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3267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4、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5、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24“变化的量”及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表格、图像和关系式表达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函数打下基础。重点难点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相关资料、视频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一、 观察用表格呈现的变量关系年龄出生时6个月1周岁2周岁6周岁10周岁体重/千克3.57.010.514.021.031.5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 表中年龄和体重都在发生变化;(2) 小明的年龄增长时体重也在增长;从出生地到1周岁体重增长最快。适时引导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活动二:二、 观察用图像表达的变量关系骆驼体温变化情况(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 一天中,骆驼的最高体温是40度;最低体温是35度(2) 一天中,4点到16点体温在上升,0到4时,16时到24时在下降;(3) 第二天8时与第一天8时体温相同,都是37度。三、 观察用表达式表达的变量关系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的关系(蟋蟀叫的次数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T每分叫的次数;H当时的气温;关系式:H=T?7+3适时引导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表格、图像和关系式表达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课堂练习小组交流:举出存在一定关系的变量的例子如: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家每月的电费是随使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圆的周长随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等。课堂小结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存在一定关系的变量吗?作业布置能力训练教学后记 用举例和说理的方法说明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提升思想方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P25P27“正比例”及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正比例;2、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理解正比例的特征,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学生自行归纳理解正比例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一、复习讨论1、你还能说出几个存在于生活中比的例子吗?(路程和时间的比;总价与单价的比)是不是所有一个量变化了,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他们的比值是一定的呢?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吗?2、启发谈话:大家说说你还知道生活中存在哪些相关的量?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吗?(存在,正方形的边长变化了,它的周长和面积也发和变化。)你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关系怎样(周长是边长的4倍)适时引导结合丰富的实例,初步认识正比例,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活动二:二、探究新知1、探究学习一研究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变化关系1)填表2)读解图像3)说出周长与边长的变化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4)那么周长与边长的比值发生变化了吗?(没变化,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研究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变化关系1)完成表格2)读解图像 3)说出面积和边长的变化关系(边长变化了面积也发生了变化)4)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数吗?(不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和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相同吗?(不同,正方形的周长的比值一定,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则不一定)对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周长的4倍,也就是比值一定;正方形的面积是边边乘边长,与正方形的周长的变化规律不同。2、探究学习2速度一定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1)完成表格;2)用自已的语言描述路程和时间的变化关系(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3、探究学习3购买同一种苹果时,应付的钱数购买的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1)填表2)用语言描述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数量的变化关系(应付的钱数随购买苹果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苹果的数量的比值相同。)三、归纳小结1、小组交流:描述上面几个例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即谁随谁的变化而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过程中什么不变(比例不变)2、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它们就成正比比例(板书)适时引导理解正比例的特征,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学生自行归纳理解正比例的特征。课堂练习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成)面积与边长呢?(不成)为什么2、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成正比例吗?(不成)为什么?(因为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比不是一个定值)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成正比例)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不成正比例)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作业布置能力训练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并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内容教材P28P30“画一画”及练习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难点掌握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线;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估算对应变量的值。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一、谈话引入说一说,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有什么特征?你能举例说明吗?(找出2-3人回答)适时引导结合实例认识正比例,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活动二:二、探究新知1、5的倍数1)完成表格;2)找点连线;3)你发现了什么?(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4)看图估值,把下表填写完整。一个数2.5710.51112这个数的5倍0.5352.155602、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找点画图;2)读图;3、水果重量和应付钱的关系1)找点画图;2)读图4、归纳总结: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时,图像是一条直线。适时引导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课堂练习练一练:1、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吗?(不成正比例)1)看表找比说明 (比不是一个确定的值)2)画图说明(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P30练一练第2-4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能力训练教学后记 着眼学生的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相机进行学法指导。