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基础第三版全套课件熊诗波黄长艺.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2021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555 大小:20.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测试基础第三版全套课件熊诗波黄长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5页
机械工程测试基础第三版全套课件熊诗波黄长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5页
机械工程测试基础第三版全套课件熊诗波黄长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测试基础全套课件 熊诗波黄长艺 3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 静态测量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的测量 动态测量是指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的测量 第一节测试技术概况 一 测试和测量系统 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4 测量系统的用途如图0 1所示 第一节测试技术概况 一 测试和测量系统 图0 1 5 测量系统的一般构成如图0 2所示 第一节测试技术概况 一 测试和测量系统 图0 2 6 1 新原理新技术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3 计算机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的应用 第一节测试技术概况 二 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 2 新型传感器的出现 各种物理效应 化学效应 微电子技术 甚至生物学原理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使得可测量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测量精度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包括新型传感器的出现 传感器性能的提高 还包括功能的增强 集成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小型 微型化等 传感器网络及仪器总线技术 Intemet网与远程测试 测试过程与仪器控制技术 以及虚拟仪器及其编程语言等的发展都是现代工程测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7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工程领域与设计有关的试验 控制和运行监测中涉及到物理量及其他工程量的测量和测量装置与系统的性能 包括物理量和其他工程量的测量方法 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 信号调理电路及记录 显示仪器的工作原理 测量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 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第一节测试技术概况 三 课程的主要环节和本书概要 8 1 量值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一 量与量纲 量值是用数值和计量单位的乘积来表示的 量值的数值就是被测量与计量单位之比值 2 基本量和导出量 在国际单位 SI 制中 基本量约定为 长度 质量 时间 温度 电流 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等七个量 他们的量纲分别为 L M T I N和J表示 3 量纲和量的单位 量纲代表一个实体的确定特征 量纲单位是该实体的量化基础 9 1 基本单位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二 法定计量单位 根据国际单位制 SI 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 长度 米 Metre 质量 千克 Kilogram 时间 秒 Second 温度 开尔温 Kelvn 电流 安培 Ampere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andela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2 辅助单位 3 导出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 平面角的单位 弧度和立体角的单位 球面度未归入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 而称之为辅助单位 在选定了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之后 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由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以相乘或者相除所构成的单位称为导出单位 10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三 测量 计量 测试 测量 Measurement 是指以确定被测量对象的量值为目的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如果测量涉及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则被称为计量 测试 Measurementandtest 是指具有实验性质的测量 或测量和试验的综合 11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四 基准和标准 基准是用来保存 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计量标准是指用于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12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五 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通过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 将国际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计量器具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 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13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六 测量方法 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 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被测值的测量 如温度计测水温 卷尺测量靶距等 1 直接测量 2 间接测量 3 组合测量 在直接测量值的基础上 根据已知函数关系 计算出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 如通过测定某段时间内火车运动的距离来计算火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就是间接测量 将直接测量值或间接测量值与被测量值之间按已知关系组合成一组方程 通过解方程组得到被测值的方法 14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七 测量装置 它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 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 1 传感器 2 测量变换器 3 检测器 提供与输入量有给定关系的输出量的测量器件 用以指示某种特定量的存在而不必提供量值的器件或物质 4 测量器具的示值 由测量器具所指示的被测量值 5 准确度等级 用来表示测量器具的等级或级别 15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七 测量装置 标称范围也称为示值范围 测量器具标尺范围所对应的被测量示值范围 6 标称范围 7 量程 8 测量范围 标称范围的上下限之差的模 在测量器具的误差处于允许极限内的情况下 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范围 9 漂移 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随时间的慢变化 16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八 