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1121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背景1 2004年1月1日起 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 该系统通过现代通信手段 在国家 省 市 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联网的基础上 实现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网 并将信息网络向乡 镇 和城市社区延伸 形成了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 在全国建立了统一 高效 快速 准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背景2 背景3 根据1989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0一1995年甲 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包括鼠疫 霍乱 病毒性肝炎 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艾滋病 淋病 梅毒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百日咳 白喉 流脑 猩红热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钩端螺旋体病 布鲁菌病 炭疽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黑热病 疟疾 登革热25种 背景3 1996年乙类传染病增加新生儿破伤风和肺结核 2002年增加HIV感染者 2003年增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008年5月2日 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2009年4月30日 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目前法定传染病共计39种 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 乙类传染病26种 丙类传染病11种 我院2011年 2013年各类传染病报告情况 责任报告单位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 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医护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生 责任报告单位 责任报告人 首诊医生负责制网络直报人员负责录入报告卡信息报告地所在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审核 传染病报告流程 医院 医生诊断传染病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报卡至医院卫防科 公卫科人员收卡并核对卡 录入国家网络直报系统 报告病种 44种传染病需要报告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重点监测传染病2种广州市规定报告的传染病3种 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 1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炭疽中的肺炭疽 2 其他乙类传染病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炭疽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甲型H1N1流感 2009年4月30日新增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008年5月2日起报告手足口病 重点监测疾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广州市规定报告病种 肝吸虫病恙虫病水痘 2小时内报告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4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 其他乙 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注意 从乙 丙类传染病病例更改诊断为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删除原报告卡 重新报告 需要分型报告的病种 炭疽 肺炭疽 皮肤炭疽 未分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 乙型 丙型 戊型 未分型梅毒 一期 二期 三期 胎传 隐性疟疾 间日疟 恶性疟 未分型肺结核 涂阳 仅培阳 菌阴 未痰检 我院X检查阳性的均填写未痰检 病例分类 传染病报告病例按诊断类型分为五类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 霍乱 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阳性检测结果 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谁接诊 谁发现 谁报告 填写纸质报告卡 1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 2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 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3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 填报告卡注意事项 家长姓名 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年龄 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 默认为岁 大于等于1个月 不满1周岁的 按月龄填写 年龄单位选择 月 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年龄单位选择 日 填报告卡注意事项 职业 若病例是新生儿 未入园或未入学儿童 职业栏勾 散居儿童 职业为民工 待业或家务的病例不需要填写工作单位栏 直接写 无 工作单位 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学生 托幼儿童 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 托幼机构 及班级名称 填报告卡注意事项 联系电话 特别是肺结核病人 必须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 以便追踪 核实和随访 病例属于 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 如果病人是本地户籍 则直接填写辖区地址 若病人是本市其他县区或外省户籍 则现住址填写病人辖区内目前居住地 以便能及时追踪到病人 而不是填写户藉所在地 备注空白处填写病人户籍地址 信息订正 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 死亡或填卡错误时 责任报告人订正报告 各单位对报出的疑似病例要及时跟踪 在20天之内予以订正 因特殊情况不能追踪到病人情况进行订正的 则直接填写实验室检查 不要填写疑似病例 所有肺结核疑似病例均由结防部门负责跟踪 报告肺结核的常见问题 1 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病例 包括痰涂阳 涂阴 均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卡至公卫科 2 以前在我院诊断为肺结核或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肺结核的复诊病人 不需要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但须在门诊日志的诊断中填写肺结核复查 备注中填写初次肺结核诊断日期 初诊单位 3 首诊医生一定要告知新发病的肺结核病人到慢病医生进行登记 确保肺结核病人能及时到慢病所进行痰涂片确诊 免费领取抗结核药 包括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均可免费治疗 艾滋病报卡注意事项 一 一经发现实验室艾滋病初筛阳性或弱阳性的病例 立即电话报告卫防科工作人员 暂时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二 我院实验室HIV初筛结果阳性或弱阳性的病人 首诊医生须另行抽两管血 送上级部门进行进一步确诊实验 一支干燥管 一支抗凝管 三 首诊医生无须告知病人HIV筛查阳性结果 由卫防科工作人员进行HIV初筛阳性告知 登记并填写HIV初筛阳性随访表 以便进行以后的随访工作 四 确诊实验一般2 3天出结果 确诊实验阳性的病人由卫防科工作人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进行网络直报 梅毒 淋病报卡时注意事项 1 首诊医生接到梅毒 淋病诊断新发病例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填写完整病人基本信息 不要有缺项 漏项 诊断栏勾 疑似病例 或 实验室病例 勿勾 临床诊断 或其他选项 并填写性病栏附卡 2 对报出的疑似病例要及时跟踪 在20天之内予以订正 因特殊情况不能追踪到病人情况进行订正的 则直接填写实验室检查 不要填写疑似病例 工作重点提示 加强集体单位流感疫情 开展学校 托幼机构公共卫生专项监督检查 每年4 5月份是手足口病 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到目前为止 我辖区内未发生过一起聚集性疫情 但要有不松懈思想 坚持对各学校 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管理等重点项目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在此感谢各位医务人员对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辛苦各位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