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原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1535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原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电梯原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电梯原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电梯原理培训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曳引式传动最大提升高度 800M钢丝绳根数不受限制载重量大大增加安全性增加电机驱动力矩 A 轿厢自重 轿厢内载荷与对重重量之差B 传动机构的摩擦力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二阶段 电气控制与驱动调速技术电气控制控制器件演变 1889年继电器 1955年小型计算机 1963年无触点半导体 1969年可编程控制器PLC 1971年集成电路 1972数字控制 1976年微机控制控制模式 1889年手柄控制 1915年按钮自动平层控制 1930年信号控制 集选控制 并联控制 1949年群控控制驱动调速1889年直流驱动调速 1900年交流双速驱动 AC2 1930年交流三速 AC3 1967年 晶闸管技术 交流调压调速 ACVV 1984年交流调频调压调速 VVVF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三阶段 智能化控制电梯模式迅达首先于1994将智能控制运用在电梯上 实现了模拟人的视觉 听觉 记忆 判断 分析 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综合体现了 轿厢的合理 预先分配客流量的计算经济运行等待限制大厅监控 远程监控故障自诊断特殊功能模块化配置 残疾人等待 语音引导 提示 基站随机设置 电梯的定义 定义 电梯是指用电力作为拖动动力 具有乘客或载货轿厢 并运行于垂直或垂直方向倾斜角度不大于150的两侧刚性导轨之间 运送乘客和货物的固定设备 基本特点 以电力作为拖动动力有一个轿厢 可以运送乘客或货物轿厢运行在两根垂直的或垂直倾斜度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 电梯的分类 按用途分乘客电梯 有完善的安全设计 只用于乘载乘客 客货电梯 服务梯 轿厢装潢有别于客梯 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 货客电梯 货梯 有必备的安全装置 主要用于载货 住宅电梯 轿厢装潢较简单 通常用在单向截车的住宅楼内 病床电梯 轿厢长且窄 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杂物电梯 无乘人必备的安全装置 决不允许载人的小型货梯 观光电梯 轿厢壁透明 便于乘客观光电梯外景的客梯 其它专用电梯 汽车梯 船梯 矿用梯 施工梯 防爆电梯等 电梯的分类 按运行速度分 低速梯 V 1 0m s快速梯 1 0m s V 2 0m s 10层以上 高速梯 2 0m s V 3 0m s 16层以上 超高速梯 V 3 0m s 10 0m s试验用梯 10m s行业术语 低层 20层以下中层 21 40层高层 41 60层超高层 60层假定层距 2 8m 电梯的分类 按拖动电动机类型方式分交流电梯曳引电动机采用交流电动机单速电动机 速度一般不高于0 5M S 双速电动机 速度一般不高于1M S 交流调压调速电梯 速度一般不高于1 75M S 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 广泛应用于各速度段 电梯的分类 直流电梯曳引电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88年起停止生产 目前已被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所取代 电梯的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钢丝绳曳引驱动式电梯 摩擦式 液压驱动式电梯 分为柱塞直顶式和柱塞侧顶式 齿轮齿条式电梯 一般用于工程电梯 电梯的分类 按控制方式分手柄控制 操纵厢内的手柄来控制按钮控制 轿厢内或厅门外按钮来控制信号控制 厅外上 下呼梯信号 轿厢内指令信号及其它信号加以综合分析 司机只需按下启动按钮 电梯即可自动运行停靠的电梯 一般用于客梯或客货两用梯 集选电梯 将各种信号加以综合分析 自动决定轿厢运行的无司机操纵的电梯 在司机状态下 转为信号控制 电梯的分类 顺向截车 反向最远截车 下集选电梯 主要用于住宅电梯 并联电梯两 三台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 由控制系统自动调度电梯运行 当电梯无任务时 一台电梯自动返回基站 另一台电梯则停在其它层楼或停在设定的区域中心 电梯的分类 群控电梯三台以上的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 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和集中调度电梯的运行 停车及返回基站或区域中心 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 群控智能控制电梯由电脑控制系统根据召唤信号 轿厢位置 轿厢负载等自动选择最佳运行控制方式的群控电梯 电梯的分类 综合而言电梯速度 低速 快速 高速 超高速10米 秒以上 最高已达16米 秒电气控制 由有触点 继电器 无触点 PLC 半导体 元气件 分立元件 集成电路 微处理器驱动 交流双速 直流调速 可控硅 交流调速 交流变频调速交通管理 单梯 并联 群控 人工智能控制 AITP M10 电梯运行 更加安全可靠 更加舒适快捷安全可靠 方便舒适 电梯基本构造 电梯是机 