测量误差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即 测量误差 测量结果 真值 1 测量误差定义 2 误差的分类 3 误差表示方法 1 系统误差 2 随机误差 3 粗大误差 1 绝对误差 是一个量纲 单位和被测量一样的量 可用公式表示 相对误差 误差 真值 2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误差 真值 17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八 测量误差 3 误差表示方法 3 应用误差 计量器具的绝对误差与引用值之比 4 分贝误差 一种特殊形式的相对误差 在数值上与相对误差有着一定的关系 测量误差和其分布特征量的关系如图0 3 图0 3 18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九 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误差 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结果中所有系统误差的综合 1 测量精密度 2 测量正确度 3 测量准确度 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 它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结果彼此符合的程度 不能将精密度简称为精度 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它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测量结果中所有系统误差的综合 表示对被测量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评定 4 测量不确定度 19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十 测量器具的误差 它是指测量器具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1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2 基本误差 3 允许误差 指测量仪器在标准条件下所具有的误差 也称为固有误差 指技术标准 检定规程等对测量仪器所规定的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表示对被测量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评定 4 测量不确定度 20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十 测量器具的误差 测量器具的重复性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测量器具重复接受相同的输入 并给出非常相似输出的能力 测量器具的重复性误差就是测量器具造成的随机误差分量 5 测量器具的重复性和重复性误差 6 回程误差 7 误差曲线 回程误差也称为滞后误差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 被测量值不变 测量器具形成方向不同时 其示值之差的绝对值 表示测量器具误差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表示被测量的实际值与测量器具示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8 校准曲线 21 第二节测量的基础知识 十一 测量结果的表示方式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是概率统计学 为了正确理解关于数据处理的讨论 回顾概率统计学的某些概念并把它们和测量联系起来是必要的 1 回顾某些概率统计学的概念 2 测量数据的概率分布 3 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 测量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造成误差 测量数据往往还会由于意外原因出现异常值 为了不使它们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应该运用概率分析和现场分析的办法来剔除它们 测量结果 样本平均值 不确定度 23 1 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第一节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一 信号的分类 周期信号 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周而复始重复出现 无始无终的信号 1 周期信号 例如 几种参量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见图1 1 图1 1 24 1 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第一节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一 信号的分类 确定信号中那些不具有周期重复性的信号称为非周期信号 其图形如图1 2所示 2 非周期信号 图1 2 25 2 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第一节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一 信号的分类 若信号数学表示式中的独立变量取值是连续的 则称为连续信号 如图1 3a所示 若独立变量取离散值 则称为离散信号 如图1 3b所示 图1 3 26 3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第一节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一 信号的分类 当电压信号满足一定条件时 则认为信号的能量是有限的 并称之为能量有限信号 简称能量信号 若信号在区间 的能量是无限的 但它在有限区间的平均功率是有限的 这种信号称为功率有限信号 或功率信号 27 第一节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二 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直接测试或记录到的信号 一般是以时间为独立变量的 称其为信号的时域描述 如图1 4所示 图1 4 28 第一节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二 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图1 5表示的周期方波的时域图形 幅频谱和相频谱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 5 29 第二节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一 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式 在有限区间内 凡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的周期函数都可以展开称傅里叶级数 周期性三角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如图1 6所示 图1 6 30 第二节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一 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式 周期性三角波的频谱图如图1 7所示 图1 7 31 有关负频率的说明如图1 8所示 第二节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二 傅里叶级数的复指数函数展开式 图1 8 32 第二节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二 傅里叶级数的复指数函数展开式 正 余弦函数的频谱图如图1 9所示 图1 9 33 第二节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二 傅里叶级数的复指数函数展开式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1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 2 每条频谱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上 基波频率是诸分量频率的公约数 3 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表示该谐波的幅值或相位角 34 周期信号的强度以峰值 绝对均值 有效值和平均功率来表述 第二节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 三 周期信号的强度表述 35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通常所说的非周期信号是指瞬变非周期信号如图1 11所示 图1 11a为矩形脉冲信号 图1 