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04431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课题: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了;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在图的下面“你问我说”为学生的提问和解答作出了示范。特别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了两种想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地数。一种是两个两个地数,并为这种想法提供了算式。问题电脑提出了“要计算这样的20串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列算式学生就会发现这个算式不但很长,而且计算起来也很麻烦,这就为学生学习乘法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另一种运算方法的兴趣。“问题口袋”是装学生针对信息窗里的图画提出的有价值的其他数学问题。学情分析:对于数物品的个数学生只会一个一个地数,通过图画和提示学生很容易发现数物体还可以几个几个地数。图中的闪灯、小鱼也非常清楚,学生很容易就会针对它们提出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方面:掌握数物品的个数还可以几个几个地数,并能列出加法算式。能力方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热情。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数物品个数的另一种方法几个几个地数,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课时数:2课时教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2、学生准备:石子。教学策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几个几,第2-3页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这一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魔术,怎么样?(板书:看魔术)师出示图片:图画上有什么?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样变花的?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集体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变出了多少朵花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同学们都正确的解答了这些问题。学生提问题、解答通过看图、交流让学生学会几个几个地数2、这个同学提出的“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这个问题很有探索价值,谁能解答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1、2、3)3、这位阿姨一次变出几朵花?变了几次?4、谁能列算式计算?学生可能说出二个二个的数(2、4、6)学生列算式2+2+2=6(2)一共有多少个灯笼?学生列算式(3)一共有多少个聚光灯?学生列算式(4)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学生列算式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活动一:数石子1、数一数你拿了几块小石子?(12块)2、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数石子交流活动二:做游戏3、请这一组的同桌两个同学做拍手游戏,其余几组看一看有几个同学做拍手游戏?(重点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留心观察生活。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1、要计算这样到20串灯笼的个数,怎样写算式呢?学生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当许多相同的数相加用加法计算太麻烦了,应该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2、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然后集体交流。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一题。板书设计:认识几个几有多少朵花? 2+2+2=6 3个2相加有多少个灯笼? 3+3+3+3+3=15 5个3相加有多少个灯泡? 6+6+6+6=24 4个6相加有多少条小鱼? 4+4+4+4=16 4个4相加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信息窗1的自主练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下过棋吗?2、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有几个小朋友在下棋?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下棋图景。讨论怎样列出算式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学生下棋情景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根据小组人数列出算式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让学生注意要分组列出算式,注意算式的特点 让学生熟悉总结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算式,让学生观察特点通过分析发现是4个2相加。2、做课本第4页3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小组交流,对于图形可以横着、竖着看出示教师准备好的教具挂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3、哪位同学到前面来,把你刚才是怎样算出来的写出来。学生看大屏幕,学生在投影仪前演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是几个几。通过学生在前面交流,从不同的思考方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你们也发现了吗?你能再说一说吗? 学生观察课件演示,边看边说自己的发现课件演示小组合作进行比赛,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1、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解决课本第5题,怎样计算?学生思考怎样洗照片。个别学生在认识上有偏差请二名学生在投影仪前进行理解说明利用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比较选择。2、做课本3页算一算:进一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加强学生对相同加数算式的理解。3、让学生小结出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加深理解是几个几相加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整理学生的思维。五:实践作业:做课本4页第4、6题。 课后反思:课题:信息窗2变葫芦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一组生活中的实物图表示的有联系的乘法的有关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提问题,通过“你问我说”的方式把这些问题用学习的加法应用题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解答,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表示。然后说明可以根据这个关系,进一步学习乘法的意义。这样把表示相同加数的简便方法就出现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加深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也为后面学习乘法口诀打好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特别是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可能有困难,学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乘法和加法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并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乘法的理解,会利这些关系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能力方面:使学生能运用新知学习乘法,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机地对学生进行规范、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乘法和加法的关系,乘法口诀,并掌握运用方法。教学难点:重点知识的运用。课时数: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 教学策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乘法,第5-6页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下面我们观察一副变魔术的图画,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问题。便于学生找到知识切入点,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学们你看到这个课题,想学到哪些知识?(1)教师一起出示三幅图,学生将算式列在书上,然后指定学生说出已知什么求什么?并说出三个相应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2+2=6(朵)3+3+3+3+3=15(个)(2)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不考虑条件和问题,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幅图反映的是同一件事情,说明这幅图是有紧密联系的。那么根据这图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呢?有没有一定的规律?(3)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先说出加法的各个加数是几。讨论:1、第一个算式中,加数有什么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数相同。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数相同。3、第三个算式用什么方法算的?求的加法算式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师板书:加数相同。4、引导学生从三个式子所反应的数量关系来观察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小组交流。思考,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组合作完成。集体交流讨论:1、第一个算式中,加数相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数相同2、学生自己继续发现交流其余式子的特点,教师板书。多媒体出示题目。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解答方法。多媒体出示。课件出示。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学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提问题,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运用加法进行自主练习:1、学生阅读第3页的自主练习。