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网络直报.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1113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6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网络直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网络直报 主要内容 一 网络直报 简介二 网络直报工作管理三 信息管理四 督导评估五 网络直报应具备的条件六 各网络直报系统间的关联七 帐号密码的安全 一 网络直报 简介 健康的哨兵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有关决策机关掌握传染病发生 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是决策机关准确把握事件动态 及时正确进行决策 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 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逐级统计汇总上报 PHIS 逐级收集个案上报 NDRS 网络个案直报 NCRS 报告过程的改进 1953年建立传染病报告系统 要求报告的病种为13类 全国疫情统计通过每月汇总传染病报表实现 传染病报告方式十分落后 1998年开始逐级收集个案上报 但是依然无法实现对传染病爆发的监测 2003年SARS爆发后 暴露了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问题 国务院卫生部明确提出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规划目标 国家CDC 区县CDC 医疗机构 省CDC 医疗机构 省卫生厅 相关卫生机构 地市CDC 医疗机构 市卫生局 相关卫生机构 卫生部 网络直报 逐级审核 管理分级的模式 县CDC 县卫生局 地市CDC 市卫生局 省CDC 省卫生厅 卫生部 国家CDC 国家疾病监测中心数据库 数据管理 分析报告 个案报告 医院 乡卫生院 其他医疗机构 专科防治 卡 库 用 用 必要时报告 医院 县CDC 市CDC 省CDC 国家CDC VPN网络平台 周期缩短 网络直报系统 可满足中央 省 省辖市 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同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实行疾病监测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共享 二 网络直报工作管理 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甲类传染病 2个病种 鼠疫 霍乱乙类传染病 26个病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 共11个病种 流行性感冒 包括H1N1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手足口病 一 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治法定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病原携带者后 应立即按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初次报告 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 网络直报人员应及时审核报告卡填写是否完整 准确 有无错项 漏项 如发现上述问题 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 补充或订正报告卡 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暂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 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以最快方式报告至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按月与县级疾控机构核对曾报告的卡片 并签字确认 二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人员每日 包括法定节假日 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查询与核对 在调查或核实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时 须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 对核实无误后的个案信息通过网络确认 划 上报 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或其他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传染病病例 应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 审核时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时 应立即向填报卡片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核实 若信息属实 须通过网络尽快确认报告信息 同时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派出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反馈后 若信息有误 应立即通报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人员 并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 对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 应将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专病管理机构 部门 及时录入专病管理系统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报告的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应会同报告县 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一步核实 若信息属实 在县 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信息的基础上 对网络报告信息予以确认 三 工作机制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对系统的警示或异常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的工作机制 对系统发出的各种警示或异常的疫情报告要及时做出反应 核实 报告 启动应急调查处理机制等 传染病信息的交流由负责传染病信息管理的科室组织 定期召开疫情分析会 参加人员应包括相关领导 办公室 传染病信息管理 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防制等有关行政 专业人员 三 信息管理 一 信息收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卫生检疫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后 根据诊断结果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 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乡村医生 个体开业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 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核实后进行报告 二 报告内容 部分 解释 家长姓名 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出生日期 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 公历 其中 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 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 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个月 不满1周岁的 按月龄填写 年龄单位选择 月 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年龄单位选择 日 病例属于 来自于 用于标识不同属地病例发病时居住地址的所属县 区 与报告单位所属县 区 的相对关系 应选择相应的类别按钮 现住地址 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可以是家庭地址 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 不一定是户籍所在地址 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 门牌号 病例如在一个城市内有一处以上住址时 应填写患病期间能上门随访到的住址 职业 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 出生场所为医院时选择 其它 出生在其它场所时选择 散居儿童 病例分类 应选择相应的类别 乙肝 血吸虫病例根据所作出的 急性 或 慢性 诊断进行相应的填写 对 急性 或 慢性 诊断不明确的 可不填写 按 未分类 录入 实验室确诊病例 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 如病原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肺结核病人的 光片检查等等 用这些方法确诊时选择 临床诊断病例 医生根据病人症状 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 如查体 血象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等 做出诊断时选择 疑似病例 医生根据病人症状 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 如查体 血象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等 不能做出准确诊断 又不能排除时选择 病原携带者 感染后无明显症状 体征 仅实验室查出病原体时选择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 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 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它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填写该病种名称 或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备注 填写以上内容不能涵盖的信息 如传染途径 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 传染病病例 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 订正为其它疾病时的说明等 三 网络直报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按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 