11b为指数衰减信号 图1 11c为衰减振荡 图1 11d为单一脉冲 图1 11 一 傅里叶变换 36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一 傅里叶变换 图1 11非周期性信号 37 求矩形窗函数的频谱 函数如图1 12所示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一 傅里叶变换 图1 12 38 sinc 的图像如图1 13所示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一 傅里叶变换 图1 13 39 1 奇偶虚实性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二 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一般X f 是实变量f的复变函数 它可以写成 一个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依靠傅里叶变换来确立彼此一一对应的关系 40 2 对称性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二 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对称性举例如图1 14所示 图1 14 41 3 时间尺度改变特性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二 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时间尺度改变特性举例如图1 15所示 图1 15 42 4 时移和频移特性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二 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在时域中信号沿时间轴平移一常值t0时 则 在频域中信号沿频率轴平移一常值f0时 则 43 5 卷积特性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二 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44 6 微分和积分特性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二 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45 1 矩形窗函数的频谱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三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矩形窗函数的频谱如图1 12所示 图1 12 46 2 函数及其频谱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三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矩形脉冲与 函数如图1 16所示 图1 16 47 2 函数及其频谱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三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卷积如图1 17所示 图1 17 48 3 正 余弦函数的频谱密度函数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三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正 余弦函数及其频谱如图1 19所示 图1 19 49 4 周期单位脉冲序列的频谱 第三节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 三 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周期单位脉冲序列及其频谱如图1 20所示 图1 20 50 第四节随机信号 一 概述 随机信号是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的 不能预测其未来的任何瞬时值 任何一次观测值只代表在其变动范围中可能产生的结果之一 但其值的变动服从统计规律 随机过程与样本函数如图1 21所示 图1 21 51 第四节随机信号 二 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1 均值 方差和均方值2 概率密度函数3 自相关函数4 功率谱密度函数 52 1 均值 方差和均方值 第四节随机信号 二 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均值表示信号的常值分量方差描述随机信号的波动分量 均方值描述随机信号的强度 53 2 概率密度函数 第四节随机信号 二 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是表示信号幅值落在指定区间的概率 如图1 22所示 图1 22 54 2 概率密度函数 第四节随机信号 二 随机信号的主要特征参数 常见的四种随机信号如图1 23所示 图1 23 55 第四节随机信号 三 样本参数 参数估计和统计采样误差 对于时间平均估计来说 随机误差还与信号的频带宽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信号频带愈宽 愈容易获得误差小的估计 估计值的统计采样误差如图1 24所示 图1 24 57 1 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第一节概述 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是通过某种意义的静态标定过程来确定的 静态标定过程如图2 1所示 图2 1 58 测量装置的静态标定如图2 2所示 第一节概述 图2 2 59 2 标准和标准传递 第一节概述 用来定量变量的仪器和技术统称为标准 标准传递如图2 3所示 图2 3 60 3 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第一节概述 4 测量装置的负载特性 当被测量即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 测量输入与相应输出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描述 测量装置或测量系统 是由传感器 测量电路 前置放大 信号调理 直到数据存储或显示等环节组成 当传感器安装到被测物体上或进入被测介质 要从物体与介质中吸收能量或产生干扰 使被测物理量偏离原有的数值 从而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测量 这种现象称为负载效应 5 测量装置的抗干扰性 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干扰 包括电源干扰 环境干扰和信道干扰 61 线性度是指测量装置输入 输出之间的关系与理想比例关系的偏离程度 如图2 4a b所示 第二节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一 线性度 图2 4 62 灵敏度定义为单位输入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的变化 通常使用理想直线的斜率作为测量装置的灵敏度值 如图2 4b所示 第二节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二 灵敏度 图2 4 63 回程误差也称为迟滞 是描述测量装置同输入变化方向有关的输出特性 如图2 5中曲线所示 第二节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三 回程误差 图2 5 64 第二节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四 分辨力 引起测量装置的输出值产生一个可察觉变化的最小输入量变化值称为分辨力 65 零点漂移是测量装置的输出偏离原始零点的距离 如图2 6所示 第二节测量装置的静态特性 五 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图2 6 66 1 传递函数 3 对于实际的物理系统 输入x t 和输出y t 都具有各自的量纲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一 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1 H s 与输入x t 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它只表达系统的传输特性 传递函数的特点 2 H s 是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 4 H s 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67 2 频率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可视为系统特性的时域描述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而传递函数是在复数域中来描述系统的特性 比在时域中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特性有许多优点 