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798711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X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XXXX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建筑规划设计方向)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建筑学一、所选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目的 通过对XXXX第二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楼设计、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建造出适合自己学校及专业特色的教学楼,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熟悉有关设计规程、手册和工具书,提高毕业后到第一线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培养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1、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教学等要求,设计出符合学校特色的建筑。2、符合学校统一规划要求。3、设计要满足节能环保要求以及多样化学生教学楼。4、设计现代化的多功能教学楼。2.意义 通过此次对教育类建筑的设计可以更深层次的掌握一些功能多样化的空间组织形式,进一步了解建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对建筑的形式与功能也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在此设计中引进一种新的思想概念“交流的意义”。何谓交流?要体现一种交流文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高年级与低年纪之间的交流等等,从而为各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创造丰富多样的环境条件。 通过此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材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主动地处理好建筑单体与其他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以及正确处理功能、技术、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3.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研究现状 对于教学楼,大多数人认为都是类似的、无个性、无创新的建筑。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社会对教育投资的加大,以及教育经济化意识的生成与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重视学校硬件设施,尤其是校园规模、规划布局、建筑形象、结构设计。所以,一个设计新颖,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形象完好的教学楼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工作环境,还可以给人以新的认识,可以提高学校名气,代表学校形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教学楼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认识最深刻的建筑物,由于近几年国家的经济实力增长,为各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从而引起了一场高校校园新建筑的热潮。2)发展趋势及研究方法 教学楼的建设反映了一种时代与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引起的思想意识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楼是个多元的空间组成,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功能分区。在建筑中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或是拥有美观的外部形态,更多的是重视形成一种专业的领域空间,培养一种氛围,体现专业精神的传达,反映本学校的特色。 根据大量的调研、资料搜查,发现在近些年的教学楼的建造上,越来越多的是考虑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文化理念,运用特色理论营建一种新型的空间概念,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和空间体验。摆在学生面前的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学习生活使用所需要的容器,它更是一件艺术品,一件传递着精神和文化的艺术品。在这里我们引进一种开放式沟通与交流的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开放性空间的营造,培养学生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二、调研及分析1.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学教学楼综合体内部多种功能协调平衡、相互激发使得建筑更加能动的发挥其职能和功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它可提供比普通建筑更多的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对象服务,是环境产生巨大的聚合力,集约化教学模式使在校园规划设计方面将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适度聚集而形成的组团格局,或因用地紧张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单元聚集一体,构成一种新型综合体教育建筑综合体。现在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建筑组合方面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中学教学楼都是比较综合的,里面会有普通的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等,而在学校里面这些教室都是分开的,与之相比较,分开比较好统一管理,也不会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逐渐改进。2.采取的方法: 1)归纳法:依据现有资料和相关的理论,通过调研对教学楼的分析, 并结合实例论证和实地调查,对教学楼空间特征及其组织方式和空间环境设计进行研究。 2)多学科相结合研究法:结合建筑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综合分析研究。 3)实例调研法: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4)交流学习法:通过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来得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三、课题拟完成的基本内容1.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通常是从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综合考虑的。平面设计是关键,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总是先从平面入手。同时认真考虑剖面及立面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及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平、立、剖三者的关系,按完整的三度空间概念去进行设计,才能做好一个建筑设计。门厅与学校主要出入口及室外活动场地联系要便捷;内部空间要完整,采光通风良好,要有足够面积满足安全疏散及休息停用;内部应安排简明的流线及通畅的联系关系;内设楼梯时,应注意其导向性、观感效果,不应造成厅内人流交叉。2.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从功能、结构及外部形态这些方面来深入考虑。 一是功能,教学楼不仅仅是一栋教学楼,他更像一个容器。我们在里面生活、学习、工作、交流、思考、娱乐。这里面的功能是复杂多样的,对各个空间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处理各部分空间时不能用一种手法进行空间表达,需要采用综合形式的空间组合。希望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满足不同空间的使用要求。办公、教学、实验、多功能演讲、娱乐、活动、休息等不同的空间都会在建筑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实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合理,设施完善。 二是结构,因为空间的复杂和无序,因此在结构中大部分采用可以灵活分隔空间的框架结构,使其既有流动空间又有一定的隐蔽空间,部分也会加入砖混及梁板结构,以便满足一些特殊空间的使用要求。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空间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建筑更加经济合理;运用先进的科技表达前卫的思想,并不束缚于传统的空间理念,这是我想表达的结构思想。另外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希望既满足教育类建筑的需求,也能反映一种时代及专业的特色。 三是外部形态。在对建筑的外部形态的考虑上,希望不光单纯的反映一种视觉效果,更能带有独特的色彩,反映现代教育的精神和理念,使其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四、主要步骤和方法1、前期调研充分了解任务书要求,对XXXX第二中学进行深入的调研,掌握其周围环境状况、交通状况、发展前景,为以后的深入设计做准备。2、项目立意在调研基础上对已有条件进行科学的整理,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确定教学楼以及周围环境关系的基本定位,做好绿化坏境,流线布置合理,活动场所和教学区域明显的分割开互不影响,最后根据任务书确定教学楼的规模、景观朝向及对校园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最后的方案规划设计。3、总体规划在充分的调研和立意基础上进行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与指导教师进行多次交流沟通,解决存在的多种问题,并对下一步建筑深入设计做准备。4、环境与景观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渗透入环境与景观设计,让教学楼满足师生学习交流的需求。5、成果展示及评价通过对冷水江第二中学教学楼一系列的图纸与论文成果展示这个设计过程,并在与指导教师协商的过程中对方案进行反馈和修改,得出最终方案。五、工作进度 2016年01月08日前 确定毕业设计题目2016年01月08日前 上交毕业设计任务书2016年01月10日 教师发放任务书2016年01月15日 开题答辩2016年01月12日02月08日 设计项目调研与资料收集2016年02月09日03月09日 学生自主学习2016年03月10日03月14日 规划设计调研2016年03月15日03月24日 毕业设计初期检查2016年03月25日04月19日 方案设计2016年04月20日04月22日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2016年04月23日05月09日 毕业设计图纸整理与审阅2016年05月10日05月13日 毕业设计末期检查2016年05月30日06月07日 学生毕业答辩六、参考文献1.规范类:1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2JGJ50-88,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S 3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4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2.文献类:1(美)斯托勒,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系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0 2KennethFran,modernbuilding,M.ZhangQinnantranslation,life.Reading.Knowledge 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TD.2014.33宋泽方,周逸湖, 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04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中国建工出版社,2013.15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6魏春雨,有室之用-湖南大学建筑系馆J.时代建筑,2004(5):120-122.7Gail J,exchanges and space M. (fourth edition). Who ca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2002 8(美)斯托勒,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系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9沈克宁,建筑现象学理论概述J建筑师,1996 10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011蔡镇钰,建筑设计资料集(18)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12费彦,现象学和场所精神 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0(4) 3、期刊类:1建筑学报2世界建筑3时代建筑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