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9037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23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编排说明一、总体说明每一个教案开始和结束各有一张表格,对教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建议学时、课程导入、课程小结、学习指导、参阅教材、网络资源、习题,以及教学后记等内容作了说明。教学过程为教案主体部分。二、教案的页面结构和图例、字体、颜色和背景的使用1、教案页面结构教案页面有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左边部分为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思考、演示等活动的提示图片;中间部分为教学过程中讲述、板书/演示、举例等,是教案的主体部分,通过不同字体、字号、颜色和背景以示区别;右边部分为注释部分,供主讲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标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目 录教案1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1基本概念教案2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2 理论基础 1.3研究对象与发展教案32. 技术基础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教案42. 技术基础 2.2数据库技术教案52. 技术基础 2.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教案6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1概述 3.2常用开发方法教案7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3开发策略与开发方式教案84. 系统规划 4.1概述 4.2常用规划方法教案94. 系统规划 4.3业务流程重组教案10 5. 系统分析 5.1概述 5.2组织结构与功能调查分析 5.3业务流程调查分析教案11 5. 系统分析 5.4数据、数据流程调查与分析 5.5业务处理调查与分析教案12 5. 系统分析 5.6功能数据分析 5.7新系统逻辑模 型教案13 6. 系统设计 6.1概述 6.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教案14 6. 系统设计 6.3代码设计教案15 6. 系统设计 6.4 数据库(文件)设计教案16 6. 系统设计 6.5输入输出设计 6.6处理流程设计教案17 7. 系统实施 7.1概述 7.2系统调试 7.3系统转换教案18 7. 系统实施 7.4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 7.5系统评价教案19 8. 发展趋势与前沿 8.1决策支持系统教案20 8. 发展趋势与前沿 8.2供应链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教案21 8. 发展趋势与前沿 8.3电子商务教案22 8. 发展趋势与前沿 8.4信息管理之未来 教案1 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1基本概念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1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1节 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把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涉及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系统思想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机系统和动态性特征。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PPT)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一、数据 二、信息 三、知识 四、模型 五、模式六、系统 七、管理信息 八、信息系统 九、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介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讲述开发方法的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不断发展中的课程。 提出学习要求: 牢固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牢固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熟悉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 加强全局观念,树立团队意识,学会协作共事。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理解描述问题。 熟悉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形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学习借鉴,结合实际,开发小型、完整的系统。 提问:什么是信息? 由于本课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许多概念没有公认的定义,或者概念混淆,需要从概念的内涵上对其进行把握。通过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引导其充分认识正确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涉及基本概念内涵的重要性第1节 基本概念一、数据 1、定义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举例。描述5个人可以用5,五,伍,正,101,five,条形码等。 2、类型 数据分为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两大类。 数值数据一般认为是可以直接进行科学运算数字或字母。 非数值数据包括除了数值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 数据的类型非常丰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以无所不包。 数值数据使得客观世界严谨有序。 举例。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为700*500*30mm;螺钉的直径为20mm。 信息的其他定义:信息是加工数据所得到的结果;信息是能够帮助我们决策的知识;信息是关于客观世界某一方面的知识;信息是减少人们决策时的不确定性,增加对外界事务的了解;信息是一种经过加工出的数据,且对其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影响;信息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及其行为的源泉等,估计有四五十种之多。非数值数据使得客观世界丰富多彩。 举例。图片、表单、声音、图像等。 二、信息 1、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信息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简单的事物往往是最伟大的,人们对其熟视无睹,却又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信息就是如此。 2、信息的度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大;反之,信息量则小。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则信息量为零。 信息量的度量: H(x)=-P(Xi)log2P(Xi) (i=1,2,3,n) Xi表示第i个状态(共n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时的概率; H(x)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bit)。 举例。 硬币:P(Xi)=0.5 H(x)=-P(X1)log2P(X1)+P(X2)log2P(X2)=-(-0.5-0.5)=1bit 骰子:P(Xi)=1/6 H(x)=2.6bit 3、信息的冗余度 冗余度(Redundancy)指为防止噪音的发生而部分或全部地重复信息。 信息冗余度的适当增加,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但使得信息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信息冗余量的度量: R=1-(In/Im) In 表示所需要的信息量;Im 表示编码的信息量。 4、信息维度 信息维度(Dimension of Information)反映信息在时间、内容、形式和其他方面的属性。 5、信息的特性 信息的特性(Characteristics)有: 客观事实性:信息的第一属性。 可压缩性:图形、摘要、模型等。 可共享性: 可识别性:感官、仪器设备。 可传输性:现代通讯设备。 生命周期性: 举例。 由于信息导致决策失误。 数学模型y=a+bx(xi,yi, i=1,2,)等。 6、信息的作用 信息是一种战略资源,物流反映组织的主体,信息流是神经脉络,起主导作用; 信息已逐步取代资本的作用; 信息是自增值的积累,越用越多,而物质和能量是消耗性的; 信息可以起到心理调节作用。 7、数据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所得到的数据,是逻辑性或观念性的; 数据是记载客观事物的符号,是物理性的。 联系:信息是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现;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举例。驾驶员开车时速度指示盘上指针指向80km/h,这是数据,驾驶员采取加速或减速后,则成为信息。 三、知识(选讲) 1、定义 知识(knowledge)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2、类型 事实型知识: 举例。税收是财政的来源等。 规则型知识:将事实型知识以确定的逻辑关系关联起来。 举例。税收减少则是财政预算减少等。 3、特性 知识的关联有方向性: 举例。现金是货币、是铜则导电等。 知识的表示不具有唯一性:与了解程度、角度、观念、环境等有关。 