频率响应函数是在频率域中描述系统特性 3 脉冲响应函数 一 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68 1 一阶系统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9所示的三种装置分属于力学 电学 热学范畴的装置 但它们均属于一阶系统 均可用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一阶系统的输入 输出关系用一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图2 9 69 一阶系统的伯德图如图2 10所示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10 70 奈奎斯特图如图2 11所示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11 71 以无量纲系数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幅 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图2 12所示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12 72 一阶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 13所示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13 73 2 二阶系统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阶系统可用二阶微分方程式来描述 图2 14为二阶系统的三种实例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14 74 二阶系统的幅频 相频特性曲线如图2 15所示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图2 15 75 右图为伯德图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76 右图为奈奎斯特图所示 第三节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 二 一阶 二阶系统的特性 77 工程控制学指出 输出y t 等于输入x t 和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h t 的卷积 即y t x t h t 第四节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影响 一 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 78 一 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 图2 19 第四节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影响 二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图2 19 79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影响 二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80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1 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影响 二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81 设有一个测量装置 其输出y t 和输入x t 满足下列关系 y t A0 x t t0 其中A0和t0都是常数 第五节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二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82 这种情况被认为测量装置具有不失真测量的特性 如下图所示 第五节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二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83 通常测量装置既会产生幅度失真 也会产生相位失真 第五节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通过测量装置后的输出如下图所示 二 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 84 通过稳态正弦激励试验可以求得装置的动态特性 第六节测量装置动态特性的测量 一 频率响应法 二阶系统阻尼比的估计如下图所示 85 1 由一阶装置的阶跃响应求其动态特性参数一阶装置的阶跃响应表达式 第六节测量装置动态特性的测量 二 阶跃响应法 86 2 由二阶装置的阶跃响应求其动态特性参数阻尼比 的计算式 第六节测量装置动态特性的测量 二 阶跃响应法 87 欠阻尼比二阶装置的M 图如下图所示 第六节测量装置动态特性的测量 二 阶跃响应法 88 负载效应产生的后果 有的可以忽略 有的却是很严重的 不能对其掉以轻心 直流电路中的负载效应如图2 27所示 第七节负载效应 一 负载效应 图2 27 89 1 提高后续环节 负载 的输入阻抗 第七节负载效应 二 减轻负载效应的措施 2 在原来两个相联接的环节之中 插入高阻抗 低输出阻抗的放大器 3 使用反馈或零点测量原理 使后面环节几乎不从前环节吸取能量 90 干扰窜入测量装置有三条主要途径如图2 28所示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一 测量装置的干扰源 图2 28 91 1 电网电源噪声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二 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 把供电电压跳变的持续时间 t 1s者 称为过压和欠压噪声 供电电压跳变的持续时间 t 1ms者称为尖峰噪声 92 2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二 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 供电系统常采用的几种抗干扰措施 1 交流稳压器 2 隔离稳压器 3 低通滤波器 4 独立功能块单独供电 合理的供电系如下所示 93 1 信道干扰的种类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三 信道通道的干扰及其抗干扰 1 信道通道元器件噪声干扰 2 信号通道中信号的窜扰 3 长线传输干扰 2 信道通道的抗干扰措施 1 合理选用元器件和设计方案 2 印制电路板设计时元器件排放要合理 3 在有一定传输长度的信号输出中 尤其是数字信号的传输可采用光耦合隔离技术 双绞线传输 94 1 单点接地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四 接地设计 单点接地如图2 30所示 图2 30 95 2 串联接地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串联接地如图2 31所示 四 接地设计 图2 31 96 3 多点接地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多点接地如图2 32所示 四 接地设计 图2 32 97 4 模拟地和数字地 第八节测量装置的抗干扰 模拟地和数字地如图2 33所示 四 接地设计 图2 33 99 第一节常用传感器分类 传感器有很多分类的方法 按被测物理量的不同 可以分为移位传感器 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不同 可分为机械传感器 电气式传感器 光学式传感器 流体式传感器等 按信号变换特征也可以概括分为物性传感器与结构型传感器 根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 也可分为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按输出信号分类 可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型传感器等 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也称有源传感器 是从外部供给能量使传感器工作的 见图3 1 并且由被测量来控制外部供给能量的变化 图3 1 100 第一节常用传感器分类 电容型伺服式加速度计 实际上是一个具有闭环回路的小型测量系统 如图3 2所示 图3 2 101 被测量可放大而成为仪表指针的偏转 借助刻度指示出被测量的大小 第二节机械式传感器及仪器 仪表典型机械式传感器如图3 3所示 图3 3 102 微型探测开关亦被看作机械式传感器 微型探测开关如图3 4所示 第二节机械式传感器及仪器 图3 4 103 1 变阻器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常用变阻器式传感器有直线位移型 角位移型和非线性型等 如图3 5所示 图3 5 104 1 变阻器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图3 