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 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 电气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 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为现代科技的综合产品 电梯的组成结构按机电划分机械与电气按结构划分机房 井道 底坑 层楼 电梯基本构造 按功能划分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曳引系统 功能 输出与传递动力 使电梯运行组成 主要由曳引机 曳引钢丝绳 导向轮 反绳轮等组成曳引机 电动机 制动器 减速箱等组成 为电梯的运行提供动力 如无齿轮 则没有减速箱 曳引钢丝绳 连接轿厢和对重 靠与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 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 安装在曳引机机架上或承重梁上 将曳引绳引向对重或轿厢的钢丝绳轮 反绳轮 设置在轿厢顶和对重架顶部的动滑轮及设置在机房的定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导向系统 功能 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 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上下作升降运动 组成 由导轨 导靴 导轨支架组成导轨 在井道中确定轿厢与对重的相互位置 并对它们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组件 一般由钢轨与连接板构成 导靴 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 与导轨配合 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部件 导轨架 是支承导轨的组件 固定在井道壁上 轿厢 功能 用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 是电梯的工作部件 组成 由轿厢架与轿厢体 轿壁 轿顶 轿底及操纵箱等 构成 对于客梯 轿底一般安装有负载称重装置 轿厢架 固定轿厢体的承重构架 由上梁 立柱 底梁等组成轿厢体 电梯的工作容体 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 由轿厢底 轿厢壁 轿厢顶等组成 门系统 功能 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组成 由轿厢门 层门 开门机 门锁装置等组成 轿厢门 设在轿厢入口的门 由轿门板 门导轨 轿厢地坎等组成 层门 又称厅门 设置在每个层站入口的门 由门 门导轨 层门地坎 层门联动机构及自复门机构等组成 开门机 使轿厢门及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门锁装置 设置在层门内侧 门关闭后将层门锁紧 同时接通安全回路 使电梯方能运行的机电连锁安全装置 重量平衡系统 功能 相对平衡轿厢重量 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某一个限额之内 减少电梯曳引电动机功率的损耗 减少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力 摩擦力 从而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组成 对重和对重块及重量补偿装置 对重 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 其重量与轿厢满载时的重量成一定比例 与轿厢间的重量差具有一个恒定的最大值 又称平衡重 对重重量 轿厢重量 K 额定载重量 K 0 4 0 5 重量平衡装置 补偿轿厢与对重侧曳引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设计影响的装置 一般有平衡链和平衡钢丝绳 电力拖动系统 功能 提供动力 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组成 供电系统 曳引电动机 速度反馈装置 调速装置等曳引电动机 电梯的动力源 交流电梯使用交流电动机 直流电梯使用直流电动机或晶闸管 供电系统 为电梯的电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速度反馈装置 为调速装置提供电梯实际速度信号的反馈装置 如测速发电机 速度编码器等 一般安装在曳引电动机尾部 调速装置 对曳引电动机实行速度调节和控制的装置 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控制与操纵组成 操纵装置 位置显示装置 控制柜 屏 平层装置 选层器等操纵装置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装置 即轿厢内的操纵箱 COP 及楼层呼梯盒 位置显示装置 即轿厢或楼层显示器控制柜 屏 对电梯实行电气控制的装置 控制系统心脏 安装在机房内 平层装置 由磁感应器和隔磁板构成 磁感应器安装在轿厢顶部 隔磁板安装在每一层楼井道的平层位置 以隔磁板对磁感应器的插入起隔磁作用 发出平层信号 电气控制系统 选层器机械选层器 设置在机房之中 通常以钢带与电梯轿厢连接 模拟电梯运行状态的机械 电气装置 起到指示轿厢位置 选层及消号 确定运行方向 发出减速信号等作用 电子选层器 通过井道格雷码或控制系统 位置编码器如IGS200等 来完成 MiconicTX 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 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组成 主要由限速器 安全钳 缓冲器 端站保护装置等限速器能反映电梯实际运行速度 当电梯速度超过允许值时 