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阅读语段.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40015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阅读语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阅读语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上阅读语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阅读语段。(1)我们的民族小学(节选)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小路有多美,抄出语句。小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一句看出学校的教育很成功?(2)金色的草地(节选)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舍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草地中午时候是 的,傍晚时候是 。为什么有蒲公英的草地会变色?画一画蒲公英。(3)爬天都峰(节选)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一段话写了天都峰什么特点?能画一画天都峰吗?二、第二单元阅读语段。(1)灰 雀(节选)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灰雀是怎样惹人喜爱的?从哪里能看出列宁爱灰雀?(2)小摄影师(节选)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不是。是一家杂志杜的记者。”“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从哪些地方看出高尔基爱孩子?(3)奇怪的大石头(节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十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我可说不上来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李四光对 感兴趣。对于石头,李四光想了什么?抄下来。石头为什么会落在这儿?三、第三单元1填诗。(1)夜书所见 作者 代 萧萧梧叶 , 。,夜深篱落一灯明。(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 代 , 。, 遍插茱萸少一人。2写出诗句的意思。(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阅读语段。(1)风筝(节选)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随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拍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风筝为什么会断?哪几个词写出我们失去风筝时的心情?(2)秋天的雨(节选)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牧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抄出两个比喻句。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明什么?4填对子。天对 , 对 ,大陆对 。 对 。赤日对苍穹。 , 。水绕对云横。 , 。四、第四单元1填空。月茄子头朝下, 月萝卜上秤称, 月蒜苗正泛青, 月葫芦弯似弓, 月黄瓜大街卖, 月韭菜长得旺, 月竹笋雨后生, 月栽下羊角葱, 月柿子红似火, 月辣椒个个虹。2阅读语段。(l)花钟(节选)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过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花的原因是什么?(2)玩出了名堂(节选)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显微镜的?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他获得了什么荣誉?五、第五单元1阅读语段。(1)孔子拜师(节选)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墓,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首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孔子为什么要去拜老聃为师?孔子是怎样跟着老聃学习的?由孔子的言与行你想到了什么?(2)盘古开天地(节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大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1盘古怎样让天地成形?2填一填 六、第六单元1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 ) , 。 ,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 , 。2阅读语段。(1)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有哪些颜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什么?(2)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两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一段写了 、 、 。第二段写了 、 、 。 、 、 。抄写出描写鲜花的句子。七、第七单元阅读语段。矛和盾的集合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到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啊!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1. 发明家的想法是 。2. 发明家发明了什么?3. 坦克拥有什么优点?4. 文章揭示了什么道理?八、第八单元阅读语段。一次成功的实验(节选)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1. 一个女孩对同伴说了什么?2.女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