5b为回转型变阻式传感器 其电阻值随电刷转角而变化 图3 5c是一种非线性变阻式传感器 图3 5 105 1 变阻器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变阻式传感器的后接电路 一般采用电阻分压电路 如图3 6所示 图3 6 106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 箔式两种 电阻丝应变片如图3 7所示 1 金属电阻应变片 图3 7 107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箔式应变片如图3 8所示 1 金属电阻应变片 图3 8 108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半导体应变片最简单的典型结构如图3 9所示 2 半导体应变片 图3 9 109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1 直接用来测定结构的应变或应力 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10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几种实用例子如图3 10所示 图3 10 111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2 将应变片贴于弹性元件上 作为 测量力 位移 压力 加速度等物理参数的传感器 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3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半导体应变片相同 都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效应 112 4 典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 电阴式传感器 图3 11动态电阻应变仪框图 113 1 变换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及输出特性如下所示 1 极距变化型 114 1 变换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如图3 13所示 2 面积变化型 图3 13 115 1 变换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利用介质介电常数变化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量的一种传感器 2 介质变化型 图3 14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应用实例 116 2 测量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将电容传感器作为桥路的一部分 由电容变化转换为电桥的电压输出 1 电桥型电路 通常采用电阻 电容或电感 电容组成的交流电桥 如上图所示 117 2 测量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此电路又称为静压电容传感器电路 多用于电容传声器或压力传感器 如图3 16所示 2 直流极化电路 图3 16 118 2 测量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图3 17为谐振电路原理及其工作特性 3 谐振电路 图3 17 119 2 测量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3 18所示 4 调频电路 图3 18 120 2 测量原理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这种电路用于位移测量传感器 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3 19所示 5 运算放大器电路 图3 19 121 3 电容集成压力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二 电容式传感器 运用集成电路工艺可以把电容敏感元件电路制作在一起 构成电容集成压力传感器 图3 20b是一个检出电容变化并把它转换成电压输出的激光压力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 20 122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可变阻式 图3 21可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结构原理 123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可变阻式 图3 22几种常用可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典型结构 124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涡流式 涡流式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利用金属导体在交流磁场中的涡流效应 如图3 24所示 图3 24 125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涡流式 图3 25是用于涡流测振仪上的分压式调幅电路原理 图3 25 126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涡流式 图3 26是谐振曲线及输出特性 图3 26 127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涡流式 调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3 27所示 图3 27 128 1 自感型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1 涡流式 下图表示的是涡流式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 129 2 互感型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利用了电磁感应中的互感现象 如下图所示 130 2 互感型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实际应用较多的是螺管形差动变压器 其工作原理如图3 30a b所示 图3 30 131 2 互感型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 第三节电阻 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三 电感式传感器 图3 31是一种利用小位移测量的差动相敏检波电路工作原理图 图3 31 132 1 动圈式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一 磁电式传感器 动圈式又可分为线速度与角速度型 图3 32a表示线速度型传感器工作原理 图3 32b是角速度型传感器工作原理 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图3 32 133 1 动圈式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一 磁电式传感器 动圈磁电式传感等效电路如图3 33所示 图3 33 134 1 磁阻式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一 磁电式传感器 磁阻式传感器的线圈与磁铁彼此不作相对运动 由运动着的物体改变磁路的磁阻 而引起磁力线增强或减弱 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135 1 压电效应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二 压电式传感器 某些物质 如石英 钛酸钡 锆钛酸铅等晶体 当受到外力作用时 不仅几何尺寸发生变化 而且内部极化 某些表面上出现电荷 晶体的这一性质称为压电性 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称为压电晶体 136 1 压电效应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二 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效应模型如图3 36所示 图3 36 137 2 压电材料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二 压电式传感器 常用的压电材料可分为三类 压电晶体 压电陶瓷和有机压电薄膜 138 3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等效电路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二 压电式传感器 在压电晶体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 如图3 37所示 图3 37 139 4 测量电路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二 