能发出电信号及产生机械动作 切断安全回路或迫使安全钳动作 安装在机房中 安全钳能与限速器产生连动 以机械动作将轿厢强行制停在导轨上 安装在轿厢或对重的两侧 安全保护系统 缓冲器当轿厢或对重撞击底坑时吸收能量 保证轿厢安全制停 有弹簧式及油压式之分 端站保护装置一组防止电梯超越上 下端站的开关或强迫换速装置 能在轿厢或对重碰到缓冲器前 切断控制回路或总电源 使电梯安全制停 电梯基本知识 电梯的基本规格电梯的用途 指客梯 货梯 医梯等额定载重 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 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所允许的载重量 单位为千克或公斤 对制造厂而言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依据 对用户而言则是选用电梯的主要依据 因此是电梯的主参数 额定速度 设计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 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所允许的电梯速度 单位为米 秒 额定速度与额定载重量一样 也是电梯设计与制造和选用的主要依据 因此也是电梯的主参数 电梯基本知识 拖动方式 电梯采用的动力类型 有交流电力拖动 直流电力拖动及液力拖动三种 控制方式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方式 即手动控制 按钮控制 信号控制 集选控制 并联控制 群控等 轿厢尺寸 指轿厢内部尺寸和外廓尺寸 以深 宽表示 内部尺寸由梯种和额定载重量决定 外廓尺寸则关系到井道的设计门的型式 电梯门的结构型式 可分为中分式 旁开式及直分式等 上述七个方面的内容 可以基本确定一台电梯的服务对象 运送能力 工作性能及对井道及机房的土建要求 因此被称为电梯的基本规格 上述这些内容的搭配方式 称为电梯系列型谱 电梯基本知识 额定载重量320kg 400kg630kg 800kg 1000kg 1500kg2000kg 2500kg 3000kg 5000kg 电梯基本知识 常用术语提升高度电梯由最底层端站至最高层端站楼面之间的总运行高度 层站电梯停靠的楼层站点 一般来说 每一楼层 电梯最多停靠一站 底层端站建筑物中电梯最低的停靠站 当建筑物中有地下室时 底层端站往往不是大楼的底层站 电梯基本知识 顶层端站建筑物中电梯的最高停站基站轿厢无指令运行时停靠的层站 此层站一般为主基站 出入人数最多 目前电梯均有自动返回基站的功能 特别是群控梯 平层电梯在接近层站正常停靠时的慢速动作过程 电梯基本知识 平层区轿厢停靠站上 下方的一段有限距离 在此区域内 电梯平层控制装置动作 使轿厢精确平层 平层准确度电梯到站停靠后 轿厢地坎平面与层门地坎平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值 检修运行电梯在安装或维修保养时的运行方式 最高速度 0 63m s 电梯基本知识 电梯的速度曲线和乘坐感觉电梯的运行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启动阶段 加速阶段 匀速 稳速 阶段 减速阶段和停车阶段 对于以时间为停车原则的驱动系统 则还有一个爬行阶段 电梯基本知识 理想的速度曲线如图所示 乘坐感觉的不舒适主要产生在电梯加速 减速阶段 人对电梯的速度变化特别敏感 尤其是垂直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大 电梯基本知识 不舒适感包括上浮感 下沉感 浮游感 失重感 不平稳感 上下振动及垂直振动 等加速度小 加速度变化率小 电梯加速时不会出现急剧的速度变化而产生振动 舒适感好 但加速时间长 理想加速度曲线为梯形 加速度变化率曲线为方波 由于加速度变化率对人体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因此又称为生理系数 对于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 国标均有明确的规定 a 1 5m s2 电梯的工作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机房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 40OC之间 运行地点的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 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OC 供电电压相对额定电压的波动 7 的范围内 环境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存在 电梯的主要性能指标 速度特性运行过程中垂直振动电梯在稳定运行时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 应 0 25m s2运行中水平振动 包括X方向和Y方向 电梯在稳定运行时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 应 0 15m s2 电梯的主要性能指标 工作噪音轿厢内运行噪音值电梯在启动运行至减速制停全过程中轿厢内的噪音最大值 开关门噪音值电梯在开关门过程中的噪声最大测量值 电梯的主要性能指标 机房噪音值电梯在运行时机房中平均测量值噪音测量采用声级计dB A档进行测量轿厢运行 轿厢内 55分贝自动门机构 开关门过程 65分贝机房 峰值除外 80分贝 电梯的主要性能指标 平层准确度平层准确度与电梯的载重量 型号及方向等有关 测量时应分别以空载 满载作上 下运行 到达同一层站 取其误差最大值 平层准确度规定如下 0 63米 秒以下的交流梯 15毫米1 0米 秒以下的交流梯 30毫米交 直流快速梯 15毫米高速电梯 5毫米 电梯整机性能指标 电梯速度 当电源在额定状况及50 的额定载重上 下运行至行程中段时 92 Ve V 105 Ve电梯的加速度 起 制动时的加 减速度最大值a 1 5m s2电梯轿厢的振动加速度 运行过程中垂直振动a 25cm s2 运行过程中水平振动 包括X方向和Y方向 