知识具有不完全性:与认识程度等有关。 举例。天阴闷热且有雷电,则80%要下雨。 四、模型(选讲) 1、定义 模型(model)是指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律进行抽象后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式。 2、类型 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高度抽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组数学表达式(公式)。 程序模型:对实际问题求解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法。 逻辑模型:描述某类问题时的逻辑表达方式。 结构模型:系统按照一个个子系统有序构成的结构形式逻辑关系逻辑结构模型;物理构成关系物理结构模型。 方法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基本形式。 分析模型:对问题的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加图表等或思路、工具等。 管理模型:对问题和业务管理控制方式的统称。 数据模型:设计和建立数据库时,用于提供数据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系统模型:系统内部的结构形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 3、建立模型的一般步骤 客观、正确地调查和分析索要解决的问题; 在明确问题的性质和关键所在后,根据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抽象地建立起求解问题的模型; 考察和证实模型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实际问题运行的规律。 五、模式(选讲) 1、定义 模式(pattern)指一种工作或运作方式,或称为范式。兼有指导思想、政策措施、执行步骤、运作过程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模式可用于宏观,也可用于微观。 2、类型 针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而言的开发模式。包括从整个系统的构思、规划到开发、实现、运行管理的一整套实施运作方法。 针对系统分析和系统运行而言的管理模式。实际管理工作中从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过程到数据收集、分析统计等整个运作过程。 针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而言的处理模式。如形式化信息处理表达方式巴斯克范式;数据规范化范式等。 六、系统 系统(system)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1、系统的要素 系统环境(Environment):环境和系统应互有一定影响。 边界(Bounder):系统与环境分开的假想线。实现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输入/输出(Input/Output):与环境发生联系。 组成要素(Element):完成特定功能而必不可少的工作单元(子系统,subsystem)。 系统结构(System Structure):系统的组成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接口(Interface):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2、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一个系统由多个要素所组成,所有要素的集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目的性: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强烈的目的性,是系统的主导,决定着系统要素的组成和结构。 关联性: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机制,它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层次性:一个系统被包含在更大的系统(environment)内;其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小系统(subsystem)。 环境适应性: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不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没有生命力。 3、系统的一般模型 4、类型 系统的分类方式很多,不同分类方式,由不同的结果。 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自然系统:客观世界自然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系统。 举例。血液循环系统、天体系统、生态系统等。 人造系统: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作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 举例。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运输系统等。 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大多数系统属于复合系统,复合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参与。 举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但是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往往不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 按照要素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可以将系统分为: 具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5、系统处理方法 将一个复杂系统根据其层次性功能(Hierarchical Function)的特性,将整个系统分解为多个易于理解的子系统,直到所得到的子系统的规模易于处理为止。实质是“分而治之”。 系统处理方法的步骤是: 分析(Analysis):将整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并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结构得到一个问题结构图。 综合(Synthesis):按问题结构图将每个子问题的解综合起来,组成整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6、评价 目标明确:每个系统均为一个目标而运动。目标可能由一组子目标组成。系统的好坏要看它运动后对目标的贡献。 结构合理:一个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可划分为更细的子系统。子系统的联接方式组成系统的结构。联接清晰,路径畅通。冗余少等,以达到合理实现系统目标的目的。 接口清楚:子系统之间有接口,系统和外部的联接也有接口,好的接口,其定义应十分清楚。 能观能控:通过接口,外界可以输入信息,控制系统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输出观测系统的行为。只有系统能观能控,系统才会有用,才会对目标做出贡献。 七、信息系统 1、定义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2、组成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存储器、信息管理者和传输通道。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 插入图 教材P16 图1.9 3、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数据输出: 4、种类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ES)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OA)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OS系统(Point Of Sales) 根据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只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类型。 八、管理信息 1、定义 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2、作用 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有利于系统目标的设立。 是组织和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对系统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对组织资源作出合理安排。 举例。 3、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报告、报表、表格、单据等。 4、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还有很多,如: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及经学等同时展现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中的混合物。管理信息系统是能够提供过去、现在和将来与其信息的一种有条理的方法,它按适当的时间间隔提供信息,支持组织的计划、控制和操作功能,以便辅助决策的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是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多元性和综合性的人机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最优化技术,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对管理者提供帮助的机遇计算机的人机系统,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除具有信息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目的性:与特定组织目标和管理过程相关联。 