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14310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 批准:京九电化亳州站改项目部年 月 日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3、商品混凝土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4、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二)材质要求1、商品混凝土等级、塌落度、石子粒径、和易性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三)主要机具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标尺杆等。二、质量要求混凝土工程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1)主控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2)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3)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2)一般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3)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2、砼施工工程(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工作班使用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OO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1)主控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一般项目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基础15独立基础10墙、柱、梁8剪力墙5垂直度层高5m85m1O全高(H)H1000且30标高层高10全高30截面尺寸+8,-5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表面平整度8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三、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四、操作工艺(一)作业准备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杏符合规范要求。2、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已经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4、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现场搅拌工艺1、每次浇筑砼前1.5h左右,由土建工长或砼工长填写“砼浇筑申请书”,一式3份,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土建工长留一份,交试验员一份,资料员一份归档。2、试验员依据砼浇筑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做砂石含水率。调整砼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3、当一个配合比第一次使用时,应由施工技术负责入主持,做砼开盘鉴定。如果砼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三)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出厂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0c)2525C30C30120909060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砼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四)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O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问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五、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六、混凝土试块留置1、按照规范规定的试块取样要求做标养试块的取样。2、同条件试块的取样要分情况对待,拆模试块(1.2MPa,50,75设计强度,100设计强度);外挂架要求的试块(7.5MPa)。七、成品保护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分布筋、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侧模板上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已浇筑混凝土的上表面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4、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对已经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则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流下的水泥浆要专人及时的清理干净,洒落的混凝土也要随时清理干净。5、对阳角等易碰坏的地方,应当有措施。6、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楼板上覆盖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缺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3、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4、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5、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6、现浇面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