规定时限报告传染病报告卡 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录入上报 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的个案信息 也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录入上报 其它乙 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 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个案信息 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录入上报 四 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有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通过网络将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实时录入到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要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到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由其代为录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代报卡片时 应以卡片报告单位的帐号进入系统进行报告 对补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作为初次报告进行报告和录入 五 信息审核 责任报告单位内部信息收集的审核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在网络报告或上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 需先对收到的本单位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 1 发现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情况时 及时向填卡医师核实 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 不再进行网络直报 2 发现以下情况时 建议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发现甲类传染病 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如情况属实 应于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 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信息的审核 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重复卡片的校验工作 对计算机提示的可疑重复卡片进行核实 对误报 重报信息应及时给予剔除 非重复卡片的继续保留 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 性别 职业 病种 发病日期 现详细住址 2 审核时如发现以下情况 建议结合本地实际 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如情况属实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 发病率极低 或已经消灭 的传染病 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 单个报告单位一周内报告有类似临床表现的不明原因疾病的病人3例以上 在一个自然村 集体单位或局部区域内集中发生多例传染性疾病 单个乡镇 街道办事处 一日内单病超过10例 本辖区内异常波动 短期内发病数明显增多 的病种 不明原因肺炎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3 对于其它传染病报告信息 核实无误后 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六 信息订正 1 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 死亡或填卡错误时 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 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2 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 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时间更改为作出确诊的时间 若由有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作出订正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需对报告的订正信息重新审核 3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 应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更正为地址不详 4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 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 七 数据统计及分析 传染病日 周 月 年的报告分析以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统计数据为准 疫情分析所需的人口资料使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的数据 以当地统计部门数据为准 1 按审核日期统计表示在一定期间内 一定人群中发现并报告某病新病例的数量 统计时以 审核日期 为判定指标 年内定期统计报表及对外公布数据采用此条件进行统计 2 按发病日期统计表示在一定期间内 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的数量 统计时以 发病日期 为判定指标 年度统计报表及对外公布数据采用此条件进行统计 3 不同属地病例统计规则根据国家属地化管理原则 不同属地病例均以县为单位按现住地址 不含港澳台 外籍病例 统计 人口数的计算方法年内监测分析使用的人口资料用本年度年初人口数 年度统计分析使用的人口资料用该年度平均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上年年末人口数 本年年末人口数 2新生儿破伤风0 28天日龄患破伤风的病例 新生儿近似人口数 0岁组人口数 12 月 八 信息共享 毗邻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工作需要 需获取相邻地区的传染病监测信息时 可向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申请批准后 给予反馈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等未治愈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离开报告所在地时 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同时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 将该病人的相关信息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其到达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通报 直报单位根据实际工作确实需要浏览辖区内病例时 需经上 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县 区 CDC临时建立一个本级用户 这个用户只能浏览本级的报告卡 或报表 并将此用户帐号告知该直报医疗机构 但需严格登记在案 并设定使用时限 充分使用 监测信息反馈 功能 积极发挥我市县级以上 撰写的疫情动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为加强疫情分析资料的利用 共享和规范化管理 充分利用网络直报系统优势 对我市疫情分析简报的传送方式特提出以下要求 在网络直报系统中上传各县 市 区 全部月分析 周分析 注意 月分析 传染病监测周分析应分别传至与之对应的类别中 专题分析上传到与之对应的类别中 浏览权限开放到县级 各县 市 区 疫情管理员应定期对上级反馈的简报下载 浏览 备份和利用 我中心将以上内容作为对各县 市 区 疾控中心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九 资料保存 各级各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1 电子数据的保存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 应按月将报至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的传染病卡片导出后保存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按相应的时间将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中的传染病卡片 以及生成的旬 周 月 季 年统计表和资料分析表导出后保存 2 纸质资料的保存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 应按有关规定保存 传染病报告卡 及传染病报告记录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 应对报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登记备案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十 信息报告质量动态评价 1 评价指标目前对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有 县 区 网络直报覆盖率 报告卡的报告及时性 审核及时性 重复报告情况等 通过以上指标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对本辖区疫情信息的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报告及时性 审核及时性 通常采用 诊断到报告 报告到审核 的时间间隔 分别评价医院报告及时性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卡审核的及时性 2 评价方式和频次各级根据实际情况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建议按月和年度评价报告质量 四 督导评估 督导 就是通过对现场考察和报告资料的分析 对专业人员或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 并提供技术支持 帮助其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 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 督导评估方法对被督导检查的单位通常采用听取汇报 现场填写调查问卷 现场资料核查 网络直报现场操作等方法 对下级上报的工作进度报告或报表进行评估 并向下级反馈评估意见 督导评估形式网络直报系统督导评估一般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形式 内部督导评估可分为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内部组织的督导评估 