时间性:管理信息具有时间性,其价值随时间变化。 有效性: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为管理所用。 不完全性:认识无穷尽,需求有目的。 层次性: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具有不同特点。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战略层信息、战术层信息和作业层信息。在不同层次,信息的内容、来源、精度、加工方法、使用频率、保密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九、管理信息系统 1、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2、要素 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 定量化管理(数学)分析的方法; 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只要有管理活动存在的组织,就客观上存在一个可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管理信息系统与本课程所讲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差别在于不全部具有上述三要素。 3、基本观点 集成化: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设备统一规划,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系统各部分协调一致和高效低成本地完成组织日常信息处理业务。 人机系统:在系统中真正起到执行管理命令,对组织的人、财、物、资源、以及资金流、物流进行管理的主体是人,计算机始终只是一种管理工具。 分析、计划、预测、控制功能:强调管理方法的应用和对信息的进一步深加工,即利用信息分析组织的生产经营状况,利用各种模型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预测,控制各种可能影响实现组织目标的因素,以科学的方法,最优地分配各种资源(设备、任务、人、资金、原料、等),合理地组织生产(计划,调度,监督等)。 4、组成 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 system)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输入、数据库的管理、查询、基本运算、日常报表输出等。 分析(analysis)部分:在DPS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如利用各种管理模型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程序化方法、OR方法等,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决策(decision making)部分:MIS的决策模型多限于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为主,其结果是要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5、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系统。多种人才、多学科知识、软硬件结合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动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管理决策服务的系统。 6、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主要考虑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问题为主。 主要考虑完成理性的信息处理业务,是组织的信息交换中心。 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完成数据处理为主要前提,追求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益。 它的设计思想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协调的工作环境。 在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相对确定的情况下,数据是驱动系统工作的动力。 设计系统时,强调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努力使系统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力求使系统的求解过程和解达到最优化。 系统具有动态性。 7、任务 严格基础数据管理,严格计量工具、程序和手段,理顺信息渠道。这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信息处理过程的标准化,统一数据和报告等的格式,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下为逻辑上的集中统一)。 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日常信息处理业务,优化分配各种资源(物资、人力、资金、设备等)。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用各种管理方法或模型(特别是定量化的方法,如数学模型、经验模型、程序化模型和运筹学模型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组织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环境条件,支持管理和决策工作,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8、功能 数据处理:数据的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 事务处理:将管理人员从繁重的重复性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思考管理问题,从事创造性劳动。 预测功能:运用数学、统计或模拟等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 计划功能:合理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控制功能: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辅助决策功能:运用数学模型,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9、应用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是一个总称,包括国家各综合部门(如国家计委、国家生产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等)在内的国家级信息系统。 在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下,纵向联系各省市、各地区、各县直至重点企业的经济信息系统,从横向,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联系诸如外贸、能源、交通等各级信息系统。各级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纵横交叉的独立的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经济信息,包括收集、存储、加工、传送、转换等等,为国家经济部门、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统计、预测等信息,同时也为各级经济部门以至个体经营者提供经济信息。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管理信息,一般面向工厂、企业,如制造业、商业企业、建筑企业等。 通常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代表描述管理信息系统,因为这是最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具备对工厂生产监控、预测和决策支持的功能,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模的功能都很多,人、财、物、产、供、销以及质量、技术应有尽有。其技术要求很复杂,如用到各种数学模型等。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以事业单位为主,其对象是处理日常事务。 举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事务不同,这些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不尽相同,但基本处理对象是事务信息。这些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实时性强,数据处理能力强,而数学模型的使用较少。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办公管理的自动化对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改进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办公自动化(OA),其特点和其它管理信息系统有较大不同。在办公管理信息系统中,往往和计算机、局域网的应用、打印机等诸多办公技术联系在一起。 10、信息与管理信息、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信息内涵非常广泛。管理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 区别:信息处理的数据类型非常广泛。管理信息是管理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信息系统是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区别: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类型非常广泛。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是管理信息。 插入图 教材P21图1.12 教学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注意这些概念中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习指导基本概念是每一门课程学习的基础,需要牢固掌握。由于这些基本概念中许多概念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关键在于对其含义的理解。