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PPT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801124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有至到期投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3 26 1 第四章金融资产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2020 3 26 2 本章主要内容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2020 3 26 3 一 概念及分类 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 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各种债券 2020 3 26 4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投资者以债权人的身份所进行的 不准备随时变现或提前收回的债权投资 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 具有以下特征 有确定的到期日 将来回收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有活跃的市场 如企业购买的符合以上特征的国家债券 金融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 意图改变时 2020 3 26 5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 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发生市场利率变化 流动性需要变化 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 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 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 将出售该金融资产 但是 无法控制 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2020 3 26 6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 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受法律 行政法规的限制 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2020 3 26 7 三 分类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期还本分期付息 8 2020 3 26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计量 1 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期未领取债券利息的 不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而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分债券类别不同作不同处理 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 其中 交易费用金额较小的 可采用重要性原则处理 于发生时 次计入当期损益 9 2020 3 26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计量 2 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10 2020 3 26 三 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的购入价格 1 按高于面值的价格购入 又称溢价购入 2 按面值购入 又称平价购入 3 按低于面值的价格购入 又称为折价购入 2020 3 26 11 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形成原因溢价或折价购入是由于债券票面利率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引起的 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 投资企业按溢价购入债券 其溢价是为以后多得利息而事先付出的代价 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 投资企业按折价购入债券 其折价是为以后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 2020 3 26 12 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溢价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平价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折价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原因 2020 3 26 13 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应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同时进行 并作为计提的应收利息的调整 1 摊销期限 购买日至到期日2 摊销方法 实际利率法3 摊销价值的处理4 摊销结果 到期日全部摊销完毕 2020 3 26 14 债券溢折价的处理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 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 摊销方法直线法实际利率法 2020 3 26 15 直线法直线法是将债券溢价或折价按债券的还款期限 或付息期数 平均分摊 在直线法下 每期溢折价的摊销数额相等 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是根据各期期初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与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的差额 确定各期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额 在实际利率法下 各期实际利息收益随着债券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因而各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也不相等 2020 3 26 16 实际利率法摊销的步骤为 各期名义利息 应收利息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各期实际利息 债券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各期利息调整摊销额 实际利息 应收利息债券摊余成本 初始确认金额 利息调整累计摊销额 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累计摊余金额 2020 3 26 17 四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 科目设置 2020 3 26 18 持有至到期投资 2020 3 26 19 二 取得投资的账务处理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贷 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该投资的面值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贷方的差额 溢价 借贷方的差额 折价 2020 3 26 20 三 有关利息的说明1 利息收入与应计利息的计算 利息收入 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应收利息 应计利息 票面面值 票面利率利息调整 利息收入 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 2020 3 26 21 四 基本会计分录1 企业认购债券付款时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利息调整 溢价时 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贷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折价时 2020 3 26 22 购买平价发行的债券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贷 银行存款 2020 3 26 23 购买溢价发行的债券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利息调整贷 银行存款 购买折价发行的债券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贷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2020 3 26 24 购买溢价发行的分期付息债券 实际支付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或付息日至购买日之间的利息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利息调整 溢价时 应收利息贷 银行存款 购买溢价发行的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实际支付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或付息日至购买日之间的利息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利息调整 溢价时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贷 银行存款 2020 3 26 25 购买折价发行的分期付息债券 实际支付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或付息日至购买日之间的利息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应收利息贷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折价时 购买折价发行的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实际支付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或付息日至购买日之间的利息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贷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折价时 2020 3 26 26 2020 3 26 27 2020 3 26 28 未减值投资持有期间的利息的会计处理 面值 票面利率 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借贷方的差额 摊销折价 借贷方的差额 摊销溢价 面值 票面利率 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借贷方的差额 摊销折价 借贷方的差额 摊销溢价 2020 3 26 29 2020 3 26 30 例 甲公司2006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发行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面值100000元 票面利率6 五年期 实际支付银行存款91889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 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 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购入债券时市场利率为8 采用实际利率法 2006 01 01 购入债券时 1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00000贷 银行存款91889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8111 2020 3 26 31 2006 06 30 每半年计息一次 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应收利息 100000X6 2 3000 元 利息收入 实际投资收益 91889X8 2 3675 56 元 利息调整 折价摊销 3675 56 3000 675 56 元 2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675 56贷 投资收益3675 56 2020 3 26 32 2006 12 31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应收利息 100000X6 2 3000 元 实际投资收益 91889 675 56 X8 2 92564 56X4 3702 58 元 折价摊销 3702 58 3000 702 58 元 3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702 58贷 投资收益3702 58 2020 3 26 33 2007 06 30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应收利息 100000X6 2 3000 元 实际投资收益 92564 56 702 58 X8 2 93267 14X4 3730 69 元 折价摊销 3730 69 3000 730 69 元 4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730 69贷 投资收益3730 69 2020 3 26 34 2007 12 31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326 14 730 69 X8 2 93997 83X4 3759 91 元 折价摊销 3759 91 3000 759 91 元 5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759 91贷 投资收益3759 91 2020 3 26 35 2008 06 30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3997 83 759 91 X8 2 94757 74X4 3790 31 元 折价摊销 3790 31 3000 790 31 元 6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790 31贷 投资收益3790 31 2020 3 26 36 2008 12 31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4757 74 790 31 X8 2 95548 05X4 3821 92 元 折价摊销 3821 92 3000 821 92 元 7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821 92贷 投资收益3821 92 2020 3 26 37 2009 06 30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5548 65 821 92 X8 2 96369 97X4 3854 80 元 折价摊销 3854 80 3000 854 80 