外部督导评估可分为上级疾控中心对下级疾控中心 各级疾控中心对本辖区医疗机构的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内容1 对本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在网络直报方面的经费投入 网络建设以及直报能力进行调查 核查专项资金和设备是否及时到位 2 了解网络直报人员配备情况和培训情况 对网络直报人员的专业知识 现场操作进行考核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3 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在网络直报中的管理模式 如传染病登记本的管理 直报账户的管理 自身督导检查机制等方面 4 调查资料的利用情况 评价资料的分析质量 5 及时收集各级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反映网络直报工作诸多方面的综合性 主要包括 网络直报经费 包括预算 支出 网络通讯费 网络连接方式 网络直报率 培训次数和人数 直报人员问卷评分 资料利用与分析等综合评价指标 五 网络直报应具备的条件 一 硬件实施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立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域网络平台 配备必要的网络设备 安全设施及普通纸激光传真机 长途电话等 确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信息的安全传输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现VPN接入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采用网关到网关接入方式 同时 配备可无线上网的专用笔记本电脑 用于网络直报管理及维护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配备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 激光打印机及上网设备 长延时UPS 普通纸激光传真机 长途电话等配套设备 有条件的县区可参照设区的市级标准装配 同时 配备可无线上网的专用笔记本电脑 用于网络直报管理及维护 责任报告单位 配备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及上网设备 电话 最少能通市话 UPS等配套设备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县级以下的责任报告单位 建议配备传真机以便将传染病报告卡报送属地县 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为网络直报 二 人员要求 各单位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量配置一定数量 至少两名以上 工作人员 并制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 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习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 具备培训指导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能力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或相近专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 能结合网络直报信息分析本辖区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熟习计算机操作和文字处理 具备培训指导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疫情信息监测及分析人员 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相近专业 能结合网络直报信息分析本辖区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具有指导和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的能力 网络管理人员 负责管理和维护本级疫情信息网络平台 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网络直报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指导和培训 保障网络的快速通畅和信息安全 三 网络接入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采用光纤接入Internet 同时为县级及其以上用户提供VPN接入方式 通过私网登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私网IP地址为 http 10 249 1 170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采用光纤或ADSL或其它宽带接入公网 各直报用户可采用ADSL或光纤或其它方式接入公网 以及其他用户最低不能低于电话拨号 四 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队伍 引入激励机制 加强人员队伍的动态管理 提高人员素质 强化规范意识和管理意识 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和管理方面的法律和规范 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 落实本地本部门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切实做到用制度去规范工作 保障网络直报硬件设备购置和升级以及Internet接入链路租用费的持续性投入 对周末及节假日加班进行疫情监测和分析的工作人员 所在单位给予适当补贴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 整体提高从事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 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坚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监测的督导 检查工作 六 各网络直报系统间的关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目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组织开发了多个网络直报系统 即 用户权限管理系统 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 和 结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艾滋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等实行重点控制的专病管理系统 共同构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 将来还会在本平台下不断拓展各种业务应用系统 覆盖整个公共卫生领域 每个网络直报系统因专业及使用对象的不同而相对独立 但又相互之间又存在广泛的关联与信息共享 一 与基本信息系统的关联 网络直报各业务系统与基本信息系统的关联在于人口信息的共享 传染病疫情计算发病率时就调用了基本信息系统中的人口数据 二 与专病管理系统的关联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目前只与鼠疫 艾滋病 结核病三种专病管理系统有关联 将来随着平台的不断扩充与完善 需要专病管理的系统肯定会越来越多 但其关联的方式与原理基本上相同 艾滋病专报系统卡片与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卡片目前已全部统一到一个数据库 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了一例结核病 这一基本的信息会自动推送到结核病专报系统中 通知结核病管理人员发现了一个结核病人 再由结核病管理专业人员去进一步核实与确认 进行结核病的专门管理 反之若结核病的管理机构或人员新发现了一个肺结核病人 把有关信息录入到结核病专报信息系统中 会自动摘取相关信息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生成一张报卡 也就是说不需要再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录入一张结核病的报卡 一方面做到了信息的共享 另一方面确保了传染病疫情系统中的肺结核病例与结核病专报系统中的肺结核病病例数据有一致性 不过 结核病专报系统中 结核性胸膜炎 其它肺外结核 也要求报告 而传染病疫情系统中则不要求报告 三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关联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也是有关联的 如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中报告了1例鼠疫 或霍乱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炭疽 病例或在某个区域某个时间范围内发生的传染病数超出预警域值 或暴发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中上报突发事件 可从大疫情系统中手动归并传染病个案信息 即在一起传染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项下 手动将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属于该事件的报告卡片勾选 建立起相互间的关联 也可在突发事件系统中录入传染病个案信息 系统将自动摘取相关信息推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 生成一张传染病报告卡 无需重复输入 八 帐号密码的安全 帐号密码的安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内的网络直报用户帐号资料 含网络直报登录用户帐号 密码 按涉密资料保管 网络直报用户帐号的正式使用密码 一般应在8位以上 并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 每月至少更改一次 网络直报系统使用人员未经上级系统管理员许可 不得转让或泄露网络直报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 并避免在公共场所公开使用网络直报系统 原用户调离网络直报岗位时 要注意向用户帐号来源单位报告 及时将原用户帐号停用 但不可随意删除 县及县以上疾控机构掌握系统管理员帐号的人员调离岗位时 需报告上一级疾控机构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应经常检查用户权限系统 任何人发现或怀疑帐号 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 应立即采取措施 更改密码 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 如发现帐户信息泄露 须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本级系统管理员及相关直报单位的用户 2 本级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修改用户帐号的 停止日期 暂停该用户帐号 待核查并确认没有造成对报告数据的破坏后 通过修改密码和修改停止日期 恢复该用户帐号 同时保留书面情况记录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