压电式传感器 电荷放大器是一个高增益带电容反馈的运算放大器 略去传感器漏电阻及电荷放大器输入电阻时 它的等效电路如图3 38所示 图3 38 140 5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二 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常用来测量应力压力 振动的加速度 压电式传感器也用于声 超声和声发射等测量 141 1 热电偶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1 热电偶工作原理 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图3 39所示的闭合回路 图3 39 142 1 热电偶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1 热电偶工作原理 如果将它们的两个节点分别置于温度为T及T0的热源中 则在该回路内就会产生热电动势 在图3 39所示的热电偶回路中 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图3 39 143 1 热电偶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1 热电偶工作原理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线 只要第三种导线的两端温度相同 第三种导线的引入不会影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这一性质称为中间导体定律 应用这一定律可以采用开路热电偶对液态金属和金属壁面进行稳定度测量如图3 40所示 图3 40 144 1 热电偶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2 热电偶分类 1 铂铑 铂热电阻2 镍铬 镍硅热电偶3 镍铬 考铜热电偶4 铂铑30 铂铑6热电偶 145 2 热电阻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1 铂电阻 铂电阻的特点是精度高 稳定性好 性能可靠 图3 42WZB型铂电阻体 146 2 热电阻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2 铜电阻 铜电阻具有线性度好 电阻温度系数高以及价格便宜的等优点 图3 43铜电阻体 147 2 热电阻传感器 第四节磁电 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三 电热式传感器 3 其他电阻体 1 铟电阻 一种高精度低温热电阻 缺点是材料很软 复制性差 2 锰电阻 电阻随温度变化很大 灵敏度高 受磁场的影响小 且有规律 锰电阻的缺点是脆性大 难以拉制成丝 3 碳电阻 适合作液氦温阈温度计 其缺点是热稳定性差 148 1 外光电效应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一 光电测量原理 在光照作用下 物体内的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 2 内光电效应在光照作用下 物体的导电性能如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称内光电效应 3 光生伏打效应在光线照射下 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 基于光生伏打效应的器件有光电池 可见光电池等 149 常见的硅光电池结构如图3 44所示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一 光电测量原理 图3 44 150 1 真空光电管或光电管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二 光电元件 光电管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如图3 45 图3 45 151 1 真空光电管或光电管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二 光电元件 真空光电管的特性如图3 46所示 图3 46 152 2 光电倍增管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二 光电元件 光电倍增管的结构及电路如图3 47所示 图3 47 153 3 光敏电阻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二 光电元件 光敏电阻的特点是灵敏度高 光谱响应范围宽 可从紫外一直到红外 且体积小 性能稳定 广泛应用于测试技术 4 光敏晶体管光敏晶体管分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154 光敏二极管 其结构原理如图3 48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二 光电元件 图3 48 155 光敏晶体管 其结构原图3 49所示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二 光电元件 图3 49 156 1 模拟亮光电传感器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1 光源本身是被测物如图3 50a 2 恒光源所辐射的光穿过被测物 部分被吸收 而后到达光电元件上 3 恒光源所辐射的光照到被测物 如图3 50c 4 恒光源所辐射的光遇到被测物 部分被遮挡 而后到达光电元件上 如图3 50d 157 1 模拟亮光电传感器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图3 50 158 2 开关亮光电传感器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按工作原理分 可分为脉冲盘式和码盘式两种 1 脉冲盘式角度 数字编码器 脉冲盘式角度 数字编码器的结构如图3 51所示 图3 51 159 2 开关亮光电传感器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若采用两套光电转换装置 使其相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以保证它们产生的信号在相位上相差1 4周期 这样可以判断轴的旋转方向 图3 52辨向环节的逻辑电路图 160 2 开关亮光电传感器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2 码盘式角度 数字编码器 图3 53编码盘结构 161 2 开关亮光电传感器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三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3 光电式角度 数字编码器 结构如图3 54所示 图3 54 162 1 冷轧钢带跑偏监测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四 应用实例 图3 55为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边缘位置检测的装置 用于带钢冷轧过程中控制带钢的移动位置纠偏 图3 55 163 2 光电转速计 第五节光电传感器 四 应用实例 采用光电元件也可以做成光电转速计 164 按光纤的作用 光纤传感器可分为功能型和传光型两种 如图3 56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一 分类 图3 56 165 光波沿光纤的传播是以全反射方式进行的 光的折射过程如图3 57所示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二 光纤导光原理 图3 57 166 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如图3 58所示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二 光纤导光原理 图3 58 167 下面介绍几种光纤位移传感器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三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图3 59一种最简单的光纤位移传感器 168 下面介绍几种光纤位移传感器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三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图3 60一种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 169 图3 61所示的液位光纤传感器的端部 有一个全反射棱镜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三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 图3 61 170 1 不受电磁干扰 电气绝缘性能好 2 光波传输无电能和电火花 3 工作性能优于传统传感器 4 重量轻 体积小 5 具有良好的几何形状适应性 6 频带宽 动态范围大 7 易于实现远距离测控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四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171 