元 8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854 80贷 投资收益3854 80 2020 3 26 38 2009 12 31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6369 97 854 80 X8 2 97224 77X4 3888 99 元 折价摊销 3888 99 3000 888 99 元 9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888 99贷 投资收益3888 99 2020 3 26 39 2010 06 30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7224 77 888 99 X8 2 98113 76X4 3924 55 元 折价摊销 3924 55 3000 924 55 元 10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924 55贷 投资收益3924 55 2020 3 26 40 2010 12 31 计息并确定投资收益 折价摊销实际投资收益 98113 76 924 55 X8 2 99038 31X4 3961 53 元 折价摊销 3961 53 3000 961 53 元 11 借 应收利息3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961 69贷 投资收益3961 69 2020 3 26 41 折价摊销总额 675 56 702 58 730 69 759 91 790 31 821 92 854 80 888 99 924 55 961 53 8110 84 8111 元 2020 3 26 42 2010 12 31 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借 银行存款103000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00000应收利息3000 2020 3 26 43 实际利率的确定 插入法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 到期投资的债券面值的现值 所收的应计利息的现值 44 2020 3 26 例 2001年1月1日企业购买债券 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186680元 其中包括已到支付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8万元 该利息由债券购买企业所有 债券面值为100万元 票面利率为8 剩余期限为4年 款项全部以存款支付 其本息的支付为每年分期支付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 1106680 1000000 在实际利率下的 复利现值系数 80000 在实际利率下的 年金现值系数假设利率取4 100万 0 8548 8万 3 63 1145400 1106680假设利率为5 100万 0 8227 8万 3 5460 1106380 1106680实际利率 4 992 45 2020 3 26 持有至到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表 46 2020 3 26 例 续前例 1 2001年1月1日购买债券 2 2001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3 按期收回利息时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000000 利息调整106680应收利息80000贷 银行存款1186680 借 应收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5245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4755 借 银行存款80000贷 应收利息80000 47 2020 3 26 4 2002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5 按期收回利息时 借 应收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4010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5990 借 银行存款80000贷 应收利息80000 48 2020 3 26 6 2003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7 按期收回利息时 借 应收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2712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7288 借 银行存款80000贷 应收利息80000 49 2020 3 26 8 2004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9 按期收回本息时 借 应收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1353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8647 借 银行存款1080000贷 应收利息8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000000 50 2020 3 26 例 2001年3月1日企业购买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以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106680元 债券面值为100万元 票面利率为8 剩余期限为3年10个月 1106680 1000000 80000 4 复利现值系数 1 i 12 2 1320000 复利现值系数 1 i 12 2 假设利率取4 132万 0 8548 1 4 12 2 1135858 1106680假设利率为5 132万 0 8227 1 5 12 2 1095014 1106680运用差值法 得到实际利率i 4 714 51 2020 3 26 持有至到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表 52 2020 3 26 1 2001年3月1日购买债券 2 2001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000000 利息调整106680贷 银行存款1106680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43474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36526 53 2020 3 26 3 2002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4 2003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4218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5782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6774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3226 54 2020 3 26 5 2004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6 到期收回本息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80000贷 投资收益58854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21146 借 银行存款1320000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000000 应计利息320000 2020 3 26 5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的处理 2020 3 26 56 1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1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2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 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3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 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4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2020 3 26 57 6 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 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 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 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 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 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 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7 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 市场 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8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9 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2020 3 26 58 2 减值判断的标准账面摊余成本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资产负债表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应按账面摊余成本列示 如果账面摊余成本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 应按其现值列示资产负债表 2020 3 26 59 3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的账务处理 根据其账面摊余成本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借 资产减值损失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如以后价值又得以恢复 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 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 资产减值损失 2020 3 26 60 六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重分类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 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七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 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61 2020 3 26 第四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直接指定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券投资 股票投资 基金投资等 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2 2020 3 26 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2020 3 26 63 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2020 3 26 64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计入投资收益 2020 3 26 65 四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计入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66 2020 3 26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账务处理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67 2020 3 26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确认减值损失时 应当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 计入减值损失 68 2020 3 26 四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69 2020 3 26 例 甲公司发生以下交易 相关资料如下表 70 2020 3 26 2006年3月31日 甲公司购入丙公司的股票甲公司打算持有丙公司股票以实现长期增值和收益 2006年12月31日 对丙公司的股票投资成本超过公允价值 是由于整个股票市场的股价下跌造成的 且丙公司的财务状况依然很好 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没有减值 打算继续持有 2007年12月31日 丙公司丢失了与一个重要制造商的合约 丙宣布它无法支付2007年的股利 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发生的非暂时性损失 减值损失为股票投资成本与20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的差额 为300000元 71 2020 3 26 1 2006年3月31日购买股票时 2 2006年12月31日 3 2007年12月31日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3000000贷 银行存款3000000 借 资本公积50000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50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300000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50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250000 72 2020 3 26 例 泰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80000股A公司股票 成本5元 股 市价持续下跌 至20 7年12月31日 每股市价已跌至3 50元 泰山公司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 20 8年12月31日 A公司股票市价回升至每股5 20元 20 7年12月31日 A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调整前的账面余额为528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