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03041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单元要点分析这一组有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独立识字,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个词语。学会正确的用钢笔写字,把字写准确写美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3.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重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与团结。单元课时安排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金色的草地 2课时爬天都峰 2课时槐乡的孩子 2课时语文园地一 5课时3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是如何爬上天都峰顶的。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相、发。”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圈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 用不同的途径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二、课内导学(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2你们知道安徽省黄山市的天都峰吗?播放课件天都峰如此险峻、壮美,一位小姑娘是如何爬到天都峰顶呢?这登山过程又发生了哪些事?(板书:爬天都峰)(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1)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2)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3)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三)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四)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三、课内导练(一)课内轻松达标给“爬、峰、辫、顶、仰、似”找一个以上的形近字,然后组一个以上的词,抄写1到3遍。(二)课外实践拓展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生字、词。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课内导学(一)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2)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1)学生读书圈划。(2)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3)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4)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三)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1)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四)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导练过程(一)课内轻松达标1.根据课文中“我奋力向山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的描写,展开想象,用上“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写“我”或老爷爷攀爬时的样子。2、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习课文后的体会。(二)课外实践拓展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天都峰:高、陡“我”与老爷爷 爬峰前:畏惧、相互鼓励汲取力量 爬峰时:奋力向上 战胜困难 爬峰后:互相道谢修订栏4 槐乡的孩子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领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2.通过朗读、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3.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农村孩子的品质,体会具有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结合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教学难点找出文中关键的词句,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并会写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相关的词语。2.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2.了解槐树、槐花。二、课内导学(一) 情境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出示课题)2结合图片及课前准备的资料学生介绍槐树、槐花。(二)检查预习1.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如“酿”读ning,不要读成ling;“塑料”的“塑”读s,不要读成su。)2.认读生字,用生字组词,提高对字义的理解。 3.小组合作读文。(1)结合预习情况组内说说不理解词语。(2)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做上记号,然后全班交流。 (三) 自读自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2.找出每部分的中心句。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4.槐乡和槐乡的孩子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划出有关语句,标注自己的感受。三、导练过程(一)课内轻松达标我会填( )的孩子 ( )的微笑()的劳动()的清香(二)课外实践拓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深入感悟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及美好品质。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课内导学(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槐乡的美景,感受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导读提示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读悟自读。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3.交流收获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引导学生体会到孩子们所得到的劳动的快乐。)(三) 赏读课文,感悟理解1.细读品悟。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1)生: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生说) 据生答出示句子: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指读齐读) (2)生: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生说,余生适时补充)据生答相应出示句子: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指读-赛读齐读)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指读齐读) 还有体会“槐乡的孩子真辛苦!”、“槐乡的孩子真勤劳!”、“槐乡的孩子真可爱!” 3.抒发感受。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 如:“劳动最光荣!”、“幸福的生活靠双手去创造!”(同桌互说指说) 4.赏读品味。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学会鉴赏等) (2)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三、导练过程(一)课内轻松达标通过对槐乡孩子劳动情形的多次诵读,我们认识了槐米,认识了槐乡的孩子。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槐乡孩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的槐乡孩子,我真想对说:“ 。”(二)课外实践拓展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可以是参加公益劳动的,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板书设计懂事 槐乡的孩子 采摘槐米 快乐 劳动是快乐的 勤劳 辛苦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4读读认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 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字,掌握一字多音现象。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 学习多音字;学习新生字。二、课内导学(一)我的发现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3.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4齐读巩固。(二)读读认认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三、导练过程(一)课内轻松达标 我能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1我发(f f)现爸爸头上的白发(f f)越来越多了。2铁链似(s sh)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让人心惊胆寒。3这些相(xing xing)片照得真漂亮。(二)课外实践拓展认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一、课前自学试读古诗,画出难懂的字词的意思。二、课内导学(一)读读背背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二)展示台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三、导练过程(一)课内轻松达标 我能把古诗小儿垂钓补充完整 小儿垂钓 作者: 稚子 垂纶, 霉苔 。 , 。(二)课外实践拓展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并把这个故事将给父母或自己的好伙伴听。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口语交际及展示部分。一、课前自学和爸爸妈妈谈一谈自己感兴趣的课余生活。二、课内导学(一)活动过程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1)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2)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3)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4)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5)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4共同评议。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三、导练过程(一)课内轻松达标 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二)课外实践拓展 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说给爸爸妈妈听。修订栏 习作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教学重点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鼓励学生乐说、乐写、乐评,把内容写具体、生动。教学难点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作文的整合性,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将亲身体验到的有意义的课余生活素材进行 “整理分析选择”作为习作内容,并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一写。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学习一篇完整的作文需要二、课内导学(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打球、踢毽、看书、画画在校外野炊、登山、郊游、放风筝在家中弹琴、听音乐、养花、养小动物这些事情中,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哪件事你最感兴趣,哪件事最让你觉得高兴,你就写哪件。(二)“乐写”指导学生写作1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活动过程。(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确定认为最有趣的一次课外活动作为写作对象,在脑海中仔细地将活动过程回忆一遍,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如:当时你怎么说,怎么做,又是怎么想的。(3)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同学作为小记者针对活动过程细节进行提问。2指导学生整理细节(1)教师提示:习作不可能像电影一样那么细致周详,必须有所选择。请大家先在大脑中对活动过程进行整理、筛选,过滤掉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将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地方保留下来,并试着打草稿。(2)同桌相互交流,并且填写“小组课余生活记录表”。3.出示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读一读,评一评金色的草地片段(语言、动作描写体现“快乐”。)爬天都峰片段(爬山的过程体现“快乐”。)槐乡的孩子片段(削槐米的过程体现“快乐”。)4.出示范文学骑自行车,读一读,评一评5指导学生完整描写习作(1)师: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织串联这些人和事。顺序是否清晰,也反映出自己对课外生活的难忘程度。如果这些事件在文章中颠三倒四或是“神出鬼没”,再好的素材也是惘然。(2)出示写作要点:1.语句通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三、课内导学(一)课内轻松达标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分配任务完成作文,设定表达顺序。(二)课外实践拓展把写好的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给出的建议。板书设计:习作:我的课余生活有条理 描写具体动作 心理 神态 语言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聆听别人的作文,能够指出不足和自己学习的地方。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学习一篇好的作文应具备什么?二、课内导学(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一)课内轻松达标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分配任务完成作文,设定表达顺序。(二)课外实践拓展把写好的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给出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