a 15cm s2电梯的开关门时间限制 开关门过程的时间工作运行噪音 电梯运行时的机房内 轿厢内 开关门过程噪音值电梯平层精度 电梯停站时与楼层地面的高度差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曳引传动型式根据电梯的使用要求与建筑物具体情况 电梯的曳引传动多种型式 但均有下列三方面的内容组成 曳引比 曳引绳线速度与轿厢升降速度之比值 1 1传动方式轿厢与对重均无反绳轮 曳引绳直接拖动轿厢和对重 传动特点 V1 V2 T1 T2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说明 V1 曳引绳线速度 米 秒 V2 轿厢升降速度 米 秒 T1 轿厢侧曳引绳载荷力 千克力 T2 轿厢总重量 千克力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2 1传动方式轿顶和对重顶部均设有反绳轮 传动特点 V1 2V2 T1 1 2T2 2 1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3 1传动方式轿顶和对重顶部均设有反绳轮和定滑轮 传动特点 V1 3V2 T1 1 3T2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结论反绳轮及定滑轮使曳引机只承受电梯的几分之一悬挂载荷 降低了对曳引机的动力输出要求 但由于增加了曳引绳的曲折次数 降低了曳引绳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传输中增加了摩擦损失 故大多用在货梯上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缠绕方式半绕式传动曳引绳挂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 曳引绳对曳引轮的最大包角 1800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全绕式传动曳引绳饶曳引轮和导向轮一周后 才引向轿厢和对重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曳引绳对曳引轮的包角 提高摩擦力 其最大包角 1 1800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曳引机的安装位置上置式这是最常见的安装型式 机房总负荷 曳引机自重 控制柜等重量 轿厢自重 轿厢载重 对重重量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下置式曳引机安装在井道底部曳引绳必须引向井道顶部 绕过一组导向轮才能牵引轿厢和对重 曳引绳绕法复杂 井道要求较高建筑物的负载要大于上置式井道顶总负重 2 轿厢自重 轿厢载重 对重重量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电梯的曳引传动型式 使用范围客梯一般采用1 1半绕传动 速度高 载重量小 货梯一般采用2 1半绕传动 速度低 载重量大 高速梯一般采用1 1全绕传动 速度高 载重量小 电梯主要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安装要点 样板架制作 定位与固定曳引系统轿厢门系统导向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曳引系统 W163机组 曳引系统 W250机组 曳引系统 无齿曳引机 P420高效行星齿轮曳引机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 FM280无齿轮变频曳引机 FM355无齿轮变频曳引机 曳引系统 曳引机曳引轮的支撑方式单支撑 悬臂式 曳引轮安装在主轴的伸出端 结构简单轻巧 但起重量较小 适合于载重量不大的电梯 双支撑 曳引轮主轴两端均有支撑 能适应大的起重量 曳引系统 减速箱的润滑润滑的作用在蜗轮与蜗杆工作表面建立一层油膜 变干摩擦为湿摩擦 减小蜗轮蜗杆啮合面及轴承工作面的表面摩擦力 减少磨损 提高传动效率 起到冷却 缓冲 减震及防锈等作用 曳引系统 润滑油的规格和加入量减速箱蜗轮蜗杆均采用浴池润滑方式 即使蜗轮或蜗杆部分地浸入到润滑油中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 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选用指标 粘度大时油不易进入运动部件的缝隙中 粘度小时则易被挤出 粘度大的油工作时发热量大 温度的升高时粘度降低 由于曳引机具有重载 变载 频繁起制动及换向的工作特点 有些曳引机要使用厂家专用齿轮油 油的加入量一定要合适 一般参照油标刻度 轴承的润滑 曳引系统 减速箱的密封目的在于防止箱体中的润滑油渗漏 方法有二种 盘根密封 以油浸盘根 麻或石棉 作为密封材料 橡胶密封圈蜗杆轴伸出端渗漏油面积平均每小时不超过150cm2 其余各处不得漏油 减速箱油温升不超过600C 其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50C 曳引系统 制动器的一般要求动作灵活 制动时两侧闸瓦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 松闸时应同步离开 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均应 0 7mm制动器线圈温升 60C0 最高温度 105C0静载时足以克服电梯的两侧的重量差值 电梯在行程上部范围内空载上行或行程下部范围125 额定载荷下行时 分别停层3次以上 轿厢应被可靠制停 在125 额定载荷以正常速度下行时切断电源 轿厢应能可靠制动 曳引系统 曳引轮曳引轮结构要素 计算直径 绳槽形状和材质计算直径D与电梯额定速度的关系 V D n 60 i1 i2与曳引使用寿命关系 D d 40 一般取45 55 曳引系统 曳引机安装方法一般安装在井道顶部的机房内 也可安装在井道底部 称为下置式 曳引机底盘安装在承重梁上曳引机底座直接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承重梁安装方法放置在机房楼板上面放置在机房楼板下面承重梁用混凝土浇注 