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结构改革阶段性成果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088249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结构改革阶段性成果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结构改革阶段性成果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结构改革阶段性成果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结构改革阶段性成果报告一、改革的提出及研究历程(一)背景分析:一直以来,人们在诸多理论的支撑之下,对教学结构的研究和探讨就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泸州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2014年推进全市教学结构改革工作要点。面对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只有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找准目标,明确定位,才会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学校现实在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眼里,一个学校的中考成绩就是一个学校的生命。这一朴素而现实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一思想观念必须进行教学结构改革。目前我校教学质量还待提高,教学改革基本是做形式、走过场,教师强势地占据着课堂,教学评价考分至上,课堂教学缺乏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三)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杜郎口“10+35”、昌乐二中“271”等多个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紧扣课改的要求,着眼时代与未来,建立开放式课堂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策略是否惠及了每一个孩子,措施是否得以完全彻底实施,模式是否适用于我们所在区域的学校,也需要我们去调查、分析、研究、深思。这些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往往只会产生“圣诞树效应”,即“改革的方案像圣诞树上的饰物一样多,其实只是金玉其外”。二、改革成果解决的主要教育教学问题首先,凸显教学结构改革目标。要强化教学结构改革的意识,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到“三开减负三开放”“两增两减一提高”。要探索教学结构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构建管理运行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要强化学习意识,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成绩,彰显学校内涵特色。其次,凸显师生的前置性学习。要建设“学生学习共同体”;要让教师成为教学结构改革的“智者”“发明者”,成为“长流常新的小溪”“带着学生寻找水源的伙伴”;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展”“点”“练”“评”五环教学策略研究,营造高效课堂;要从过程性、阶段性、发展性、绝对与相对性评价入手探索课堂多元评价策略。教学结构改革最终要回到课堂教学的“原点”问题上来。突破“双基”从“底线”上保证教学质量;强调“学科结构”,有效“整合”教学要素及环节,产生聚集效应;教学结构改革要从“道教学结构改革的观念、立场、思想和方法论”,“学对规律、原理和机制等方面的探讨”,“技”“教学六技术”三个层面进行。三、改革取得的主要阶段性成果我们从制订计划、具体实施和经验总结几方面着手,探索了农村初中教学结构改革的措施办法、途径与策略,形成了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机制,构建了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的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建立了“学-展-点-练-评”五环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四、产生的主要效果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探究者、思考者和体验者,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让学生学习自信心得到确立,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习惯得到内化,技能得到提升,使学生学科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教师从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由过去的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导学式,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教学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实现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学校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学校内涵发展。通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展、点、练、评”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有效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科研兴校、教研促教,在构建“五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过程中,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五、成果的价值意义和创新点 “五环节问题导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的指导规律、教学活动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体性,教师指导的异步性。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学习与互相学习的整体教学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思维头脑,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新课程理念导引下的“五环节问题导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节问题导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共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学得懂”“学得会”“学得轻松”,真正实现“两增两减一提高”.六、成果的应用价值分析1、构建五环问题导学模式树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在“学习、实践、创新”的改革实践中,形成具有操作性、实用性、效果显著的独具特色的“学、展、点、练、评五环问题导学”模式。通过五环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也。2、建立三开减负三开放机制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各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课程,不准减少课程,不准减少活动类课程的课时。并逐步完善以适应课程“三开”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机制,在政策导向、师资选配、经费投入、设备设施等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上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3、重视师生引领示范作用领导班子成员教学结构改革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帮助教师体验教学结构改革成果带来的愉悦,充分肯定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随时发现教师们改革的闪光点,宽容他们在改革进程中的失误。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树立改革的先行者,在教学实践中起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骨干学生队伍,发挥伙伴引领作用,形成“兵教兵、兵带兵、兵帮兵”的互助学习管理机制。4、着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实施“五环问题导学”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科学习方法。积极倡导学生“为教而学”,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合作、互助、成长”的学习团队。5、建立推进改革激励机制为顺利推进“五环问题导学”,要着力解决教学结构改革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学校在政策引领、经费扶持、班额控制、教研培训、平台搭建、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了相关的激励机制。七、问题与探讨1、教师对教学结构改革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论支撑,课改操作“形”同“神”异,观念转变难,行为上简单模仿、有形无实,改革行动迟缓、效果差。需要深入学习,弄清本质,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反思改进。2、课堂上,教师不能把准自己的角色地位,出现越位或缺位等错位现象,许多教师的表现呈现两个极端化。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讲与不讲的关系,学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学会组织创造性学习活动。3、“五环导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和深度不足,学生习惯养成难,课堂展示不够精彩。需要完善小组建设机制,构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与习惯养成教育、训练机制,引导学生精彩展示学习成果。4、校本研培收效差,督促激励有效性不足。需要完善制度抓落实,强化有效重质量,构建完善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为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强力推进保驾护航。八、参考资料及附件 我市教学结构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罗洪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