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05058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D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答题(共38分)1、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6分)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2分)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2分)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1分)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1分)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4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A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5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6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B )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7.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一、 C.场地土类1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3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4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5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6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答题(共38分)1、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6分)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2分)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2分)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1分)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1分)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4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E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F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G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H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5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 ( )7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8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 )9、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 ) 10、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二、 选择题(单选,每题1.5分,共18分)1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 B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别 D.结构基本周期8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为: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2、构造地震的定义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运动。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13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4、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cA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5、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6、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四、 问答题(共38分)1、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6分)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2分)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2分)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1分)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1分)2、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中如何鞭稍效应。(6分)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3分) 为考虑鞭稍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3分)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7.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三、 C.场地土类1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3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4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5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6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答题(共38分)1、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6分)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2分)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2分)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1分)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划分的。(1分) 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四、 问答题(3、简述我国抗震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6分)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1分)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1分)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1分)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计算。(2分)第二阶段设计:工程结构(如特别重要或抗侧能力较弱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1分)4、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7分)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2分) 地震系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分)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分)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1分)5、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6分)(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 (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3分)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 其中为柱端弯矩解:(1)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 (2分) 第一振型参与系数 (2分)于是: (2分) (2分) 第一振型的层间剪力: (1分) (1分) (2)相应于第二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 ,故取 (2分) 第二振型参与系数 (2分)于是: (2分) (2分) 第二振型的层间剪力: (1分) (1分) (3)由SRSS法,计算各楼层地震剪力: (1分) (1分)增大系数,(一级为取1.4,二级取1.2,三级取1.1) (1分)为保证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对一、二、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 对一、二、三级框架柱,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 (2分)6、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6分)(1)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3分)(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3分)五、计算题(22分)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每层层高皆为4.0m,框架的自振周期;第一主振型,;第二主振型,;类场地,7度第二组(,结构的阻尼比为,试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