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信息与管理信息、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对于系统、模型、模式等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参阅教材教材第1章 第1、2节 网络资源 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之家http:/www.ithome-cn.net/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http:/www.e-works.net.cn/ 中国系统分析员http:/www.csai.com.cn/ 中国软件http:/www.csdn.net/ 作 业第1章第2、3、6题 教学后记教案2 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2 理论基础 1.3研究对象与发展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1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2节 理论基础 第3节 研究对象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能够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掌握和运用好管理科学、系统理论、数理知识、信息论、控制论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质量,培养决策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增强努力创新和团队协作的意识。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及主要特征,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社会和技术挑战教学重点介绍相关理论及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系统结构和面临的挑战。教学难点相关理论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系统结构。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第2节 理论基础 一、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概述 二、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 三、管理信息系统与数理知识 四、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 五、管理信息系统与协同论、耗散论及突变论 六、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提问:在前一节中介绍管理信息系统时,其特征之一是综合系统,为什么? 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技术系统,而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为:管理学科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要求;数理知识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科学严密的算法;计算机(网络)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手段;其他学科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 第2节 理论基础 一、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概述 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涉及学科理论 开发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组织系统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了开发符合组织实际情况,能够最大限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组织竞争力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必须了解组织具体的信息管理状况。从系统的角度,管理科学为基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工作优化;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可靠、互动性好的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从而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网络技术。 项目管理包括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规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涉及技术经济学方面的指示,如投资分析。 分析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 设计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和通信网络技术。 实施阶段,设计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配置管理、测试管理。 2、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推广涉及学科理论 应用推广。应用主要是在系统交付用户以后的环境研究,为系统制造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使系统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这个阶段涉及学科是环境研究方面和推广中的咨询、监理和服务等。环境方面主要研究企业体制、制度、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管理基础和流程、组织等,构筑适应MIS运行的整体环境。 二、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 1、管理学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在三个方面: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对象是管理,服务目标也是管理,即提高品质,发展生产力; 成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深刻理解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 项目开发和运行维护需要运用管理。 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的基石,也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前提。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都在研究管理,也离不开管理。 2、管理学科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影响 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用最好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艺术。艺术性体现在团队建设与项目沟通方面。 团队建设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团队完成目标的保证。重视团队作用是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特征之一。团队(team)是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协同工作的项目组织。 沟通对目标的共识和凝聚力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从项目开始的那刻起,就要运用网络计划等工具编制项目开发计划,对进度进行安排、控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成本和绩效进行控制管理;在给定资源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预定的系统目标。 三、管理信息系统与数理知识 1、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学 管理信息系统与数理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才能解决。 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科学,传统数学包括:概率和统计,随机过程。数学是系统开发的基本功,也是程序设计的基本功。 2、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它能对运行管理人员的问题提供最合适的解答。 常用的模型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有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竞争模型、分配模型、制定模型、库存模型、排队模型、更新模型、路线模型、运输模型、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搜索模型、模拟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 四、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 1、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遵循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或称系统方法论是研究系统工程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方法的要点是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系统的思想即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来考虑,着眼于整体最优运行;数学的方法就是用定量技术,即数学方法研究系统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运行模型,将得到结果进行分析,再用到原来的系统中;计算机技术是求解数学模型的工具,在系统的数学模型上进行模拟,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 2、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论 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 信息流伴随着物流而产生,引导物流做有规律的运动,对物流的方向、数量、速度和目标等实行控制。