1 霍尔元件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一 磁敏传感器 霍尔元件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磁电转换元件 它们利用霍尔效应进行工作 图3 62霍尔元件及霍尔效应原理 172 1 霍尔元件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一 磁敏传感器 图3 63霍尔元件用于测量的各种实例 173 1 霍尔元件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一 磁敏传感器 图3 64表示一种利用霍尔元件调测MTC钢丝绳的工作原理 图3 64 174 2 磁阻元件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一 磁敏传感器 磁电元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磁阻效应来工作的 图3 65一种测量位移的磁阻效应传感器 175 3 磁敏管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一 磁敏传感器 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出来的新型磁敏传感器 这种元件检测磁场变化的灵敏度很高 176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二 热敏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由金属氧化物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烧结而成 图3 66热敏电阻具有很大的负温度系数 且其特性曲线为非线性的 177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二 热敏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由金属氧化物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烧结而成 图3 67热敏电阻元件可制作成珠状 杆状和片状 178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三 气敏传感器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当气敏元件吸附了被测气体时 其导电率发生了变化 当半导体气敏元件表面吸附气体分子时 由于二者相互接收电子的能力不同 产生了正离子或负离子吸附 引起表面能带弯曲 导致导电率变化 179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四 湿敏传感器 金属氧化物湿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如图3 68所示 图3 68 180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五 固态图像传感器 固体图像传感器从功能上说 他是一个能把接收到的光像分成许多小单元 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 它的核心部分是电荷耦合器件 简称CCD 图3 69线性CCD图像传感器 181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五 固态图像传感器 固体图像传感器从功能上说 他是一个能把接收到的光像分成许多小单元 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 它的核心部分是电荷耦合器件 简称CCD 图3 70表示用于热轧铝板宽度检测的实例 182 第七节半导体传感器 六 集成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条件调节和温度补偿能力 2 通信能力 3 自诊断能力 4 逻辑判断能力 183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一 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是指太阳光中波长比红光长的那部分可见光 现实世界所辐射的各种电磁波波谱很宽 如图3 71所示 图3 71 184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一 红外辐射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按波长分布的规律 图3 72所示 图3 72 185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二 红外探测器 1 热探测器 1 热电偶型 如图3 73所示 图3 73 186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二 红外探测器 1 热探测器 2 气动型 其结构原理如图3 74所示 图3 74 187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二 红外探测器 1 热探测器 3 热释电型 热释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热释电效应 2 光子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188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三 红外测试应用 1 辐射温度计 运用斯蒂芬 玻尔兹曼定律可进行辐射温度测量 图3 75为一辐射温度设计原理图 图3 75 189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三 红外测试应用 2 红外测温仪 图3 76为红外测温装置原理框图 图3 76 190 第八节红外测试系统 三 红外测试应用 3 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的作用是 将人的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热图形转换成可见光进行处理和显示 这种技术称为红外热成像技术 图3 77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 191 1 激光测长仪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一 激光干涉式测量仪器 常用的激光测长仪是以激光为光源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定检测光与参考光的相位差所形成的干涉条纹数目而测得物体的长度 图3 78激光干涉测长仪原理 192 2 激光测振仪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一 激光干涉式测量仪器 激光干涉仪法测振仍然是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为基础 通过计算干涉条纹数的变化来测量振幅 GZ 1型激光干涉测振仪原理 193 2 激光测振仪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一 激光干涉式测量仪器 图3 80为利用激光的多普勒效应进行测振的系统示意图 194 1 激光全息原理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二 激光全息测量仪器 图3 81是全息成像记录过程的原理图 图3 81 195 2 激光全息成像的特点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二 激光全息测量仪器 1 影像需要在激光条件下进行再现 方可看到被摄物的像 2 再现的像是立体像 3 全息相片具有可分割性 4 一张干板可同时记录多个影像 196 图3 82为一叠层结构 前壁板之间局部脱胶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二 激光全息测量仪器 图3 82 197 图3 83为激光轮廓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第九节激光测试传感器 二 激光全息测量仪器 图3 83 198 灵敏度 传感器灵敏度越高越好 第十节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选用原则 精确度 应从实际出发尤其应从测试目的出发来选择 可靠性 产品的性能参数均处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线性范围 在线性范围内输入与输出成比例关系 响应特性 影响特性必须满足不失真测量条件 选用传感器除了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外 还应兼顾结构简单 体积小 重量轻 价格便宜 易于维修 易于更换等条件 200 第一节电桥 一 直流电桥换 电桥是将电阻 电感 电容等参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 由于桥式测量电路简单可靠 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因此在测量装置中被广泛采用 