶中你认为还有空气吗?为什么?2、师提供实验装置(也可演示实验),讲明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3、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4、你们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5、阅读有关空气组成的资料。认识二氧化碳1、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观察制取的二氧化碳能,“有颜色,有气味吗?”3、演示书上第12页的两个实验,你看见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4、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觉得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引导学生发现,瓶内的红色水比水槽内的高,但只高出一点,没有占满瓶内的空间,从而说明,燃烧只是用去一部分空气。认识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判定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结合实验、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先引导学生观察的石灰水是澄清的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对比)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实验,你对空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依据是什么?2、对二氧化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学 法 指 引谈话导入设疑学生观察 演示二氧化碳实验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9月23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用简易的方法考察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了解空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危害,及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3、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教 学重难点认识空气的重要性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1、谈话:空气对我们来说重不重要?学生讨论之后回答2、哪些地方体现出空气对我们很重要呢? 3、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大家用手把鼻子捏起来,把嘴闭上。(持续十几秒中左右。)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刚才有什么样的感受4、大家有什么感觉啊?5、这说明什么啊? 从中感受到空气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空气的关注。探索和调查 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和空气的关系1、大家看看书上第十二页的第一副图,这就是我们刚才所做的那个试验,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空气)讨论回答这个问题2、第二副图呢?又说明了什么?3、第三副图是什么人啊?她在地球上吗?她为什么要被设一个氧气瓶呢?4、同学们说说看,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借助教学光盘补充例子。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6、那我们的空气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可以利用的空气,那我们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了解我们周围的空气状况1、虽然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这样的重要,可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书上第十三页。讨论回答这个问题2、看了书上的这副图,你有什么感受?3、你在身边有没有见到过空气受污染的情况?4、在以前的生活中你自己有没有做过什么污染空气的事情呢?5、你在日长生活中有没有使用一些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工具?这些工具能否改造,使他们不再污染空气呢?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呢?1、看看书上第十四页的六副图,然后讨论,他们分别为净化空气做了什么事情?2、在这方面你可以有哪些地方向她学习的?3、说说现在人们已经为精华空气做了哪些事情?4、还有哪些不足,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5、我们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为净化空气做哪些事情?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的污染,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1、我们知道身边有不少污染空气的事,可也有不少的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可能有一些地方呢还没有做到位的,我们要从小为家乡出力,所以老师打算提议组织一个防治空气污染小队,为空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出一份自己的力。2、感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就到课代表那去报名 认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引出空气污染的话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这说明空气不但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而且对动植物的生命也很重要。认识空气的污染与危害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空气污染。交流调查当地空气污染的情况,了解应该防治空气的污染。回顾和解释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 法 指 引谈话导入设疑学生观察 了解空气污染情况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1、冷热与温度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9月28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3知道什么是温度,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教 学重难点认识空气的重要性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 激疑,使学生产生思考。探索和调查 试水温1、学生分组实验。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测水温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2、布置实验要求。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3、再次提醒: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实验: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1、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热水、杯子、温度计。”2、那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3、布置实验要求。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4、再次提醒: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5、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记录上做下记载。 建立温度的概念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回顾和解释 1、教师请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实验结果。2、你的实验结果和你的预测一样吗?3、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看,如果再继续观测下去的话,温度会怎样呢?4、借助教学光盘结合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学会分析并进行合理地解释,得出结论。学 法 指 引谈话导入设疑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2、热 的 传 递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10月8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教 学重难点冷热温度对物体的影响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热水变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几乎每个同学都问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水的“热”传到哪里去了?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答案吗?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热传递的现象。 探索和调查 实验一:研究“传导”1、那么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样传递的呢?学生猜测。2、出示图片:(1)用蜡烛在金属片的一角加热,观察涂在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融化过程。(2)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观察蜡烛的融化过程。3、同学们,你们认为可能发生什么?(分小组讨论)4、那么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试一试。5、学生动手实验。6、利用教学光盘播放铜丝上的火柴掉下来的实验巩固热传递的概念。实验二:研究“对流”1、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加热一杯水的过程中,冷水是怎样变热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领取实验材料。2、教师在旁指导学生。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去研究。3、联系前面所学的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了风,介绍热对流。研究“辐射”1、学生自己阅读有关辐射的资料。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1)辐射是否依靠其他的物体?(2)热量是怎样行进传递的?(3)我们接受过哪些物体辐射来的热?3、学生讨论后汇报。 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了解热传递的第三种方式辐射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吗?2、看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区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热传递现象。