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两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96656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两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我这堂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和理解主旨。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习的效果。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平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3、留白还要艺术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桃源之美,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内容之美。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重游桃花源,感受这人间仙境。二、精读课文,品读桃源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去桃花源里走一走,初步感受其美。2.桃源仙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结合文章分析。(1)景色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生活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人情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三、探寻桃源“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呢?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补充本文写作背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四、课堂小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五、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推荐阅读桃花源诗。桃花源记说课稿白河三中 陈世丽我说课的内容是桃花源记,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文在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篇古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文章的语言优美凝练,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1、跟随渔人品味桃源美景。2、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二、说教学方法:1、赏读相结合法 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读课,以“赏”为突破口,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习得语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2、问题导引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引导,快速指导学生赏读文章,品味桃源之美和了解作者构想桃源仙境所寄托的社会理想。三、说学法1、想象法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2、讨论探究法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1、导入新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2、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第一,带领学生欣赏桃源的自然美这一环节的设计以“桃源美景”为核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描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让学生个别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启发其他学生思考:渔人在河两岸以及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并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风景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的又是怎样的画面?第二,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社会美。先启发学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朗读第三段,让学生以渔人或村人的身份讲述这里生活的美。目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发现“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美妙生活画卷。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把前三段再诵读一遍,使学生加深对桃源“美境”的体验。在学生还陶醉在环境幽美、其乐融融的桃源胜景时,进入下一步的学习。3.、整合评读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讨论来突破,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涵。具体做法: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四、五段,然后思考: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方面点拨。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想的启迪和熏陶,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