曳引系统 曳引机固定方法刚性固定 曳引机直接与承重梁或楼板接触 工作时震动和噪音较大 用于低速梯 弹性固定 曳引机底部或底部基础板与承重梁或楼板间安装有减震橡胶 能有效地减少曳引机的震动及噪音传播 曳引机吊装方法P122 曳引系统 曳引机安装技术要求曳引机承重梁如须埋入承重墙内 则其支撑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 且 75mm 承重梁的平面水平度 0 5 1000 互相间的高度差 0 5mm 互相间的不平行度 6mm 减震垫要根据土建布置图或技术要求放置 曳引机的不水平度 2 1000 曳引系统 曳引轮位置 前后方向 2mm 左右方向 1mm曳引轮 导向轮的铅垂度 2mm 互相间的不平行度 1mm在电动机或飞轮 盘车轮 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记曳引轮 飞轮 盘车轮 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黄色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漆成红色机房内应有应急操作说明及相应的楼层标记挂在易接近的墙壁上 曳引系统 钢丝绳与绳头组合钢丝绳钢丝绳具有强度高 挠性好 极少聚然断裂折断的特点 钢丝绳由钢丝 绳股和绳芯组成 曳引钢丝绳承受着电梯的全部悬挂重量 并绕着曳引轮 导向轮和反绳轮作反复的弯曲 因此要求钢丝绳因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挠性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12 钢丝绳根数 3 钢丝绳根数为2根时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16 电梯专用钢丝绳规格为8X 19 使用公称直径一般为 11mm 13mm 16mm 曳引系统 钢丝绳张力互相偏差 5 检查方法 用弹簧秤测力计 目测弹簧高度是否基本一致 钢丝绳表面应清洁不粘有杂质 绝不允许在钢丝绳上加润滑油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 40mm 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50mm以上高的台阶 绳头组合 绳头组合常用的绳头组合有鸡心环套绳卡法 自锁型锲形绳套及巴氏合金填充的锥形套筒法 绳头组合 巴氏合金浇铸程序 绳头组合 绳头组合 绳头组合与轿箱和对重的连接方式 轿厢侧轿厢侧 带绳松开关 对重侧 绳头组合 组成 锥套 绳头板 绳头弹簧等刚性连接 直接连接弹性连接 橡胶与弹簧连接每个绳头的锁紧螺母均应安装自锁螺母及安全销每个绳头锥套要做环行保护连接 轿厢 轿厢轿厢主要由轿厢架和轿厢体构成轿厢体轿厢底 底板和框架组成 框架由槽钢或角钢组成 轿厢壁 采用簿钢板 互相之间用螺栓直接连接或中间加镶条以减少震动和产生噪音 轿厢顶 安全窗 只能由内向外开启 并配有安全控制开关 还有检修盒 开门机 轿顶接线盒等 轿厢 轿厢 轿厢架由底梁 立柱 上梁和拉条构成底梁直接承受轿厢的重量 底梁结构有梁式结构和框式结构轿厢内的基本配置操纵装置 位置指示器 应急装置 通风设备 照明设备及电梯规格铭牌等 轿厢超载装置对电梯轿厢的载重量实行自动控制 当载重量达到电梯额定载重的110 时 电梯不能关门启动 同时蜂鸣器响 超载灯亮 轿厢 超载装置的形式按设置位置可分为 轿底称重式 轿顶称重式 机房称重式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机械式 橡胶块式 电磁式 应变片式预负载控制 在电梯启动时 给曳引电动机加上预负载电流 克服在制动器打开瞬间 电动机因曳引轮两侧载荷差而产生的反向滑动问题 轿厢 轿厢安装一般在井道顶部进行 也有在底层安装的 拆除顶站楼层以上的脚手架 利用脚手架或方木或金属构件搭建一个安装平台 安装一个载重量适当的手拉葫芦用以吊装轿架等 安装顺序下横梁 立柱 直梁 上梁 轿底 轿壁 轿顶等 安全钳一般应在安装下横梁时一起安装 轿厢 轿厢 轿厢 门系统 门的分类中分式 旁开式和直分式三种中分式具有出入方便 工作效率高 广泛应用于乘客电梯上旁开式具有开门宽度大 对井道要求小的优点 广泛应用于货梯上 直分式不占用井道的宽度和轿厢的宽度 使因此电梯具有最大的开门宽度 广泛应用于杂物电梯和大吨位的货梯上 门系统 门的结构型式电梯门由门扇 门滑轮 门滑块 门地坎 门导轨 上坎 等构成 轿厢门由门滑轮悬挂在轿门导轨上 下部由门滑块与轿厢地坎配合 厅门由门滑轮悬挂在厅门导轨上 下部通过门滑块与厅门地坎配合 门系统 门导轨架与门滑轮V型导轨 通常由钢板弯折而成 凸形滑轮在V型槽中滚动 板条型直线导轨 导轨用钢板制成直线状 滑轮凹槽在导轨上滚动 门地坎和门滑块门地坎和门滑块是门的辅助导向组件 与门导轨和滑轮配合使厅门或轿门的运动均受导向和限位 厅门地坎安装在厅门口的井道牛腿上 有预埋法和膨胀螺栓法地坎一般用铝型材制作 门滑块使用尼龙材料制作 门系统 自动门机中分式与旁开式中分式单臂式双臂式 门系统 自动门锁与啮合装置自动门锁有电磁式和机械式之分 常见的有机械式门锁 机械门锁按其在啮合时是否需要撞击力 又可分为撞击型门锁和非撞击型门锁 撞击型门锁与固定式门刀配合使用 非撞击型门锁与活动式门刀配合使用 门系统 门系统 门系统 门系统 门系统 门系统 门系统 厅门安装方法轿门安装方法门锁安装方法 门系统 厅轿门及门锁安装技术要求厅 轿门地坎的不水平度 2 1000 立柱铅垂度 1 1000 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 5mm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水平距离偏差为0 3mm层门门扇与门扇 门扇与门套 门扇下端与地坎间隙应为1 6mm 货梯为1 8mm 厅门自复门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 层门门锁锁钩 锁臂及动作接点动作灵活 在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 门锁锁钩的啮合深度应 