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088951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西学东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开眼看世界1 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后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2 概况 1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 认识转变 主持禁烟斗争时 开始注意了解 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 主要活动 设立译馆 命人译出 各国律例 编译 四洲志 一书 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概况 历史地位 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 学习西方的先河 2 魏源与 海国图志 魏源受林则徐嘱托 依据 四洲志 编写成 海国图志 一书 书中明确提出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 意义 开眼看世界 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探究 学习西方 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自主思考魏源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对西学东渐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 以 师夷 为手段 以 制夷 为目的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为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 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体用之争1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体用之辩 1 时间 19世纪60 90年代 2 各自主张 洋务派 倡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文化主张 主张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 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 顽固派 坚守 夷夏 的精神堤防 反对 西学为用 师事夷人 3 影响 冲击了传统的 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 中法战争前的早期维新派 1 基本立场 最初都持 中体西用 的思想立场 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 2 代表人物 王韬 郑观应等 3 社会影响 社会上逐渐形成 皆以通达洋务为能事 的风气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维新思潮1 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1 原因 中法战争的结局使早期维新派认识到 西方的富强之本在于 通民情 参民政 上下同心 洋务派 仅袭其皮毛 2 思想主张 提出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3 积极影响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 维新思潮的兴起 1 背景 19世纪90年代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2 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主张 作用 康有为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 撰写了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等重要著作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 积极宣传民权思想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谭嗣同 是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 严复 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他借用进化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原理 宣传维新变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 洋务派的论战 1 论战内容 主要集中在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要不要废 八股 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 2 历史作用 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 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自主思考想一想 这次论战与 体用之争 相比有何不同 提示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 体 的认识不同 维新派已不仅仅满足于 西用 而是大胆地提出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进一步深层次的提出 不仅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西学东渐史料导入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 中国史事 政书 地图为旧学 西政 西艺 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张之洞 劝学篇 互动探究 1 结合史料探究 在学习西方这个角度上 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张之洞的这一思想 提示 1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 2 这一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但该思想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不可能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西学东渐的发展轨迹 1 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后 魏源提出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但在他的思想主张中 向西方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它第一次冲破了传统的 贵华夏 贱夷狄 的思想藩篱 对于启迪人们的思想有重要作用 2 洋务思想 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提倡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学习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但通过与顽固派的论战和洋务运动的实践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 早期维新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也没有付诸实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4 康梁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一股进步的思想潮流 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改良政治的层面 维新思想冲破阻挠传播开来 形成一次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5 民主共和思想 1905年 同盟会成立后 孙中山将 建立民国 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 并确立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 最初觉醒 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B 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C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D 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 最初觉醒 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 可知 最初觉醒 应与民族危机有关 指的是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 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 这一时期的新思想主要是把人们从 天朝上国 的美梦中唤醒 开始 开眼看世界 答案 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维新思想史料导入是故欲开民智 非讲西学不可 欲讲西学 非另立选举之法 别开用人之途 而废八股试贴策论诸制科不可 严复 原强 自时务学堂 南学会既开后 湖南民智骤开 士气大昌 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 以爱国相砥砺 以救亡为己任 其英俊沉毅之才 遍地皆是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互动探究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严复为什么提倡 开民智 根据史料 指出他主张 开民智 的具体措施 2 根据史料 归纳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并探究其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 1 原因 严复认为民众愚昧 需要教育 措施 兴西学 立选举之法 废科举 2 方式 办学会 建学堂 创报刊 写文章等 影响 促进了思想启蒙 激发了爱国热情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 维新变法思想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 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 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 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2 维新思想突破了林则徐 魏源及洋务派所局限的物质层面 在政治方面要求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方面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教育方面主张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这些表明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已深入到制度层面 3 维新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仅仅正式运作了一百天的戊戌变法 除了一个 京师大学堂 外 可以说并没给我们留下什么 它就像历史天幕上滑过的一颗耀眼的 流星 匆匆而来 倏忽而去 但它又毕竟是颗耀眼的 有光彩的 流星 这里的 耀眼的 有光彩 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 阻止了民族危机B 改革了君主专制C 启蒙了国民觉悟D 动摇了儒家思想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切入点是戊戌变法 解题注意材料关键信息 又毕竟是颗耀眼的 有光彩的 流星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 百日维新短命而败 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 思想启蒙是其成功之处 选择C项 A B两项均不是戊戌变法的作用 D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都予以排除 答案 C 2 3 4 5 1 1 1839年的 澳门新闻报 曾报道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 又不询问考求 至今仍不知西洋 只有林 则徐 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报道中 林总督行事 主要是 A 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B 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C 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D 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 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盲目自大 而 林 则徐 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即说明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 这就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并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打败西方侵略者 所以此题选B项 答案 B 2 3 4 5 1 2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 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 对他来说 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 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 他 应该是 A 林则徐B 张之洞C 郑观应D 康有为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 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 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反映的是洋务派提出的 中体西用 的思想观念 而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 故B项正确 林则徐也主张向西方学习 但没有创办许多现代化事业 故A项错误 C D两项是维新思想代表人物 故排除 答案 B 2 3 4 5 1 3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 旧则攻吾太新 新则攻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林则徐解析 康有为前期主张维新变法 在守旧派眼中是 太新 后期是保皇党的代表 主张君主立宪 反对革命 主张保留君主 在革命派眼中是 太旧 因此 选择A项 B C D三项人物的思想都没有体现这一特点 答案 A 2 3 4 5 1 4 维新派指出 洋务运动 利未一见 弊已百出 的根本原因在于 变法不知本原 维新派所讲的 本原 是 A 专制制度B 工业经济C 传统儒家思想D 民主制度解析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中体西用 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因此 维新派所讲的 本原 是民主制度 A B C三项不符合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答案 D 2 3 4 5 1 5 图文探究 仁学 图片说明 谭嗣同撰写于1896年至1897年之间 在这部书中 谭嗣同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 他猛烈抨击三纲五常 号召人们冲决君主 伦常等封建网罗 宣传 君末民本 的民权说 否定了 君权神授 谭嗣同的 仁学 与孔子的 仁学 有何区别 2 3 4 5 1 参考答案 谭嗣同的 仁学 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孔子的 仁学 则构建了早期社会的伦理道德 后来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