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三上期末文言文汇编.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641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初三上期末文言文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初三上期末文言文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初三上期末文言文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17区县20112012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文言文阅读篇01东城区: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第1315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请广于君 广: 天下缟素 缟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翻译: 1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唐雎让秦王屈服的过程。(3分) 答: 答案:13.答案:扩充,扩大。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共2分。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挺剑而起”,打算以命相搏。 (共3分。共3点,每点1分)02西城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翻译: 14“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答: 答案:12答案:(1)刑:罚。 (2)遗:给予。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13答案:(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2)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14答案:(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评分标准:共2分。前后句各1分。有错别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止。03朝阳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徒以有先生矣 B故五月渡泸 故不错意也C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富贵,无相忘 D遂用猖獗 士卒多为用者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至于斟酌损益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后值倾覆 翻译: 夙夜忧叹 翻译: 17乙文先主说“欲信大义于天下”具体指的是: 、 、 (请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答案:14.答案:B (2分)15.答案:(1)身份地位,见识短浅 (2)兴办,增加 (共2分,每小题1分)16.答案:(1)后来遇到兵败 (2)早晚忧愁叹息 (共2分,每句1分)17.答案: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共3分,每点1分)04海淀区: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214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徐公来,孰视之 孰: (2)吾妻之美我者 美: (3)门庭若市 市: (4)时时而间进 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1)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14结合本文内容,概括说明邹忌讽齐王与齐国最终“战胜于朝廷”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4分)答: 答案:12.(1)同“熟”,仔细 (2) 以(认为) 为美 (3)集市 (4)间或、偶尔(共2分。共4小题,每小题0.5分)13.(1)(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2)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励。(或: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大小官吏及百姓,受上等奖励。)(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14.答案示例一: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谏言。齐王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广开言路,革除弊端。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好形势。答案示例二: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齐王于是广开言路,行三赏以鼓励批评朝政者。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国势强盛起来。(共4分。共4个要点,每点1分。“齐王认识受蔽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1分;“齐王除弊” 1分;“群臣进谏”1分;“齐国形成大好形势”1分)05丰台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躬耕于南阳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受任于败军之际答: 14.结合选文段,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先帝之明”的“明”,除了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赏识和重用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 答案: 12.(3分)答案: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遗:留给 躬:亲自13.答案: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2分)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2分)14.答案:选拔贤明的文臣留给刘禅,试用后称赞并任用有才能的武将,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3分)(前两点也可合并成一点:选拔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留给刘禅,给2分)06石景山区: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2-14小题。出师表(选段)诸葛亮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夙夜忧叹 庶竭驽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14选段中“大事”具体指“ , ”。(用原文回答)(2分)答案:12早晨 比喻才能平庸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13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采纳正言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1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评分:共2分。每空1分。07门头沟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14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2分)答案:12(1)痛心遗憾 (2)怠慢,疏忽 (每小题1分,共2分) 13(1)(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每小题2分,共4分)14. 善良、诚实、忠诚、做事公正、有才干有能力、敢于进谏;得到先帝的赏识认可。(共2分)08昌平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_(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_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最终目的是什么?(4分)答:_答案:12.答案:(1)扩大 (2)给予 (共2分。每小题1分)13.答案:每次先帝与我谈论此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遭遇感到痛心遗憾的。(2分)14.答案: 建议: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目的:兴复汉室(共4分。“建议”3分,“目的”1分)09 顺义区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各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 曾益其所不能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 14阅读第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就“国”而言,“死于安乐”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12. 起,指被任用 这个 使劳累 通“增加” 评分:每个1分13. 以此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评分:每句1分14.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外患评分:本题4分,每点2分10 通州区: 阅读师说(节选),完成第1214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2.下列词语中“师”字与“不耻相师”中“师”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只填字母。2分)A或师焉 B则耻师焉 C耻学于师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14.“其皆出于此乎?”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 答案:12C (2分)13(1)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这种人有什么高明。(2分)(将“小学”或“大遗”翻译错误,减1分。)(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2分)(“位卑”或“官盛” 翻译错误,减1分。)14答案示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1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分)11 大兴区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114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13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14请写出文中直接描写琅琊山春景和秋景的语句。(2分)答:_ 答案:12(1)命名 (2)打渔 (共2分。每小题1分)13(1)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早晚的景象。(2)禽鸟知道在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 (共4分。每句2分)14春景:野芳发而幽香 秋景:风霜高洁 (共2分。每个要点1分)12 房山区: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4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 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14.文章的第四段中写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太守所乐的内容有哪些?(2分)答案:12. 号:取号 秀:滋长 (每个解释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3.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种快乐的人,是太守。(共4分。每句2分,(1)句的重点词语是“意”、“乎”,每个重点词1分;(2)“述”、“以”、倒装句式,2个重点词,每个0.5分,倒装句式1分。)14. 欣赏山间秀美景色之乐,与滁人一起游山之乐,与众宾一起宴酣之乐,写文章来述快乐之乐。(共2分。4点,每小点0.5分。表述清楚,意思对即可)13 平谷区: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316题。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后施行B. 以塞忠谏之路也 进尽忠言C. 诚宜开张圣听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 咨臣以当世之事 悉以咨之 1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15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6你认为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13A (共2分)14奔走效劳 (共1分)15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共2分)16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解除出师前的后顾之忧,表达对刘备父子的忠心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共2分)14 密云县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2)悉以咨之 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14结合文章段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向刘禅“举贤荐能”的两个标准是什么?(2分) 答:标准一: 标准二: 答案:12答案:(1)给予 (2)询问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13答案:(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2)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14答案要点:(1)品德、才能出众。(2)得到先帝的肯定。(共2分。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15 怀柔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12-14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躬: (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今当远离 翻译: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案:12(1)亲自 (2)怠慢、疏忽。13现在我就要远行,离开(陛下)了。14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16 延庆县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回答1214题。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借书)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汤熨之所及也 媵人持汤沃灌C扁鹊见桓侯而还走 录毕,走送之D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公问其故13翻译句子(4分)(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14扁鹊文和邹忌文都是写关于“进谏”和“纳谏”的,但方式和结果截然不同。请你简要分析扁鹊逃到秦国的原因(要点)。(4分) 答案:12. (2分) C13. (4分)(1)医生喜欢把给没病的人治好病作为功劳。(2)(病)在骨髓中,那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没办法了。 14. (4分)两个角度:一是蔡桓公讳疾忌医,极端自负,易迁怒于人,扁鹊治不好病必死。二是扁鹊知识分子气十足,不懂说话技巧,不看说话对象,说话直率,桓公病重一定说他诅咒的,必死。17 燕山区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l)猥自枉屈 猥: (2)以彰其咎 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后值倾覆 翻译: (2)咨诹善道 翻译: 1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答案:12.(1)降低身份 (2)显扬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13(1)后来遇到兵败 (2)询问治国的好道理。(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14.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