7mm 门系统 门锁锁钩在非外力作用下 门锁的自重不应使锁钩自动打开 门刀与层门地坎 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应为5 10mm关门限力动作灵敏可靠 在关门行程1 3之后 阻止关门的力不超过150牛顿 门光电动作灵敏可靠 厅轿门电气触点超行程 3 4mm 导向系统 导轨的种类和规格按其横向截面形状分主要有 T型导轨 L 或三角型 型导轨 U型导轨 O型导轨 空心导轨等 L型导轨 U型导轨 O型导轨的工作表面一般不作加工 通常用于一些速度较低 对运行平稳性要求不高的电梯如杂无梯 建筑工程梯等 空心导轨大多用于速度不高的对重导轨 T型导轨具有良好的抗弯性及加工性 大量用作电梯导轨 导向系统 T型导轨的主要参数是 底宽b 高度h及工作面厚度k b k h 通常应用的导轨有T75 T89 T127 T140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 导轨支架的安装导轨支架的型式轿厢导轨支架及对重导轨支架固定式支架和组合式支架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 导轨支架的固定方式预埋螺栓或直接埋设固定法当井道墙壁厚度大于150mm时 可以采用预留孔方法固定导轨支架 埋入深度不小于120mm 并用混凝土浇灌填充 对穿螺栓固定法当井道墙壁厚度小于150mm时 可以在井道壁两侧使用钢板或铁板采用对穿螺栓来固定导轨支架 导向系统 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法此种方法适合于混凝土井道墙壁 在建筑施工期间即根据土建布置图预留孔位置预埋钢板或铁板 导轨支架则焊接在钢板或铁板上 预埋C型槽固定架此种方法对建筑施工有极高的要求 并且预留位置精确 膨胀螺栓固定法适宜于混凝土墙或实心砖墙 用冲击钻钻孔后安装金属膨胀螺栓将导轨支架固定 导向系统 导轨支架的安装要求第一根导轨支架位置距底坑地面应 1000mm 最高一根导轨支架距井道顶部楼板应 500mm 导轨支架的位置布置必须充分考虑到导轨连接板的位置不能互相干涉 因此必须预拼或通过精确地计算 每根导轨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支架且间距 2 5m导轨支架的不水平度 1 5 导向系统 导轨的安装与固定导轨的联结与固定方式导轨与导轨之间采用连接板联接 并用螺栓固定 导轨在导轨支架上的固定 螺栓固定法和压导板固定法 导轨工作面及两端榫头连接处要清洗干净 并检查导轨的直线度及扭转度 单根导轨全长偏差应 0 7mm 导轨的凸榫头应向上 凹榫头应向下 一般情况下 导轨接头处允许台阶应 0 05mm 导向系统 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 且局部缝隙 0 5mm导轨接头处的修光长度应 150mm每根导轨侧工作面对安装基准线的偏差应 0 6mm 5M 互相偏差在整个高度上应 1mm两根对应导轨间的轨距偏差为 轿厢导轨 0 2mm对重导轨 0 3mm电梯冲顶或蹲底时 导靴不得越出导轨 导轨底部应垫实或支撑在弹性基座上 导向系统 导靴导靴的种类按其在导轨工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分为 滑动导靴滚动导靴 导向系统 滑动导靴 导向系统 滚动导靴 导向系统 滑动导靴按其靴头轴向位置可分为 固定滑动导靴弹性滑动导靴 导向系统 固定滑动导靴导靴由靴衬和靴座组成 靴衬使用耐磨材料 固定滑动导靴的靴头是固定死的 因此靴衬底部与导轨顶端必须要有间隙 一般为0 5 1mm 适用于 1米 秒的低速梯 另一种固定式导靴 其靴衬与靴座间垫有减震橡胶 具有缓冲作用 为了减少滑动导靴在运行中对导轨地摩擦 常常在轿厢顶部的两只导靴上安装润滑装置 导向系统 弹性滑动导靴由靴座 靴头 靴衬 靴轴 压缩弹簧或橡胶弹簧及调节螺母组成 弹性滑动导靴的靴头是浮动的 在弹簧力的作用下 靴衬的底部始终紧贴在导轨端面上 具有吸收振动和冲击的作用 通过调整导靴的初始压力来改善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及启动舒适感 初始压力的调整与轿厢偏载力及电梯的自重 额定载重量有关 适用于 2 5米 秒的快速梯 为了减少滑动导靴在运行中对导轨地摩擦 常常在轿厢顶部的两只导靴上安装润滑装置 导向系统 滚轮导靴滚轮导靴用三个滚轮代替滑动导靴的三个工作面 三只滚轮在弹簧力的作用下 紧压在导轨的三个工作面上 滚轮导靴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大大减少了摩擦损耗 同时由于三个方向均装有弹簧 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并能在三个方向上自动补偿导轨的各种几何形状误差及安装误差 适用于高速梯 但安装时必须保证轿厢的充分平衡及一定时间后要适度地进行操作运行 滚轮导靴有R3和R6 滚轮直径越大 则工作时越平稳 滚轮导靴绝不允许在导轨工作面上加润滑油 否则滚轮导靴将会打滑及橡胶过早地老化 导向系统 导轨安装与调整导轨安装技术要求导靴安装与调整导靴安装技术要求 重量平衡系统 对重对重由对重架与对重块及对重导靴等组成 对重架上装有对重导 当采用2 1曳引方式时 对重架顶部设有对重轮或反绳轮 有时对重架底部还设有安全钳 对重块安装在对重架中 对重块顶部须用压板压紧 防止电梯在运行中发生窜动或坠落 对重重量 轿厢自重 K 轿厢额定载荷K 平衡系数 0 4 0 5 对重架底部安装有调整垫块 用以补偿钢丝绳延伸而导致对重架底部撞板至缓冲器顶面间的缓冲距离减少 平衡系数 平衡系数的测定方法电流法或转速法在轿厢内装入试验用标准砝码 其重量为额定载重量的40 50 然后使电梯按额定速度上下运行数次 在机房内用钳型电流表或转速表测定并记录轿厢每次上下方向的电流值或转速值 比较上 下运行的电流或转速差值应不大于5 平衡系数 经验法即用人力盘动手轮测定平衡系数 此方法适合于1 1曳引方式电流载荷曲线图逐渐加载测定轿厢上下行与对重同一水平位置时的电流值 作出电流 载荷曲线图 相交点即是平衡系数 特别注意做平衡系数时必须保证轿厢上所有的附属装置安装完毕 平衡补偿装置 平衡补偿装置前提 层楼 6层 提升高度 30M补偿装置有二种 补偿链和补偿绳 采用对称式补偿方法 