先进的信息观念、敏锐的信息意识及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是一个管理者步入管理岗位的前提条件。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管理工作中产生、加工、使用的信息管理信息。 3、管理信息系统与控制论 控制论(Cybernetics)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它研究生物体和机器以及各种不同基质系统的通讯和控制的过程,探讨它们共同具有的信息交换、反馈调节、自组织、自适应的原理和改善系统行为、使系统稳定运行的机制,从而形成了一大套适用于各门科学的概念、模型、原理和方法。 控制论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中控制和通信科学的思想,为控制论提供了一个框架。按照这一框架,控制与信息问题可以纳入统一的形态来考虑。由于技术、生产及管理的需要,要求解决工程实践中的许多问题,要求设计的系统是稳定的,过渡过程要快,稳定精度要高。 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也要研究系统稳定性和生命周期,MIS稳定性的控制难度更大。控制论与数学、运筹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模型,系统测定和反馈原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项目计划控制和项目变动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管理信息系统与协同论、耗散结构论及突变论 1、管理信息系统与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论是研究开放系统的理论,而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就是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控制参量越过某一阈值后,系统可能失稳,由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 2、管理信息系统与突变论 突变论是研究由于结构不稳定而产生突变现象的数学分支。突变论通过对结构稳定性的分析,说明和预测形态变化的发生。 突变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当某一参数达到一个界限时,系统就被破坏,这就是普通的突变; 一种突变并不是原系统的解体,而是系统的生存手段,通过状态的大的变化,维持系统本质不变。 3、管理信息系统与协同论 协同论(Synergetic)集中研究自组织现象,寻找支配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普通规律。 自组织是在没有外力的干预下,通过少数变量控制,通过子系统合作能够达到宏观有序结构。当代的企业和企业联盟,在网络支持下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上都是自组织系统。协同论的思想对管理的应用一定会有广阔的前途。 六、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 软件领域中出现了学多新方法和新工具,最终目标就是力图通过这些新手段得到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软件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工作必须渗透到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它应该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解决软件的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的方法和工具问题; 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阶段评审,以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 进行多层次的测试检验; 加强文档的管理,对文档的编写和修改应特别引起注意; 保证软件工程项目严格遵循某个指定的标准或规范; 建立软件质量的度量标准。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进行,从而提高软件质量,保证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BUG的出现。减轻后期的维护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为: 管理学科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要求;数理知识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科学严密的算法;计算机(网络)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手段;其他学科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 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需建立的知识结构为: 第3节 研究对象与发展 一、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对象 管理信息系统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分支,构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框架,归纳起来,这些研究和探索集中在几个方面: 1、信息用户需求研究 信息用户的需求是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探索和总结出与信息用户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方式方法,形成科学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 2、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研究 从管理信息系统处理对象和处理方法的角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框架、激励、结构及具体方法和技术。 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从管理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角度研究认识客观事物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规律,研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开发工具等。 4、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研究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管理的角度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监理审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品质评价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经济学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等。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 信息系统经历了由单机到网络,由低级到高级,由电子数据处理到管理信息系统、再到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EDPS) 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 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另一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 决策支持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早期的MIS主要为管理者提供预定的报告,而DSS则是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EDPS、MIS和DSS各自代表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但至今它们仍各自不断地发展着,而且是相互交叉的关系。 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 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 DSS则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DSS在组织中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能作为MIS的一个高层子系统而存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的概念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IDSS)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电子商贸系统(Electronic Business Processing System,EBPS),总裁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其他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各分支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基础是数据处理,但又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重点出发,解决信息处理中的问题,为决策提供支持。 