学 法 指 引谈话导入设疑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讨论汇报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3、加热和冷却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10月13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教 学重难点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2、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3、点拨:这是用蜡笔做成的。探索和调查 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1、提问: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3、分小组制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一幅蜡画)实验制作4、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5、各小组汇报:各小组把制作的蜡画展示前面的黑板上(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记录6、教师点拨: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后会产生与蜡笔相似的变化?学生根据材料作出假设、并实验7、观看教学光盘中巧克力受热后的变化。探究小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1、谈话: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大家发现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可真不小。那么,一些看不出来变化的物体比如这个铜球,受热后会发生变化吗?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2、究竟它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3、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这种现象科学上叫热胀冷缩,其实是冷和热对物体体积产生了影响。探究水和空气在加热、冷却后的变化1、刚才的两个实验使你有什么发现?2、如果将水和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会和前面的物体一样都发生变化吗?3、学生预测。4、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设计。5、汇报实验设计,修改完善。6、动手实验。7、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形成的结论。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认识加热、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回顾和解释 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谈话: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受到冷和热的影响?大组交流:铺水泥地时要夹木条、自来水管会冻裂、夏天电线变长2、讲解:法国塞纳桥断裂的故事和北京至太原铁轨伸长的事例。3、立交桥、快轨在建造在建造时应注意些什么?协和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什么会长胖25厘米?学生大组交流、汇报了解温度计1、阅读有关温度计发明的内容。思考:(1)温度计的发明者是谁?(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温度计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总结1、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你对物体经过加热或冷却后,有了怎样的认识? 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所做的事情。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感受其中凝聚着的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学 法 指 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分组实验学生参与分组讨论 了解温度计学会使用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4、吸热和散热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10月17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2、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教 学重难点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二、学习新知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2、组织学生讨论:(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你们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实验前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2、学生分小组讨论。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实验(1)指导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各自进行实验。实验结束进行对比。实验(2)演示实验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学生观察、汇报。(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 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回顾和解释 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三、设计一个保温杯。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学 法 指 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生观察结合生活实际拓展知识内容教学反思:石梁寄宿制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目)教案学习内容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课时1课时学习时间10月22日设计教师任品宪学习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教 学重难点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 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3、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很好奇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二、探索和调查 进行有关“水的变化”的实验。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水汽凝华成霜 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实验时放两块冰 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 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不同 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在教室里进行再现?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你想研究什么?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4、讲解表的填写要求。(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的同时,记录下你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你们准备如何实验的步骤,并写出你们预计的实验结果。在记录的过程中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利用符号和简笔画进行记录。)5、指导小组讨论。6、下面同学来交流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请认真听讲并给他们纠错。 “请代表上台来展示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云的实验:你们准备利用哪些材料?怎样做?你觉得在哪能观察到云或雾?雨、雪的实验:雨和雪实验设计中的不同点露的实验:注意易拉罐的外面出现了什么?温度又是多少?(湿毛巾是为了增加周围的湿度或水汽的量)鼓励学生做对比性的实验(干毛巾和湿毛巾的对比)7、刚才,每个实验都有小组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下面请每个小组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对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8、各小组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修改。请各小组的组长来选取你们小组实验所需的器材。9、“请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记录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适当的时候给与必要的帮助。10、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11、观看教学光盘,进一步加深云、雾、雨、霜、雪的形成。研究蒸发1、提问:空气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猜测、汇报2、提问:把水和酒精涂在手背上,会怎样?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进行实验、汇报3、提问:用温度计先测量教室的温度,再测量水的温度,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的瞬间,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会是多少?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把水和酒精涂在手上后,手总是感觉凉丝丝的?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时,温度反而会下降呢?6、得出结论:水在常温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由液体形态的水变成眼睛看不见的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7、观看教学光盘进一步理解蒸发和沸腾的现象。 了解水的冰点;认识霜的成因。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了解云、雨、露的成因。认识水的蒸发现象。回顾和解释 1、在这次研究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2、利用教学光盘复习巩固水的三态及其形成的条件。水的循环1、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4、小组讨论。(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水的循环) 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学 法 指 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实验分组讨论展示实验记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