补偿链以铁链为主 有光链和胶链两种 光链适合于低速梯 为减少运行中铁链碰撞引起的噪声 光链中穿有麻绳 平衡补偿装置 胶链适合于快速梯 一般在底坑中设有导向装置 避免运行中发生碰撞 补偿链固定在轿底或对重架底部 使用U型钩固定 安装时一般先用万向装置固定以消除平衡链中的扭转应力 在投入使用时补偿链必须做二次保护 平衡补偿绳具有运行平稳 补偿效果好的优点 在井道底坑设有涨紧装置 涨紧装置只能沿着导轨作上下浮动 涨紧装置上设有钢丝绳防跳保护装置及保护开关 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作为空间 特别是乘客 运行的垂直交通工具 必须具有绝对足够的安全性 安全保护系统的作用就是防止和消除电梯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状态 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运输工具 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运输工具 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不安全状态的主要种类超速 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极限值 一般为额定速度的115 以上 失控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意外原因如制动器失效或曳引绳严重打滑或曳引绳断裂等导致正常的制动手段已无法使电梯停止运动 终端越位 电梯在顶层端站或底层端站越出正常的平层位置继续运行 常发生在平层控制装置出现故障时 安全保护系统 冲顶或蹲底 由于意外原因电梯端站不减速或端站监控装置失灵导致电梯直接冲顶或蹲底 不安全运行 超载运行 厅 轿门未关闭运行 限速器失效状态运行 电动机错 断相运行等均属不安全运行 非正常停止 电梯因停电 控制回路故障 安全钳误动作等 引起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止 关门障碍 电梯在关门时 受到人或物的阻碍 使门无法关闭 安全系统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的基本构成限速器 安全钳终端限位开关或监测装置缓冲器轿厢超载装置 门锁电气 机械联锁装置 限速器断绳开关 涨紧轮开关及漏电保护开关等组成电梯不安全运行保护系统 轿厢内警铃 电话 对讲机 安全窗 安全门 紧急盘车装置 自发电装置等组成电梯不正常停止应急处理系统 门保护装置 电子检测装置或关门力限制器 安全触板等组成门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系统组成 限速器与安全钳限速器与安全钳作为电梯超速或失控时的联动保护装置 限速器是速度反应和操纵安全钳的装置 而安全钳则是以机械动作将电梯强行制停在导轨上的机构 安全系统原理 工作原理限速器安装在机房 通过钢丝绳与安装在轿厢上横梁两侧的安全钳拉杆相连 电梯的运行速度通过限速器钢丝绳反映到限速器的转速上 为保证限速器的速度反映准确 在井道底坑设有涨紧装置 保证钢丝绳与限速器绳轮间有足够的摩擦力 电梯运行时 钢丝绳将电梯的升降运动转化为限速器的旋转运动 当旋转速度超出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时 限速器动作 同时切断控制回路或使安全钳动作 安全系统原理 对于设有超速开关 非自动复位 的限速器 超速开关 第一动作速度 首先动作 切断电梯安全回路或控制回路使电磁制动器失电制动 如电梯继续向下加速运行 则限速器进而卡住钢丝绳 提起安全钳联动拉杠 迫使安全钳动作 将电梯强行制停在导轨上 安全系统原理 对于没有超速开关的限速器 只有迫使安全钳动作的功能 同时轿厢上横梁上的安全钳开关被断开 切断安全回路 如对重也配置限速器 则其动作速度应高于轿厢限速器的动作速度 但不得超过10 限速器 限速器的一般技术要求动作速度 115 的额定速度限速器动作时对钢丝绳的作用力下列两者中之较大者 300牛顿安全钳动作所需力的两倍限速器钢丝绳直径 6mm 一般为8mm 限速器涨紧轮应有导向装置 并设有断绳开关 非自动复位 限速器整定弹簧应有铅封 绝不允许他人随意调整 限速器 限速器的种类一般采用离心式限速器 以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反映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 常用的有甩块式和甩球式 根据限速器在动作时对钢丝绳的夹持是刚性的还是弹性的 又可分为刚性夹持式和弹性夹持式及摩擦式 刚性限速器 刚性夹持式组成 绳钳弹簧 夹绳钳 压缩弹簧 连接板 抛块 心轴 绳轮 棘齿罩 机架及偏心叉等工作原理电梯运行时 绳轮在钢丝绳的带动下旋转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抛块向外张开 当限速器速度达到整定速度值时 离心力的增大使抛块锲住棘轮罩上的棘齿 带动棘轮罩转动 并使偏心叉随着回转 从而带动夹绳钳将钢丝绳夹住 刚性限速器 限速器对钢丝绳的夹持力是不可调的 绳索一旦被夹住 就会越夹越紧 因此称为刚性夹持式 刚性夹持式对钢丝绳的损伤比较大 仅适宜于低速电梯 一般限速器上没有超速开关 正常情况下 绳钳与钢丝绳之间应有3mm以上的间隙 绳钳上端的压缩弹簧在绳钳夹持钢丝绳时能起到一点缓冲作用 弹性限速器 弹性夹持式限速器上安装有超速开关 限速器对电梯速度的限制作用分为两个独立的动作当电梯运行速度达到限速器超速开关动作速度时 超速开关首先动作 同时切断安全回路 制动器失电抱闸 使电梯停止运行 限速器超速开关动作速度亦称为第一动作速度 第一动作速度开关 第二动作速度开关 弹性限速器 如电梯继续加速下行 则带动夹绳钳动作 夹绳钳在自重作用下 将限速器钢丝绳夹住 由于绳钳与钳座之间有夹紧弹簧 因此绳钳对限速器钢丝绳的夹紧是一个弹性夹持过程 两个夹绳钳具有联动关系 对绳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适合于快 高速电梯 摩擦限速器 摩擦式动作原理与前两者不同 当电梯运行速度达到限速器限定值时 绳轮被限制不动 