电桥按其所采用的激励电源的类型可分为直流电桥与交流电桥 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偏值法和归零法两种 其中偏值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图4 1是直流电桥的基本结构 201 第一节电桥 一 直流电桥换 在测试中常用的电桥连接形式有 单臂电桥连接 半桥连接与全桥连接 直流电桥的连接方式 如图4 2所示 图4 2 202 第一节电桥 一 直流电桥换 在测试中常用的电桥连接形式有 单臂电桥连接 半桥连接与全桥连接 悬臂梁测力的电桥接法如图4 3所示 图4 3 203 第一节电桥 一 直流电桥换 在测试中常用的电桥连接形式有 单臂电桥连接 半桥连接与全桥连接 柱形梁测力的电桥接法如图4 4所示 图4 4 204 第一节电桥 一 直流电桥换 在测试中常用的电桥连接形式有 单臂电桥连接 半桥连接与全桥连接 使用电桥电路时 还需要调节零位平衡 如图4 5所示 图4 5 205 交流电桥的电路结构与直流电桥完全一样 如图4 6所示 第一节电桥 二 交流电桥换 图4 6 206 图4 7是一种常用电容电桥 第一节电桥 二 交流电桥换 图4 7 207 图4 8是一种常用的电感电桥 第一节电桥 二 交流电桥换 图4 8 208 电阻交流电桥的分布电容如图4 9所示 第一节电桥 二 交流电桥换 图4 9 209 具有电阻电容平衡的交流电阻电桥如图4 10所示 第一节电桥 二 交流电桥换 图4 10 210 用于电感比较仪中的电桥如图4 11a所示 第一节电桥 三 带感应耦合臂的电桥 带感应耦合臂的电桥 是将感应耦合的两个绕组作为桥臂而组成的电桥 一般有两种形式 图4 11 211 第一节电桥 三 带感应耦合臂的电桥 另一种电桥形式如图4 11b所示 图4 11 212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指利用某种低频信号来控制或改变一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个参数 幅值 频率或相位 的过程 当被控制的量是高频振荡信号的幅值时 称为幅值调制或调幅 当被控制的量是高频振荡信号的频率时 称为频率调制或调频 当被控制的量是高频振荡信号的相位时 称为相位调制或调相 高频振荡信号为载波 控制高频振荡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 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为已调制信号 解调是指从已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原低频调制信号的过程 调制与解调是一对相反的信号变换过程 在工程上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213 1 幅值调制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幅值调制是将一个高频载波信号 此处采用余弦波 与被测信号 调制信号 相乘 使高频信号的幅值随被测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幅值调制如图4 12所示 图4 12 214 2 调幅信号的频域分析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一个函数与单位脉冲函数卷积的结果是 将这个函数的波形由坐标原点平移至该脉冲函数处 调频信号的频谱如图4 13所示 图4 13 215 3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1 同步调节若把调幅波再次与原载波信号相乘 则频域的频谱图形将再一次进行 搬家 气息结果是使原信号的频谱图形平移到0和 2f0的频率处 同步解调 如图4 14所示 图4 14 216 3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2 包络检波包络检波亦称整流检波 调制信号加足够直流偏置的的调幅波如图4 15所示 图4 15 217 3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2 包络检波包络检波亦称整流检波 若所加的偏置电压未能使信号电压都位于零位的同一侧 那么对调幅的波形只进行简单的整流滤波便不能回复原调制信号 而会造成失真 调制信号直流偏置不够时 如图4 16所示 图4 16 218 3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3 相敏检波相敏检波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作用将电路输出极性互换 其特点是可以鉴别调制信号的极性 所以采用相敏检波时 对调制信号不必再直流偏置 219 3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如图4 17为一种典型的二极管相敏检波电路 图中还示出了相敏检波器解调的波形转换过程 图4 17 220 3 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一 幅值调制与解调 动态电阻应变仪可作为电桥调幅与相敏检波的典型实例 如图4 18所示 图4 18 221 1 频率调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二 频率调制与解调 频率调制是指利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信号频率变化的过程 图4 19调制信号为三角波时的调频信号波形 222 2 频率调制方法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二 频率调制与解调 频率调制一般用振荡电路来实现 如图4 20所示 图4 20 223 3 调频信号的解调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 二 频率调制与解调 调频信号的解调亦称鉴频 一般采用鉴频器和锁相环解调器 图4 21调频器工作原理 224 第三节滤波器 一 概述 滤波是指让被测信号中的有效成分通过 而将其中不需要的成分抑制或衰减掉的一种过程 四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如图4 22所示 图4 22 225 第三节滤波器 二 滤波器性能分析 1 理想滤波器所谓理想滤波器 就是将滤波器的一些特性理想化而定义的滤波器 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如图4 23所示 图4 23 226 第三节滤波器 三 实际滤波电路 最简单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 图4 25a和b中分别示出了RC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图4 25 227 第三节滤波器 三 实际滤波电路 一阶RC滤波器在过渡带内的衰减速率非常慢 每个倍频只有6dB 如图4 27所示 图4 27 228 第三节滤波器 三 实际滤波电路 图4 28中给出了一些LC滤波器的构成方法 229 第三节滤波器 三 实际滤波电路 通过采用多个RC环节或LC环节级联方式 可以使滤波器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如图4 29所示 230 第三节滤波器 三 实际滤波电路 将滤波器网络与远算放大器结合时构造有源滤波器电路的基本方法 如图4 30所示 231 第三节滤波器 四 带通滤波器在信号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1 多路滤波器的并联形式 多路带通滤波器并联常用于信号的频谱分析和信号中特定频率成分的提取 为使各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覆盖整个分析的频带 它们的中心频率能使相邻的带宽恰好互相衔接 带通滤波器并联的频带分配 如图4 32所示 232 第三节滤波器 四 带通滤波器在信号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1 多路滤波器的并联形式 1 恒带宽比滤波器恒带宽比滤波器是指滤波器的相对带宽是常数 即 233 第三节滤波器 四 带通滤波器在信号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1 多路滤波器的并联形式 2 恒带宽滤波器 恒带宽滤波器是指滤波器的绝对带宽为常数 234 第三节滤波器 四 带通滤波器在信号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2 中心频率可调试 扫描式频率分析仪采用一个中心频率可调的带通滤波器 通过改变中心频率使该滤波器的带通跟所要分析的信号频率范围要求来变化 调节方式可以是手调或者外信号调节 图4 35扫描式频率分析仪框图 235 第四节信号的放大 一 基本放大电路 图4 36示出了反相放大器 同相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图4 36 236 第四节信号的放大 一 基本放大电路 一种常用来提高输入阻抗的办法是在基本放大电路之前串接一级射极跟随器 如图4 37所示 图4 37 237 第四节信号的放大 二 仪器放大器 图4 38示出一种在小信号放大中广泛使用的仪器放大器电路 它由三个运算放大器组成 图4 38 238 第四节信号的放大 二 仪器放大器 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