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934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药起源于生活实践远古时代的祖先,为了生存,与自然界和猛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食物,又是生存的保证他们在与饥饿作斗争的过程帐中,自然会寻找新的食物以充饥,也就可能发现新的食物,或误食某些毒物,引起中毒反应;也可能吃了某些植物、动物之后,使原有的病痛减轻甚至消除。人们正是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尝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逐渐认识了哪些植物、动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动物对人体有益并有意识的加以利用。食 物、食疗、药物的概念就这样产生和认可。正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 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上七十毒”,生动地反映祖先们发现 植物药的过程;山海经关于“河罗鱼食之已痈”和“有鸟焉名日青耕,可以御疫”的 记载,是从食用动物中,发现动物药的佐证。继而,随着金属冶炼时代的到来,矿物药也相继 被发现。原始社会人兽杂处碰撞搏斗在所难免。对于外伤,人们用泥土、野草、树叶和树 皮等敷裹伤口,这便是外治法的开始,同时也为外治药的发现打下了基础。 创伤,也发现了腧穴。从意外的创伤,将病痛治愈,到有意创伤来治疗疾病,砭石的发 现,是祖先使用简单针具的佐证。针灸术的起始,约在新石器时代,人们首先是掌握了两头 打制、挖制和磨制的技术,能够制出种类较多的石器,继而开始有了适合医用的砭石久而久 之发展成为针刺术;原始人在烘火取暖时,发现身体某些病痛得到缓解,进而用兽皮或树皮 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解除某些病痛,形成了原始的热熨法,后 来经过不断改进,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许多病痛,从而 形成了灸法。 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可使多种药物组成复方煎熬成汤剂,增强了药物的治疗功效,逐渐 形成了,药物配伍理论。 由上可见,中医学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长期与疾病乃至一切危险因 素作斗争的文明史。它来源于感性认知,服务于理性实践。人类存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 逐渐形成了医疗理性认识,经过反复验证,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 统医药理论体系,这就是中医学的起源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2.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 两部分,原书各几卷,每卷九篇,各为八十一篇,合计一百六十二篇。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 秦汉时期,是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 断、治则、针灸、汤液治疗和养生等问题。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中医学理论的著作, 奠定了中医的理基础。 春秋时期,学术争鸣空前繁荣,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学说的产生,形成诸子百家蜂起 的局面,中医学亦伴随中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黄帝内经就是代表。黄帝内经的主要内 容成书于春秋时期,也称为中医学术发展的第一个活跃期的代表。 黄帝内经用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内容在当时 都处于领先地位。在人体结构方面,如食道与肠的比例为1:35,现代的比例足1:37,基本 符合实际情况。在血液循环方面,素问痿论认为:“心主身之血脉”,并作素问举痛 论中提出:人体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观点比英国的哈维氏(公元1628年)发现血液循环 早一千多年。 与内经同时期的难经,亦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书名叶的“难”,是质难的意思即问 答之意。全书共自81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该书用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 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和治法等。尤其住脉诊和针灸治疗方而其内容件黄帝内经的 基础上有所发展。五十二病方大约成书于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 方书。 3、伤寒杂病沦的问世,创立了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伤寒杂病沦为东汉未年张仲 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编著。后世尊称伤寒杂病论为“方术之祖”,张仲景为“医圣” 由于原书散失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分编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宋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奉命校订颁行于世。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结合前人和同代医家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 寒,以脏腑论杂病,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开中医辨证论治及临床治疗学的先河。 伤寒论以外感病为主,金匮要略以内伤杂病为主。二书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 的理论体系,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伤寒杂病论也 就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第二个活跃期的代表。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名医还有华佗,首先使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是世界 上最早的外科手术记载。他还创编“五禽戏”,开创了体育保健的先例。三国名医董奉“杏林春暖”的典故,使医术、医德传为佳话。 神本草经约成书于西汉时期,托名神所著。书内收载中365种,根据养生、治 病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为后世中药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至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系统化,尤其在脏腑辨证方; 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晋: 代王叔和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收集民间简、 便、廉、验方,以备临证急救。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探 讨病因病机学的专著。唐皇朝组织苏敬等人(公元659年)编著的新修本草,是我国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欧洲的纽伦堡药典(公元1546年)早近900年。另 外,还有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著外台秘要等,使中医学 理论的内容更丰富和系统化。 4金元四大家经过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到宋金元时期,学术思想发展空前。 医家们在总结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之为“金元四大家”,形成了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第三个学术活跃期。 刘完素在研究黄帝内经病机学说和运气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百 病多因于“火”的理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因此治病多用寒 凉方药,被后世医家称为“寒凉派”。刘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对温 病学说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李杲继承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或情志所 伤,皆损伤脾胃,从而导致百病丛生。故养生首先保护脾胃,治病以补脾胃之气为先。被后 世医家称为“补脾派”或“补土派”。 张从正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多因邪气侵入人体所致,故治病应当以祛邪为要务,“邪去 则正安”。他深入钻研伤寒论,治病多用汗、吐、下三法,以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被后世 医家称为“攻下派”。 朱震亨在相火论中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病善用养阴方药,被后世 医家称为“养阴派”。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气氛中,中医理论体系产生了突破性进展。涌 现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由于活版印刷术的出现,大批医学书籍得以刊印和流传,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例 如宋朝廷令陈师文等人将成药处方范本校订而成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宋代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针灸铜 。人两具;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确立三因之病因分类法;宋代宋慈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宋朝廷组织编著出版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载方16384首,和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等,大大的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5“温病学派”兴起温病学说的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宋金元时期,开始逐渐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明清时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明代吴又可著瘟疫论,创立了“戾气”学说,认为传染病是由“戾气”致病,传染途径从口鼻而人。清代叶天士在总结前人学术成就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被尊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吴鞠通进一步总结并发展了温病学说,著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的方法。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一纵一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温热病辨证论治体系。清代薛生白的温热论、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对温病学的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使温病学说逐渐成为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都自成体系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温病学派”的兴起,推动中医学进入了第四个学术活跃期, 明清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在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的临床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许多创见,大大的提高了中医对正常人体和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集成性著作有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和清朝廷组织编写的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等等。尤其是清代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对中医历代的论述,举其要者,按书目罗列,条理清晰,为后世学习中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张介宾的景岳全书、赵献可的医贯、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唐宗海的血证论等。集历代中医藏象学说大成的基础上,明代医家开始探索调节人体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所在,于是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认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盛衰决定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同时李中梓在总结前人对脏腑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论断,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明代李时珍,历时27年,写成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它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09幅,采用植物、动物、矿物分类方法,并按生物的生长环境、性能、形态来区别,这比西方植物分类学创始人瑞典的林奈早157年,被誉为“东方医药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