教学内容教材P31P33“反比例”及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3、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积不变,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判断。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一、复习准备1、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有什么特点?2、试举例说明适时引导复习正比例,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活动二:二、探究新知1、和是12的两个加数,一个加数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和一定。1)说出它们图像 2)这两个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积是12两个乘数,一个乘数随着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积一定。1)说出它们的图像;2)发现了什么?(积一定)3)比较这两个变化关系相同吗?3、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1)完成表格;2)用自已的语言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4、果汁总量一定时,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之间的关系1)填表2)用语言描述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三、归纳总结1、小组交流描述上面几个例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即谁随谁的变化而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过程中什么不变?2、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适时引导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课堂练习1、讨论总价一定时,单价和质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P331-4题 小组交流后展讲。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作业布置能力训练教学后记在关键处给学生以“点化”,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对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去发展,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更有着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内容教材P35P37“图形的放缩” 及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性。重点难点深刻理解“相同比”。长和宽都按相同的比来画,图形才相似。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里有一张广告画,请你在一张纸上将它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像。生自主探究为什么同样大小的广告画,却画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而且有的像,有的不像呢?生小组讨论(在不考虑细节的情况下,只讨论长方形的长和宽)组1:我们图的长:原图的长=4:10,我们图的宽:原图的宽=4:10;所以我们画的图和原图像。组2:原图的长:宽=5:6,我们画的图的长:宽=5:6,所以我们画的图和原图像。对一个图进行放缩时,要使图形不变形,长和宽必须保持相同的比。适时引导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活动二:二、探究新知1、谁的贺卡像?甲:长1:长2=宽1:宽2=1:4乙:长1:宽1=长2:宽2=3:2丙:只有长和宽按相同的比来画,画得才像。2、画一画独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放大的过程)三、归纳总结你觉得怎样才使得放缩的图像不变样呢?(长和宽要保持相同的比。)适时引导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性。课堂练习探究活动1、感受数对两个数扩大相同倍数时,所形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才相似。天天:是乐乐的轮廓拉宽;晶晶:是将乐乐的轮廓拉长;欢欢:是和乐乐的轮廓成比例放大,所以只有欢欢和乐乐像。2、辨图(哪个图像?为什么?)出示原图,和按比例放大、缩小,和不成比例变化的图,让同学来辨别,哪个像,哪个不像,像的理由是什么?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能力训练教学后记 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讨论问题,体现数学的优化思想。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教材P38P41“比例尺”及练习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认识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地图课时安排1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落实知识点活动一:一、情境引入1、请拿出课前准备的邮票,你能按同样大小把它画在图纸上吗?让学生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发现什么?生:同样长,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2、黑板的长是4米,你能按同样长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如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生: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画上去,同时又相像呢?生:把实物的长和宽按相同的比缩小来画就可以。3、笑笑把她家的长和宽按相同的比缩小后画成了这样;她还在旁边作了一个标注:比例尺1:100,它是什么意思?请大家先讨论,再汇报。4、引入课题适时引导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活动二:二、自主探究1、比例尺的意义 (生讨论一段时间)生1: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生2、图上长度是实际长度的1/100,实际长度是图上长度的100倍。图上1毫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多长?实际200分米长的线段在图上要画多长?看来这里的比例尺1:100是用来表示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际线段的长度之间的关系;那么比例尺到底表示什么意思?生:比例尺表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师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比例尺的特点你们再观察、思考:比例尺有什么特点?生1:前项是1生2:比例尺是最简比生3:比例尺无单位3、解决实际问题。(1)P38-2、3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想法(2)P39-4先弄清题意,后生解决、汇报;有多种解法:A、实际距离:2米=200厘米 图上距离:200100=2(厘米)B、实际距离:2米=200厘米 图上距离:2001/100=2(厘米)C、100厘米=1米 2米1米=2(厘米)(3)P39-5弄清题意: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后生解答(注意统一单位)4、再次强调比例尺的特点适时引导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练习1、试一试:(1)题1:弄清题意;比例尺1:17000000是什么意思?要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还要知道什么?以什么做单位?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想法(2)题2:拿出自己的中国地图,标出家乡位置;尽量准确量出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单位用厘米),后进行有关计算。2、练一练:题1:在自己的中国地图上,量一量,算一算;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使用的单位。题2:根据条件,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题3、求比例尺,注意单位统一课堂小结谈谈你对比例尺的认识。作业布置1、扩展比例尺知识:你知道吗?2、实践活动:量一量,画出自己卧室的平面图。教学后记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鼓励学生借助原有的认知,自己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从列算式、到计算,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建构,并通过及时有效的整理与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