钢丝绳与绳轮轮槽间的摩擦力将提起安全钳拉杆使安全钳钳块动作 适宜于低速梯 如GBP等 绳轮 摆锤 弹簧 金属钩 凸轮 开关 摆锤钩 转轴 锁钩 双向限速器 于 年开始 标准要求安全钳对上行方向的超速也起保护作用 即安全钳具有双向动作功能 见图 限速器安装 限速器安装 限速器安装 限速器安装 限速器安装要求 限速器安装要求铅垂度 0 5mm运转平稳安装位置正确底座牢固出厂动作速度整定铅封完好接地良好限速器钢丝绳涨紧合适且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等相碰距导轨导向面及顶面偏差 10mm 安全钳 安全钳安全钳定义与设置要求定义轿厢或对重向下运动时发生打滑 断绳 失控等而出现超速向下的情况下 与限速器产生联动 拉杆被提起 使安全钳锲块或滚珠等产生上升或水平移动 同时使曳引机和制动器断电 使轿厢减速并被安全钳制停在导轨上 安全钳主要由连杆机构 钳块拉杆 钳块及钳座等组成 安全钳 设置要求轿厢下横梁两端头各设置一只安全钳 对重一般不设置安全钳 但当在特殊情况下 如井道下方有人能达到的建筑物或空间存在时 则必须设置对重安全钳 安全钳 安全钳的分类瞬时式安全钳瞬时式安全钳的钳座是简单的整体式结构 因此又称刚性安全钳 由于钳座是刚性的 锲块从夹持导轨到电梯制停 时间极短 因而造成很大的冲击力 适宜于速度 0 63米 秒的电梯 渐进瞬时式安全钳 1米 秒 安全钳 渐进式安全钳又称为弹性安全钳 由于钳座是弹性的 锲块从夹持导轨到电梯制停时 钳座受力张开 使锲块与钳座斜面发生位移 从而大大缓冲了制动时的冲击力 适宜于任何速度的电梯 安全钳 G01 G11 G21 安全钳 安全钳的钳块型式常见的有偏心式 单锲块式 滚子式及双锲块式等 其中双锲块式在作用过程中轿厢两侧受力均匀 对导轨的损伤较小 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大都采用此种钳块型式 安全钳 安全钳的制停距离及制停减速度制停距离指限速器夹绳钳动作起至轿厢被制停在导轨上止 轿厢所滑行的距离 这段距离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限速器钢丝绳被夹持时的滑移距离 即拉杆被提起到钳块夹住导 钳块夹住导轨不动后 钳座相对于钳块的滑移距离制停减速度是电梯被安全钳制停过程中的平均减速度 过大的制停减速度会造成剧烈的冲击 人体及电梯结构均受到损伤 因此必须加以限制 其值应 0 2 1g 安全钳 对于瞬时安全钳 因钳座是刚性的 制停距离极小 必须严格限制电梯的运行速度 但对于渐进式安全钳来说 则可以通过限制制停距离来控制减速度 一般制停距离规定有最小值与最大值 最小值限制了减速度 而最大值限制了电梯的滑行距离 安全钳安装要求 安全钳安装要求与导轨两侧间隙符合要求安全契块高度差符合要求两侧契块动作同步安全钳铅封完好 缓冲器 缓冲器缓冲器是电梯的最后一道安全保护装置 当电梯失控冲顶或蹲底时 缓冲器将吸收和消耗电梯的冲击能量 使电梯安全减速并停止在底坑 缓冲器安装在井道的底坑里 轿厢和对重各配有1 2个 缓冲器 缓冲器型式蓄能型缓冲器即弹簧缓冲器 使用范围 1米 秒 耗能型缓冲器即油压缓冲器 适用于任何电梯 其它如橡胶型 气压型等 电梯主要使用两种缓冲器即弹簧式和油压式 缓冲器 橡胶型 弹簧型 缓冲器 液压型 弹簧缓冲器 弹簧式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P44 组成 缓冲垫 缓冲座 压缩弹簧及弹簧基座等 弹簧缓冲器 工作原理弹簧缓冲器在受到冲击后 以自身的变形将电梯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变形能 使电梯得到缓冲 弹簧式缓冲器在缓冲结束后存在回弹现象 当弹簧被压缩时 电梯能量转化为弹性变形能 当缓冲结束 弹性能释放 使电梯回弹 如此数次 直至弹性能消耗殆尽 电梯才完全静止 弹簧缓冲器 工作性能要求刚度 弹簧的刚度必须能弹簧足以承受最大压缩力 缓冲行程 即弹簧压缩量必须满足减速度的要求 最大缓冲减速度 2g 轿厢缓冲器承受2倍轿厢自重加额定载重或对重缓冲器承受对重重量2倍时 应不能完全压缩 承受3倍时则应完全被压缩 弹簧缓冲器 工作特点由于弹簧存在回弹作用 因此电梯速度很高时 回弹就十分严重 同时为了得到较小的减速度 弹簧必须做得很长 故弹簧式缓冲器仅适合于低速梯 弹性变形能释放有一个过程 缓冲不平稳 因此弹簧式缓冲器又称为蓄能型缓冲器 油压缓冲器 油压式缓冲器结构示意图组成 缓冲垫复位弹簧柱塞环行节流孔变量棒缸体其它 油压缓冲器 工作原理当轿厢或对重撞击缓冲器时 柱塞向下运动 压缩油缸内的油 将电梯的动能传递给液压油 使液压油通过环行节流孔喷向柱塞腔 液压油通过环行节流孔时 由于流动面积突然缩小 形成涡流 使液体内的质点相互碰撞 摩擦而产生热量将电梯的冲击动能消耗掉 从而保证电梯安全可靠的减速停车 当轿厢或对重离开缓冲器时 柱塞在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下 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而液压油则重新回流到油缸内 油压缓冲器 工作性能要求在电梯以额定载荷及115 额定速度下 缓冲时的平均减速度应 g 9 8米 秒2 最大减速度 2 5g 24 5米 秒2 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 25秒 同时规定了缓冲器的最大缓冲速度及最小缓冲行程 油压缓冲器 工作特点由于液压式缓冲器是将电梯撞击动能转化为液压油的热能散发掉 因此无回弹作用 又称为耗能型缓冲器 同时由于变量棒的作用 柱塞在下压时 环行节流孔的截面积逐渐变小 使电梯的缓冲接近匀减速运动 故油压式缓冲器具有缓冲平稳的优点 且在相同条件下 所需行程比弹簧式缓冲器减少一半 适合于快 高速电梯 油压缓冲器 测试 复位试验 条件 轿厢空载 检修速度 下降到将缓冲器完全压缩 要求 从轿厢开始离开缓冲器一瞬间起 直到缓冲器恢复到原状所需时间应 120S 缓冲器开关 缓冲器安装要求 缓冲器安装要求两缓冲器顶面高度差 2mm撞板与缓冲器中心偏差 20mm缓冲器接地良好液压缓冲器柱塞加油脂保护铅垂度 0 5 缓冲器液压用油符合要求且在油标范围内 无渗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