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实验室安全与论文写作试题.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068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实验室安全与论文写作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实验室安全与论文写作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实验室安全与论文写作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与论文写作2013级,任课老师:伦老师,赖老师1. 请说明生物实验室化学品(溴化乙锭、浓盐酸、酚、甲醛、水银)对人体的致毒作用。为确保个人和大家的安全,你在实验室该如何操作这些化学品。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可用Polaroid 底片或带CCD成像头的凝胶成像处理系统拍摄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进入电泳室,请穿白大褂、带口罩;每次实验操作后,手要勤冲洗,但不可用洗手液等,以免再次操作时更容易危害人体,直到实验全部结束后方可用洗手液等来清洗;制胶时,尤其是重复使用的胶,要注意通风,因为EB遇热易分解、挥发,应避免吸入,考虑到经济和安全方面,胶重复使用仅限1次;冰箱、微波炉的外部、双控电泳仪、水池的拧手,电泳图像分析系统外部和电脑为无污染区,请勿带手套操作;在标识污染区里的电泳槽、制胶模具、梳板、三角瓶、烧杯、移液器、垃圾袋浓盐酸;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痛、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有毒实验(RNA抽提实验、涉及酚、氯仿、巯基乙醇等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要告知实验室所有人员。甲醛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另外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性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生殖能力缺失,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b.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c.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贮存容器应远离热且避免光直接照射,且应有适当且独立的通风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很小面积暴露或接触都有很大伤害。n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n使用过程需极小心操作,并避免让释出的蒸气混入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中;n尽可能采用最小用量,并准备处理漏洒甲醛的紧急应变装置;n张贴警示符号,确保人员远离或是采取防护装备n定期检查容器有无损毁或泄漏等瑕疵。n卫生措施:n工作后尽速脱掉防护服,并保证防护服专用,存放适当位置;并彻底洗手。n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n维持作业场所清洁。需要注意的是,微量的液体汞吞食一般是无毒的(有资料称它在生物体内会形成有机化合物),但汞蒸气和汞盐(除了一些溶解度极小的如硫化汞)都是剧毒的,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汞可以在生物体内积累,很容易被皮肤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水俣病是汞中毒的一种。汞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对口、粘膜和牙齿有不良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高汞环境中可以导致脑损伤和死亡。尽管汞沸点很高,但在室内温度下饱和的汞蒸气已经达到了中毒剂量的数倍2. 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你将何如应对?如果实验室有同位素,你将如何协助消防员?同位素实验室,泛指以同位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验室,主要包括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两大类。前者以稳定同位素为主要研究载体,常见的示踪物如氧-18,、氢-2(即氘)、碳-13、氮-15等;后者以放射性同位素为主要载体,常见的示踪物如铯-137、钴-60、钠-22、镅-241、钚-239等。国内外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实验室较多。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及防护知识和健康条件,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及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套袖、手套、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7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贮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7实验室内避免使用易割破皮肤的容器和器皿。凡脸部、手部有伤口或患病的工作人员,应停止进行放射性的工作。7放射性工作台面及易被污染的处所应铺设易清除污染的材料(如瓷砖、塑料布、橡皮板、玻璃等)。放射性实验室应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效清洗剂(如肥皂、碳酸钠等去污剂),并备有污物桶、废物贮存瓶和必要的防护用具。7大量同位素分装应在专用的房间内进行,并设有相应的防护屏蔽,设置计量检测仪器及必要的应急工具。放射性实验室处理粉末或易挥发的放射性物质时,必须在通风橱内(或手套箱内)进行,身体受到意外沾污时,应立即洗净并及时到医院检查3. 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如何避免在实验室中产生新的病原体?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一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人类都要求食品安全有营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 转基因产品的危害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转基因产品的直接危害证据,但是也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足以证明其安全毫无问题 目前认为转基因产品的可能危害和潜在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毒性问题 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 一是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 二是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 二) 食品过敏从现有知识来看,如下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性:一是所有转基因编码一直过敏的蛋白; 二是基因源含过敏蛋白;三是转入蛋白与已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学上有明显的同源性,并且有8个连续氨基酸相同; 四是转入的蛋白质家族中有些成员是过敏蛋白 如肌动蛋白为一类小分子量蛋白,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及真菌中普遍存在,单在花粉蔬菜水果中的肌动蛋白抑制蛋白为交叉反应过敏原。( 三) 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将一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 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四) 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从而使所表达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这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二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 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就会间接伤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 二) 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 三) 破坏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作物具有自然生物不具备的优势,很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可造成原有生物多样性的变异,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危害农业生态,可能出现恶性生态循环( 四) 基因漂移导致基因污染基因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本身就是漂移和流动的,它可以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而引起杂交进入另一种群,并使后者基因库的组成发生变化应当选择更加安全的实验代替危险的病原体 实验生物安全,生物防卫实验室 防止病原体泄露 对病原体的转基因改造要慎重4请说明生物安全柜级,A级,B级和级的特点和使用范围。5.什么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守则?一片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并说明各部分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