三、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1、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社会挑战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经营,促进了管理,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社会系统。现在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把信息技术应用与应用环境是不可分离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推进信息系统的变革犹如推进社会变革。信息系统技术的复杂性、需用资源的密集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则涉及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和人们习惯的变化。 如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组织管理。 如何提高组织的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 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2、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技术方面的挑战 跨平台运行问题。 支持多种应用系统数据交换问题。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具有可扩展的业务框架和标准的对外接口问题。能够适应管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多样性,便于二次开发。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概念结构 2、功能结构 3、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和综合结构 教学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面临的社会和技术方面的挑战,充分说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各种理论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必定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学习指导本节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学习过程中,主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各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以及它们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如突变论与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之间的关系,软件工程中软件产品质量的观点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质量的保证等。 参阅教材教材第1章第3节 第3章 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网络资源 软件工程研究中心http:/www.sercenter.com/ 突变论http:/www.kp365.com/index/text/73003.htm 思库学习网http:/www.superschool.net/guanlizixun/guanlizixun-zixun1.htm 作 业第1章第9、10、11题 教学后记教案3 2. 技术基础 2.1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2章 技术基础 第1节 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理解和识别主要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主要分类构成。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系统观;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构成。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系统观。建议学时0.5学时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PC机 教学方法讲授(PPT)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一、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设备 三、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计算机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工具,需要对其基本结构等有所了解。 计算机总体上由硬件与软件构成、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1节 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一、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后,其发展阶段划分主要依据硬件设备的水平而定。 20世纪50年代真空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晶体管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20世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智能计算机(处于研究阶段)2、计算机系统(强调计算机是一个系统) 类型: 分类标准: 大型机 特点:具有强有力的传输数据和处理数据能力,具有大容量的内外存,大型机采用专用的操作系统等。 适用范围:大型计算机可以做联机中央计算机,批处理计算机。 举例。在大型商场、银行、航空公司订票订票处理机构、国民经济管理部门中,一般都需要采用大型机做后台服用处理。我国的银河计算机。 小型机 特点:专用操作系统,常采用多CPU结构,具有较大容量的内在和多台大容量硬盘,数据处理功能较强,实时处理性能比较好等。 适用范围:作为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有服务器,或作为有较大数据流量的局域网服务器。 举例。工作站 特点:一般采用UNIX操作系统,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功能,适合于分布式处理等。 适用范围:企业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图形处理等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备,图形实时仿真、动画处理、多媒体处理、模拟管理等。 举例。SunBlade150型工作站注意:服务器/客户机概念的区别。 微型计算机 按所适用的业务范围分为商用机、家用机。 按外形大小分为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型、掌上型)。 管理信息系统多用台式机作为基本的信息处理工具,其主要作用是数据的输入输出、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 微机的性能指标由各个硬件组成部件的配置参数决定性的。 举例。一台典型的台式计算机 3、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二、计算机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通常指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一般包括: 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CPU功能档次的研究与开发周期已少于一年。 2、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是计算机必备的主要部件,主要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两类。 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主存储器的容量是决定计算机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1K=210B,1M=210K,1G=210M,1T=210G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称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用于数据和程序的长久保存。 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盘(带)、光盘、移动硬盘、闪存存储器:USB FLASH盘(又称优盘和闪盘) 存储器的速度、容量、及成本是几个相互制约的因素。例如:内存与外存比较而言,运算速度快,但容量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3、输入设备 计算机键盘(Keyboard) 鼠标器(Mouse) 图文扫描仪 条形码阅读器 触摸屏 语音输入设备 手写体输入设备 磁盘(带) A/D,D/A模块 4、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针式/激光/喷墨 绘图仪 语音合成与输出设备 磁盘(带) A/D,D/A模块 5、其他设备 机箱、主板、系统功能扩展卡(声卡、显卡、网卡等)、光驱等 三、计算机软件 仅仅只有硬件的计算机,称之为“裸机”,它是不能进行数据处理的,甚至不能运转。计算机的硬件只有在软件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在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相对稳定的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并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是用来完成用户所要求的数据处理任务或实现用户特定功能的程序。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个类别。 1、操作系统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