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介绍.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05702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介绍 谈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想 一 普通高中课程现状的调查 调查样本 调查范围 北京 辽宁 江苏 广东 黑龙江 江西 广西 河北 山西 宁夏等10个省 市 区 样本数量 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 教师样本1650名 校长样本158名 学生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约58 3 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0 5小时22 1 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只有15 5 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1小时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86 7 的学生表示喜欢动手实践 讨论交流 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式 只有12 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 12 30 5 50 8 0 8 5 4 0 6 0 10 20 30 40 50 60 老师讲授 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实践 书面练习 自学 其他 关于作业类型的调查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 实践性 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84 3 41 1 17 9 4 6 6 4 3 7 3 5 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练习记忆为主 读书与思考 搜集整理信息 实践性作业 小组学习讨论 撰写论文报告 其他 持续性思考 瞬间判断性回答 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事物的特征及分类 研究 应试 需要 需要 思维方法的绝对化 片面化 科学思维中的逻辑性 相对化 高中物理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 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的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 注重共同基础 体现选择性课程内容 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 注重自主学习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 更新评价观念 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承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二 共同必修物理教材的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必修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总主编张大昌 机械能和能源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经典力学成就与局限性 物理1 36学时 物理2 36学时 科学内容 运动的描述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 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二 共同必修物理教材的设计 严格依据 课程标准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 三维 课程目标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1 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 研究平抛运动的等时性 教学大纲 平抛运动 B 实际教学过程 1 实验结论 平抛运动由两个运动叠加2 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位置3 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瞬时速度4 计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得到一套解决平抛运动的方法 不涉及斜抛运动 课程标准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建议的教学思路 我们看出蜡块是向右上方运动的 那么 蜡块的合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合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吗 这些都不是单凭观察能够解决的 1 以红蜡块的运动为例 研究解决二维运动的方法 坐标x vxty vyt轨迹 消去ty x速度v 2 例题 求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巩固以上方法 悟出的道理 相互垂直方向的运动可以分别研究 然后求它们的合运动 3 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 F 0 v0 v x vt竖直方向 F G a g v0 0 y 速度的大小 速度的方向 轨迹 4 如果抛出时的速度不沿水平方向 那么 得到的是解决抛体运动的一般性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 坚持改革不忘继承 1 重视基本概念规律 不忘历史教训 2 基本保持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 3 保留了原书好的文字 插图和习题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培养学生对自然 对科学的兴趣 改变其学习方式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1 独立思考2 同伴交流3 师生互动 用定积分的思想得出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思考与讨论 一次课上 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 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 的测量记录 见下表 表中 速度v 一行是这位同学用某种方法 方法不详 得到的物体在0 1 2 5个位置的瞬时速度 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位置编号012345时间t s00 10 20 30 40 5速度v m s 1 0 380 630 881 111 381 62老师 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 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 能 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 0 38 0 1 0 63 0 1 0 88 0 1 1 11 0 1 1 38 0 1 例如 思考与讨论 学生B 这个办法不好 从表中看出 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 0 38只是0时刻的瞬时速度 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 用这个数值乘以0 1s 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 后面的几项也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 老师要求的是 估算 这样做是可以的 老师 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 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定误差 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 精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 可以这样估算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 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个方法请大家考虑 如果当初实验时时间间隔不是取0 1s 而是取得更小些 比如0 06s 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 误差是不是会小一些 如果取0 04s 0 02s 误差会怎样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教学的目标不能盯在最后的公式 应关注得出公式的过程 x v0t 加强实践和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程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传统就是具有生命力的过去 探究不是新名词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更新教育观念 开展教育科研 进行教学探索 扩大知识面 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三个维度的整体上把握物理学 验证性与探索性 心理活动不同 什么是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已知的知识 未知的知识 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观察提出疑问做出猜想证实猜想 通过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引出科学探究的方法 量子论的建立黑体辐射的规律19世纪 经典的力学 电磁学 统计物理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威廉 汤姆孙1900年元旦 回顾了物理学过去几百年的发展 充满自信地宣称 科学的大厦已经完成 未来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些修补的工作就可以了 不过他也承认 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小小的 令人不快的乌云 黑体辐射 经典电磁学 矛盾 普朗克假设 推理 数学 验证 例如 前人探究的历史也是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的很好素材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评估 分析与论证 根据原有经验和知识去推测 问题背景中的有关质疑 揭示新的事实与原有认知之间的矛盾 教师可提出研究方案的样例 研究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信息 资料的收集 实验仪器的使用 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评价 描述 比较 处理信息 有自我评估的意识 交流与合作 要求不一定统一 尝试对事物的因果关系 规律性做出解释 用简洁的语言陈述探究结果 勇于修证研究方案 超重和失重 课堂实录 讨论 乘电梯时的感觉 看录像 在电梯中 人站在体重计上 展示电梯运动时读数的变化 演示 手提测力计 下面有砝码 观察上下运动时读数的变化 小结 加速运动时读数会有变化 分析 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求解 得出定量关系 例如 什么道理 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 讨论 各种情况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超重和失重 讨论 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 航天活动中的超重和失重 演示 看录像 漏水的瓶子 自由下落时不再漏水练习 解计算题 另一种意见 走到电梯中去 实际测量电梯运动时读数的变化 总结规律 这才叫探究 没有必要 科学探究不搞形式主义 联系实际 突出STS的观点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STS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与社会 渗透STS思想 领会科学 技术 社会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意图 物理3 2 机械振动 用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用光传感器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科学漫步X射线衍射与双螺旋 第十三章光 费兰克林使用X射线拍摄的DNA分子照片 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 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第1节相对论的诞生 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一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