明确计算方法,可以用以前的方法,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空格,还可以怎样计算?2、完成第3 页的2,强调亲自动手摆一摆。3、数一数,算一算要求学生能说明自己的算式是怎么理解的。多找几名学生读题后再说出理由。熟练巩固学过的新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乘法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可以用乘法?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然后集体交流。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五、布置作业:课后自主练习第二题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 5+5+5+5+5+5+5+5=40 8个5相加8 5 = 40或 5 8 = 40 因 乘 因 积 数 号 数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信息窗2自主练习(6-7页)课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窗2,在解决问题中初步认识了乘法,这节课我们来进行这方面的自主练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认真思考,独立做题,看谁掌握的知识牢。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准备好练习本,做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做题的好习惯。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1、 出示第1题情景图,指名学生说出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想到哪个式子,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乘法算式。2、 第2题,让学生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3、 做第3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比一比,看谁写得快、正确4、 大树落叶了,你知道哪片叶子是哪棵大树上的吗?仔细观察,看谁能帮树叶找到家。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问题。学生仔细观察图,连线5、学生独立做5、6、7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快、正确教师个别辅导绝大多数学生做完以后再集体订正。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对你自己在本节课表现,你觉得满意吗?自我评价一下。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 五、布置作业:模仿自主练习6题5道题并做出来。课后反思:课题:信息窗3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魔术师变魔术的形式让学生看图,进而引出0的乘法,让学生了解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会动手操作,并能进行有关0的乘法的计算。能力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应用问题。学会与人合作,解决与他人交流的思维过程的结果。情感与态度方面: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难点:1乘几和0乘几的乘法的意义。课时数:2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对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可以用乘法惊醒计算,但是,有的同学掌握的不是很好,因为刚刚接触乘法,不太容易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教学 挂图教学策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乘几和0乘几的乘法,第8-9页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怎么样?喜欢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如果在比获胜的可获小金星一个,学生谈一下在本节课打算怎样表现,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说一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1、 出示自主练习的第1题。请同学们观察第一题,应怎样解决?2、我们每一个小组解决一个问题,好吗?3、哪一个小组愿派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算法。4、选一个你最喜欢的问题写在书上。学生观情景图后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两个影集一共多少张?2、第一个影集比第二个多多少?3、第二个比第一个少多少? 活动二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全对的可获得小金星一个。鼓励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动手计算,小组展开比赛。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活动三涂色,把得数是48的涂红色,得数是35的涂绿色。学生动手涂色。让学生开展小组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计算题变成涂色,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玩中提高计算能力。活动四观察情境图,你想提什么问题?可以同桌说一说。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写在书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小利比小明多跳几下?小红跳了几下?小明比小利少跳几下?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成功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及自己最成功的表现。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培养合作意识。五、作业:自主题1、2题板书设计:1乘几和0乘几的乘法1+1+1=3 1 3 = 31乘几就等于几0+0+0=0 3 0 = 00乘几都等于0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认真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请同学们计算自己提出的问题。2、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列出的算式。 并说一说为什么?3、第3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先填空,再写出乘法算式4、第4题,开放题,创设情景,让学生提问题。生思考,列出算式。交流算式和想法同位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解决交流算法多媒体直观演示小棒。通过演示,理解算理。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1、请同学们做第1题。2、第2题的第(2)小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当一次小老师。请同学们看这几道题,找出错在哪里。独立做在书上。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提问题并交流。在小组里观察找错误。进行改正。投影帮助交流订正答案。巩固认识乘法。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总结经验,回味知识和方法五、布置作业:课后自主练习第一、二、三题做练习本上。课后反思:课题:第一单元复习教材分析;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是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位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比较弱。因此,教材提高学生计算的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计算能力,为学生学习乘法打下基础。教材中安排一幅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图,学生比较熟悉。让学生用加法或乘法计算出来。最后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知识能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能力方面: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方面:使学生在初步的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学、读乘法算式和各部分名称。课型:复习课课时数: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学过并且掌握较好,但对于乘法的意义与一的零的乘法意义更是不易理解。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挂图、。2、学生准备:学具小红花。教学策略:多动手操作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我学会了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课外活动?谁说一说你都参加什么活动?学生讨论回答,小组调查,收集信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小组同学分工协作,调查了解全班同学的活动情况课件出示学生统计成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根据图片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共同观看,说起来更方便。二、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板书比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熟悉总结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对提出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析,找出解题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式。3、哪组同学到前面来,把你刚才是怎样想的,演示给大家看?多个同学进行交流。通过学生在前面交流,从不同的思考方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引导学生理解玩吊环的有多少人?小组合作进行比赛,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5、哪组同学到前面来,把你刚才是怎样想的,演示给大家看?多个同学合作进行比赛,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师:引导学生理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进行比赛,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加深理解.四、总结全课,梳理知识。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整理学生的思维,对统计观点有一些清楚的认识。五:实践作业:对于这节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